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你是否无所畏惧?你在想什么、做什么? 梦想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但青春期的梦想是最美丽最丰满的,那是一个人对自己未来最真实的期许。2009年,揣着25元钱闯荡北京的周子琰不会想到,几年后她会签约恒大音乐、发行个人专辑。
周子琰说,“我过几天就20岁了,我的青春都献给了音乐,我想谈恋爱。”你可以从她这张,收录了14首歌的专辑《路过青春》中感觉到,这个姑娘的青春刚刚好。
“我家里人没有唱歌的,只是我妈妈喜欢京剧而已,那时我常跟她看戏曲频道。小时候我没学过乐器,吉他也是来北京后才学的。”
在母亲的要求下,周子琰原来在保定念医学院。可她依然想唱歌,想学音乐。她瞒着母亲去北京考试,结果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母亲才知道这事儿。“她挺生气的,她的态度也更坚定了我要走,最后还是我胜利了。”从班主任那里借了20元钱,再从家里翻出5元钱,这成了周子琰“北漂”的所有经费。周子琰通过原来做乐队的朋友,在北京安顿了下来,与朋友们一起找挣钱的机会。
周子琰最早的收入是给写歌的朋友唱歌曲小样。歌曲如果被大公司看中,把版权卖掉,她也能分到两三百元钱。“但他们也不能天天写歌啊,每个月有不了几首。”周子琰开始渐渐意识到生活的艰难,发现钱的重要性。去后海酒吧唱歌成了她练唱和谋生的必然之路。
周子琰的名字被大家熟知是2012年的“自习室视频”——在北理工一间自习室里,周子琰坐在前排的课桌上手拿吉他,轻声弹唱《外面的世界》和《红豆》,她的音色清澈纯净,很快让大学生放下书本拿起手机拍摄。第二天,这段视频在网络上疯传,点击率超百万,“自习室女生”从此成了周子琰的代称。由于视频是学生传上网的,周子琰并不知情,一个下午她正在睡觉,朋友打来电话说你的视频网上特别火。周子琰根本没有在意,直到妈妈都打来电话,她才借了个电脑上网一看。“居然真是我,要不是那身衣服我都不敢认。”
周子琰回忆,那天是圣诞节,几个朋友想找个空自习室唱歌聊天,但没找到,沮丧的想走。可隔着窗户,见里面的同学都比较无聊,有的甚至在看综艺节目,我就想,没空教室那我就去个人最多的教室!然后就这么干了。当时我假装自己很勇敢,但真的走到教室门口,心里还是有些发毛,担心影响大家,也怕大家不接受我。还好同学们友善地接受了我,那是人与人之间最基础的信任,这样给大家唱歌很幸福。”
高晓松是周子琰现在的老师,那时他给了周子琰极高评价——“有些人是你选择音乐,而有些人是音乐选择了你”,并把她签入恒大音乐,正式成为歌手。周子琰非常感谢高老师带她实现梦想:“我小学六年级一毕业就开始玩乐队了,其实最初的梦想是有一支非常厉害的乐队,做一个非常厉害的女主唱。我很幸运遇到了高晓松老师,他发现我并帮我实现了梦想。老师给我唯一的建议就是自由生长,不要刻意改变自己。”
“小清新”是歌迷对周子琰的一致认同,这并非毫无根据。周子琰从被打上“自习室女生”的烙印开始,就注定要代言青春了。而在演唱方面,“青春”的烙印确实鲜活且明显:声音质地与音乐质地都是轻盈有活力的,像她这样偶尔含糊、偶尔吞音的演唱都会令追求个性化的90后心生好感。
这张专辑从2012年深秋做到2015年初夏。唱歌的小姑娘从16岁站到了19岁的尾巴上。周子琰说:“萌芽是经过暴雨后破土而出的觉醒,花开是经历疼痛后绽放的喜悦,而果实是反而不再急于求得结果的淡然与回首。我们的青春就是一个好像简单分明却蕴含无数复杂经历的过程。《The world is love》黑暗、《红绿灯》迷幻、《有一个我》鬼马、《随之舞蹈》诡异、《疯了》失控……在多元化曲风里用尽最大诚意去挑战自己,可能会有惊吓,但是我相信肯定还会有惊喜。”
等待3年终于发片,周子琰直言自己曾经有些着急。“我希望自己在18岁的时候就发片,可以当做给自己的成人礼。看到很多新人几个月就发片,心里焦躁过,也消极过。”后来在筹备这张唱片的过程里,周子琰终于悟出公司和高晓松的用心良苦,“真正经得起考验的作品才能让歌手有生命力,而不是一时的热闹和话题。现在专辑里的歌也许不是最完美的,但都是我和团队经过无数努力做出来的,相信大家能在这张唱片里听到我们的诚意和我对青春最真实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