【人文广济】范青保:名垂青史的梅川刘烨塆

【人文广济】范青保:名垂青史的梅川刘烨塆

广济文化 内地男星 2016-07-23 00:07:37 515

点击广济文化关注我哟

☀   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从历史人文,到乡村俚俗。这是一个与“乡情”、与“人文”有关的交流互动平台,一般人不会关注,关注的不是一般人!



小编窃语

广济文化博大精深。说她博大,源于广济每一个地名,都有她的历史故事和神奇传说;说她精深,源于广济文化是一个综合型的文化形态,主要由佛教文化和港埠文化两大文化主系和商贸文化、战略文化、戏曲文化、武术文化、竹艺文化等文化支系构成。请让小编分期为您慢慢道来。


名垂青史的梅川刘烨塆


范青保


在梅武公路雀尔山地段西侧的“翘嘴白养殖基地”不远处,有一个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的小村庄,叫刘烨塆。

清光绪初年,刘烨塆一直叫张詹保塆。后来,因这儿出了个“大清官”刘烨,也许是人心所向的缘故,这个塆无形中就变成了“刘烨塆 ”。




刘烨,字悔复,生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公自幼家贫,父母仍想方设法供其读书,道光二十八年(1849)入县学,咸丰九年(1859)乡试第一,同治二年(1863)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侍讲、国子监祭酒,后为太子少傅。公在京困朝二十余年,清廉方正,甘于寂寞。光绪二年(1876),公赴湖广主持乡试,他只看文章,拒受贿赂,分管的考房从未发生过舞弊和差错。

光绪九年,刘烨简放长沙知府。不久,调任常德知府,后又擢岳常澧道尹,翌年复回常德任知府。他在常德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撤销府衙门卫。他说:“府署设门卫戒备森严,老百姓望而生畏怎么行?我就是要打破官府与百姓之间的隔膜,自由自在地与他们交往。”当时,常德拐卖人口成风,历任知府听之任之。公到任后察觉之风不除,焉能安民?便见人贩就抓,凡被抓去人贩全都关进站笼示众,拐卖风方有收敛。





光绪十五年夏季淫雨连绵,沅江洪水泛滥,江堤摇撼。刘烨亲临洪涝一线,组织当地民众抢险固提,使当地人民免遭洪水破堤之苦。常德北部离城二十里处有座西湖,乃交通要道,夏秋时节,这儿一直一片汪洋,来往行人倍受涉水之难。刘烨对此深表同情,并以地方附加昌平税帖400万串,加上他自己捐出2000担俸禄,造两只对开的官渡船,免费运送过往行人。后来,还在这儿修了一座“渐水桥”,百姓无不称拥。光绪十六年末,一位封疆大吏到常德考察,听了士民到处都是赞誉之声,遂向皇帝的奏章中对刘烨有“廉明公正”之褒。辛亥革命元老居正,在《梅川谱偈》著作中对刘烨也作了高度评价。后来,他在出差常德时聆听到当地人的口碑,亦感慨万端:“早在清末,我的表叔刘悔复曾在此地任知府......他为官清廉,不贪不占。每天仅食用小菜。这在腐败的清末官场中殊属难得,被人们誉为‘刘青天’。我下榻的公馆主人的先辈与刘悔复有交谊。旧事重堤,主客备感亲热。”




光绪十八年(1892),刘烨卒于常德任上,时年六十四岁。因他俸禄多半济贫,家中毫无积蓄,没钱买棺木。当地绅士民众等,自发筹款,为其操办丧事,并派人陪伴其家眷,雇船送棺柩回广济老家安葬。

人心是杆秤。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刘青天”,不知不觉地将他的出生地改为“刘烨塆”。


敬请关注,欢迎投稿!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严重呼吁天下广济人关注自己的《广济文化》

关注家乡的《广济天下报》

关注广济文化 服务武穴发展

《广济天下报》、《广济文化》创刊于2012年,主管单位为武穴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政协文史委、广济文化交流发展学会,报刊秉持传承文化、记住乡愁、搭建桥梁、服务发展的宗旨,面向全国发行10000份,12个版面,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报。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联系电话:18696078968, 13476703284。QQ:493376976 ;QQ群:327519178

本期责任编辑:吴林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