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读什么样的书,吃什么样的美食,成为什么样的人。然而Leon认为,当除去社会身份之外,做着最心甘情愿倾注时间、精力之事的那个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我。而LEON们的日常都是怎样的?打拳、攀岩、品茶、写字,看似各有不同,实则都是一颗无限的好奇心在驱动:淡定沉稳的大叔们对激烈的变化、刺激的冒险情有独钟,活力十足的鲜肉们却希望在纷繁的信息中,找到内心的安静。保留一点不服输和不顺从,正是Leon在任何时候都要活得酷一点的本心。
杂志11月号特别专辑《LEON派大叔&鲜肉 都在玩什么?》中,五位男士乐于分享,鉴于篇幅关系,今日两条推送是大叔篇。
从小学京剧,练习跆拳道,并曾在徐州习武三年,镁光灯下的樊少皇能舞剑会耍刀,打遍醉拳、咏春拳、少林拳,南拳北腿不在话下。打足三十余年不歇手的他,至今仍坚持训练。“即使没有时间,也要在拍戏间隙练上几组”。
樊少皇 演员
代表作:《力王》《叶问》《天龙八部》
▲衬衫、长裤/均为上下、外套/上海滩
从力王到虚竹,从金山找到公孙无我,三岁入行的樊少皇,打足三十余年不歇手,带给几代人不可磨灭的银幕记忆。
多年来塑造硬汉与侠客,保持着美好的身材线条和健硕的肌肉,樊少皇说起锻炼的心得,坦言没有时间去健身房。“吃好多练休息好,自然能把肌肉练好。像我只能在片场坚持运动,拍戏空当中做几组练习。其次就是要注意饮食习惯。”烟酒不沾,少吃晚餐,是樊少皇给出的健康贴士。
“20岁出头时候吃完大比萨喝一扎汽水,每天鸡汤肘子伺候,怎么吃都不胖。那时真是小鲜肉啊,演虚竹的时候天时地利人和,塑造了那么符合人物状态的角色。”樊少皇计划日后有机会饰演乔峰,因为更符合他现在的心态。
咏春拳成为都市人热门的习武拳术之一:电影《叶问》让咏春拳回归到人们的视线,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三套拳及木人桩,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主要步型有四平马、三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
从小在戏棚长大,边学边练边拍,又有爸爸樊梅生指点,年轻时代的樊少皇走着一个武打演员的既定路线,“拍戏就好,很多事情不用自己多想”。而随着资历积累、年龄增长,他开始越来越多地想实现自己的想法:“无论是找人写剧本,还是指导‘樊家班’演出,我都不会离开动作戏。”樊少皇解释说动作戏本身已经戏路很宽,好动会打的人物因为年代、职业、性格、造型不同,表现出来的风格都大相径庭。“一个警察可能身手敏捷,但不会像古装戏里面的武打。古装戏里也可以有飘逸的打斗,或者见招拆招的近身搏斗。”
▲衬衫、长裤/均为上下、外套/上海滩
对于打戏的魅力,樊少皇笃信不疑。他认为现在的电脑特技只是让大家有更大的空间去发挥创造性,构思以前无法实现的画面,对于武打演员来说,有了威亚、地垫的保护,能够更好地诠释角色。而就武功表演本身来说,没有太大差别。“好莱坞的后期做得那么好,仍然需要中国的武术指导做特技,这就说明功夫本身的价值。”
在多部影视剧里担纲动作导演后,樊少皇又有了一些换位思考:“设计的动作演员做不到,只能改。有时候要照顾摄影师而换动作。导演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需要一轮一轮沟通。而当我自己演的时候,也会跟武术指导说这样打不舒服,要换一下。你会发现大家只有相互学习相互妥协才能推进下去。不能太主观、太执着。”
樊少皇建议,无论练习哪种拳法,训练时发力的快慢轻重要有所控制,才能起到效力。而平日的点滴基础,像打木人桩这些简单的动作,其实才是对体能很好的训练。
推荐给大叔的格斗术
泰拳:堪称格斗技中的极品格斗技,以力量与敏捷著称,发力流畅顺达,力量展现极为充沛,攻击力猛锐。不但减压,更利于塑造身形。
拳击:经科学测试,拳击练习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都有充分锻炼,也对意志和专注力、应变力、心理素质有着很大提升。
截拳道:推荐给李小龙的仰慕者们,也颇为适合东方人,其中的哲学智慧,也更容易为我们所领悟。其中的攻击是最好的防卫,其简单、实用、快速,更是顺应当下社会的意识趋向。
Leon猜你可能感兴趣
点击图片↓↓↓↓
专访|贾樟柯 山河依旧故人不再
专访|潮叔一哥Nick Wooster是如何炼成的?
本文节选自《男人风尚LEON》11月号
观看《FEATURE》完整内容
请线下阅读《男人风尚LEON》杂志
或App Store下载“男人风尚”ipad
编辑_刘晓君
撰文_布兰达达
摄影_黎怀楠(东田D.M.D)
发型_苏家文
化妆_陈羽
版式设计_任宇
场地提供_北京咏春拳学总会
以上内容出自《男人风尚》
(微信号:leon_rayli)
转载需申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