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生气背后的隐忧

郝蕾生气背后的隐忧

电影通缉令 内地女星 2021-01-17 21:26:27 612

昨天播出的《我就是演员》,郝蕾又怒了。


这是郝蕾在这个节目第二次发脾气,发脾气的原因似乎都是一样的。


第一次是在1月2日播出的节目中,金子涵、金莎出演的《三十而已》片段。


怒怼金莎少女感


第二次就是昨天播出的,金子涵和李汶翰的《想见你》片段。


金子涵和金莎的《三十而已》,糟糕到现场的三组评委都没办法看下去,纷纷按下了NG,中断了表演。


在点评环节大家还算“见面三分情”,比较保留了一点。


但是到了综艺节目一定有的那种问答环节,“你为什么来到这里?”


这种问题一听就是埋坑。


你是要奋不顾身跳下去,砸中在场评委的雷点?还是选择给自己加戏,恶意煽情一把,赚取几个热搜位置?


面对这个问题,金莎说自己是一个歌手,然后一直有一种少女感的形象,所以找到她的角色,多都有局限性。


金莎


慢慢找到她的制作,也都可能不是太让人满意,她会选择不去接这些她眼中“不好”的项目。


她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错,到底是保护了自己演员的自尊心,还是缺失了更多磨练的机会。


所以,她还是选择了继续唱歌。


听起来,是不是非常的凡尔赛呢?


在这个行业里老骥伏枥、卧薪尝胆的代表人物张颂文老师,立马给出了鼓励。


本身张颂文也有在教授表演,所以他的态度比较温和,还是希望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


他希望不管什么角色找过来,第一就是要做到自己是一个职业演员的态度。


但是一旁郝蕾接着打断了张颂文的温柔,她直言到:


“人家本来就不是演员。”



这句话可以看作郝蕾两次发怒的核心观点,不是演员的人,她还多次补充说明到,不是演员,且没有足够能力做演员,且没有时间学习如何做演员的人,偏偏要跨界来做演员。


郝蕾接着发问,“为什么所有人都要来演戏呢?那么我们职业演员要去做什么?”


李诚儒在一旁搭腔说,“唱歌去。”


其实郝蕾也唱过歌,无论是在话剧演出里,还是自己出的专辑。


她说她可以唱歌,而且唱得不算差,也有唱歌的节目找她,但她都不去的,因为那不是她的专业,何必为了一件不是自己擅长的事情煞费苦工呢?



再来,她提到金莎的“少女感”问题。


这放在她的歌手形象里,甚至去年年初她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作为一个成团偶像选手形象来说,这个少女感都是恰如其分。


因为在这些身份里,真实的年纪可以被少女感光环掩盖,我们会大加称赞周慧敏演唱会上靓丽如少女,但如果她演戏,她会演少女吗?


接着郝蕾说到演员就是有一个人放在自己前面的,而不是自己去承担一个固定的人设。


所以到了一个年纪,就要演一个年纪的角色,如果她这个年纪硬演少女,真正的少女要演什么呢?


市面上的角色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其实“少女感”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呢?并不是简单的女明星年纪焦虑,而是演员形象。


千面一人的全能型演员很难求,一个演员终其一生能够擅长把握的角色,可能非常有限。


但在一条路上,走到了极致,也可以功成名就。


如果自己心里根本没有一个认可的形象,也就没有一个渴望去争取的角色类型。


这样的随波逐流,没有对于自己表演能力的主观判断,就丢掉了作为演员的第一步。


金子涵作为一个唱跳偶像也是如此,她没有自己认可的作为演员的形象,禁锢在一种模式化的表演方程里,她就永远做不好。


郝蕾说金子涵不是做演员的材料


这也就是郝蕾反复强调的,“能力没有那么强,不要强跨界。”


类似的问题,说实话已经成了近年来综艺的一个重大趋势。


大家就爱看跨界,当然跨得好是出彩的,影视歌三栖巨星真的不算少数。


但现在我们看到的跨界,更多是市场和资本决定的。


为什么要跨界?对于资方来说,有话题、有流量,当然希望这些人来跨。


对于跨界的艺人而言,不说有没有正面的效益,至少保证了一定的曝光,那就可以跨。


这里又有一个不同的逻辑,就是演员综艺的表演,和真实的影视表演,有着天壤之别。这些跨界演员进入到演员综艺里来,大部分也没有抱着要去演戏的心。


可能就是一个综艺,综艺完了,也就完了。


让李汶翰暂时不要拍戏


很明显综艺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有本身的职业综艺咖,那自然也有一些电影、电视演员和歌手,降维进到综艺里来,寻求一些曝光量。


抛掉综艺这个层面,上升一个环节。在电影、电视里来说,电视剧的机会肯定又能比电影多很多了,所以电视剧又成了一个核心场景。


所以参加演员综艺的一部分真心跨界演员,诉求非常简单,通过这个节目,得到曝光,获取至少是电视剧里的一个角色演出。


不管能不能演好,只要被看到,有工作机会,就可以了。就很像郝蕾说李汶翰很忙一样,现在的艺人,尤其是新的艺人就是这样,为了追求更多的工作机会,什么都得沾一些。



有没有能力做,做得够不够好?都不是第一考虑的问题。


商业社会,第一考虑的还是艺人的经济效益。所以说白了,就是来赚钱的,别搞的自己为了艺术一样。


我非常能理解,为什么郝蕾要斩钉截铁的把天赋拿出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如果光靠天赋来选择职业,那可能这个世界上很多职业都没有人去做了。


就算是演员这行,可能剩下来的,完完全全不够支撑住一年电影、电视产量。


但郝蕾把这句话提出来,就是为了告诫这些“技之不精,在于多心”的人,你们已经不是有天赋的人了,还不努力,只是想着分一杯羹而已,不如早点退下去,省得占位置。


话后面的话,跨界的哥哥姐姐们,不知道听明白没有?


两次发怒的郝蕾,我能体会到她的潜台词——我好累。别来恶心老子了。为什么一定要做演员,为什么一定要摆出做演员的架势,你不就是来赚钱的吗?


哪天有本事就说,老子就是经纪公司弄来的,就是来玩票的,给你们搞热搜用的。我都敬你们。


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她对于这个行业的深深忧虑,如果这些老炮都不爱惜这个行业,最后的坚守都没有了的话,这个行业算是真的完蛋了。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帮忙点个赞和在看哦。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