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唱 王淑云
编辑:刘兆元
责任编辑:张晶星
今天小编要向大家介绍一个小哥哥,刑事司法学院的大二学生,林子扬。这位同学们眼中的“拼命三郎”,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成绩斐然:作为理研会成员,近距离接触过董卿、曹可凡等著名主持人、专访过何老校长、在文汇报上发过文,同时还在我校举办的系列学术讲坛“大检察官论坛”中,代表我校学生与主讲人进行过交流互动。今天,小编就要为大家揭秘这位 “拼命三郎”的故事。
“我没有拿什么奖,也没有什么突出贡献。华政优秀的人太多了。校运会跑了学院第一,好像是大学最值得骄傲的事了。”这是第一次见林子扬时,他对自己的介绍。他自认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理科生,说得记者差点没忍住翻白眼,哈哈哈~当问及为什么会考入华政,他说:“当时后面的志愿密密麻麻,写的都是工科专业,船舶啊、自动化啊,甚至还有冷气工程。但是我把华政放在了首位,因为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梦想。”他说着,笑容带着些许春天的味道。(此处忽略掉一个小男生的小心思,哈哈哈~)
出理入法
“理科生学习法学,一个必须要过的坎,就是基础概念,也就是大家考试常见的名词解释。在数理化题海里待久了,看到一本本厚厚的教科书,其实心里是拒绝的。不过后来经历的一件事情,让我愈加重视基础概念学说的理解。我觉得法学的理论,就像以前玩过的一种长条积木,只有每一条都做得周正,才能垒得起来,从中间抽一条不行,某一条歪了短了做不好也不行。”
在学院大一举办的模拟法庭比赛上,因为自己一个错误的指导,使得班级的队伍无缘决赛,评委法官在点评环节直接指出了这个是重大的错误,在赛场上我们的言语关乎荣誉,但如果是在真正的法庭上,法律人的一言一行,或系之名誉财产,或关乎自由乃至生命,当大家把这些都托付予你之后,身上真的会感觉有千斤之重。“不好好读书,要不‘毕业失业’,要不’终身罪责’”,他笑称。
既然选择成为了一个法律人,就拿出点勇气,去迎接磨练、去承担法律人的责任。如果说这些成长是他自己不断努力的结果,那么在《律诗·雷经天》中饰演雷经天一角,在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获奖的经历,可能连肢体不协调的林子扬自己都没料想到。
舞台初体验
起初,他只是怀着好奇,抱着“试一试演个跑龙套也好”的想法去报名。“也没想着难不难,只是觉得把台词唱出来本身就很有趣。”在确定了角色安排之后,困难接踵而至。
“对我而言,表演上最大的障碍,是难进角色,难进状态,用大白话来讲,就是’不走心’。”一方面,表演是角儿的艺术,“无技不惊人,无情不动人,无戏不服人。把人物把握到位,表演才能真切,不流于表面华丽,更不至于’尬演’。”所以那段时间,他勤于做台下工作,床头放的都是关于老院长和延安岁月的传记史料,剧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另一方面,因为时代和年龄的差异,他近乎小白的演技,造成了他在表演上总是会出现“空心病”,“像定死的机器人一样按导演的要求走程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和搭档给他创造了“说戏”的学习方法,“以第三视角分析人物,引导我理清人物关系,对我帮助很大。”戏中有一个桥段,老乡给雷经天送苞米,给黄克功求情,三个“我不能要”包含了三种不同的情绪,还要有一个转化和渐入的过程。“我们看了同一类的影视作品,反复研究他们是怎么表现的。这一段就和对手演员加练了四五个晚上吧。”
而对林子扬来说,最难忘的一幕是在贵州表演的当天,雷经天最后的那一声“死刑立即执行”。“可以说,当时的舞台效果极差,但大家还是都哭得稀里哗啦的。几乎没有一个字是在调上的,因为我已经很难受了,我的救命恩人、好兄弟,转眼他犯了事,我把他毙了,我心里也是不情愿的,但我又不得不这样去做。”说到这里,林子扬近乎哽咽,可以想象当时全情投入的他,是如何“用嘶哑地唱出来这句词”。
专注、持续的投入,让他把自己在文艺方面的属性条从“0”不断地拉长。这一份独特的记忆相信一定会在他的心中,被珍藏。
“离开舞台以后,回归到普通的生活。他“普通地”主持了华政有史以来第一次校园招聘会的全网直播;他“普通地”主持了《名师高徒》。
其实,生活中的林子扬还是位勤工俭学的好(hao)学(mo)生(fan)。说到这个,林子扬戏称自己简直就是“打工皇帝”。在交大附中国际部做过兼职老师,在律所做过文案助理;也送过外卖,在松江老城做过电视剧的客串演员……他花的钱都是他自己一分一分挣来的。
采访过程中,林子扬讲述这些经历的时候,那种由内而外的朝气,真切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笃行致知,明德崇法”,这位华政人,他做到了,并且还在做。华政是一个大家庭,母校的光辉,需要像林子扬这样更多的优秀华政人去创造,去传承,去践行那沉甸甸的八字训诫:“笃行致知,明德崇法”。
近期精彩回顾
✦华政一女神校友,是“最美城管”还是“环球小姐”!(文末彩蛋来揭哦)
END
源||大学生文化艺术团
做积极向上的华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