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忠:专注打磨手艺,远离“风口浪尖”

黄志忠:专注打磨手艺,远离“风口浪尖”

烹小鲜 内地男星 2016-05-27 23:08:11 485

烹小鲜,让娱乐更鲜活!
导语
他不是偶像型演员,提起他,熟知他的戏总会多过熟知他的人。他诠释多种类型的角色,如一颗宝石一样,将身上每一面的特质在角色里发挥的淋漓尽致。


近期听到一个令人悲痛的事情,修钢笔这一古老的行当要失传了,位于北京东四南大街102号小小“广义修笔店”的主人张广义已经80有余,由于本小利微,不光子女不接他的手艺,就连徒弟也都改了行。老人说他已脑梗在身,说不定“就有今天没明天了”。只不过为了给大家修笔,他还强行支撑到现在,每天的营业时间也由过去的8小时缩到到现在的下午3点到5点。“老了,眼花了,快干不动了”——望着墙上人们对他的各种赞誉,老人的话中颇多无奈。

 
修钢笔这个小本小利的活,至今老人已经干了63年,经他的手修过的笔少说也已有几十万支了,又的人家祖孙四代先后都来找他修笔。对于这门手艺,张广义说那是他的荣耀,一辈子的荣耀,而这荣耀里面透漏的是信任和尊敬。



这让人不禁想到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百鸟朝凤》事件,制片人方励在无人肯接手时发行《百鸟朝凤》,眼看着讲述唢呐艺术的好电影被忽视,被欧美商业大片挤压,情至深处、思到痛处忍不住下跪求观众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影片,有人赞扬他至情至真,用行动呼吁大众关注传统文化,也有人批判他丢失艺术的气节,而方励的回应是问心无愧。
 
鲁迅曾说他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国人,如今有些国人倒是很好地“传承”了他这一特点。私以为方励一是为吴天明导演站台,另一方面也是为即将消失的传统技艺发声。《百鸟朝凤》只是讲述了唢呐的盛衰,在这之外,又有多少传统技艺逐渐消失不见,却无人关注,甚至无人知晓,唯剩那些还在苦苦坚守的人黯然失色。对于那些守护着自己安身立命之本的手艺人来说,他们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传承着这份责任。
 


最近,一部年代大戏《金水桥边》以黑马姿态杀出重围,收视率平开高走,在一片“鲜肉”剧中逆袭。黄志忠颠覆以往荧幕形象,将一个“一身臭毛病的好人”诠释的七分可爱三分难缠。对于将演戏当作“作艺”的“手艺人”黄志忠来说,能够在自己有限的时间之内将戏剧这门艺术研究实践的更加深刻,将自己的能耐本事传承下去,那便是自己对得起这份手艺了。
 
正是出于对这份手艺的执着,黄志忠在演戏的时候不愿意重复自己,他总走在不断探索的路途上。前不久,黄志忠的另一部剧《生命中的好日子》,刚刚在央八斩获收视率冠军,他饰演的韩墨池树立了一个知青回城的励志典型。更不用说早年的《大明王朝1566》让一个清癯的海瑞铭刻在观众心里,《人间正道是沧桑》里一个说着“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书生军官激发起了观众对于这一类历史人物的求知欲,《家常菜》的温暖,《天字一号》的睿智都独特的令人印象深刻。

 



他不是偶像型演员,提起他,熟知他的戏总会多过熟知他的人。他诠释多种类型的角色,如一颗宝石一样,将身上每一面的特质在角色里发挥的淋漓尽致。
 

而就在大家还沉浸在《金水桥边》里那个痞里痞气的警察钱有根身上时,他又转身接了北京人艺的话剧《人民公敌》,他在其中再度全面颠覆形象,饰演一个道貌岸然、坏到骨子里的市长彼得。


演员的饭得一口一口吃


为难自己,是演员黄志忠最擅长做的事情,比如不断挑战自己没接触过的角色,比如去演最苦最累却拿钱最少的话剧。对他来讲,演员这个称呼代表的不是名利,也不是金钱,而是真正对得起演员二字所代表的意义。他说,“当演员是祖师爷赏饭,端起这个饭碗,哪有那么简单,得一口一口吃饭”。
 
黄志忠经历了差不多十年的龙套岁月,潜心耕耘,默默无闻。他演过《大宅门》里的管家黄立,跑过电影《无间道III》里沈亮的龙套,穷的时候吃包方便面都要跟朋友凑钱。十年里,他的运气始终差了一点,生活灰暗甚至绝望,不过他选择了坚守,用各种龙套角色磨练自己。他的这些种种现在看起来有点“傻”,十年磨一剑在当今的演员环境中已经不存在了,越来越多的人求出名,早出名,甚至一夜爆红,无所谓有无职业技能,可即使赢得了金钱、名气,却始终让人诟病,甚至向一阵风过,不留痕迹。
 
他记得陈道明曾经说的一句话:“演员这一行业里,多半是推车和拉纤的,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他如今非常感谢自己经历的默默无闻的那十年,他觉得那段经历特别好,压着你,憋着你,心里攒着一口气,自己跟自己较劲,一旦机会来了,就牢牢抓住,跟它拼了。他拼了,然后就成了。成得大气而长远,让人敬重。

 



在演艺圈,有相当一部分演员跟黄志忠一样大器晚成,如胡军、张嘉译、陈建斌等,他们都是从小角色做起,经过多年磨练,而后一举成名天下知,在演艺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黄志忠主演的《人间正道是沧桑》获得包括飞天奖一等奖在内的11个奖项,最高收视律3.16;胡军在人艺的剧院中跑了十年龙套才主演了《蓝宇》《天龙八部》;而张嘉译凭借《蜗居》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时候,已经年近四十。厚积薄发,只有在经历了不断的磨砺和锻炼之后才能拥有足够的能量,将全部的自己灌注在一个角色里,爆发出最为璀璨的光芒。
 
这离不开多年的积累,和对所需要诠释角色的深度研究。黄志忠每次接到一个新角色,都会十分认真的做功课,从深入了解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甚至是到当年的街道实地考察或者是与相关的人员探讨体察生活。然而再根据剧本所描绘的角色加入这些细腻的特质,想办法赋予角色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会根据种种考据来的信息,根据剧本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给角色设计眼神、行走速度、语速,甚至更小更为细节的动作。
 
回归话剧舞台磨练演技


 
进入2016年以来,黄志忠的电视剧就没断过档,前有《国家底线》《生命中的好日子》,在播的有《金水桥边》,今年还有他参演的电影《我的战争》《明月几时有》要上,如此风生水起之时,他却转头去演了话剧《人民公敌》。他说,他一直深爱话剧舞台,演话剧对他来说是挑战,是享受,也是对他深爱的演戏这门手艺的磨练。
 
他轻巧巧的一句话把话剧演员的辛苦轻松带过去了,对演员来说,话剧却是最难的。
 
话剧舞台单一,场景变换有限,所以演员不单只负责表演,还要负责空间,一举一动和舞台空间都有一种相互拉伸的关系,调度直接影响舞台呈现,声音直接传到观众耳朵里,反应更无法通过剪辑加工后期制作。话剧没有NG,没有“不好意思导演,对不住了观众朋友们,我重来一遍。”它讲究一气呵成,两个多小时的连蹦带跳,连哭带笑,连说带唱,还得保证 “面不改色心不跳,唱歌不跑调”。 这本身在体力上就有很高要求。这是话剧演员的需要的素质,也是对考验演技的试金石。所以诸多演员以自己为一名话剧演员为傲。

 



以黄志忠目前在演艺界的名声及地位,他选择回归话剧舞台绝非为了挣主演的那1000块钱的演出费。不仅回报低,演出耗费体力还极大,并且三小时之内都要保持备战状态,但即便如此,还是要演,归根结底是源于热爱,对演员这个名字的热爱。
 
这次他选择挑战的是颇具争议的重编版《人民公敌》里的市长彼得,功利虚伪、严肃迂腐。黄志忠偏正气的脸,加上紧身合体的西装、精心打理的头发彰显了其严肃一丝不苟的性格,还有权杖、帽子,这在原著中代表了他身份的两件“装备”加身,让我们在不自觉中感受到了那种手握金钱、权力之人的伪饰。明明欲望最重,却装作对看淡名利的样子。黄志忠将多年在各类影视剧作品中沉淀的表演功底展现出来,把这个坏角色演绎地淋漓尽致。
 
对于他在《人民公敌》中的表演,有媒体评价他,对黄志忠这位把演戏当做“作艺”的“手艺人”来说,无论角色是怎样的,他的诚恳就是百分之一百的还原,无论是跳入还是跳出,人物合理到连头发丝都不放过。无论是插科打诨的戏谑还是道貌岸然的深刻,都能“蛊惑”你相信他的存在是合理的。



 

这是对黄志忠,甚至对任何一个演员至高无上的评价,而对黄志忠本人来说,这次的话剧之行既是他话剧舞台的开端,也弥补了大学时的遗憾。
 
大学时期,黄志忠便非常向往话剧舞台,从中戏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本可去北京人艺工作,却因为一些原因阴差阳错错过了。这件事在他心里的烙印非常深,也让他建立了一个新的世界观,让他对演戏有了不同以往的执着与较劲。这种较劲成就了他的现在,也成就了他做演技手艺人的追求。
 
传承手艺:他是严师,也是乖学生


 
手艺需要传承,演技这项手艺亦是如此,曾有许多综艺节目请黄志忠出演,他认为不大合适便回绝了,直到《一年级·大学季》这个节目找到他,他认真考虑过后选择了加盟——只因与教书育人有关。他积极认真备课,跟代课老师交流沟通,安排课时和上课内容,虽然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综艺节目得有矛盾冲突,不能拍成教学纪录片。”但也让自己逐渐适应了起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继续传道授业解惑。
 
他对学生很严格。对没背好台词的男生,他吼,“滚出去,背了,记住了,再进来!”出晨功时学生石头迟到,他说,“我6点半出晨功,现在7点05分了……滚蛋!”听说班上的男生耽于化妆,他气到把手里的塑料袋扔到地上。还为了学生差点犯了心脏病。他说自己在中戏求学时,如果无法按标准回课(交作业),老师一大茶杯热茶一下子就过去了,然后教案也跟着飞出去,连椅子都跟着丢出去了。

 



为了教好学生,把演技这门学问好好地传承,他把陈道明、胡军等演技派演员请到课堂上,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实战经验,而他自己面对陈道明时则是毕恭毕敬,陈道明站着他也一定站着,俨然一个乖学生,他说在演戏方面,陈道明教会他许多,他对他很敬重。
 
在节目的最后一期,他读了自己写给学生的信:“演员这条路很难,而且一点儿都不好玩。演员要严谨,要自我约束,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我所希望的,是更多的年轻人按照一个真正的演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希望能成为你们的航灯。”

 



黄志忠把演戏当成一种修行,在这条路上既注重保护这种修行的意义,也注意保持演戏这门技艺的质量。每次拍完一部戏,他都不会急着去接下一部,而是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去旅行,在自然和人文景观中寻找自我,寻找本真。他觉得这个世界一直在变,没有人可能永远站在最前面,得给自己时间调整。
 
正是因为这样的淡然,所以从艺三十年,他从不追求大红大紫风口浪尖的生活,而是专注打磨自己这份手艺,甘于就琢磨这点儿“玩意儿”,做一个真正的手艺人。

文:牧重
小鲜
如果这篇文章让您有所思考,您可以给小鲜留言哦~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