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演员吴君如到导演吴君如,最懂她的人是陈可辛

从演员吴君如到导演吴君如,最懂她的人是陈可辛

中国新闻周刊 港台女星 2017-12-29 17:55:48 642

外人看来

陈可辛和吴君如太不相同

一个儒雅稳重,一个搞笑“疯癫”

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彼此像对方内心的镜像

陈可辛、吴君如。摄影/张沫

陈可辛 吴君如:互为表里

本刊记者/周甜

本文首发于总第832期《中国新闻周刊》


陈可辛记得清楚,自己是从1989年开始留长发的,那一年他28岁。如今,在55岁生日即将来临之前,陈可辛决定剪掉自己留了28年的长发。


其实,早在1994年,长发留了5年之后,陈可辛暂短地剪过一次短发,不过很快,又留回了长发。对于陈可辛而言,长发是他表达自我态度的一种方式。


“不是完全的叛逆,但也有一点小小的(叛逆),就是说,我不用跟着大家的价值观吧。那叫做叛逆吗?也不一定。叛逆很容易导致极端,但是我也不想变成愤青。” 陈可辛沉思了片刻,跟《中国新闻周刊》解释了他所谓的态度。陈可辛的长发,始终长不过肩。他觉得这是一种“不那么摇滚”的刚刚好的长度。


这次剪短发,是他太太吴君如发型师的建议。“也没有刻意想什么,就突然间觉得试试吧。就听一次吧。”


“看起来好像我总是很有态度,要怎么样,要怎么样,其实生活中,我是个非常顺服于主流价值观的人。”陈可辛解释。 


陈可辛看重个人空间,而实际上,他几乎没有任何个人空间。每天早上做完运动,女儿已经上学了,吴君如还没起床,这一个小时是他每天唯一的独处时间,用来读报。


和吴君如在一起后,两人曾经尝试了一种特别的同居生活,同一个屋檐,中间被露台隔开两间卧室,一人一间。卧室是各自的独处空间,卧室之外是相处空间。他们希望在这段亲密关系里仍然可以保有独处的自由和乐趣。而实际上情况却是,几乎每一晚,他们都会先后走进其中一间卧室,同床共枕。偶尔,有人生病了,为了健康才分房间睡。


和陈可辛给人们留下的“思考”和“有态度”的印象不同,吴君如似乎更像是一个笑星。拍摄期间,上一秒,吴君如还一脸严肃,下一秒,当摄影师举起镜头对准她,她的脸颊立即出现微笑的弧度。


笑,对这个被人们称为“女版周星驰”的喜剧演员来说,早已不再等同于真正的兴奋和喜悦。在喜剧电影的拍摄现场,她应导演的要求,搞笑,扮丑,成为她所扮演的角色人物。在电影之外,她维系着自己“哈哈大笑”的一面,成全人们对一个喜剧演员的想象。


演喜剧二十多年,如今在她自导自演的贺岁喜剧《妖铃铃》的拍摄现场,要做到完全放开自我,她还是躲不开心里挣扎的过程。陈可辛理解吴君如的心理负担,他说,演喜剧,如同站起来,面对着众人讲笑话,没有人能保证每一次的笑话都能制造出笑声。


“大姐大一样,你能去伺候人吗?”


做了近30年的演员,52岁的吴君如第一次做导演。这不是陈可辛的提议,也不是“演而优则导”的潮流所趋。导演陈可辛觉得,那是演员吴君如自然而然的身份转变,而丈夫陈可辛却觉得,“君如做导演,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陈可辛说,“演员完全是被选择,人家永远只是给你一个角色,对女演员来说,随着年纪增长,角色的选择范围也在变窄。行业越来越大,从业者越来越多,有些导演来找你,可能自己都没想好怎么拍,导演不靠谱,剧本不靠谱。很多时候,演员会觉得,很没劲,‘要是我拍会怎么样?’每个资深的演员都会这么想。”


吴君如曾担任过电影《金鸡》的监制,因为审批遇到问题,这部影片没能在内地公映。


“监制比演员好一些,但毕竟不是导演,你要尊重导演的创作想法。”陈可辛说,他记得,在那之后,吴君如第一次有了做导演的念头。


陈可辛觉得,一个好的演员应该会成为一个好的导演。吴君如也在他定义的好演员范畴之内,不过对于‘吴君如是否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导演’这个问题,他不太敢给予肯定的回答。


“演员是被伺候的,导演是伺候演员的。你一辈子做演员,大姐大一样,在现场,你能去伺候人吗?”陈可辛问吴君如。


陈可辛从自身经验出发,试图打消吴君如的这一念头。理由是:做监制,只负责电影大方向的制定,不需要大小事情都亲力亲为,有经验和判断就能做好。而导演是非常费劲和琐碎的工作,需要极大耐心,在陈可辛看来,耐心正是吴君如所缺乏的。


导演的想法暂时搁置,之后又被唤醒,是因为吴君如看到的一则关于拆迁的电视新闻。大致内容是:地产商要收回旧房子,拆了重建,有些房客不愿搬走,大家都有各自不想离开的理由。


吴君如说,这是她想讲的故事,一些很荒谬的事情。她决定做导演,用喜剧的方式去讲一个社会题材的故事。

“你这么坚持,这么有想法,不如自己去拍了。”陈可辛决定辅助她,以监制的身份。


陈可辛坦言,夫妻二人在电影上的追求并不一致,“这次是她想拍这样一部戏,她的喜好,她的判断,我是协助她,找最好的团队去执行,帮她把关,帮她实现。”


电影《妖铃铃》拍摄期间,作为监制的陈可辛,每天都会出现。他观察到,导演吴君如其实比她想象中的要合格。“她挺会哄人的,她是演员,她使的劲更到位,可能比我还懂,有时候就讲个笑话,大家就会觉得舒服。”陈可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作为贺岁喜剧电影,《妖铃铃》的主演集结了吴君如、沈腾、岳云鹏和papi酱等人。“一部电影如何有机地结合来自不同地域的、属于不同流派的喜剧演员的优点?”这是陈可辛和吴君如遇到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其实是打破大家既定观念的过程。在陈可辛看来,喜剧就是要好笑,而好笑是共同的,他不觉得内地喜剧元素和港式喜剧元素有什么大的分歧。“很多喊麦的东北演员演的喜剧,难道不是港式的吗?只不过演员不是香港人而已。”陈可辛说。他看《羞羞的铁拳》和《夏洛特烦恼》,笑点和以前港式喜剧的笑点很像。


“你想一个办法push我啊”


没有女儿之前,陈可辛拍电影期间,习惯切断所有社会关系,吴君如也不被允许来探班。后来拍《亲爱的》,吴君如带着女儿来探班,“拍戏的时候怎么可以有家人在?”陈可辛以前觉得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现在,他接受了。他说自己现在更从容了,“从容不代表你就没有激情,代表你可以很客观,判断会更准确。”他说。


陈可辛自己拍电影,通常拍摄期是一个月。这次吴君如执导《妖铃铃》拍了50多天,全是夜戏。这些天,陈可辛和吴君如也经历了一段生活和工作混在一起的相处模式。以往,两人分开工作,工作上的难题通常不会带回家里,家对于他们来说是喘息的空间。偶尔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带回家里,对方会给予一些意见,不过单纯是以丈夫或者妻子的身份出发。


拍摄《妖铃铃》期间,更多的是吴君如主动提起工作的事。有一场吴君如的戏,吴君如不愿意拍,理由是那场戏很难演。


陈可辛对她说,“你必须得拍。作为导演,你可以决定不拍这场戏,作为演员,你不拍这场戏,你可能就失去了一场可能是最出彩的戏,你会后悔一辈子的。你相信我。”


“不是我不拍,那个表演要经过舞台训练,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你怎么可以那么任性。你凭什么做一个喜剧演员?”


“你说不行就不行吗?我又不是小孩,我有自己的原则啊。”


吴君如自己做监制的时候,即便不太同意导演的有些想法,也不会去干扰,“你得尊重人家的创作啊。”这一次,陈可辛的位置有些尴尬,既是监制又是丈夫。


就这样,两人在洗手间吵了一个多小时。


陈可辛这几年都在准备李娜自传的电影剧本,这让他想到了教练姜山和球员李娜的关系,


当李娜说“我打不动了。”姜山一定不能顺着她,“打不动也得打。”


“你想一个办法push我啊。”吴君如为自己辩解。


最后吴君如还是拍了那场戏,陈可辛对她的表演还算满意。


抛开导演和监制的身份,回到家庭生活中,争吵也是他们的常态。“我们的关系是亲人,讲话无需修饰,冲突往往就是这样来的。不应该说的那些话也会说给对方听。”吴君如说。但争吵不会带到睡觉那一刻。这是吴君如和陈可辛这么多年的约定。通常,吴君如是主动打破沉默的那个人。“吵架是为了解决问题,既然解决了,就不要记仇了,就继续往前走吧。”吵架也是他们之间看重的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当你吵架,说明你是在意对方的,最怕的就是‘算了,不说了。’”陈可辛说。


夫妻俩最多一周不见面,不见面的时候,每天视频通话,一天至少五次,起床后,睡觉前。女儿有时候会抱怨,爸爸妈妈总有讲不完的话,以至于都没空跟她说话。


吴君如很瘦,多年来,她一直过着一种极度自律的生活。饮食上,少油少盐少糖,常年定期运动。一是为了健康,二是为了瘦身。因为瘦了,穿衣服时选择空间更大。她享受瘦带来的身体灵活度,这灵活让她觉得自己依然有年轻时的活力。


“你们小女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生活会少了很多乐趣。那么辛苦健身不就是为了吃嘛。”陈可辛喜欢美食,一个人吃东西他不太习惯,希望吴君如陪他一起。“就是因为那么辛苦健身,所以才要少吃一点点啊。”吴君如反驳回去。有时候,生活琐事里的“争吵”不过是他们亲昵的一种表现。


我的登机牌上明明写着“吴君如”

你为什么叫我陈太呢?


陈可辛的工作重心如今主要在北京,每个月,他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待在北京,星期五下午,他通常都在北京飞往香港的航班上度过,抵达香港后,他会如约出现在女儿学校门口,接女儿回家,陪女儿过周末。一年当中,除了两三次缺席,他所有的周末时间都用来陪伴女儿。


女儿今年11岁,名叫“陈是知”,这个名字是陈可辛的父亲取的。女儿出生那年,陈可辛导演的电影《如果爱》公映,就在女儿出生之前,他和父亲在台湾参加电影首映,结束后父子二人在台湾待了几天。“不如叫‘是知’?”父亲有天突然提议。“太好了,完全不用再想了,就它了。”陈可辛答。“是知”源于《论语·为政》中的一句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通“智”。


“这完全就是我一生的价值观。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知之明。”陈可辛向《中国新闻周刊》说。吴君如也很喜欢“是知”这个名字,不过对于“陈是知”这个全名,吴君如并非欣然接受。“孩子姓陈,‘其实我蛮不爽的。’”她说。


如今,吴君如称呼陈可辛“陈先生”,或者直接跟着女儿喊他“爸爸”。陈可辛有时候喊吴君如“妈妈”,有时候叫她“老婆”。


“谁是你老婆啊?”每次听到这个称呼,吴君如总觉得怪怪的。除了“老婆”,“陈太”也是吴君如一直从内心十分抗拒的身份标签。每次坐飞机的时候,空乘人员习惯这样称呼她。


“我的登机牌上明明写着‘吴君如’,你为什么叫我陈太呢?”吴君如说,不过她倒也理解,大多数女性会觉得,有个“太太”的身份是很重要的。她也跟自己说,“只是一个称呼,何必那么执着。”不过她还是觉得,表态很重要,即便她自己也知道她的这一态度并非主流。  吴君如不喜欢那种“女人依附在男生身上的”定位,觉得那样“不够有型啊,没有态度。”


和大部分女性一样,吴君如坦言,自己也渴望情感的依靠和和谐的家庭。同时,她觉得独立很重要。


有一年,吴君如生日,陈可辛突然掏出一枚戒指,向吴君如求婚。吴君被感动得落泪。不过,对于婚礼,吴君如一点也不期待,她说自己一辈子都不会考虑办婚宴这件事,她觉得那很麻烦,也完全没有必要。


“可能我心态上有点点悲观吧,提供了自己很幸福的场合给别人,别人真的都会恭喜你吗?人性其实有点黑暗的。”吴君如始终认为,他们两人,在一起也好,分开也好,都和任何人无关,无需通过婚礼这个形式告知所有人。以前父母觉得她的想法很奇怪,改变不了她,也只能慢慢接受了。而在这一点上,陈可辛是认可的。


“究竟我们是像还是不像?”


陈可辛和吴君如,在一起几十年,如今做到了“相看两不厌”。虽然常见面,但更多时候是各自忙碌,陈可辛觉得其实两个人也没有时间去厌。


陈可辛常常给给人一种不换衣服的错觉。实际上,他的衣橱里并不缺衣服,只是第一眼望去,那些衣服的物料和款式几乎完全一样,仔细看,才能发现剪裁上的细微区别。在不断变化的潮流当中寻找不变是他多年的习惯。吴君如亦是如此。几十年间,他们搬了不下五次家,家具还是那些家具,即便是添置新物件,也是照着老物件的样子去选。


陈可辛定义自己的怀旧是一种“众所周知的,表里统一的怀旧”。他时常会被伤感的情绪裹挟。而大众眼中的吴君如,则是完全不同的样子,人们很难把一个总是在搞笑的喜剧演员和伤感关联在一起。“你说她不怀旧吗?她也怀旧。不然也不会走在一起,走在一起,肯定有些东西是一样的。”对于外界赋予两人“性格完全不一样”的说法,陈可辛总是持有质疑的态度。他清楚,那些不一样是表象,而至于内在的是什么,这些年在两人的相处中,他试图挖掘自己,同时也试着了解吴君如真实的内在。


生活中,两人对人对事常总会持有不同的看法,吵吵闹闹是他们生活的常态。他们一直以为彼此有很多的不一样,不久前,两人去录制一档节目,做选择题,测两个人的默契程度,答案出乎意料的完全一致。


“究竟我们是像还是不像?”陈可辛至今也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解答。“大家看我们的形象都是看我们的表面,那个不一定就是我们,媒体中的形象会影响人们对自己的认知,会以为自己就是那个样子,当你挖深之后,再去看,其实,可能,表面的吴君如是里头的我,而表面的我是里头的她。很多时候好像我很随人意,很儒雅,但很多时候,我也是很麻烦的人,很难搞的人,可能别人会觉得她霸道,其实,我是霸道的,没表现出来而已。”


陈可辛把自己外在的儒雅归功于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看似霸道的另一半吴君如的衬托。很多年前,两人刚在一起不久,陈可辛就有这个感觉。


“你别那么霸道。”陈可辛有时候会对吴君如这样说,其实,也是在对自己说。


值班编辑:庄兼程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陈凯歌为什么要拍唐代的一只妖猫?

点击图片阅读 | 颜宁为何从清华跳槽去普林斯顿大学,她终于说出原因了......

点击图片阅读 | 那些喜欢学钢琴的中国人,大部分在浪费生命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