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耀眼的明星光环,抛开虚荣与名利,演员是什么?
周迅曾经这样回答“我为什么要做一个演员,我的生命的轨迹就把我带到这个行业,然后分享给观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一个价值观,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演员这个职业,做了这个行业,天生带有责任感,所以希望有一个分享,与一个保留,有一个寄托似的,大家公认的演员,他们是怎么样去准备角色的,怎么样去看待演员这个职业,也很想体验这种感受,体验他们的创作过程。”
周迅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是家里的独生女,父亲是当地电影院的海报画师,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从三岁起,周迅就是影院的常客,在影院吃饭、睡觉,看遍当时的中外电影,观察影院人群的涌入、散场 。
1989年,周迅考上浙江艺术学校民族舞专业。三年民族舞的刻苦学习,为她以后的角色塑造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从肢体练习到技艺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喜欢拍摄大量挂历及封面照,1991年,正在为影片寻找“狐狸精”的谢铁骊导演从一本挂历中发现了一个大眼睛的小姑娘,经过一番周折后找到了还在上学的周迅,邀请她到北京拍了电影《古墓荒斋》。拍完《古墓荒斋》后的周迅还是回到学校,继续学业,直到毕业后,她为了追逐理想,义无反顾跟着当时的男朋友来到了北京,开始北漂生涯。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思维,所以你带上来的东西完全不一样。”文化碰撞之后迸发出来的新奇,是所热爱的,学贯中西的他对于表演的“弥新”有自己的见解,将中国、俄罗斯、瑞典不同国家的表演机制加以融合,与不同国家的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开启不同的练习、将不同的文化进行碰撞,进而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新的表演体系。而周迅笑称自己曾学过舞蹈,肢体语言对于表演有很大的帮助,也会在表演瞬间迸发出新的灵感。
周迅谈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影行业也会有令她感到难以适应的问题。现在的拍摄现场正在破坏曾经李少红、侯孝贤等优秀导演建立的一些拍摄“规矩”,这是很令人“心痛”的事情。
“我最近在看一本画册叫《候场》,就是说演员在上台之前都有空间给你,让你进入那个地方。但是现在大部分的环境,我们连这个空间都没有了。”
对此舒淇也有同感,“我们以前拍哭戏可能导演愿给你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的时间去培养一个情绪。但现在拍哭戏就是要快,就是希望演员在镜头前面就可以掉下眼泪。”现在的中国电影行业飞速发展,一味的追求“高效”要求演员迅速进入拍摄状态,从而失去了在现场进入角色的时间。从演员角度来说,这种“高效”是无助于表演并难以适应的。
时代的变化使得片场拍摄速度不断加快已成事实,应该如何调整自身适应环境的变化,也是演员们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周迅认为一个好的表演艺术者需要在变化的时代中坚定自己对表演艺术的信念,“演员在这个时代,对这个行业的需求需要自己想明白,想要做一个好演员,就要静下心来。”节目嘉宾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院长张辉表示,“现在的学生总觉得机会比学习重要,会觉得我瞬间得到了一个好的创作角色,我一下子就红了。” 这种快节奏的“创作”现象与表演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真正的表演者要有开阔的眼界,不沉溺于眼前的浮云,走入更大的表演舞台。此外,好演员还需要对生活和对角色抱有真诚的态度。“周迅和舒淇对于表演艺术本身的投入,也是今后学院派表演教育中需要强调的。”张辉如是说。正如舒淇所言,表演者不可以固步自封,也永远没有句号,永远在往前走,并且往前走的这个过程,应该面对生活,打开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