猬之舞踊|老板娘充VIP卡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落入了邪教

猬之舞踊|老板娘充VIP卡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落入了邪教

thePEAT 日韩女星 2018-01-12 12:00:18 399

字数:约3300

阅读时长:11分钟

关键字:信仰,仪式感,频道

配乐:「宗教」

椎名林檎,2003


“小强,POS机可以用吗?我要充卡了哦。”

Mandy说着打开了算风水的App,“噢…!不对!吉时还没到,我再玩一下先。”

十几分钟过后,风水App又亮了起来,“吉时到了,快快快,小强把POS机拿来给我刷卡。”


这是The PEAT产生第一笔收入时的桥段,有一点理解,又有一点不理解。

所谓“吉时”是什么?App怎么算来的?我不知道,恐怕Mandy自己也不知道,我也是稀里糊涂地看着,有点落入了邪教的错觉。


不容置评的事情


曾经以为,五体投地式的仪式,只会在异域或边疆的朝圣之路上出现,遥远到只能在荧幕上一睹;在两年前,我却偶然在深圳仙湖植物园看到了跪走朝圣的人。

我沿着山脚的湖准备要走山上去弘法寺时,看到一位朝圣者在湖边磕长头;待我从山上往下走,他还在山脚的地方匍匐前进。

我坐上植物园回程的大巴车,从车窗看到他往山上一步一伏的背影,觉得出乎意料又心生崇敬——他用藏传佛教的朝圣方式一路向前,他心中定是有认定无疑的纯粹信仰。


在去年《冈仁波齐》上映时,突然有影评人跳出来讨论:“跪着走完2000里的朝圣之路是愚昧还是纯粹?”不知这群人是无信仰还是无知。

信仰与仪式应该是容不下置评的,就像不应该讨论世界上的几大宗教哪个最权威,就像不应该讨论祭拜先人的时候烧纸钱和放鞭炮是无聊还是愚昧……


两年前在仙湖看到的跪走朝圣者,那天并没有路人去打扰他,没有任何围观或议论,这是现实中常人对信仰与仪式的尊重,即便有人不信,但鲜有人表现出不敬。



身边的那些仪式狂热者


如果谁说仪式都出于信仰,那他只说对了一小半。

我曾去基督教会出席礼拜、听过晚课,也曾在山上的寺院参佛吃斋,还曾跟着回族的穆斯林体验他们的斋月,他们的种种仪式感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在生活中与宗教不太相关的场合,人们居然也带着各种各样的仪式感活着。


就拿The PEAT的这群人来说。

Mandy是个潮州佬,她照着风水App来选吉时,找师傅算卦之类的事情常常发生。

小强是有佛缘的人,母亲在老家主持修建了一座名为“灵岩寺”的寺庙,一些决定性的事情可以郑重地请教她。

胖叔叔的仪式感也早已讨论过,渗透在他处女座的条条框框中。


沉迷在节日仪式感里的石大头

令我觉得有些半疯的,是圣诞节期间的石大头,我们去笋岗仓库为店里买圣诞装饰时,她跟我说了不下十遍“节日就是要有仪式感”、“生活应该有仪式感”之类的话,还有“圣诞节就是应该挂彩灯”、“春节就应该挂鞭炮”之类的,我只能看她往怀里薅那些掉金粉的圣诞装饰,默默怀疑她是不是也进了邪教。


石大头的作品

胖叔叔和石大头的圣诞节,完全依照西方家庭的模式度过,圣诞树、姜饼人、圣诞大餐、树下礼物……一个没落下。

但他们并不是基督教的信众,只是觉得节日就应该有节日的样子;如果硬要说这是信仰,他们的信仰应该是生活的快乐与热烈吧?



当我们不在同一个频道


泰国前总理英拉拜见诗琳通公主

一定有很多次,我们都以为自己看到的是邪教。

比如泰国总理拜见皇室成员的礼节,当我们不知原委时,弄不好会当场笑出猪叫。

比如让喝惯了前门大碗茶的老大爷去体验日本茶道,茶室中无处不在的规矩和门道可能让他上气不接下气。

因为根本不在一个频道。


是不是有许多对这样的恋人?——女方认为每周五应该去看电影约会,节假日应该到餐厅就餐,生日、纪念日就要用心准备礼物;而男方认为每周五应该在啤酒吧看球赛,节假日应该在家吃吃外卖,生日、纪念日就应该喊一帮狐朋狗友一起庆祝……

火星与金星

他们会发觉,对方在仪式感上是完全不可理喻的怪物,有仪式感的人,往往在另一方眼里如此做作。



酒桌上的敬与罚


每年死在酒桌上的人多了去了,有婚礼当天喝死的新人;有无辜丧命的伴郎伴娘;有在所谓的“商务宴请”上想要事业高升的人;也有同学聚会上想要艳惊四座的老同学……还有喝瘫喝病的人们,他们都只能自食苦果,连新闻媒体都不屑于报这种小新闻。


让一群本身不懂仪式的人来执行仪式,然后它就成了形式,就像劝酒一样:

不管是彬彬有礼的“文敬”,还是反杀一招儿的“回敬”,或是没事儿也要找理由的“互敬”,还有身份地位低的人为了求关注而“代敬”,抑或替死鬼帮重要人物挡酒而“,最可怕是喊着“不喝就是不给面子”的“武敬”,当然还有分明是自己想要喝的“自罚三杯”。


所有“喝不喝”都建立在“不喝就是不给面子”的逻辑上——劝酒人与饮酒人,之间存在一种“发号施令”和“服从”的关系,而一桌酒下来,每个人有没有“喝到位”,则代表着当事者的诚意是否够。

但是,不管喝死多少人,酒桌上的敬与罚,都能沾上好听的借口——好客、礼节、高兴……



在威士忌里换个频道


威士忌跟白酒的度数其实差不多,40°-60°甚至更高,但威士忌更像孤独的酒,它不适合被推来劝去,它里面藏着种种随机的味道,让人不禁想细细研究它,而非在灌醉旁人时沾沾自喜。

因此,几位朋友围坐喝威士忌时,其中层层叠叠的滋味都让他们应接不暇,哪还有你敬我一杯,我劝你两杯的闲心?

喝威士忌的仪式感,通常不在互动之中,而是在个人对于眼前瓶中物的悟性。


参加过品鉴会的饮客们,一定从讲师那里学到过不少喝威士忌的仪式,最基础的仪式感无外乎是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首先是认识杯子,喝酒的杯子千奇百怪,没人统计过到底有多少种威士忌酒杯。

将它们一个一个说清楚,可能需要一整篇的功夫,光是各种各样的杯端出来就有一种做作的仪式感。


拿到一瓶酒之后也不能冒冒然就开瓶,很多人以为看酒签就够,然而瓶塞也暗藏着非常关键的信息。威士忌的瓶塞都比葡萄酒的瓶塞短,因为威士忌酒在贮藏过程中不能碰到瓶塞,酒会腐蚀瓶塞,因此酒瓶还需要正放,空气需要保持一定湿度,才能保证瓶塞良好的状态。开瓶之前看瓶塞,也是一般人想不到的仪式之一。


而后,看酒体、闻气味、品口感、等回味之类的程序就无须赘述,

除此之外,我在某次品鉴会上学到了非常作妖的一招儿——把少许威士忌滴在手心,然后双手用力搓——手搓法能迅速蒸发威士忌的酒精和水分,剩下在手心里的全是乙酸乙酯,也就是威士忌中的“风味物质”,这样便可以除去酒精对味觉的影响,新手也能轻易辨别它到底是甜味、花香、果香、烟熏、泥煤之类的基础风味。


纯饮的时候喝一喝觉得没趣味了,加水也是仪式中的一个选项,不过水的温度、酸碱度、与酒的比例,都会影响口感,不同酒也有不同的加法,有些酒在加水之后香气更加浓郁,有些加水之后会释放出海盐的咸味,有些则越来越淡。

虽然加得不好会毁了一杯酒,但新手慢慢加水,在尝试中获得不同的体验,也是一个慢慢摸索的过程。


最后一个与口感十分相关的因素是冰,用冻了好几天的老冰做冰球已经是老生常谈,用不锈钢块来代替冰块也是一种工业感十足而不失格调的做法,而最让人觉得作妖的是胖叔叔的冰酒石。

我在胖叔叔家的水槽上进行“开椰子比赛”时,看到了这几颗石头,那一瞬间我就在想:“这莫非是……?”问了一嘴果然是冰酒用的。

其实最让我好奇的并不是用它冰出来的酒味道如何,也不是胖叔叔在深夜把它丢进杯子的时候会不会把杯底砸破,而是想舔一舔它是不是真的没有咸味,电视节目说普通的石头都是有天然咸味的,而为了保证酒的味道,冰酒石是没有味道的特殊石头。

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并没有拿起一个来舔舔的勇气,这堆充满仪式感的石头对我来说至今还是谜……


当然,关于喝威士忌,还有许许多多如同邪教般的仪式感,比如艾雷岛的岛民在招待客人的时候一定会用没有开瓶的酒;比如哪些威士忌要配生蚝,哪些威士忌该配奶酪,哪些威士忌该就着雪茄喝;比如不同天气、不同心情、不同时间该喝什么样的威士忌……


被人忽视的细节有千千万万,但不同人带有的隐秘仪式感也有千千万万,这里便不在老饕们的面前班门弄斧一一道来。


Marilyn Monroe在裸睡前喷上Chanel No.5是仪式感;

Audrey Hepburn演的交际花站在Tiffany橱窗前吃可颂喝咖啡是仪式感;

小王子每天下午四点去见小狐狸是仪式感;

《天使爱美丽》中的Amelie口袋中常年揣着用来打水漂的石头是仪式感;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Léon四海为家时始终带着他的那株盆栽是仪式感。

仪式感是常常被我们忘记的事情,但它至少能让普通得如白开水般的日子变得有些独特。

来到The PEAT的饮客们,既然都已经面对酒柜上千奇百怪、自带仪式感的威士忌了,不如用桌上的蜡烛悄悄点着你的仪式感,自顾自地享受这个稍显独特的日子。


撰文+排版:优雅的刺猬

一个把新款包奉若神灵的问题学生

找我谈新款包,微信ID:vyviantique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