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讲记56安忍品]

入行论讲记56安忍品]

雪域虹光 日韩男星 2016-01-25 08:49:58 515
点击「雪域虹光」可快速关注
微信号:xueyu_hg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丑二(信仰佛陀故当恭敬)分二:一、佛将众生作为我所;二、佛将众生作为我。

  寅一(佛将众生作为我所)分二:一、当恭敬之理由;二、忏悔不敬之过。

  卯一、当恭敬之理由:

  无伪众生亲,诸佛唯利生
  除令有情喜,何足报佛恩?

  “无伪众生亲”:诸佛把一切众生视为亲人,没有丝毫虚伪。因为佛证悟了诸法的真理,他明白六道轮回的过程。在六道轮回的过程当中,一切众生都做过他的父母,这是诸法的真理。佛陀已经证悟了这样一个真理,他亲眼看到了,亲身体会了,所以对此深信不疑。

  我们现在口头上也会说“父母众生”,但是很多人只是跟着别人说的,不是真正彻底弄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真相,没有真正证悟这样的真理。所以,尽管说是这样说,有时候也是这样想的,但若是再进一步地去观察、了解,就会产生怀疑:第一,这不是自己亲身体验的;第二,虽然不是自己亲身体验的,但如果能够完全相信佛陀,对佛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这样也可以。如果对佛还是没有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觉得“说是这样说,但是……”可能有时候心里也会这样想想,但还不是真正明白,如果再进一步地深入观察,就会变成怀疑。

  佛陀是通过修行而自己亲身体验的,所以他对这个真理深信不疑。为什么说佛陀是无有虚伪地了知所有的众生都做过自己的父母,都是实实在在的亲人?因为这是通过自己修行,亲自证悟的真谛。一个凡夫若是这样想、这样说,也许是虚伪的,但是佛不同。这不是我们在赞扬佛陀,而是佛陀已经证悟了这样一个真理,已经证得了这样一个真谛,所以他真正深信不疑,他把一切众生视为父母、视为亲人。

  对佛来说,众生本来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把一切众生都无有虚伪地视为最近的亲人。我们现在把现实的父母视为最近的亲人,那是毫无疑问的。对佛来说,三界一切众生都是他最近的亲人,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诸佛唯利生”:诸佛唯一的愿望、唯一的事业是什么?就是能利益这些众生。

  在世间,现世的父母是我们最近的亲人、最有恩德的人,哪有比他们还亲的人?哪有比他们对我们更有恩的人?但是,当我们自己找到了一个所爱的人,跟对方结婚后,这个时候爱人可能就是最近的亲人了,父母就是其次的。若再跟对方生个“债主”,那对方就不行了,这个“债主”肯定是最近、最亲的人了,爱人可能是第二位,父母能排到第三位,这就相当不错了。有的人还要把朋友等排在前面,父母又得往后排了,可能是第四位、第五位……

  其实,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父母都应该是最近、最亲的人。对我们来说,他们也是最有恩德的人,是我们首位要报答、报恩的人。无论你身边有多少人,无论有什么样的人,父母都应该是第一位的。在世间,这是一个正常人、好人应该做的事。

  佛把所有的众生视为自己最近、最亲的人,不仅做到了人规,还做到了佛规:第一,他知道应该把父母视为最近、最亲的人,这是做人的规则;第二,在这个基础上,他知道所有的众生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和现世的父母一样有生育之恩、养育之恩,他能平等地对待所有的父母,把所有的父母都视为最近、最亲的众生,对一切众生平等对待。这就是佛!有平等就有佛,没有平等就没有佛。分别是凡夫,平等是佛。

  所以,佛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利益众生,这是佛唯一的事业。

  “除令有情喜,何足报佛恩?”我们要报答佛恩,因为佛让我们明白了诸法的实相真理,遣除了内心的无明愚痴,让我们永远地解脱烦恼和痛苦,让我们的福德和智慧达到最圆满的层次、境界。

  怎样才能报答佛恩呢?佛最亲近的人就是这些众生,佛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利益众生。如果我们想要报答佛恩,就要像佛那样善待众生、利益众生,这样才可以让佛欢喜,这样才能报答佛恩。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事情能够让佛欢喜、能够报答佛恩的,这是唯一的方式。若是我们伤害众生,让众生苦恼,佛是不会欢喜、满意的,这是恩将仇报。

  也许有人会讲:“佛哪有快乐或不快乐,欢喜或不欢喜?”在佛的境界里,的确是没有这些;但是在我们的境界里,还有这些分别,所以应该以我们的境界和方式感恩、报恩。

  利生方足报,舍身入狱佛,
  故我虽受害,亦当行众善。

  “利生方足报,舍身入狱佛”:你能利益众生,让众生欢喜,才足以报答佛恩,这也是报答佛恩的唯一方法。我们这样去做,佛也一定会非常高兴、满意。因为佛把众生都视为最亲的亲人,佛唯一的愿望就是利益众生。

  为了能利益这些父母众生,佛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从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和性命。佛救度与悲悯众生的慈愿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无法言喻的程度。他把众生视为亲人,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不顾一切,甘愿自己转生于饿鬼道、地狱道等恶趣。既然如此,我们若是去伤害众生,让众生痛苦,佛还能欢喜、快乐吗?

  “故我虽受害,亦当行众善”:所以,为了让佛欢喜,为了报答佛恩,若有怨敌来伤害我的时候,即使我受到伤害,也应该忍受,而不应该嗔恨;应该行持善法,利益这些众生。

  我们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式,修炼心态,修习安忍。我们应该深入观察自己的内心:对佛有没有感恩之心、报恩之心?若是有,那么以什么方式才能报答佛恩?这就是唯一的方法。虽然这些众生对我不好,伤害我,但是为了报答佛恩,为了让佛欢喜,我宁愿真正地修安忍、善待众生,因为这是唯一让佛欢喜、唯一报答佛恩的方法。

  我们天天在这里闻法、磕头、做供养……修持各种善法,也是希望佛能欢喜,能报答佛恩。但这都不是唯一的方法,更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善待和利益众生。

  诸佛为有情,尚且不惜身,
  愚痴我何故,骄慢不侍众?

  佛陀是最值得我感恩和恭敬的对境。佛把众生都视为最亲的人,他为了利益众生,可以当牛做马,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不惜自己的生命。而愚痴的我却如此傲慢,轻视众生,甚至还去恼害这些众生。

  连佛都这样对待众生、重视众生,而愚痴的我算什么啊?身为凡夫的我,不仅没有把一切众生视为最近的亲人,也没有将利益众生作为自己最大的愿望,反而还轻视这些众生,把这些众生视为我的敌人,伤害众生,让他们遭受痛苦。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就是因为自己愚痴。

  我最感恩、最值得恭敬的就是佛,佛把这些众生看得那么重,因此从今天开始,我也要把一切众生视为最近的亲人,视为最珍贵的人,甚至做这些众生的仆人。

  众乐佛欢喜,众苦佛伤悲,
  悦众佛愉悦,犯众亦伤佛。

  众生安乐,诸佛才会欢喜;众生受伤害,诸佛就会悲伤。所以,若是让众生欢喜,也就是让佛陀欢喜;若是伤害众生,也就是伤害伟大的佛陀。

  佛本身没有不愉快,没有痛苦。众生不愉快,佛就不愉快;众生痛苦,佛就痛苦。所以,不能让众生不愉快,不能让众生痛苦。

  众生欢喜,佛就欢喜;众生安乐,佛就安乐。若是你真的想让佛欢喜,想报答佛恩,唯一的方法、唯一的选择,就是让众生欢喜,利益众生。若是你伤害众生,让众生痛苦,就是恩将仇报,对佛来说,这是最大的不敬。若是你伤害众生、让众生痛苦,即使你在佛前装模作样磕一千、一万个大头,甚至将身体、受用、善根统统都供养给佛陀,也报答不了佛恩。

  所以,唯一能报答佛恩、令佛欢喜者,就是利益众生。

  遍身着火者,与欲乐不生,
  若伤诸有情,云何悦诸佛。

  这是比喻。若一个人周身燃火,即使给他世间一切的欲乐,如好吃的、好穿的、金银财宝等,这个人的内心也不可能生起丝毫的欢乐。全身燃火,多残忍、痛苦啊!即使再给他东西,他的心里也不可能有欢喜和快乐。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伤害众生、让众生痛苦,无论给他什么东西,即使给佛磕头供养,做任何事情,佛也不可能欢喜,不可能快乐。你在这边恼害众生,却再在那边供佛,是没有用的。若是你真想供佛,就应该去利益身边的众生,让他们高兴,对佛来说,这是最大的供养、恭敬。

  卯二、忏悔不敬之过:

  因昔害众生,令佛伤心怀,
  众罪我今悔,祈佛尽宽恕。

  我们曾经加害过众生,令大慈大悲的佛陀不悦、伤心;现在我又伤害众生,又让佛伤心。我犯了重罪,将来要下地狱,遭受地狱的痛苦,我真的很后悔。现在在佛面前,我诚心诚意地忏悔:伟大的佛陀,我诚心地祈求你们原谅我,再给我一次机会吧!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去伤害众生,再也不让你们伤心了。忏悔就是要有追悔心,要有改过的心。

  为令如来喜,止害利世间,
  任他践吾顶,宁死悦世主。

  为了能令佛欢喜,从今天开始,我决心终止损害众生,做众生的奴仆。为了让佛欢喜,为了报答佛恩,哪怕是无量无边的众生践踏我头顶,让我死亡,我也不反抗,也不去伤害他们。我要用这种方式让伟大的佛陀欢喜,报答佛陀的恩德。

  寅二、佛将众生作为我:

  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
  生佛既同体,何不敬众生?

  佛把众生都视为自己了。为什么说佛和众生同等呢?

  从本体的角度来讲,佛和众生是一体,因为万法一心。伟大的佛陀证悟了法界等性,证悟了诸法的本体,知道佛和众生本来就是一体的,这是站在胜义谛上讲的。

  在显现上,从世俗谛的角度讲,佛修自他交换、自轻他重菩提心,把众生都视为自己。众生受到伤害就是自己受到的伤害,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众生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

  无论在显现上,还是在本体上,无论是在世俗谛,还是在胜义谛上,佛都把众生视为自己了。既然佛和众生是同体的,我怎么能只敬佛,不敬众生呢?怎么不敢伤害佛,而敢伤害众生呢?之前我不知道,现在我知道了,我应该敬佛一样地敬众生。自己应该下决心:如同不敢伤害佛陀一样,我再也不敢伤害众生了。

  丑三(观察果当恭敬)分三:一、宣说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二、以此方式教诫勤奋;三、摄义。

  寅一、宣说取悦众生是诸善之因:

  悦众令佛喜,能成自利益,
  能除世间苦,故应常安忍。

  “悦众令佛喜,能成自利益”:只要取悦有情,就能令佛陀欢喜,就能成就自己暂时和究竟的一切利益。

  若你能做到不嗔恨众生,不伤害众生,甚至能慈悲众生或是利益、救度众生,这样才可以令佛欢喜,才可以报答佛恩。

  从暂时的利益来看,健康、长寿、升官、发财等这些都不算什么,要有所谓的四禅八定等境界、天眼神足等神通是很难的。现在有的人能赚钱、能养生,但是想修出点神通、玩玩神通,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对你这样一个既懈怠又懒惰的人来说,要修出来很难啊!不可能,这都是白日做梦。虽然财富、健康也是要修的,但是要修出来不难,只要做些布施、放生等,福报就能来,不仅财源滚滚,还能健康长寿。若是真正要修神通神变、四禅八定等,那是要下功夫的,要刻苦努力地学修,最后才能修成。我们现在要坐一个小时都费劲,心要专注一分钟也难,怎么能轻易成就呢?

  究竟的利益是什么?就是解脱成佛,这是一般世人做不到的。这都是超越的,是世间没有的。

  “能除世间苦,故应常安忍”:只要利益一切众生,就可以遣除世间的苦。若想真正利益众生、度化众生,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能忍受一切艰难困苦,忍受一切坎坷磨难。“常”就是恒常。

  在一切时当中恒常修安忍,才能让佛欢喜,可以成就自己暂时或究竟的利益,还可以遣除世间的这些痛苦。

  寅二、以此方式教诫勤奋:

  譬如大王臣,虽伤众多人,
  谋深虑远者,力堪不报复,
  因敌力非单,王势即彼授,
  故敌力虽弱,不应轻忽彼。

  这是一个比喻。有位具有权威的国王,他手下有很多大臣,这些大臣会伤害很多人,会得罪很多人。被得罪的这些人,若是深谋远虑之人,虽然有能力报复或杀害这个大臣,但是他不会这样做,因为大臣的背后有国王的势力,若是你反抗或报复,也许当时能赢,但是后果不堪想象。

  表面看起来,对方似乎只是孤身一人,无有兵旅,势单力薄,其实不然,国王的强大势力就是他的援兵。因此,作害者虽然力量薄弱,但也绝不能不屑一顾、等闲视之。

  悲佛与狱卒,吾敌众依怙,
  故如民待君,普令有情喜。

  同样,这些所谓的敌人加害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报复。虽然敌人的力量弱,你能消灭他,但是却不能这样做,因为你知道他的依靠是佛陀。如果他还有其他的依靠,那就是他背后的狱卒们。如果你嗔恨、报复他们,将来就会下地狱,狱卒们会让你受到惩罚。

  虽然眼前的这些敌人力量弱,你有能力消灭他们,但是要想到:“他们都是佛最亲的人,他们背后有佛,如果我嗔恨他们,那伟大的佛陀会怎么看我,我怎么面对佛陀啊?”

  你还要想到:“虽然我不怕他,也能消灭他,但是我不能这样做,因为他的背后有阎罗王和狱卒们,将来后果不堪想象啊!”若阎罗王知道了,就会派人把你抓去,审判你,让你下地狱,这些狱卒们在地狱里给你施用各种刑法,惩罚你。那是地狱,不是监狱啊,那些都不是国王的士兵,而是狱卒们啊,那种惩罚非常严重,痛苦极其难忍!

  我不能再继续愚痴颠倒。无论是国王,还是他手下的大臣,虽然他们有时候也伤害这些民众,但是民众也不敢反抗和报复,还要恭敬和伺候他们,做他们的仆人。同样,虽然这些众生有时候不喜欢我、伤害我,但是我也不能报复和伤害他们,而是要善待这些众生,尽心尽力地让他们欢喜、安乐!这才是英明的选择和做法。

  暴君纵生嗔,不能令堕狱,
  然犯诸有情,定遭地狱害。
  如是王虽喜,不能令成佛,
  然悦诸众生,终成无上觉。

  “暴君纵生嗔,不能令堕狱”:这些国王、大臣很有势力,若是去报复他们,令他们生气,就会找我的麻烦或者惩罚我。尽管如此,他们也没有办法让我下地狱,令我遭受地狱的痛苦。

  “然犯诸有情,定遭地狱害”:但是这些敌人就不一样了,若是我对这些众生生嗔恨心或者伤害这些众生,一切善根、福德立刻会被毁坏,死了之后立刻会下地狱,会遭受地狱的痛苦。后果非常严重啊! 

  “如是王虽喜,不能令成佛”:我令这些国王、大臣欢喜,为他们立大功,即使他们再满意,也没有办法让我解脱成佛。

  “然悦诸众生,终成无上觉”:反之,若我忍受这些众生对我的加害并能善待、利益这些众生,阎罗王、狱卒们就不会让我堕入地狱,感受恶趣的痛苦;同时,我令佛欢喜,佛就会加持我,会让我今生解脱,即身成佛。

  所以,大家应该让佛欢喜,应该报答佛恩,这样不仅能关闭恶趣之门,甚至能永远地解脱烦恼,能获得圆满的佛果。即使你想尽一切办法,让这些所谓的领导或者朋友满意,他们能给予什么利益啊?然而,若能让一切众生欢喜、安乐,你最终将能成就佛果。

  寅三、摄义:

  云何犹不见,取悦有请果,
  来生成正觉,今世享荣耀。
  生生修忍得,貌美无病障,
  誉雅命久长,乐等转轮王。

  “云何犹不见,取悦有请果”:为什么仍然见不到令众生欢喜、喜悦的果报呢?

  “来生成正觉,今生享荣耀”:“来生”是究竟之意,“今生”是暂时之意。究竟上,可以成就佛果,获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暂时上,能获得一切世间的荣耀,诸如享受丰厚财富、美名远扬的快乐等。

  “生生修忍得,貌美无病障,誉雅命久长,乐等转轮王”:若能修安忍的话,生生世世都能获得相貌端严、健康无病、名声荣誉、长寿百年等等,真正拥有与转轮王一样的圆满安乐,获得与转轮王同等的福报。

  嗔恨心重,脾气暴躁的人长得也凶,长相也难看。现在人都爱美,经常买一些化妆品、整容等,这都没有用。应该好好修安忍,心态一变,长相也会随之改变,变得越来越仁慈,这是修安忍的功德和利益。

  大家能不能认真一点?本论所讲的修安忍的方法、窍诀真的是无穷无尽,哪怕能够利用其中的一个方法、一个窍诀,也足以让你获得圆满的果位。安忍很重要,若是你不修安忍,你通过布施、持戒等方法所积累的善根和福德,一下子都会毁坏。保护自己的善根、福德和相续的最佳方法就是安忍。

  佛陀慈悲,菩萨慈悲,给我们讲了很多修安忍的方法和窍诀。如果大家真正明白了这些道理,搞清楚了事实的真相,嗔恨心就无法生起来,不可能再去伤害众生。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嗔恨的,本来就不应该抱怨。我们的所思所想、所做所行都是背道而驰的,这是我们不明真相、愚痴所导致的。如果真正明白了真相,就不愚痴了,也就不会如此颠倒了。

  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嗔恨的,本来就不应该伤害众生。作为学佛人,不应该犯和凡夫同样的错误。众生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们是愚痴颠倒的。而我们现在遇到佛法了,内心有智慧了,为什么还跟他们一样愚痴颠倒呢?

  在一切对境当中,自然而然就能战胜这些烦恼,能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是真正的安忍。强忍不行,控制念头也不是好的方法,这些都还是表面上的东西。遇到对境的时候,生不起嗔恨心,没有害心,这样才可以。大家应该认真地学修这些内容,这都是修安忍的方法,如果你真正明白了,自然就不难了。

  我们应该忍受的是艰辛和磨难,我们应该要放弃的是虚荣和自私。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快捷查询


回复【1】上师达真堪布简介

回复【2】朗措玛寺简介

回复【3】大圆满实修中心简介

回复【4】大圆满共修讲堂简介

回复【5】佛弟子修行成就必备所依及助缘法物简介

回复【6】佛像简介

回复【7】虹光藏香

回复【8】恭请书籍与光盘

回复【9】上师法语365

回复【10】大圆满法网站及论坛简介

回复【11】百日共修


恭请法宝


QQ:2991373766 手机:18190264330

微信号:dymffb

法物流通QQ:2530811427 电话:18080978918


欢迎关注


雪域虹光微信号:xueyu_hg

大圆满法微信平台:dymf815

大圆满法讲堂微信:dymf_jt

月下清凉微信平台:dymfyxql

芭蕉精舍微信平台:dymf_bjjs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关注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