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纯真的太恐怖了, 如果不是她参加了《花儿与少年7》, 我永远不会知道她原来藏的这么深.

马思纯真的太恐怖了, 如果不是她参加了《花儿与少年7》, 我永远不会知道她原来藏的这么深.

啊鱼1 内地女星 2025-11-15 00:10:22 7

马思纯在《花儿与少年7》,真的太恐怖了。如果不是看了最后她的告别片段,我永远不会知道,这个总被贴上“敏感”“玻璃心”标签的女演员,原来把成长和勇气藏得这么深。

01
谁都没想到,这一季里,年纪不算最小、资历不算最老的马思纯,居然成了所有人最放心不下的嘉宾。不是因为她会抢镜,不是因为她会制造话题,更不是因为她总在镜头前流泪。而是她的安静,她的克制,她那种几乎让人忽略的温柔。
第一站马达加斯加,凌晨五点,大家都还在补觉,她一个人穿着宽松T恤,悄悄去厨房煮咖啡。房间里只有锅炉的咕噜声,她小心翼翼,不敢吵醒别人。那一刻,她没有明星的光环,没有主角的气场,只有一个普通女孩对新环境的紧张与期待。
小时候的马思纯,在安庆长大,家里三代女性都做文艺工作。外婆江奶奶是家喻户晓的大演员,妈妈是话剧团的主心骨。她从小就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懂事、乖巧、不惹事。可谁知道,懂事背后,是不敢拒绝的压力,是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每天把笑容贴在脸上。她说:“我习惯了演别人喜欢的样子,久了,连我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02
命运的转折,从来不在剧本里。2016年,凭《七月与安生》拿下金马影后,马思纯一夜之间成为全网焦点。有人羡慕她的好运,有人质疑她的实力,还有人说“她只是运气好”。那一年,她24岁,第一次觉得,原来掌声和非议是同一枚硬币。
外人不知道的是,拿奖后的马思纯,比任何时候都不快乐。高强度工作、情绪失控、夜不能寐。2018年,她公开谈及抑郁症,“有时候一天只能睡两小时,醒来就想哭。”在娱乐圈,承认脆弱几乎等于自毁前程。可她偏偏敢说,敢直面,敢在综艺里对着镜头微笑:“今天没吃药,但状态很好。”
她没有回避,也没有卖惨,更没有假装一切都好。她只是把自己的不完美,坦坦荡荡地摆在阳光下。那一刻,多少人隔着屏幕破防了?

03
有人说马思纯“太敏感”,有人说她“太软弱”,还有人说“她根本不适合娱乐圈”。可她没有反驳,没有解释,只是选择了自己的方式生活。
记得在《花儿与少年7》,那次团队意见不合,夜里,大家都在房间争论,她一个人跑到海边吹风。导游李沁追出去,问她怎么了。她只是摇头,眼里全是委屈。回到屋里,她主动和大家道歉:“我太在意大家的想法了,下次我会改。”没有指责,没有甩锅,没有情绪失控,只有一次次的自省和成长。
外面的声音,从来没有停过。有人说她“再也演不出好角色”,有人嘲笑她“连情绪都管不好”。可谁又知道,她每一次跌倒,都是自己拉自己一把,每一次崩溃,都是在学习接纳自己。
不是每个人都能坦然面对自己的脆弱,不是每个人都敢在众人面前说出“我累了”,更不是每个人都敢在镜头前素颜流泪。马思纯做到了,她用一场旅行,教会了自己和世界和解。

04
时间是一面照妖镜,也是一剂良药。节目最后一天,马思纯站在离别的长廊,红着眼眶说:“这次旅行,让我学会了怎么和自己和解。”没有高调的宣言,没有煽情的配乐,只有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却让无数人破防。
有人记得她在蹦极台上的笑容,张开双臂,纵身一跃,把所有压力都甩在云端。有人记得她和李沁的默契,拉被子、煮咖啡、互相照顾,像最熟悉的家人。还有人记得她和张晚意的“湿巾哲学”,一边调侃一边守护,温暖得像春天。
可更多人记住的,是那个终于敢说真心话的马思纯。她说:“以前总想讨好别人,现在发现,先爱自己才最重要。”这句话,像一束光,照进了每个为生活奔忙、为关系焦虑的成年人心里。

结尾
马思纯用一场旅行,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她不是最坚强的,也不是最完美的,但她是真的。她会脆弱、会哭泣、会崩溃,但她也会微笑、会拥抱、会原谅。
人生哪有标准答案?敢慢下来,敢示弱,敢说“我累了”,才是最酷的活法。
《花儿与少年7》终有收官,但马思纯留给我们的,远不止一张蹦极照,更是一种与自我和解、与世界温柔相处的勇气。
不是“马思纯太恐怖了”,而是:她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你,敢吗?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