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事情的起因,是春晚那个被批三观不正的相亲小品。内容大致是已经离婚的夫妻在相亲节目中意外牵手,才得知当年女方因为流产而且不会再怀孕跟老公提出的分手。这个节目除了给我留下:梗老、封建、圣母的印象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特殊的感觉了。
然而第二天早上,我的微博首页、微信朋友圈被“你努力生活、就是为了不活成春晚小品那样”等各种批判小品三观不正的推送刷屏。
已经是2017年了,居然还有什么三代单传、还有妻子因生不出孩子而忍辱负重提出分手这种“感人”的故事。听起来是牺牲自己、成全丈夫,多么伟大的爱啊。然而这种被多少影视作品津津乐道拿来用的桥段无疑是建立在「男尊女卑」「无后为大」这样的传统封建观念之上的。“比起你甩我还不如我先把你踹了呢”,这话在引发掌声的同时也默认了「没有孩子,男方就会抛弃女方」这个事实。不仅是夫妻共患直男癌,觉得男方在这段关系上握有主动权、女人必须围着其打转,也在一定程度上妖魔化了这种封建家长形象好吗。
细细一分析这节目确实有好多问题,从大框架不尊重女性,到台词直男癌等等。
但是我必须说,近些年来这样的小品也不在少数、影视作品中用此梗塑造的人物也数不胜数,凭什么到这里,就变成了众矢之的呢?
而且这个现象目前仍在部分地区存在、是事实;作为小品,构想一些桥段来彰显人物也未尝不可,何必如此较真、揣着一颗玻璃心处处挑刺?
敏感到可怕、抓到微不足道的一点就能对男女平权侃侃而谈,甚至上升到社会封建、政治腐败……的愤青们真的不累吗。春晚作为一年一度关注的聚焦点,真的是很容易被过分解读、背上黑锅。一旦有关春晚、有关男女平等,即使很多人并未思考,也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来表明立场。
女权癌如此,女权婊更可怕。
简单的例子,“丈夫就是付账”——最为明显的女权婊概念。打着女权的旗帜,向丈夫提出各种要求,其实就是公主病的高级体现。要求男朋友买口红和包来打造精致的自己,渴望从中感受到爱意和珍视,以为变成「把你捧在手心」的优乐美,就得到了自己的最大权利。
不是我说,你有胳膊右腿能挣钱,什么都要男人来买就是女权了?
希望你不会因为“凭什么男人能做,女人不能做?凭什么女人要生孩子?”而愤懑。
也希望你不要因为“我是女人,我不应该这样做,否则男人们会怎样看我”而放弃。
追求最简单的平等、跟从内心做出选择,这些都需要勇气。
二、
前些天终于看了《28岁未成年》,倪妮固然是美,电影本身我也蛮喜欢。先不说霍建华的渣男形象让人很伤心,我已经好多年没看过像这样主题鲜明又细腻简单的电影了。和《重返二十岁》、《乘风破浪》相似的穿越故事,讲了一个现实又相对小众的主题:关于女孩子在爱情中不能丢失自己吧。
电影中的大凉夏在与男友的十年爱情长跑之后因“一尘不变”、“没有梦想”而被分手。无意中吃了一种神奇的巧克力,意识重返17岁:那个自由狂放、梦想成为画家的自己。在每次只有5小时的17岁里,重新谈了一场恋爱,重新拿起画笔。
每次看到17岁的甜蜜我真的觉得可以大结局了,因为王大陆实在是太帅太会撩了(摊手)。然而你知道一般这种设定最后都以渣男告终。没有错,这部片子的俩男主,都是渣男(再次摊手)。
不管是17岁还是28岁,凉夏都在感情中丢掉了自己,比起女友向你讨要口红、责怪你爱得不够彻底,这样的女孩子天生就有一种本领:学会把自己藏起来,再藏起来,只看得到闪闪发光的你,最后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梦想和原来稳定的朋友圈都化为泡影,这可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
我不是教你全副武装、留有后路;
因为爱并非丢盔弃甲、单薄坦荡,就可深情相拥
很讨厌一些鸡汤所说的:别太卑微,要把自己变得更好,这样他才会更爱你。
比起男生,女生有直男癌,更可怕。
坚强是为了男朋友,学业工作成功、把自己变得更好是为了男朋友。那么这和为了爱情放弃理想、放弃原本坚守的原则、或者成为忍气吞声的怨妇又有什么本质区别?
有人会说:我可做不到你那么独立寡情,不管什么目的,我都坚持下来并让自己发光,完全没有问题啊。
你可能也想过如果有一天这个精神支柱不复存在该是何种情景,很努力、也很辛苦地阻止这种情况发生。但如果这一天不可避免地降临,希望你真的像你说的那样有勇气重新开始。
姑娘,你什么时候能多想想自己?
不是说不应该去当个贤妻良母,也不希望你成为那个凡事不考虑对方的跋扈女孩。
从遍体鳞伤,到满身盔甲。
你看这中间,就隔了一个你自己而已。
从不穿裙子的你有一天褪下了裤装
我问为什么
你说没什么 看厌了而已
- END -
图文:忍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