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说简短
在今天的文章之前,先送彩蛋。马芳老师关于[听说]第二季的预告:
在等待第二季的日子里,看理想继续为大家奉上一些有关音乐的精彩内容。今天的这篇节选自“三表哥”王小峰老师的新书,是他在06年为三联生活周刊写的封面文章:窦唯是非。那段时间窦唯因为“烧车”事件再次卷入媒体漩涡。
重温这篇文章,看到他身边的人不断拼凑出窦唯的画像,仿佛油画。不同的颜色一层层铺上去,画像越来越模糊,真实越来越复杂,而窦唯却在时间的风干下,和颜料一起立体了起来。
在准备这篇微信的时候,发现了一段珍贵的视频,那是1992年,在外交人员大酒家,当时那里是北京一个重要的摇滚乐据点。视频上传者介绍这段二十分钟的视频是窦唯做梦乐队的首次演出,其中纪录了《黑梦》专辑中几首歌曲的最初动机。而且窦唯销魂狂野的台风在这里也飙到极致。
就以此开始,想念一个人,他矛盾,虚伪,贪婪,欺骗,幻想,疑惑,简单,善变,好强,无奈,孤独,脆弱,忍让,气愤,复杂,讨厌,嫉妒,阴险,争夺,埋怨,自私,无聊,变态,冒险……
窦唯 - 做梦乐队首次演出现场
主唱:窦唯;吉他:吴珂(小珂,已逝); 贝司:陈劲;鼓手:余伟民;键盘:白方林。
窦唯: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
王小峰|文
“矛盾,虚伪,贪婪,欺骗,幻想,疑惑,简单,善变,好强,无奈,孤独,脆弱,忍让,气愤,复杂,讨厌,嫉妒,阴险,争夺,埋怨,自私,无聊,变态,冒险……”这是窦唯《高级动物》里的歌词,他在描述人这个复杂的高级动物的同时,也在被世俗“描述”着。
最终,他点燃了一家媒体记者的汽车……
窦唯在94红磡
他可以操控复杂的音乐,却无法操控可畏的“人言”
从《黑梦》到《山河水》,一个内敛、深沉、不食人间烟火的窦唯代替了“黑豹”时期的摇滚偶像窦唯。离开魔岩之后,窦唯的音乐进一步虚无、随意,他甚至干脆把乐队的名字改成“不一定”。他把嘴闭上,用纯音乐示人,他的唱片不再是媒体和评论界谈论的话题,他的歌迷对窦唯的再次转型感到有点失望。在最近的五年间,窦唯并没有培养出更多的乐迷。在音乐的世界里,窦唯的音乐渐渐被人淡忘了。
窦唯进入了另一个音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喧嚣,没有噪音,没有煽情。他做了一系列即兴的、融合的、包容更多音乐元素的唱片,即兴爵士乐、即兴电子乐、即兴民乐、即兴冥思音乐……在闭嘴的六年间窦唯先后出版了十余张专辑。但是窦唯一直没有抹去摇滚歌星这个标记。摇滚歌星也是艺人,艺人就会被消费,人们更愿意接受世俗的窦唯而不是艺术的窦唯。
窦唯不善言辞,甚至也不知道该怎么讲理,他可以操控很复杂的乐器、音乐设备,却无法对付别人的嘴。八卦、明星、受众三者在商业社会中就像那个古老的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一样,只要遵循这个游戏规则,你总能成为受益者。但是命运恰恰把这个不善言辞和对世界充满畏惧的窦唯推向了角斗场。历史无数次证明,当绝大多数人都认可一种游戏规则时,你违背了规则,你就是牺牲品。只是窦唯还没有明白如何违背这个规则时,就倒下了。
开朗,却不善于表达
苏阳是窦唯的初中同学,也是在窦唯的影响下,他成了一名乐手,并在1995年组建了“麦田守望者”乐队。谈到初中时窦唯给他留下的印象,苏阳说窦唯在当时算是一个挺另类的学生,“我们是市重点中学,他在这个学校里算是一个调皮、恶作剧比较多的学生,我跟他不是一个班,但也认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穿一身特别紧身的牛仔服,那时候穿这样衣服的人很少。”
窦唯是个在音乐品位上始终跟别人不一样的人,在上初中的时候就这样,苏阳说:“他那时候唱歌的方式跟别人都不同,我估计他当时早就想好了以后怎么唱歌了。”当时社会上流行霹雳舞,窦唯在这方面比较擅长,没事就教苏阳跳霹雳舞。
谈到窦唯的恶作剧,苏阳说:“他很喜欢音乐,在学校有什么文艺表演,他就上来吹笛子,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学校的一个歌咏比赛的活动上,他上台后,拿着一片木板,一边敲着桌子打拍子,一边唱邓丽君的歌,直接就被班主任给薅下去了。那时候邓丽君还是靡靡之音,我们上初中还是80年代初,别说唱邓丽君的歌,听邓丽君都不容易。”
窦唯的音乐道路受家庭的影响很大,父亲是搞民乐的,母亲在北京第一机床厂工作,也喜欢唱歌,在厂里唱歌数一数二,所以人们都说他妈妈是“一腕儿”。在窦唯上中学时父母离婚,他和妹妹一直跟母亲在一起生活。
年轻的窦唯在自己家门前
窦唯在职业高中上了一年的学,然后考进了北京青年轻音乐团,他开始到外地走穴,这时候的窦唯在同学的眼中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苏阳回忆道:“记得那时候他跟我说一场能挣三十块钱,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这太了不起了,有时候他一天唱好几场,按我们的感觉就是他已经发了。耐克、乔丹一代的鞋,九十九块钱一双,那时候也就他能买得起。他不走穴我们就在一起玩,一起抽烟,上高中抽烟是件挺大的事情。他给我们讲走穴的故事,那会儿觉得他挺好玩的。”
“窦唯小时候的确开朗,但不是能和你交流的人,那时候很多朋友虽然小,十七八岁,但是可以聊天了,说一些心里话什么的,但他很少跟人有心灵上的交流。我始终觉得他不是那种善于表达的人,至少在用语言表达这方面。窦唯的歌词说真的算不上好歌词,因为他真说不出来。”
1987年左右,窦唯进入了摇滚圈。现在“不一定”乐队的成员陈小虎算是认识窦唯比较早的一个人,也是当初北京摇滚圈里出道较早的,用他的话讲,崔健他们算第一拨,他是第二拨。
陈小虎回忆他当年认识窦唯的过程时说:“1987年,我们在北京化工学院演出,我们有一个乐队叫‘派’,乐队的成员有高旗、何勇、曹钧、骅梓和我。我们唱上半场,都是些翻唱的歌,崔健唱下半场,我们乐队有三个人争着当主唱。
演出结束了大家都不散,很多人都上来即兴表演,这时候窦唯上来了。那时候窦唯很年轻,挺有冲劲,他当时唱了一首‘威猛’乐队的歌,大家觉得这哥儿们唱得真棒,他的即兴能力特别好,用俗话说台缘儿很好。我记得窦唯那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戴两个眼镜,因为他是近视眼又没有现在这种可以翻盖的墨镜,他就在近视眼镜外面套了一个墨镜。”
80年代中后期,摇滚乐开始在中国兴起,当时人们对摇滚乐知之甚少,对中国摇滚有着启蒙作用的是英国的“威猛”乐队。陈小虎说:“那时候我们要想听点什么东西只能买空白磁带,然后去找那些老外,跟他们交朋友,请他们吃饭,去饭馆请人喝大瓶的燕京啤酒,然后去录一些东西。”
威猛乐队是第一支访问大陆的西方摇滚乐队,这是他们首张大陆专辑。
背水一战的黑豹时期
“黑豹”乐队是由郭传林组建的,在摇滚圈里,人们习惯称郭传林为“郭四”,熟悉的人都喊他四哥。谈到窦唯加入“黑豹”乐队的事情,郭传林说:“1987年‘黑豹’的主唱还是丁武,后来有人说给我介绍一个唱歌非常好、感觉非常好的歌手,叫窦唯,我就邀请他参加演出。感觉他的灵气和舞台表现都很完美,再加上他的音色,后来丁武离开乐队成立‘唐朝’,我就想把窦唯拉进来,这可能是‘黑豹’唯一的亮点。
他那时候比较有朝气,说话也比较幽默,接触人也比较诚恳,有礼貌。我跟他谈完了之后他考虑了几天,后来他又跟我谈了一些问题,他那时候在北京青年交响乐团当歌手,经常走穴演出。我跟他讲,我组建‘黑豹’,每个人都要背水一战,都要辞职,两三年后就能出来。
的确像郭传林所说,大约三年的时间,“黑豹”真的走红了。1990年,有六支摇滚乐队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搞了一场“90现代音乐会”,“黑豹”并没有出现在演出名单中,这件事对他们影响很大。两年后,“黑豹”的第一张专辑出版,以势不可挡的气势横扫大江南北,当时市面上的各种“黑豹”盗版磁带多得令人咋舌。
但是,也就是在“黑豹”第一张专辑出版不久,窦唯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离开“黑豹”。在一次去海南的演出中,窦唯突然剪去了他的长发,让乐队成员一惊,“我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们,我要离开乐队。”窦唯说。
窦唯和王菲在野三坡,后来窦唯创作的歌曲收录在王菲的专辑《浮躁》中
一个捧哏该做的“梦”
离开“黑豹”之后,窦唯组建了“做梦”乐队,陈小虎也是乐队的成员之一,在他的眼里,窦唯是一个非常逗、有幽默感的人。
“1992年之前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特别快乐特别幽默的人,他的话虽然不多,但是特别像相声里捧哏非常棒的人。那时候我们常去黄小茂家玩,黄小茂家还有一盘录像带,录的就是我们俩说相声。窦唯捧哏我逗哏,逗得小茂天天笑得前仰后合。
窦唯是一个特喜欢玩,而且不是一个豁造(瞎折腾)的人。那个时候家里刚有程控电话,也刚有野酸枣的广告,窦唯就弄一个电话留言,一打电话就有一个‘野酸枣,滴溜溜的圆,我不在,请留言’”。陈小虎回忆这些经历的时候显得非常开心。
谈到窦唯的变化,陈小虎说:“我觉得音乐可以记录一个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做梦’的音乐首先不是那么流行、上口,那个时候窦唯开始有一些变化,对生活的认识开始有不同,性格上有些变化,话也少了,人也内敛了。我觉得人的变化肯定是因为很多方面,环境、家庭,包括自己真正步入社会,真正出来闯荡。
“当时记得朋友们都在劝他不要放弃。我印象很深,他说:‘我想好了,我决定了。’乐队出完唱片后,他开始慢慢有些变化了。我后来也问过他,他的理由是人那个年龄做的就是那个年龄的事儿,这个年龄就该做这个年龄的事儿。”
其实窦唯跟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还是很放得开的。陈小虎讲过窦唯曾经给大家拍过不少DV,“他每次出去玩就召集大家拍片子,我们曾经拍过武打片、恐怖片,连周迅、黄觉都跟我们一块在里面演过,还有专业的化妆师,还拍过抗日战争的片子,拍了大概有七八个,那是1994年左右的事”。
“四哥我闯祸了”
窦唯不爱说话,尤其是面对媒体的采访时,他常常用几个字就把记者打发掉。那时候,人们对窦唯不理解,觉得窦唯是故意装出这样的。周杰伦在公众面前的装是出于商业包装的需要,而窦唯,在没有任何商业意识下,不可能这么装出一副沉默的样子,而且他不会一装就是十几年。
窦唯越来越静了,无论是音乐还是生活,他越来越低调。他从不去人多的地方,也不愿意在人多的地方跟人见面,跟人约也是去那种很安静的地方。他是个想远离是非的人。外面的安静和内心的平静,才能让他感到舒服。
这种沉默的性格在窦唯面对媒体的时候,变成了一层很安全的保护网,当有人告诉窦唯报纸上关于他的不实报道时,他最多用“无聊”两个字来表明他自己的态度,从来不多说一个字。
但是这种保护自己的方式往往又会起到反作用,沉默最终会演变成压抑、躁动、郁闷。陈小虎说:“窦唯是个坚强的人,他能绷五年,后来实在绷不住了。”
郭传林得知窦唯出事,去看窦唯,窦唯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四哥我闯祸了,我把丁武给骂了。”郭传林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比较憋得慌,跟高原的事情,压力太大。”
“他要是真变了,就没意思了”
苏阳也说:“他自我保护意识挺强的,但他调节能力差。我觉得,娱乐记者你该分得明白,有些是娱乐明星,你炒炒他们的新闻,说不定他还高兴呢,那种贱人,你骂他都没事。窦唯还是艺术家的范畴,你别拿对付娱乐明星那一套对待窦唯。就像赵传那首歌里唱的那样: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
我觉得,做音乐的人,有的人是为了娱乐大众,有些人是为了娱乐自己,我们乐队就是很典型的后者。再有一种就是连自己都不娱乐,窦唯就是这种人。我觉得他对音乐的态度太认真了。但是对生活来说可能不是件好事,拿得起来放不下。我们很多朋友在一块儿,说劝劝窦唯,我就说,你们别劝他,他就这样,他要是真变了,就没意思了。如果说就他这样的人你还伤害的话,这个社会就有问题了。”
陈小虎说:“窦唯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孩子,比如说坐一堆人给他介绍,他会站起来一一跟大家握手、问名字。比如桌子上有张废纸,他肯定给你收起来,烟灰缸一会儿给你倒一趟。乐队演出,他永远提前一个小时到现场。五年了,我就比他早到过一次。他先去把舞台给扫了,拿墩布墩一遍,服务员每次都看不下去,才帮他弄。能感觉到他家教不错。他其实是一个忍耐力很强的人,没有什么过激行为、过激语言,而且他不是一个爱骂人的人,平时说话都文绉绉的。”
但就是这么一个彬彬有礼的人,最终用一种极端的行为来为自己“验明正身”。
陈小虎说:“他有他的问题,不太爱说话,更多的时间是闷在那儿。还有一个问题是希望对方理解,他做这类音乐不止他老婆不理解,甚至乐队也有好长时间有分歧,认为他生活现在这么拮据,孩子也大了,也需要钱来养,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说想挣钱对你来说并不难,张嘴唱歌钱不就来了吗?但是他不喜欢,觉得那个没什么意思,觉得对现在的音乐更有兴趣。”
窦唯,的确处在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
(2006年)
文章节选自《只有大众,没有文化》,经理想国授权,2015年8月。
最后附上一曲,窦唯和父亲窦绍儒、女儿窦靖童一起创作的专辑《潸何吊》的前面几分钟,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网上买来后期窦唯的一些专辑听听。保持复杂和矛盾,祝各位晚安。
微信排版|编辑 小飞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看理想
微信:看理想(ikanlixiang) | 微博:看理想视频
阅读原文
收看马芳老师第二季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