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他们以独特的姿态穿梭于不同的领域,用才华与热情点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安琥,便是这样一位。
Light & Shadow Narrative
“
他带着海边的浪漫旋律,怀揣着对表演的炽热梦想,一路披荆斩棘,在艺术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他的音乐,如潺潺溪流,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他的表演,似熊熊烈火,点燃了观众的热情。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进安琥的世界,探寻那些背后的精彩与感动。
“音乐是刻在骨子里的乡愁。”安琥的这句话,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记忆深处那扇关于音乐的大门。生长于大连海边的他,童年时光里,祖父的样板戏、父亲的快板书是最早的旋律启蒙。那些充满韵味的唱腔和节奏,如同种子一般,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让他对表演、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时候,我就跟着祖父和父亲学唱,虽然那时候不懂什么技巧,但就是觉得特别有意思。”安琥回忆起童年,眼中闪烁着光芒。这份对音乐的热爱,如同海边的灯塔,指引着他不断前行。后来,他考入辽宁儿童艺术剧院,正式踏上了艺术的道路。再接着,他开始了北漂生活,最初是做驻唱歌手,也给其他歌手写歌,就这么一头扎进了音乐圈。
然而,最初的北漂生活谈何容易,但生活的艰辛并没有磨灭他对音乐的热爱,反而让他更加坚定地追求音乐梦想。“地铁通道里流浪艺人即兴弹唱让我坚信:音乐是灰暗日子里唯一的光。”安琥说,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对音乐的追求更加执着。
从“纯爱诗人”
到“红尘说书人”
安琥的音乐风格,如同他的人生经历一样,丰富而多变。早期,安琥受Michael Bolton式情歌熏陶,追求如《拂袖》般的唯美。他的歌声温柔细腻,如同春风拂面,让人陶醉其中。《拂袖》作为电视剧《少年杨家将》的插曲,曲风婉转悠扬,歌词也很有诗意,安琥用独特的嗓音唱出了历经沧桑后的洒脱与无奈,很多朋友听后回味无穷,这对他来说是最大的认可。
然而,安琥并不满足于一种风格。35岁后,他迷上了Leonard Cohen的粗粝哲思,在《死的心都有》中加入戏曲念白自嘲人生。“我觉得音乐应该是有深度的,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情感表达上。”这种风格的转变,让他的音乐更加富有内涵,也让听众看到了他不同的一面。近年来,安琥与蒙古族乐手合作《会有天使替我去爱你》,马头琴的苍茫让他学会用裂缝盛装月光。在这首歌中,他将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让人耳目一新。
音符背后的故事与情感
在安琥的音乐生涯中,有许多代表作品让他特别满意,每一首歌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情感。《天使的翅膀》无疑是安琥的代表作之一,而“落叶随风将要去何方,只留给天空美丽一场”这句词曾是多少人的青春注脚。《天使的翅膀》是一首温暖、治愈的歌,能给那些在生活里迷茫、失落的人力量。后来这首歌被西单女孩、快乐女声翻唱,再度火爆网络,这让安琥既意外又开心。“感觉自己的努力和坚持都得到了回报,也希望这首歌能一直陪伴着大家,给大家带来温暖和力量。”安琥说道。
除了《天使的翅膀》,《嘿朋友》也是安琥非常喜欢的一首歌。在写这首歌的时候,他把自己这些年生活里的感悟和朋友之间的情谊都写了进去。“我希望通过这首歌,让大家感受到友情的珍贵,也能在疲惫的时候找到力量。
从舞台到荧幕的蜕变
很多人了解安琥,是他主持人的身份,或是《天使的翅膀》的原唱歌手,但他其实是学话剧表演专业的,名副其实的科班出身。而做演员是他入行的初心和一直坚持到今天的职业。
“主持需控制全场,表演却要放任失控。”安琥这样形容主持和表演的区别。在演绎《暴裂无声》的矿老板时,为呈现被胁迫的恐惧,他要求对手演员真掐脖子,而塞进生羊肉的戏则让他在拍完后呕吐不止。“这种近乎自毁的真实感,是舞台上永远无法抵达的。”安琥认真地说着。在诠释《公诉》里的电诈犯胡德旺前,他认真研究骗子,发现骗子最爱用“家人”话术,设计扶眼镜的小动作暗示虚伪亲和。《公诉》播出后,有观众骂“想冲进屏幕打他”时,安琥知道自己成了。在电影《出走的决心》里,安琥与姜武、咏梅的对手戏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他将一位传统朴素且带有大男子主义的农村二叔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其荧幕形象多变,被观众赞为“剧抛脸”,而这恰恰彰显出安琥身为演员却从不自我设限的态度。
深入角色,探寻灵魂
在塑造影视角色时,安琥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技巧。每次拿到新角色,他首先会把剧本反复研读好多遍,深入分析角色的性格、背景、成长经历,搞清楚他在故事中的定位和情感脉络。“我会根据角色的特点,去收集相关的资料,比如角色的职业、生活环境,甚至会模仿角色的行为习惯和说话方式。”如果条件允许,他也会去体验角色的生活,让自己尽可能地贴近角色。“我觉得只有真正理解了角色,才能把他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拍摄高群书导演的年代战争剧《父亲的身份》时,安琥饰演的角色林冲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人。“他在剧中是特工俞北平的儿子,因分属国共不同阵营而无法与父亲相认,作为国军团长,林冲虽重视亲情却因军人天职拒绝妹妹林莎的策反,最终战死沙场。林冲与俞北平、林莎的复杂关系,展现了历史洪流下个体的信仰冲突与亲情困境。”安琥介绍道。
这个角色给安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角色复杂的情感层次和性格转变非常难把握。为了诠释好这个角色,安琥几乎把自己完全沉浸在角色的世界里,那段时间情绪一直被角色牵着走,甚至有些分不清现实和戏里。“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投入,让我收获颇丰。我学会了如何更细腻地表达情感,也对表演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段经历对我的演技提升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安琥欣慰地说着。
“未来,我希望能继续创作出更多好作品,无论是在音乐上还是影视表演上”安琥说。音乐方面,他想和更多优秀的音乐人合作,一起做出更有影响力的音乐。而影视表演方面,安琥希望能不断挑战自己,尝试更多不同类型的角色,塑造出更多经典的人物形象。
烟火人间,汲取力量
生活中的安琥,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人。他喜欢找个街角咖啡馆一坐,看人来人往,琢磨他们的表情、动作、背后的故事。“观察让我演戏时更能抓住角色的灵魂,知道不同的人遇到事儿会怎么反应。”每次出门或是出差安琥都会带上相机,他希望把捕捉到的平凡定格下来,时不时反复回看,每次都有不同的心情。
“生活成了大型‘素材库’。买菜砍价都能琢磨情绪能不能用到戏里。”安琥笑着说。但生活中,他特别珍惜能“普通”的时候,穿着拖鞋休闲服出门遛狗、扔垃圾,跟邻居大爷扯几句闲篇儿,在菜市场买食材、讨价还价……他觉得这种烟火气特别解压。“演员身份是工作服,下班了得脱掉,穿回自己的‘安琥牌’睡衣才舒服。生活不接地气,演戏就容易飘了。”
面对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问题。安琥苦笑着说:“平衡?这词儿听着像杂技演员走钢丝。说实话,很难绝对平衡,经常是‘跷跷板’状态。”他的秘诀可能就是“碎片时间管理”和“心态切换开关”。拍戏间隙10分钟,可能就跟家人视频一下;休息日可能半天处理工作。关键是得有个“开关”,工作时全情投入,喊“咔”之后,强迫自己脑子也“咔”一下,切换到生活频道,哪怕只是发会儿呆、逗逗狗。
运动与美食,治愈疲惫
为了应对高强度的工作,安琥非常注重身心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是演员的本钱,再忙也得动一动。”他信奉“能动就不静坐”。健身房会去,但他更喜欢一些不那么枯燥的项目,比如拎壶铃、腹肌撕裂,或者在家做点简单的力量。安琥坦言不管工作还是生活要学会“放过自己”,不是每件事都必须完美,尽力就好。
“实在压力大,就允许自己‘摆烂’一小会儿,看个综艺乐一下,或者火锅、烧烤安排上。美食疗法,疗效显著。”安琥笑着说。旅行也是安琥放松身心的方式之一。他说自己太喜欢旅行了,旅行是逃离也是充电。“最近印象最深的是去了云南的一个小山村,不是景点,就是很原生态的地方。空气好得醉氧,晚上抬头看星星,密密麻麻的,感觉像回到了小时候。”在安琥看来旅行的启示就是:看不同的风景,接触不同的人,会让你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框架,看问题更包容、更豁达。对演戏也特别有帮助,让你理解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的生活方式。
平凡日子里的温暖与满足
在安琥的生活中,有许多让他感到特别幸福或满足的时刻。累了一天回家,狗狗摇着尾巴扑上来的时候;拍完一部戏,杀青时和剧组伙伴聚餐,大家放松大笑的时候;和家人围在一起,哪怕只是看电视嗑瓜子聊天的时候;收到很久不联系的老友问候信息的时候;还有演完一场戏,自己觉得特别过瘾,或者听到观众真诚的掌声和反馈的时候。
“这些瞬间,没什么惊天动地,就是那种踏踏实实的温暖和成就感,会让我觉得这日子过得挺好、挺值。”安琥说道。当然,还有出差时吃到当地特色美食的时候。其实,有时候幸福感就是这么简单。
结束语
安琥用他的才华与坚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他在音乐中畅游,在荧幕里驰骋。而生活中的他,又像是一位平凡的旅人,在烟火人间汲取力量,享受着那些微小而真实的幸福。这般于艺术与生活间自在游走的他,已然活成了自己人生最酣畅淋漓的模样。
Hi 朋友,记得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