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今年又要出现了,继续以他不出现的方式“出现”——《美人鱼2》将在2020年上映。
无法预计这部电影好不好,可以预计的是,不管好不好,都会有很多议论,因为这是“周星驰作品”。
从《西游降魔篇》开始,“周星驰作品”这个名词的意义,已经从周星驰作为演员的作品,转换为周星驰只作为导演、监制或编剧的作品。
周星驰饰演的角色群像
这两者其实不是同一种东西。
一个好作家,指挥一堆人一起攒书,即便依然由自己署名,攒出来的毕竟不会是好书。正如一大群沙丁鱼,像无人机蜂群一样立体排列出鲨鱼的形状,毕竟也不是鲨鱼。
今天在影视、文学领域,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原因很简单,就是水里漂着太多的钱了。
“星爷”也一头扎进水里,是一件让人心痛也令人唏嘘的事情。
他不演了,“演员周星驰”消失了,倒是仍旧在导演,却是一部作品不如一部。
消费情怀,这没问题,但过度消费情怀,就意味着情怀的衰亡。
不演,
不是周星驰
不知道周星驰是否还关心观众的情怀。2019年《喜剧之王2》播出的时候,那么多观众失望,他是否会感到一丝愧疚?
人们买电影票是冲着周星驰去的,也是冲着“喜剧之王”这四个字去的,这个“2”字,本应该意味着爬上更高的一个山峰,而不是从原来立足的山峰上摔下去。
《喜剧之王》剧照
人们爱“演员周星驰”,但也相信周星驰曾是一个好导演。从狭义的“情怀”角度上来看,人们希望的是重返回忆,而不是把回忆打碎。
我对周星驰的美好回忆定格在了2004年。
这一年上映的《功夫》,真是登峰造极。丰满的底层生活,典型的周氏幽默,原汁原味的功夫,入木三分的正邪对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最后依靠信仰击败强悍对手的设计,也让人心生震撼。
《功夫》剧照
轻轻地一掌,就洞穿大楼打出来一个巨大的手印,这是对真正的“周星驰喜剧”的力量的隐喻。
2008年的《长江七号》,也还算站得住脚。
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一部还是他亲自上阵。同样地,他用自己那张小人物的面孔和身上的小人物气质,血淋淋地呈现小人物的社会处境,苍凉之中,又不掐灭希望。
《长江七号》剧照
每一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小人物,不同的背景,相似的苦难。时代强加于小人物的苦难,用喜剧的方式来展示,就显得更加深刻而凄凉。
从那以后,演员周星驰就消失了。
后面那些标记为“周星驰作品”的电影,再也没有周星驰。
《西游》,降魔、伏妖,都能接受,虽然差评很多,但勉强有其亮点。其中一个原因是,《西游记》本来就应该这样诡异莫测,《西游记》那种妖气缭绕的神魔环境,其实只有周星驰真正塑造出来了,对于《西游记》,周星驰的镜头是有功的。
但不是他演的。
那些演员的动作表情,有些是“导演周星驰”教出来的。
他教有什么用呢?
观众期待“周星驰喜剧”,但周星驰教别的演员做周星驰,永远只能南辕北辙。
《喜剧之王2》上映之前,网上有周星驰手把手教王宝强的照片,但它真是目前为止周星驰最糟糕的一部电影,也是主角王宝强最糟糕的一部电影。
我很认真地打开了,还没看到一半就关了,看到王宝强那个令人不适的造型就够了。
《新喜剧之王》,即《喜剧之王2》剧照
喜剧的幽默,是从现实中看到荒唐,又从荒唐中照见现实,从而让它和每一个人都有关,而不仅仅是外形、肢体、故事的夸张。小丑是从烟火生活里走出来的,不是从穷极无聊的想象中诞生的。
《喜剧之王2》里,周星驰、王宝强这两个最好的喜剧人,凑在一起,组装出一部完美的垃圾,看的时候我就想,他们俩也许尿不到一个壶里,但真可以好好喝一杯。
王宝强还年轻,一部烂片不算什么,但周星驰老了,一部烂片就意味着晚节不保。
你明明是珊瑚礁里的一条小丑鱼,何以最终混成了臭水沟里的一条罗非鱼呢?
喜剧的消失
同样是“2”,《美人鱼2》还没上映,早已经恶评如潮。
不因其人废其言,不因其言废其人。《美人鱼2》好不好,现在不要作结论。
周星驰,从头到尾,都是做喜剧的。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价值毁灭这一点上,喜剧和悲剧是共通的。喜剧是通过“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抬高给人看”,来做到“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如果一个喜剧人,仅仅把无价值的东西抬高,而不能再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毁灭意味着知道什么东西有价值——那么他就老了。
电影《美人鱼》片场照
人老了,就走不动路,只能走最前面的一段。使尽全身力气,把无价值的东西抬高之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周星驰老了,他满头银发。悲哀的是,他老了之后,中国喜剧似乎也老了。
2008年以后,他就不演了。过了3年,2011年以后,赵本山再也没有出现在春晚舞台。
两岸代表性的笑星,相继“挂了”。
2007年,看赵本山的《落叶归根》,真是看出了人间凄凉,而且这种凄凉是被中国文化所牵引的一种宏大的凄凉。
《落叶归根》剧照
现在,我们已经不怎么想起赵本山了,周星驰也渐渐淡出视线。
两地笑星的代表,几乎在同一时间老去。
周星驰代表着现代化的幽默,赵本山代表着打着传统烙印的幽默,他们都不再存在。
现在通过网络搜寻电影,一般来说,属于喜剧分类的,大多数是没有必要去点开的。
喜剧和轻薄、苍白、无意义不是一回事,和智力低下更不应该有什么关联。一言以蔽之,喜剧不等于胡闹。
王晶在一档节目上为自己多年专业拍烂片辩解,说他那个时代的喜剧演员都长得帅帅的,要把他们弄成喜剧演员是很难的,而今天,黄渤、王宝强,一个个长得歪瓜裂枣,光是站在那里就笑死人了,哪里需要演?
苍白无力的辩解。
王宝强,让周星驰来调教,还不是一塌糊涂?王晶自己长得够搞笑了,又带来过多少有意义的笑声呢?
《喜剧之王2》也好,《唐人街探案》也好,王宝强都已经丢失了《盲井》《天下无贼》《人在囧途》以及电视剧《士兵突击》里那种认真严肃的喜剧态度,而把喜剧转变为一种胡闹,所以就不好看。
电影《天下无贼》剧照
王晶的喜剧之所以烂,就是因为他一直都在胡闹。
骨子里,喜剧是一种精神,是那种严肃地思考和解释社会现实,然后用一种调侃的方式非常可信地说出来的精神。本质上,和悲剧是一样的,就是把蕴藏着人生百味以及更深刻的时代精神的故事,用一种可信的幽默的方式讲出来。
是的,喜剧的幽默——或称搞笑,其核心恰恰在于可信。
想起当年,穷困潦倒,只能在天桥下的旧书摊里花一块钱买一本《莫里哀喜剧》来读,那就是一本西方古典戏剧的剧本集,读之仍然能笑得从上铺摔下来。因为它可信。
今天的许多喜剧,连演员自己都看不下去。
我为此专门请教了一位当导演也做演员的朋友,问:“为什么那么多垃圾,明明导演和演员都知道不好看,还是不停地拍?”
他说,一种情况是,因为圈子里有不少钱,是有钱人投进来玩的,他们不在乎赚不赚钱(有多少人看),导演和演员无非是上班拿工资,他们也不在乎。然后,不明所以的观众,就看这种在谁也不在乎的状态下生产出来的东西。
这位朋友叮嘱我,他演的一部电影,“千万不要看”。
想要提醒“星爷”,有一种声音需要倾听:该还的电影票已经还了。
无毛之鸡
之所以说《西游》降魔、伏妖都还不错,是因为这个题材涉及对佛的信仰,在这一点上周星驰是认真的,正如从《大话西游》《功夫》里我们都能够看到一种真诚的信仰一样。
丢掉了这一点信仰,就可以称之为垃圾了。
人们担心《美人鱼2》,实质上就是担心它没有任何信仰,是一个满不在乎地生产出来的产品。而且,只要“2”,都是让人担心的。
按照网上的传说,周星驰还在拍摄一部亲自上阵的电影——《太极》,我对这个充满期待。
一个原因是,我知道周星驰除了对佛有信仰,还对功夫有信仰。另一个原因,是他将再次出现在银幕上。
他是这样一种人,只要见到他的脸,观众心里就安定了。他只要还活着,就应该出现。
通俗一点说,我们相信,人是要脸的。脸是最好的署名,电影人的脸就是电影人的署名。
我们又再回到一点情怀吧。
以前的电影,基本上是通过人来判断质量的。
比如周星驰、周润发、李连杰、成龙、张艺谋、冯小刚,只要是他们演的、导的电影,肯定在及格线以上,多数情况下还很精彩。
反过来亦然,看到一些演员的名字,你就绝对确信那是一部烂片,或者烂剧。比如,十几年前上大学的时候,我那上铺的兄弟——现在是国内顶尖的研究美国长臂管辖的专家,他就说,只要有马锦涛,就不要想好看。
这是个真理,至少那时候是。
现在不一样了,任何人都可能演一部烂片,任何导演都可能导一部烂片,并且不设下限。
今天的电影,多数情况下是无法从任何角度来进行预先辨识的(少数情况是指王家卫、贾樟柯等,但他们属于非主流)。电影好不好,只有看过才知道,享受一番,还是恶心一轮,都要先付钱。
我不是说中国电影在趋势上越来越差,如果我们一定要挑那些顶尖的电影来作为证据,那么中国电影肯定是越来越好的。
就像《流浪地球》杀出来一条科幻血路一样——当然,这条路又被跟风而上的《上海堡垒》砌死了。即便是今天主要讨论的喜剧,《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缝纫机乐队》,也还是很有品质的喜剧。
电影《流浪地球》剧照
然而无法否认,从一篮子电影的角度来看,从中翻出满意的电影来的难度,也增大了。今天的演员,似乎只求这张脸有用,却不再在乎它会被如何使用。
当一个人的名字和脸孔,可以对电影的品质给出保证的时候,演技、剧本以及对戏剧精神的理解,和市场是完全统一的。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主义。这种情况下,拍电影的人是清醒的,他们要做的是从一大堆人中,找到对戏剧有共鸣能力的那部分人,来作为自己的观众。
而今天的所谓市场指向,很大程度上是反其道而行之,消费者的基数如此庞大,只要有一部分人心甘情愿上当,再有一部分一不小心上当,市场目标就得以实现。
市场和戏剧之间就脱节了。
一大堆人中,一定会骨碌碌滚出来一批,去看某个电影。
于是出现了一批这样的电影人,他们从来不是做电影的,而是做市场的。电影烂不烂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还是有人看。
市场太大,就会有一种宠溺效果——在经济学上叫资源诅咒。
即便大部分人都往台上扔烂菜叶,还是有一部分人在扔银子,收拾收拾这点银子,就够吃了。
口碑砸了,又怎样?下一次同样活得滋滋润润。
以前还有一个限制,那就是如果不能上院线,市场就很大程度上关闭了,只能靠发行VCD、DVD来回本或者赚钱,而现在,院线不再是唯一出口,无数的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实现产品变现。
只要有人看,所有的烂片都理直气壮。电影圈的朋友说,今年疫情袭来,对垃圾横行的现象有一定改观,因为投资少了,市场也小了,乱搞的空间没那么大了。
但愿如此。
说到人,就再讨论一下人,制造电影的人。
柏拉图说,人是两足而无毛动物,他的弟子,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第欧根尼,就把一只鸡拔光了毛丢在地上,说,看啊,这就是人。
这实在是对今天的电影人的非常贴切的映射——要爱惜羽毛。
对于“星爷”,亦复如是。
文字:李淳风
编辑:何焰
排版:季洁
欢迎关注,一起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