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著名歌手田震为涟源唱了十年来第一首新歌——《胜梅桥》首发

牛!著名歌手田震为涟源唱了十年来第一首新歌——《胜梅桥》首发

涟源在线 内地女星 2019-01-09 09:15:09 542

田震新歌《胜梅桥》由著名音乐人杨海潮(《干杯朋友》、《月牙泉》、《楼兰姑娘》、《相信自己》词曲作家)作词、曲,田震十年来第一首新歌《胜梅桥》,今天首发。这是一首描述涟源杨家滩一座300年古桥的歌。

点击播放


《胜梅桥》


词曲:杨海潮

编曲:夏侯哲

演唱:田    震


每个记忆总有条河

在心海泛清波

每条河流总有座桥

是来路的坐标


眼前古老的胜梅桥

走过你走过我

相遇相识不再相逢

归途也终会重合


独自站在胜梅桥

看生活在闲聊

心对世界索求不多

快乐就自然不少


看着人们东西走

鱼儿南北游

看着青丝映晚霞

夕阳照白头


胜梅桥像一位农夫

看尽人间喜忧

千钧重负一肩承受

却笑谈着春秋


桥东霓虹烈

桥西起高楼

胜梅桥在现代化里

落寞又陈旧


任歌舞升平

任沧海横流

早已在人心田

收获了永久  


录制现场  

出品人:周卫东

制作人:杨海潮、夏侯哲

编曲、混音:夏侯哲

钢琴:赵鑫

吉他、贝斯:夏侯哲

和声:金天

弦乐指挥:李鹏

弦乐:亚洲首席爱乐乐团

录制现场

录音棚:3by3 Studios (澳大利亚悉尼)

录音师:高桦(Jacky Gao)

混音母带工作室:Zack UG Studio        


解读古镇胜梅桥


谢光辉




 


  “把把戏戏南岳山,花花绿绿杨家滩”,这首古民谣道出了胜梅桥两岸昔日的繁盛,这里曾是去宝庆、长沙、安化、衡阳的要冲。曾几何时长沙、汉口、九江、南京等外埠的工业品与本地龙山一带的竹木、土纸、药材、煤炭等特产在这里交汇集散,外地客商络绎不绝,甚是繁华。时至晚清,太平军起事,清朝统治岌岌可危。曾国潘奉命团练于长沙,一时忠愤之士四起,杨市刘家将、李家将积极响应,胜梅桥下百舸齐发,兵马粮草,在此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湘军东征“打下南京,发洋财”后,一船一船的金银财宝也是通过水路源源不断的运回家乡,胜梅桥见证了晚清湘军的辉煌,也见证了晚清的兴衰,从这里走出了数以万计的湘军将士,提升为六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达千余人。



  胜梅桥,也叫杨滩桥,是娄底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胜梅桥始建于距今三百多年的清康熙年间,它是由时任州司马的杨家滩板桥人姚春芷捐资修造。与此同时,名士李文昭在下游梅林江捐修“梅胜桥”,后圯于水,改桥置渡。杨滩桥也于清道光十八年和二十四年两圯于水。姚氏后裔引以为鉴,意欲使杨滩桥胜过梅胜桥,便捐修加固,整修时在桥面中央设镇邪神龟。从此,该桥桥体坚固,再无圯水之患。后人把“梅胜”二字易位,称杨滩桥为“胜梅桥”。胜梅桥桥长39米,宽6.7米,高10米,半圆三拱四墩,整座桥由条石、墩石和板石建造,有上十七、下十八,三十五级台阶。两边护栏以青条石铺就。桥身由墩石用石灰、桐油、糯米、三合土砌筑而成,从外观上看不到砌筑痕迹。桥面由大青石板铺就,桥拱圆正,桥墩的迎水面还建有分水尖,以减轻水流对桥的冲击,造型精美、大方、独特、耐看,桥下的河水清澈干净,堪称中国古代古桥建造一绝。是现孙水流域乃至湘中地区保存最完整,最为壮观的石拱桥。历经300余年的日晒雨淋,胜梅桥和它身下的孙水河一样,已与古镇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内涵等方方面面融为一体,成为承载杨家滩乃至湘中历史文化的一座地标式古建筑物。




  时人也将胜梅桥称之为将军桥。这座古老的石桥流传着很多传说。据传当时胜梅桥修成以后,突然电闪雷鸣,山洪爆发,一股股洪流猛烈的撞击着胜梅桥,桥身摇摇晃晃,即将倒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天降一位天神,身披盔甲,在桥下用双手托起胜梅桥,但还差那么一点点距离,这时一只神龟飘然而下,落在了将军的脚下,将军踩着神龟将胜梅桥托在手里,安然度过了这次危难。时人为纪念将军救桥的事迹,把胜梅桥叫做将军桥,让将军踩在脚下的神龟被能工巧匠雕于石桥桥面,让过路的行人踩过,以此保佑人们出入平安。



  胜梅桥也是一条慈善之桥,州司马姚春芷建成此桥以后,当地政府为表彰他行善的功绩,当时官员进京面圣汇报,错将姚春芷所建的三拱桥,报成了三座桥,说姚春芷一年之内连修三桥,皇上听了奏报后龙颜大悦,派钦差大人前来,表彰他的功劳,姚春芷听到消息,说他在孙水河上连修三桥,才知道当地官员将他所建的三拱石桥,报成了三座石桥,在当时,虚报是犯了欺君之罪的,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钦差赶到之前,立即在当地召集了上百名能干巧匠,在几天之内,在人们必须通行的河道,又修建了金石桥和冒河桥,方才化险为夷。当代著名慈善家杨市镇官庄村人彭立珊先生,也是向古人学习,乐善好施,造福社会,成为了中国慈善第一人及中国裸捐第一人。古今同道,他们必将在杨市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胜梅桥又是爱情之桥,这座经过几百年沧桑的石拱桥,不知何年何月,两侧桥体的石缝上,长出了一种叫“木莲”的灌木,无论春夏秋冬,这些木莲都郁郁葱葱,用自己的青翠包裹着古老的桥身,她像一位坚贞的女子,向古桥默默奉献着自己无私的柔情与深爱,飘飘垂下的柔梢,笼着桥墩倒映在水中,像柔情少女在浣装,它们的浪漫爱情,横跨的不是孙水河,而是雨打百年,风吹万遍的岁月长河。古桥成为了古镇男女崇尚的信物,现在每天晚上来胜梅桥相会的青年男女络绎不绝,皎洁的月光下,一对对男女相拥桥上,窃窃私语,共诉衷肠,为的是让胜梅桥见证他们的爱情能够天长地久,百年好合。



  胜梅桥又是“解放桥”。1949年,著名的解放军湘中一支五团在团长聂昭良的带领下,为防止国民党残匪及附近田心街和孙家桥伪警察所几百匪徒的进攻,组织了杨市保卫战,就是以交通要塞胜梅桥为阻击点,在桥头修筑工事,以重兵固守大桥,阻止了国民党肖海波部一次次的进攻,为杨市平安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几百年过去了,叠叠帆影不见了踪影,但胜梅桥依旧矗立,紧紧联系着杨家滩孙水河的两岸。石桥承载着人们对旧事的回忆,更见证了杨市古镇的飞速发展。如今,桥的两岸商铺林立,更加繁华;石桥附近又建有多座新桥,桥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穿梭镇内,拉近了杨家滩与外界的距离。古桥依然是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是近代历史的见证,沉淀了深厚的人文历史,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它将永远成为杨家滩人民的骄傲!


为家乡点赞!

大家积极转发!



总编:廖鹤松 | 编辑:张敏 廖杰锋 吴涛

投稿:[email protected] 

新闻热线:13341380948

找顺风车商业信息|求职招聘|房屋租售|点阅读原文!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