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从养猪到影帝,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葛优:从养猪到影帝,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十点人物志 内地男星 2018-11-19 20:21:46 515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01

一个安静得出奇的人


最近一段时期,影视圈正在经历一次换血。


一批实力派演员靠《演员的诞生》《声临其境》等演技类综艺浮出水面。


以张国立老师为代表的老艺术家们化身流量,重回观众视野。


《邪不压正》口碑扑街,站在神坛上的姜文开始往下走。


但老谋子凭着一部《影》成功翻身,重回大师水准。


高潮当属小崔手撕范冰冰、冯小刚,把《手机》的主创们拎出来骂了个遍。


阴阳合同引发行业地震,几个月之内上百家影视娱乐公司注销。


大家各自在这个纷繁浮躁的环境中寻找新的存在感。


作为张艺谋、姜文、冯小刚电影里共同的男主角,风暴中心《手机》里严守一的扮演者,跟张国立齐名的老戏骨,葛优安静得出奇。



实际上他一直都这么安静。


论流量,他是过去二三十年里中国最有票房号召力的男演员;


论实力,他是第一个华人影帝;


论影响力,他可是表情包界的扛把子之一。


可这样的一个人,低调得连个微博也没有。


在这个人人削尖了脑袋想成为大师的年代,葛优从猪倌熬到影帝,最后活成了“葛大爷”。


从他身上,你或许得不到成功人士的经验,但一定能收获作为普通人的处世智慧。



02

顺其自然是一种本事


身处北影大院,少年时期,葛优经常前脚刚看完大院里叔叔阿姨们演的电影,后脚回家就见他们骑着自行车买菜归来。仿佛刚从银幕上下来。


这种在现实和片场中来回切换的双重生活,令他神往。


这样的梦想和他的性格放在一起,一点儿都不协调。


虽然父亲是著名反派演员葛存壮,母亲在北影厂当编辑,出生在大院里的葛优却是个放不开的孩子,胆儿小,很少惹事生非,更别提上台表演。


他用两个字概括自己:一是蔫,一是缩。



十多岁的时候,他去片场正好赶上发面包,父亲正忙,就让他帮忙去领,他扭捏了半天,就是迈不开腿。


由于性格羞涩,青少年时期,葛优从未向谁说起过自己的演员梦,可能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之后,随着知青上山下乡,他在北京郊区昌平插队养猪。


每天垒猪圈、喂猪食、给猪接生、治病……干活的时候他嘴里总是念念有词。


“你!说你呢!让给别人吃一口怎么就不行?……你,你多吃一点儿,看你瘦的!”


这是他在跟小猪说话呢,而且一说就是三年。


没人能从这个身材单薄、相貌平平的男孩身上看出点什么表演天赋。


所以,当他从昌平回来说自己想当演员的时候,葛存壮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直到他把电影学院、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青年艺术剧院,以及各个文工团,挨个考了个遍,四处碰壁,头破血流,葛存壮才意识到儿子这次是认真了。


在父亲的提点下,葛优靠一段喂猪的无实物表演,考上了全总文工团。三年的猪也算是没白养。


之后他跑了快十年的龙套。



因为是野路子出身,所以他比身边的人更努力,再小的角色他也要先做人物分析。


慢慢地,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成了角儿,唯独他没什么起色,上台往往只说一句话:“李书记,有您的电话!”然后就下台了。


父母怕再这样下去会没有出路,旁敲侧击地劝他转行学摄影,好歹也是门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


虽然不得志,好在心态没垮。


看着别人成角儿,他觉得再等等,没准儿自己也能遇到这种机会。


就这样,他等来了电影《顽主》。



据《顽主》导演米家山回忆,当时副导演推荐了全总文工团里一个姓李的演员,因为没有单独的照片,只好寄来一张合影。


米家山一下子就被靠着窗户的那个秃顶给吸引了,这个人正是葛优。


跟葛优一块儿演《顽主》的还有当时不太出名的张国立,以及非职业演员梁天。


这阵容放在今天看很豪华,但在当时,简直太瞎了。


谁成想,葛优第一次在镜头前贫嘴,就贫出了一个金鸡奖最佳男配的提名。



但他真觉得自己出名了,是在《编辑部的故事》播了以后。


写剧本的时候,冯小刚脑子里想到的就是葛优,李冬宝这个角色非他不可。


葛优觉得谁来演都行,犯不着,他当时已经接了另一部戏。


冯小刚急了,把王朔搬出来说:“难不成你想得罪王朔?”


葛优这才答应。



《编辑部的故事》播出后,收视率爆表,席卷全国。从此,冯小刚开始挣了大钱。


凭着李冬宝这个角色,葛优获得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


当时别提他有多火了,一出门就有人冲他喊:“嘿,冬宝!是你吗李冬宝?”


后来在一次采访里,葛优说他当时心里狂喜、得意,但知道不能忘形。


冲着名气,张艺谋带着《活着》来找他。



这是个悲剧,葛优说:“演不了,演不了。”但张艺谋跟冯小刚一样,也是非他不可。于是,他只好演了。


片子虽然没在内地公映,但它让葛优拿了这辈子最有分量的一个奖:第一个华人戛纳影帝。


回看葛优的成名,皆是偶然。仿佛应了三岛由纪夫的那句话:人生无常,众生皆苦。求而不得,不求反得。


在这纷繁的世界里,无论面对冷漠还是追捧,都能保持顺其自然,也是一种本事。



03

就这样,在事业巅峰待了20年


都说一个好演员有一千张面孔,葛优长了一张大众脸,不仅演什么像什么,还带点自己的幽默感。


他什么时候练就的这功夫,很难说得清。


也许是在文工团里憋坏了,一放出来,他就把最吊儿郎当的和最苦大仇深的角色都演了。


《顽主》里他穿着白衬衫跟张国立、梁天站在一块儿,就成了中国版《猜火车》改革开放时期“垮掉的一代”。



李冬宝除了长得丑了点儿,嘴贫了点,哪儿都好。


《大撒把》又称90年代的《霸道暖男爱上我》。



《我爱我家》中,废柴纪春生一躺,红到现在。



《活着》里他演一个败家少爷,几个动作就把小人物在命运里的大喜大悲,演得细腻透彻。


在戛纳电影节上,西方媒体都快把他吹上天了。


在《卡拉是条狗》里,他把老二这个在老婆面前没本事,在儿子面前没地位,在警察面前装孙子,只有在狗那儿才能找到尊严的loser演活了。


这种既可悲又可怜的角色,不是谁都拿捏得了的。



葛优喜欢演员这个行当,因为戏里有现实中没有的生活。


他可以娶10个媳妇,可以当英雄,一下把人拿住了,随便给人一大嘴巴。


就算拿不了奖,也得好好演,拼了命的演。


直到他演砸了《寇老西儿》,把忠臣寇准演成了老痞子。



回到家,老爷子葛存壮劈头盖脸地训斥:“寇准是你这么演的吗?他是当朝宰相,自有一派风度,你演得水不啦叽,当然不行。”


葛优开始承认自己的短板,离生活太远的角色,他驾驭起来还欠些火候。


另一部戏《窒息》,豆瓣上只有4.6分。


他演的时候相当吃力,到后面完全是硬着头皮在硬拗。


从那以后,他再没有接过一部恐怖片。



经历了几次失败,葛优开始掂量自己,什么能演,什么不能演。


他挑戏也开始有了分寸,就算再喜欢悲剧,遇到拨动心弦的剧本,看得直哭,但觉得自己驾驭不了的,就不演。


慢慢地,他没有原来那么拼了。



一来怕观众老见着这张脸,审美疲劳;二来精力有限,不可能一年七部戏,个个都好。


有人管演戏较真儿的人叫戏疯子,葛优算半个。


他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把能演的戏演好、演绝。就这样,在事业巅峰待了20年。



04

千万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儿


葛优61岁了,虽然还跟少年时一样喜欢往后缩着,但相比从前的胆小,现在更多的是因为谦卑。


葛存壮走了以后,公众场合他最常说的话,就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这句话是老爷子教给他的。



这几年,老艺术家们也开始上综艺、真人秀,创收的同时捞一把人气。


葛优既有观众缘又风趣幽默,自然也被好几档综艺节目组盯上了,开出高价请他参加,但他一个也没去。


不是耍大牌,也不是矫情。


他觉得上真人秀,自己的一句话就能决定别人的道路,他不够格,有心理压力。而且综艺太过度消费自己了。


他对媒体特不适应,离了片场,一面对闪光灯和摄像机就紧张,手心和脑门儿直冒汗。


出席大型活动,快到门口时,他紧张得好像一开门就要被机枪扫射似的,十几个人里他本能地就想坐在最边儿上。


2017年,他出现在《跨界喜剧王》的预告里,大家都以为他要破戒了,结果节目播出来连他的影儿没看到,原来他只是去帮两个好哥们撑个场。


在一群人里,葛优习惯把自己放在最不起眼儿的位置,先照顾所有人的感受,最后再轮到自己。


“大家开心就好”这句话现在说起来跟玩笑似的,但对葛优来说意义重大。


和他一起上《跨界喜剧王》的是他的挚友梁天和谢园。



20多年前,他们仨曾经手拉着手上台表演了一段儿群口相声《老师与学生》,包袱一个接一个,一点儿不输现在的郭德纲。


1993年,演完《天生胆小》,三人一起开了一家好莱西影视策划公司。


生意场上的应酬葛优哪搞得来,每次出去谈项目拉投资,梁天和谢园负责侃,葛优在旁边陪喝,当年他还喝得动。


谈起三剑客聚在一起的时光,葛优像变了个人似的,眼睛贼亮。



他对粉丝也好,在“宠粉”这方面,现在那些流量小生根本比不上葛优,因为在粉丝面前这个人从未把自己当明星。


拍完《赵氏孤儿》后,他和陈凯歌两口子一起到酒楼吃饭。


散席的时候,他被人认出来,有影迷跑过来打招呼,聊了几句。


陈凯歌夫妇先出门上车了,等了将近半小时都没见人跟上来。回去一看,他和那桌素不相识的影迷们又喝上了。


前两年,有条娱乐新闻还挺耐人寻味的:59岁的葛优穿大裤衩低调现身,鸭舌帽子遮掩无人相识。


配图里,葛大爷穿着T恤衫、工装裤,旁边站着的是他的太太贺聪。



从成名到现在,他跟关之琳、舒淇、吴倩莲、范冰冰等都演过感情戏,没传出一丝绯闻。


葛优结婚的时候,还是个跑龙套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时还靠父母接济。


出名以后,葛优无论到哪里工作或者旅游,都会带上太太贺聪。


没戏的时候,他会在家里陪着太太。家里没有钟点工,也没保姆,俩人互相抢着拖地、洗衣、做饭。


葛优有句名言,叫做:开伙的夫妻才叫夫妻。


至于崔永元为什么没有撕葛优,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


他们两人是多年的病友,都是半夜睡不着觉的夜猫子。一见面就互相讨问好用的药方,逢年过节的时候互相问候。


崔永元说:“葛优是一个挺好的人。演了《手机》,我忍忍也能接受。”


葛优说:“甭管是谁,千万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儿。”


他还说他现在也没什么大的理想,就顺其自然,耗着过日子呗。



电影《熔炉》里有句话说得好:“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能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可是世事浮躁,有谁能不被裹挟着走呢?


有人活成了冯小刚,有人活成了崔永元,更多的人活成了葛优。


夹在冯小刚与崔永元之间,葛优做着好人,也保持着沉默。


做一个普通人,没什么不好。


图源 | 视觉中国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葛优自述:人的一生都是偶然》,北广人物,2018年第19期
[2]《葛优陪妻走过更年期:幸福是一起慢慢变老》,劲风撰,女士,2017年第9期
[3]《杯酒人生正在酣外》,韩浩月撰,环球人物,2017年第4期
[4]《葛优如谜》,温天一撰,中国新闻周刊,2016年第47期
[5]《葛优躺》,新民周刊,2016年第28期
[6]《沧桑岁月里的遗憾与心痛》,雪桥撰,妇女生活,2016年第6期
[7]《葛优:恰恰不过火》,解宏乾撰,北京青年周刊,2013年第51期


小志提醒


跟着下方动图,置顶“十点人物志

每晚八点,小志与你不见不散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