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 美人青冢

张宇 || 美人青冢

岚轩书语 港台男星 2017-06-20 07:54:59 708



去内蒙古,除了草原,除了大漠,除了天苍苍、野茫茫,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去拜谒西汉时出赛和亲的王昭君,了解她远嫁的生活,想知道她的那一具芬芳之躯葬在阴山何处?想知道那座著名的青冢怎样在草原满目凋零的时候独具绿秀和葱茏。


历史上的和亲是从汉高祖死后开始,西汉对匈奴和西域各国多和亲,都以宗室郡主冒充公主下嫁番王。不过王昭君不同,她是以民女的身份承担和亲的任务,又是主动请缨,事情便显得非常突出,后人大多猜测王昭君肯定天姿国色,不断从女人的美色上夸大这个历史事件,把她列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西汉南郡与三峡相邻,江水湍急,日夜咆哮,两岸悬崖峭壁,怪石嶙峋。然而,在那竹外桃花的地方,也有香溪清澈,柳烟色之处,那就是王昭君的故乡,秭归,一个出美女的地方。


民间传说,王昭君之母,四十不孕,一日进庙求神,夜里,梦见一轮明月投入怀中,不久生下王昭君。因此,王昭君有皓月之称,集山水阴柔和天地温和之气,与山间溪流,空壑皓月同色。


汉元帝建昭元年,下诏征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王昭君年当二八,仿佛幽兰独立,纳选入宫。那时,心中自然有许多勾划,但是,“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入宫对于她,无喜悦可言。


王昭君入宫之后,并未见到元帝,《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王昭君不曾见到元帝,并非她不美。宫女入宫之后,按照惯例须由画工画了容貌,呈上御览,以备随时宠幸。而当时主画的为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然而,毛延寿生性贪鄙,屡次向宫女索贿,宫女为得召见,大都倾囊相赠。因此,笔底添出丰韵,易丑为美,易美为丑,无盐成了西施,郑旦成了嫫母。王昭君家境平淡,更自恃美冠群芳,既无力贿赂,又生性奇傲未肯迁就,因此,画像平平无奇,入宫数岁,不得见御”。


不过王昭君似乎挺有远见,在宫中也没闲着,大多的余暇用于读书习字、轻歌曼舞、绘画与音律, 五年过去了,她仍是个待诏的宫女身份。 王昭君无声无息地打发着漫漫的长夜和日复一日的白昼,自叹人生皆有定,事实上命运总是在有定中包含着“无定”,汉元帝竟宁元年南匈奴单于呼韩邪前来朝觐,王昭君的命运无意间起了突破性的变化


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强盛的游牧民族,由于连年的内外战争,国力消耗巨大,在各种内讧频繁的局势下,形成了郅支单于与呼韩邪单于的对抗,而最终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协助下,歼灭了郅支单于得以归复单于庭。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且喜且惧之下,来到长安朝觐,以尽藩臣之礼。而汉元帝为了增强两国的友谊,改年号建昭改为竟宁”,有长久安宁之意王昭君嫁过去之后,边塞多年无事,就这样,一个宫女的命运连了国家的命运


《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此后,汉元帝罪斩毛延寿,于事无补。所谓:曾闻汉主斩画师,何由画师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后人在演义的同时,也有着自身的幽怨与哀乐,借古讽今。


但我八卦一下认为:从匈奴单于连半老的吕后都会喜欢到老单于死后儿子再娶继母王昭君个案分析:匈奴求婚不一定是认为汉家女人更加美貌。要知道草原上健康靓丽的美女如云,比如其其格、娜仁花什么的如蓝天上的白云,更适合那些彪悍的单于,再加上草原风沙很大,缺水,汉室深宫中娇喘无力的汉族小姐几下子就被吹成木乃伊,像电视剧中那种始终保持无比水灵灵的模样是不可能的。而且皇帝选美完全靠画师画像也有些牵强附会,忽悠几个月有可能,关键是在宫中呆了那么些年,如果真的那么出类拔萃还能逃得掉皇帝的鹰眼或者其他人的视线。


所以我认为王昭君长得肯定不丑,但绝不到“沉鱼落雁”的地步,她毅然选择去匈奴,就是很清楚地看到凭她的容貌在汉宫美女群中已经得不到什么发展,而皇帝又不急需女性智囊团人选,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她确实是一个聪明的有胆识的女人,由她和亲其实众望所归,比送一个“花瓶”更加合适。


王昭君有一特长,爱弹琵琶,远嫁的路上也不歇着,那首高山峨峨就是那时候唱的。出了长安北门,一路晓行夜宿,渐行渐远,她黯然神伤, 中原正是春暖花开的三月,塞外犹是寒风凛冽的季节,真个是马后桃花马前雪,教人如何不回头,王昭君终于在漫漫长路中病倒,只得暂时停止前进。


养病期间,她想起父母兄弟,于是挑灯披衣,濡泪和墨,向汉元帝写信:臣妾有幸得备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适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惟惜国家黜陟,移于贱工,南望汉阙,徒增怆绝耳。有父母有兄弟,惟陛下少怜之!”汉元帝对这小女子怀有敬意,及时把她父兄接到长安精心安顿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巍峨,河水湍湍,父兮母兮,道阻悠长。鸣呼唤哉。忧心恻伤。这首四言诗《昭君怨》写出了王昭君出塞时的凄婉与反侧,在千里黄尘之外,万重关山之间,王昭君浓重的乡愁和着琵琶声,声声催人泪下,而天边大雁,望着惊艳的女子,听着凄婉的琴声,纷纷扑落于平沙之上,遂成平沙落雁于世绝唱王昭君到匈奴之后,封为宁胡阏氏,开始了异域的生活


在匈奴这片黄尘滚滚,孤鸿南飞,牛羊遍地,青草连天的土地上,王昭君生下一子,称作伊屠智牙师,封为右日逐王。然而,在建始二年,短暂的婚姻生活之后,呼韩邪单于与世长辞了,那年王昭君二十四岁。一个中原的女子,在胡地习惯了羊奶,住惯了毡帐,学会了骑马射猪,也懂得了一些胡语。按照匈奴的习俗,王昭君复嫁给新继位的单于,呼韩邪单于的长子,雕陶莫皋即复株累单于,此后生下两女,长女云为须卜居,小女为当于居次。十余年之后,王昭君在异乡仙逝。


王昭君在匈奴期间,参予政事,对于汉匈沟通与和睦有着调和作用,她多次劝说单于应明廷纲,清君侧,修明法度,多行善政,举贤授能,奖励功臣,以得民心,取汉室之优,补匈奴之短。同时,在春日之际,管理草原,植树栽花,育桑种麻,繁殖六畜,并向匈奴女子传授挑花绣朵的技巧,讲解纺纱织布的工艺。王昭君毫不保留地细心施教,在忙碌与诚恳之中,受到匈奴人民的爱戴!


王昭君死后,葬于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入秋之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故呼为青冢。此外,前人白居易与杜牧对青冢也有描写,“不见青冢上,行人为浇酒。”“青冢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下暮云秋。”


如今去到内蒙古,这个绝色女子千年的美丽身影仍然留在天空中,云朵里,草原上。


让人们铭记不忘的传颂中,唇齿生香! 





选自本人《妩媚行走 》散文集

张宇 作家(妩媚行走,唯美情怀,诗意写作,妖娆文章)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