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者按 · /
作者介绍:荞麦花开致力于陈道明表演研究多年,为陈道明的多部重要影视作品写有深入细致的赏析,合成一部《陈道明的表演世界》,全书总计六十五万字。本公众号有幸获得首发权。
若大家读了此文后若有兴趣,可去微博关注「荞麦花开写陈道明」,也可持续关注「二十四帧」以后的推文。
/ · 正文 · /
引子:简谈陈道明的电影演出
著名演员陈道明踏上影视表演之途30多年(1982-2014)来,影、视、话剧角色共约50个。他演艺成就的重点体现是在电视剧方面,早在90年代便有“视帝”之称;相形之下,他电影演出较少,共18次:
拍摄年份播映年份作品类别作品名称所演角色
1982 1984 电影 今夜有暴风雪 曹铁强
1983 1984 电影 一个和八个 许志
1985 1987 电影 屠城血证 笠原萧
1987 1988 电影 八旗子弟 乌长安
1987 1989 电影 一代妖后 同治帝
1989 1989 电影 关公 周瑜
1995 1995 电影 舞女 丁默村
1995 1996 电影 桃花满天红 满天红
1999 1999 电影 我的1919 顾维钧
2001 2002 电影 英雄 秦始皇
2002 2005 电影 我心飞翔 旭
2003 2003 电影 无间道3:终极无间 “沈澄”
2009 2009 电影 建国大业 阎锦文
2009 2009 电影 刺陵 华定邦
2009 2010 电影 唐山大地震 王德清
2010 2011 电影 建党伟业 顾维钧
2012 2012 电影 一九四二 蒋介石
2013 2014 电影 归来 陆焉识
——对以上角色作“结构分析”,与他的电视剧演出一样,陈道明的电影类角色也涵盖了古今各阶层人物:
从正反角色看:正面有知青连长曹铁强、锄奸科长许志、外交官顾维钧,反面则有日本军官笠原萧、汉奸丁默村,“无间道”则有卧底警察“沈澄”、国军中共方卧底阎锦文。
从高下阶层看:高层有蒋介石、秦始皇、同治帝、周瑜;中层有顾维钧、阎锦文、王德清(不是官员就是军官);中下、底层人物则最多,陆焉识为劳改教授、旭为画家、满天红为皮影艺人、乌长安为八旗子弟、许志为小科长、曹铁强为小连长……
从性格差异看:曹铁强、许志正气,鬼子军官笠原萧有人情味人性化不脸谱化,乌长安八旗子弟游手好闲,同治帝猥琐好色,汉奸丁默村变态阴险,皮影艺人满天红豪爽大胆正义有趣,外交官顾维钧儒雅正气,秦始皇霸气,画家旭深沉真情,阎锦文酷帅,华定邦神叨叨寻求心理救赎,王德清父爱如山悲情慈父,蒋介石外忧内患心焦神疲,陆焉识儒雅温厚人性光辉……
——可以掷地有声地说:演员陈道明真可谓是“对得起这个职业”,“演一个是一个”,他的演出很好地做到了各具其面而颇具深度。
下面看看“视帝”陈道明所获“影帝”——陈道明所获得电影方面奖项不多,主要的是三部作品:
1.1999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我的1919》;
2.1999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我的1919》;
3.2010第4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男演员《唐山大地震》;
4.2015第15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学会奖《归来》。
另有综合类电影奖:
1.1993中国十大影星称号;
2.1996全国电影协会表演成就奖;
3.2005中国电影百年百位电影人。
——如上所示,单论奖项,陈道明的电影成绩单只能说一般,比之他人譬如梁朝伟五届金像影帝、三届金马影帝、一届戛纳影帝……自是大为不及(但反过来,梁朝伟在电视剧方面的表演成就也是无法望陈项背的);这里先就来说说他获得华表金鸡双料影帝的顾维钧。
题前:
俄国戏剧家别林斯基:“优秀演员的表演是创造性的、天才的,他不是作者(导演)的助手,而是在创造角色中与作者(导演)相称的合作者。”
电影《我的1919》(1999)开头第一场戏,是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陈道明饰)受命由美抵法,参加巴黎和会。马车行驶在战后巴黎冷清的街道上,车里的年轻外交官(时年31岁)平静似无表情的面容下,显是沉沉心事;车外街道两侧、小巷角落,散落着衣衫褴褛的伤兵、衣裙不整的妓女,一派战后萧条破败之色。
马车骤然停下,顾维钧撩开车帘,窄胡同小巷前方已被截住,几排伤兵已挤成密集人墙,无表情无言语,但自凝着目光朝向马车上衣着光鲜的黄种人……不容马车主人作何反应,这帮伤兵已是涌上前来,抡着拐棍等粗制家伙直接一顿砸抢打……
这顿打直接的后果便是另边厢和会东道主法国人组织的各国代表团集体见面仪式中方团队仅缺顾维钧一人;当马车哒哒匆匆赶至,车门推开,四目所聚,这位迟到的翩翩浊世佳公使,竟是这幅尊容——衣襟破损、领结扯掉、头发散乱、脸部瘀伤。然其目光淡定,浑不以为事,分开人群径自朝会堂走去……
影片开头顾维钧出场被伤兵打这场戏出自陈道明的想法。手头有本书:《从剧本到影片——我的191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该书汇编了影片《我的1919》的电影文学剧本,完成台本,编、导、演、摄影、美术、服装等创作人员的创作手记,影片评论及相关访谈。
其中有篇陈道明访谈《我演顾维钧》(访问者田小蕙),陈道明详细谈到了他演顾维钧的表演创作“手记”。关于顾维钧开片这场戏,陈道明说:“黄健中是一个很有经验的导演,也非常细致,我们一边拍,一边改,例如,第一场戏,主要是表现一战后法国的生活图景,如路上的伤兵,残垣断壁,妓女骚扰,等等。
后来我跟导演说,这不好看,而且太表现主义了。我说不如让顾维钧干干净净地出场。既然战乱之后伤兵什么的都特别乱,那就让这些直接发生在顾维钧身上,这样你就能反映出战争后无序状态,法国人惊恐之后的躁动。
影片现在的那场戏就是这样处理的,因为我觉得顾维钧的出场不能太完整。尤其是在那个环境里,顾维钧一出场,前呼后拥的也不太可能。所以为了把历史背景给带出来,就把这个集中化吧,因为电影只有这点时间。这场戏的设置是为了体现顾维钧来到法国看到法国战后的状况,也是让观众看到法国在和会期间社会的动荡。”(该书p227-228)
黄健中导演在他关于本片的创作总结《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一文里,谈及把顾维钧这一历史人物塑造为影片形象的困难:“从文学形象的角度,我感到最大的难度是顾维钧的形象缺乏生动性。”(p202)
为着充分表现主要人物角色的生动性,导演和主演达成了一致的创作想法——尽可能地在虚构细节上对人物角色作艺术渲染。有此一致出发点,陈道明对首场戏有别于原剧本(“第一场戏,主要是表现一战后法国的生活图景,如路上的伤兵,残垣断壁,妓女骚扰,等等”)的修改想法(顾维钧看到伤兵、妓女等衰败景象,并被伤兵拦下殴打抢劫),得到导演的赞同许可再自然正常不过。
细味其妙:把主角从一个“旁观者”直接“加强”为一个“参与者”,把观众的“散点视角”引聚为“集中视角”,加强观众对主要人物角色的印象,可谓精悍廉厉,不浪费一帧镜头;尤其妙的是,顾维钧从车上衣衫褴褛而下,气质却是若无其事的淡然笃定,好比徐向前初到鄂豫皖苏区加强军事指挥一众农民军尚不习战闻前方枪声皆伏地埋头不知抬首扣扳机迎战而徐挺直腰板毫不为动众战士有震于此纷纷效之乃能严阵迎敌自后军威渐成渐盛——此所谓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留侯论》),天下之大勇者也!
顾维钧外表的破败狼狈与他气质的清拔沉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陈道明在全片中之乍出于匣已是泠然冷锋,观众眼前一亮心中一凛——此君端非常人!
Ps:片子后边顾维钧还有一次从马车上被拦下来群殴,不同的是那次是被自己人打——在法华人群情汹汹,以为代表团出卖了中国的利益,要在那份丧权辱国的最后和约上签字,于是乎对顾围攻喊打……
我细看原剧本,亦无顾维钧被祖国同胞打的情节;联系开片顾被打是陈道明设计这一点,我推测,后边戏顾的被打应也有极大可能是出于陈的想法——这一推测是以陈道明如下演出特点为支撑:
陈道明演出中有一特点,不妨名之为“重要的东西演三遍”,这一特点在陈主演剧集《楚汉传奇》(2012)中体现得很鲜明。
且举三个不同动作细节的重复演多遍为例:
1,吃枣儿。刘季在市井无赖时期嘴里不离青枣儿;起事之后嚼得少了,但也不是全不嚼,譬如入项梁帐下寄人篱下似乎无所事事于是乎枣儿又上嘴了;称汉王后基本没见嚼枣儿;称帝后,最后与小孙子刘襄“话革命”道光辉岁月,陈道明终是没为刘邦忘掉他的最爱——青枣儿!——他掏出这宝贝给小孙子尝口,还老顽童般在乎地问:“好吃吗!”
2,撒尿。3集,刘季是在后院随地撒尿被吕家大小姐“邂逅”到的。他惫懒十足地斜昂着头傲娇道:“连我你都不知道?泗水亭亭长刘季!”——说“泗水亭亭长刘季!”时的嘚瑟简直盖过了“老子是双枪李向阳!”甚至赛过了“朕乃天子!”^_^。史载刘季爱辱弄人,朝儒生帽子里撒尿——这是最无赖气十足的一个“特色动作”。那么刘季这儿的随地小便,后边戏鸿门宴上的“尿遁”(49集),就有了合理推衍的性格习惯基础。陈道明对人物的用心着实不可不赞。(此外,高希希删掉一场戏但花絮显示陈道明演了,那就是著名的刘季往儒生帽子里撒尿。)
3,抽抽鼻子。“陈刘季”还有一特色动作——颇具无赖气的突然间歪扯脸部肌肉抽抽鼻子。23集,路遇张良,刘季摆出拦路打劫的架势,等张良下马自报名姓前,看到这位衣装华贵似乎是贵族的人物,刘季鼻子突地一抽抽,脸部这个变形宛然是曾经无赖欺良家时候的光景。44集,鸿门宴上,当项羽终于说“说好是酒宴,沛公入座”,一直提着心的刘季猛地抽一下鼻子,鼻翼两边的面皮都扯起来,“谢将军!”这个无赖劲儿表现得十足。这当然是陈道明的细节设计。难为他一直照顾到人物。真是周到。
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以清浊为体,不可力强而致。”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才有庸俊,气有刚柔。”虽以论文,可以谈艺。
演员都有一个基础气质,不能脱离这个基础气质妄谈“一人千面”,啥都能演。陈道明自带一种儒雅正气清贵凛然人不可迫的气质,这是成功塑造风度翩然风标卓然风仪俨然的顾维钧的重要基础(譬如:陈道明演东北老炮儿必然不如李幼斌(《闯关东》朱开山,《中国地》赵老嘎),演老北京的“爷”必然不如陈宝国(《小井胡同》查六爷,《大宅门》白七爷)——但同样,这二位演文华贵重的人物譬如顾维钧赵德芳也必然不及陈道明),如他2014年出演电影《归来》中陆焉识,原著者严歌苓评:
“陈道明特别接近我爷爷的气质,他演出来的东西你感觉,不管他笑也好,想亲近你也好,他有一种距离,一种冷的东西。这种东西往往让你感觉是一种贵气,天生的贵气。”(新浪娱乐专访严歌苓,2014年5月12日)
以及:“我觉得陈道明从五官上来讲,跟我的爷爷都有相似的地方。真的,我爷爷是一个很清秀的人,他不管微笑也好不笑也好,他给你一种感觉就是不能轻易接近,陆焉识身上也是有一点点。感觉是一种高贵吧,就是这种精神贵族的东西。”(腾讯娱乐专访严歌苓,2014年5月17日)
陈道明赋予顾维钧的这种锋锐无前的尖挺标枪般的气质,在接下来顾维钧陪同总长去见和会东道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争取中国应得的五个席位一场戏里,更是加意凸显。陈道明腰背挺直、简练精神,步伐劲健有力、利落沉稳,这军人一般的干练气质自不同于他在《冬至》中陈一平的外八字脚微驼的背、《少年包青天》中八王的抱臂缓步风度摇曳、《康熙王朝》中康熙的龙骧虎步渊渟岳峙……无疑是演员陈道明为顾维钧这一英挺秀拔的外交英杰特为设定赋予的仪态形体。且看顾公使标枪一般背手默立陆总长身后侧:
克里孟梭注意到谈话全程这年轻外交官站立不坐,于是询问原因;顾维钧当然答,我是两个席位之外的第五代表,无位子可坐。这一体现顾维钧机变睿智锋锐迫人的细节原剧本有,包括见面初顾维钧坚持要刚搞完击剑运动的法国大佬们必须去沐浴更衣整装来见的细节,也都是原剧本的——这两个细节体现出顾维钧深知外交上锱铢必较寸土必争,也是人必自尊人方尊之之理,特别是对于一向轻看中国的列强,“非如此,不足以让他们懂得中国。”
影片的改动增补细节是在会客厅等候时顾维钧随手画了一幅漫画老虎。
这一细节可谓亮彩,据导演黄健中自述,是他从“纸老虎”一语中获得灵感:“顾维钧在等克里孟梭的时候有一场戏,是顾维钧给克里孟梭画像,画什么呢?我想起了毛泽东论纸老虎的典故,我就让美术师设计一个布老虎的形象。”(p278)
从镜头里可以看出,画这只漫画布老虎、落款签名“顾维钧”,都是演员陈道明亲力亲为,并未如有的影视剧中演员弹琴先一个镜头给上半身下一个镜头给手指拨弦特写——替身拼凑。陈道明能书善画,且有表演创作习惯为所演角色勾画肖像,画此一画自非难事。
顾维钧回到住处,家居时已换了副造型:头发去了发油,随意闲散;鼻梁上架了副精致的银丝无框小圆眼镜。影片服装设计杨怀宇、黄桦在《化妆造型形态多样化》一文中说:“我们为饰演者陈道明设计了民国初年特有的向后背的一种分头,并使其光亮齐整‘一丝不苟’,见风‘纹丝不动’,以代表他坚定的外交立场。
然而,他在书房、琴房以及与朋友郊游时,特别改变其造型,以一种完全松散式、自由式发型出现在银幕上,表现他对友情的一种珍重。我们还为他特意定做了一副银质无边丝镜,是此人物内心秀美、灵气与外部雄壮、坚毅兼容的精神写照。”(p243)
《我的1919》整个情节和事件并不复杂,核心是中国代表团争取山东权益,表现载体是顾维钧在和会上的两次发言。这种题材和内容的电影,缺乏激烈的情感渲染,缺乏剧烈的矛盾冲突,容易拍干巴,不易出彩。要出彩,几乎只能靠主演在大段台词戏上“拿得住”。
这戏“温”了,整个片子就“瘪”了。后来的类似电影如《东京审判》之所以给人印象不深,一是群戏多,没有一个突出的主角,给观众印象更易分散;二是法庭辩论环节缺少出彩演出——这个十分考验演员大段台词功力,偏激点说,这种戏是只属于话剧演员的精彩(就我个人窄目所及,最精彩的法庭辩论类演出,当属电视剧《黑洞》中李诚儒所演律师为被诬的刑警队长刘振汉辩护一场戏)。
陈道明出身天津人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虽然没有长年工作于话剧院,但他的台词无疑有话剧功底。事实上,他的大段台词表现十分煊赫,如《康熙王朝》中康熙正大光明殿痛斥腐败、“千叟宴”敬酒辞等大段台词戏为广大观众耳熟能详,十分经典。在本片中,让我们先来看看导演、评论家等人对他和会发言台词戏的高度肯定和赞赏:
导演黄健中:这个戏大家比较充分肯定的是陈道明的两次发言。这样的戏,情绪发挥的好坏全在演员,演员情绪好了,这场戏就能拿住。这两场戏能这么出彩我觉得是演员的功劳。陈道明的表演确实很到位。我很少拍这种戏,这样大段的讲话。8分钟的会议要让人产生激动,我几乎没有这种经验。这次意外的收获是所有人看完了都觉得从台词的组织、台词的表现到演员的表演都非常完整,我想这是有道理的。陈道明设计的这三段,哪儿是高潮,哪儿要叙述得铿锵有力,哪儿娓娓道来,他安排得非常得当。(p272)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林洪桐:剧本一些细节和台词是陈道明设计的。比如,第一次在“和会”上的长段发言,将原文学本中过于政治化的内容,变成演员富于激情、富于动作的表演。……陈道明将政论性的台词改成情感化的台词,并向导演提出,能不能就给一个镜头一气呵成拍完。黄导欣然同意,于是顾在“和会”上慷慨陈辞,一个镜头拿下。演员的创作,似乎已经不在“演戏”,而是人物在行动,达到“我就是”的境界。(p299)
时任《大众电影》副主编杨国还:陈道明……很独特地走入了这部片子,理解了顾维钧心情很沉重的内心世界,作为一个演员,能自己把几场戏的词改了,那真是得走进人物了。有几场戏演得很自然、很生动、有激情,我们能跟他一块走进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编、导、演互补得非常好,祝贺这部戏的成功。(p356)
再引陈道明自己的话:这一段台词(第一次和会)是我整个重新修改过的。在这之前,我不仅看了顾维钧的那次发言,原来的演讲稿比较理性,比较干,也很长。我把顾维钧本人的精神拎出来,设想如果我是他会怎样讲,但又不能抛弃顾维钧固有的内核,保留了原文中“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的精彩部分,我融进了我体会到的顾维钧心情的一部分,就是按我的感觉去处理的。(p224)
以下是原剧本所写顾维钧和会第一次发言的台词(p32-33):
顾维钧站了起来,环顾四周,等周围安静下来,他用非常流利的英语即席而谈,款款道来。
顾维钧:“(英语)我很高兴能代表中国,向和会提出有关山东问题的立场。山东省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之地。山东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今天,无论就经济还是战略而言,她都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顾维钧:“(英语)大家知道,这片租借地,是德国用武力夺取的。鉴于和会接受的民族自决与领土完整的原则,中国政府要求和会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租借地、铁路和其他一切权利归还中国!”
顾维钧:“(英语)如果和会将这些领土转让给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无疑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
顾维钧:“(英语)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我的话完了。谢谢主席阁下和诸位先生们!”
来看片中演来:正餐上桌前,顾公使先对代表团叶秘书长交待:“下午的发言我准备用中文,请给我准备一个翻译稿。”这餐前甜点已是委婉地提示观众——且看我大展英姿了。然而餐前甜点尚有第二道——下午出席和会发言的中国代表王正廷顾维钧二位,竟在楼梯上捡到日本代表牧野男爵不慎掉落的金质怀表。
稍后,机智的顾公使竟借着这个“小道具”小演了一折子戏,引出一番令日本强盗哑口无言、四座各国拍手赞同的义正辞严的大议论。
出席和会的顾维钧衣装精致华美,我好似看到了现代版八王,同样的儒雅俊朗,没了那慵懒富贵,多了眉宇之间的逼人英气。他步上发言席,不疾不徐开场白:
“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下来,然后面带微笑不慌不忙乱石铺阶,“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左手拿着表向四面展示)。”(牧野拍案而起:“我抗议!这是盗窃!中国代表偷了我的怀表!这是公开的盗窃!无耻!极端的无耻!”),会场开始交头接耳,主席台上几位大佬捂嘴相视而笑准备看热闹,顾维钧彬彬有礼好整以暇的样子,稍稍停顿了一下,凝容聚气,开始要发力了,“牧野男爵愤怒了(看着牧野),他真的愤怒了(脸侧过去看着台下另一侧听众)。
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收回目光颔首下视)。
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目朝牧野,面孔严峻,语调第一次升高),你们‘日本’(重音),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附身靠向发言台,声音故意放低“下探”,欲扬先抑)?
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且看他直起腰来,挺起身板,语气陡然切换到雷霆模式,可谓变生不测,其势如怒涛振海,凌厉到了极点,说话同时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地一插,一个停顿,旋即猛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剑光,闪电般射向那无能可怜的日本强盗!)?!
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语气又平缓下来,可谓波澜有致),算不算是——盗——窃(“盗”,“窃”两音一字一顿,精悍沉实,字字秤砣)?是不是无耻啊(语声延续低缓)?是不是极端的无耻?!!!(最后这句之所以打三个惊叹号,非如此不足以状陈道明此细节的台词处理,再一次抑而后扬,又从风和日丽陡然切换至山崩地陷,陈道明怒喝一声“极端的无耻!”时配以右臂握拳屈肘竖起来狠狠一收,便如是一个悍武的军人,此刻这个文士文气顿敛武气发扬悍烈,其势如惊雷破柱,观影者如我只觉得一团火光在眼前轰然爆裂,脑子里一片空白,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陈道明,就凭这一个瞬间,就施施然而收他凭此角获颁的华表金鸡双料影帝。
顾维钧继续发言,这下是结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进入正题给全世界讲道理了:“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最后掷地有声两句不可动摇的结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语落地,掌声四起。所有的人都被他的魅力征服。
他的话还没完,用敬语辞把全场的注意重新凝聚过来:“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很高兴能代表中国参加这次和会。我自感责任重大。因为我是代表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在这里发言。刚才牧野先生说,中国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战胜国,这是无视最起码的史实。请看——”十指捏起几张照片,腕骨一翻,拇指一搓,几张照片朝向听众扇形摊开:是影片前边梅从国内带来给肖克俭、肖克俭整理给顾维钧的一战时华工照片。
顾维钧继续道:“战争期间,中国派往欧洲的劳工就达14万,他们遍布战场的各个角落,他们和所有战胜国的军人一样,在流血,在牺牲。我想请大家再看一张在法国战场上,牺牲的华工墓地照片。这样的墓地,在法国,在欧洲,就有十几座,他们大多,来自中国的山东省。”
——一直到这里,整个的叙述都还是平顺,但是风雨总在阳光后,波澜总在平地起,接下来这句:“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换回自己家园的和平和安宁!”——“赢得这场战争!”一句六字又是毫无征兆就平地一声雷了,说话同时陈道明右手紧握成拳短促猛击发言台面,无疑火上浇油风壮雷势!好棒的台词表现!好棒的动作配合!
顾公使最后以平稳语势作水到渠成情理并至的结束陈辞:“因此,中国代表团深信,会议在讨论中国山东省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中国的基本合法权益。也就是主权,和领土完整。否则,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哭泣;世界,也不会得到安宁。我的话完了,谢谢!”……全场掌声雷动。
——如前所述,陈道明对黄导建议,和会第一次发言主基调是慷慨激昂。但我们从上可知,他在具体的台词表现上还并不是“飘风骤雨不可终朝”的一味的慷慨激昂,而是注重欲扬先抑蓄势待发,以波澜曲折制造“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起伏之致,内中深味颇耐品嚼涵泳。
尤其有味道的是,三次台词“平地一声雷”都配以精彩的肢体表现,而且这肢体配合还各具其面——第一次“该不该愤怒!”是五指叉空,第二次“极端的无耻!”是屈肘握拳,第三次“赢得这场战争!”是拳击台面。陈道明真是谨守老派演艺名家的风范,章法严谨板眼清晰,细节考究绝不重样。
上引黄健中导演的话“陈道明设计的这三段,哪儿是高潮,哪儿要叙述得铿锵有力,哪儿娓娓道来,他安排得非常得当”可见,陈道明这大段台词戏的“设计感”和“安排性”是比较强烈的;但并不惹人厌烦“文害乎质”,乃因演员情感真挚浓烈,出以精心的设计配以高超的技巧,因而生成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老辈电影、戏剧家吴仞之在《石挥演戏讲究技巧》文中说:“石挥演戏是讲究技巧的。有人不敢讲技巧,好像一讲技巧就不是艺术了,这是不对的。技巧说穿了就是有安排,有手段。没有这些,怎么表演?有了安排,艺术性应该是更高了。一般地说,石挥的技巧都是配上真情实感的,所以不大使人看得出来。偶尔有些‘露’,叫人感觉到了,那也能使你欣赏到他的技巧炉火纯青,不生硬。那是高手,也可说是他的‘绝招’。他下功夫研究技巧,并且是往深里钻的。用技巧单有手段是不够的,太肤浅了,必须往深里钻。无论是动作、语言、音调,他都是结合角色的感情的,不是简单地结合一下规定情境。他结合得非常融洽,使你感到自如和有一种浓郁的味儿。”(载《石挥的艺术世界》,p147-148)
又,吴仞之:“目前电影表演提倡生活、自然,实际上是否定技巧,这是提高表演水平的一大障碍。”(同书,p155)又,老辈电影编导徐昌霖:“现在的戏没有看头,演员没有功夫,所以没有光彩,没有艺术魅力。好像演得就像生活里这个样子就不错了。演戏嘛,总得有点设计,有点创造吧!这就需要功夫。”(同书,p164)
——必须指出,片中台词戏之成功,黄健中导演功不可没。首先,他力主陈道明用中文发言:“我让他(陈道明)用中文发言,这是一大段台词,如果他用英语发言再打上字幕,就失去了对中国观众的直接感染力和冲击力。”(p273)
——这话只道出了其一,还有其二:可以说整部片子最亮彩的精华戏就是和会发言,陈道明在话剧台词戏上凝聚了几十年的功力,你如果让他用英语,一来现学现卖效果不免打折扣,二来英语的咬词断句能否念白出中文的咬金断玉那感觉,如陈道明风度儒雅正义凛然金声玉振顿挫抑扬,真成个问题。其次,由上所析可知,整段台词戏最出彩的是那三处动作细节搭配台词表现的“爆炸”,这三处高潮戏份还搭配了道具细节——牧野金表和华工照片。可以说没有这两个道具细节,陈道明的台词表演精彩度十去至少其八。黄健中:“和会的第一次发言,我设计了一个怀表,一张华工墓地照片两个细节。”(p271)
照片更是意外之获——影片总策划高尔纯:“记得2月8日,我去拜访熟悉华工情况的余钊老先生,意外地从他那里得到许多反映当时华工生活的老照片,回来后,交给黄健中导演,黄导如获至宝,几乎要高兴地跳起来,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这些照片后来在影片中都派上重要用场。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驳斥牧野所谓中国在一战期间未出一兵一卒时,向与会代表出示的正是这些照片。”(p215-216)众智汇聚好戏方成,洵然不谬。
另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影片《我的1919》采用的是同期录音制作工艺……”(p329)这对于陈道明台词戏的成败至为关键——如果这段台词是后期配音处理,演员的形体、情绪、身处的环境都不可能达到拍摄时那样“人戏合一”的境况,“事后回思梦已非”,陈道明恐无法第二次踏入同一河流、配出当时的临场神发挥。黄庭坚评“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效颦一句,这段台词戏“他日试使道明复为之,恐亦未必及此”。
日本代表见识了颜色,心知中国代表团可畏者唯顾维钧一人,于是乎找了美国人作中介,私下里约顾维钧出来吃西餐,妄图攻心为上,把这块骨头啃下。这段戏颇值得一说,那就是顾维钧几乎啥都没说。
先引陈道明本人对这段戏的表演构思。采访者田小蕙:“美国顾问威廉士请日本代表牧野和顾维钧吃饭斡旋这场戏,人物关系是挺微妙的。”陈道明:“原来剧本有很长的台词,我给删了,我觉得没必要。不用说话,旁若无人地就在那吃,吃完了以后,觉得饭很好吃,‘谢谢’。然后一言不发。如果跟他唇枪舌剑地斗,又是那点事,观众也不爱听。”(p228)
且看片中演来:顾维钧和美国代表威廉士寒暄握手后落座,威廉士委婉道明此餐之意,日本代表牧野从侧堂步出来到桌前,向顾维钧面带微笑鞠躬为礼,浑不似二人两国刚在和会上有过一场激烈阵仗。这里的第一个细节是顾维钧稳坐泰山,连点头示意都不屑得敷衍一个。这个细节我觉得很赞。顾维钧是英美达人外交英杰,对西方社会的交际礼节应该也是浸润有加的,他这里竟如刘邦踞见宾客毫不为礼,看似有悖人物合理举止,其实是形为傲慢,实为不屑——对强盗,没有什么需要客气敷衍的。
为着缓和气氛,威廉士举杯,提议三国同欢:“为我们的友谊和合作干杯。”顾维钧举起了酒杯,却不似威廉士和牧野径自要碰杯,而是自顾自地颔首注目手中酒杯,任美日两位在那碰杯,只闲淡自若地轻晃杯子,让红酒在杯中缓缓转悠,然后举杯凑到鼻子边很享受地嗅嗅(红酒要摇摇再喝这个细节真是到位,体现出顾维钧深染西方高层社交礼仪餐饮习惯的优雅风度和生活品位。陈道明:“顾维钧是非常讲究吃的。这些细节也体现出顾维钧的生活教养。”(p228)),放下杯子,灿然一笑,仍是不对牧野而对威廉士问道:“今天我们三国谈判的主题是什么?”威廉士讪讪不答,牧野搁下酒杯,抿了抿嘴,开门见山了:“今天请顾先生来,只是再次表明日本政府和我本人的诚意。日中两国合作是有前途的。日本对山东没有领土要求。日本只是想更好的与贵国进行经济合作。”
威廉士助拳凑份子,扭过脸来对着顾维钧诚恳道:“山东主权还是中国的,日本只是获得一些经济权利。”——然而让二位非常失望,这位年轻气盛的中国代表再次祭出了如和会上拿金表做文章的善为譬喻的利器,他自顾自地拿起刀叉边切盘中牛排边给两位上课了:“就好比一个警察捡着钱包,他把钱揣进自己腰包,而把空钱包还给主人?”语罢叉了一小块牛肉送进嘴里,嚼得很有滋味,美国人和日本人相顾愕然时,他已放下刀叉,举起杯子又喝了一口酒,牧野继续错愕以对,顾先生真是胃口极佳,又拿起刀叉挖出盘中煎蛋里那颗蛋心送进嘴里,牧野不甘心地继续叨叨,好说不成上硬弓:“顾先生,我们只是政府的外交官,应奉命行事。”
言下之意是你们政府都下矮桩了,你不能还斜眼看我吧,好比鲁肃在关羽面前犯无辜——你兄刘皇叔都答应先还荆州三郡了,君侯肿么还霸着不给呢?这话的确不好答,且看最高级的回答就是不回答:顾维钧抬起头来,送你绚烂一笑:“谢谢,我吃得很好。”
擦擦嘴唇,一撂餐巾,再无一语,起身而去。陈道明自述这个处理:“我想来想去,顾维钧在这种情况下也就这种方式,最高级的方式就是无言。你说吧,你怎么说,我不管,我也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吃饱了,一撂餐巾,‘谢谢’。他这时说什么都不合适,反对吧,不合适,不反对吧,也不合适,与其这样,还不如没听见。所以最初的那些词我都给删了,就不说话了。”(p229)
成语有“落人言荃”、“言多必失”,佛家有“拈花微笑、不言一语”,清代名相张廷玉奉守黄庭坚八字箴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2003年1月《文汇报》专访《陈道明:演员的至高境界是“无语”》中,“当被问及公众评价他的‘演技已臻化境’时,陈道明不置可否。又问他:‘演员最高的境界是什么?’他沉吟良久回答道:‘无语。’”就我窄目所及,在影视演出里主动有意识地放入“最高级的方式就是无言”、“演员最高的境界是无语”这一表演思考和人生理解的演员,似唯陈道明。兹另举三个表演实例:
《康熙王朝》44集:朝中明珠、索额图两党之争愈演愈烈,康熙到时候挤脓包了。李光地在明珠六十寿宴上公然宣读弹劾奏疏,明珠心知如无圣意李必不敢如此,于是主动认罪雷雨夜跪在皇宫外求见皇上。康熙其时正在殿内把索额图骂得狗血淋头;索额图跪安后,浑身淋透的明珠拖着滞重的脚步入内面圣。玩味陈道明这时的表演:康熙是站立着双手撑着案板,背对门外。明珠伏地叩首:“罪臣叩见皇上。”康熙肩背微微在动,但并未转过身来:显见得内心犹豫,处不处理、如何处理这势倾半朝的一大重臣,全在陈道明的背影戏里。听着殿外雨声,康熙并不转身正对,只抬起右手往后缓缓招招,口道:“平身吧。”明珠谢恩后站起,躬身侍立。康熙再往后招招手,缓缓转过身来,转了一半,仍是没有正对明珠,示意伺候在旁的小太监:“这碗热姜汤,你趁热喝了吧……”
明珠在涕零谢恩中喝下热汤,康熙仍是侧后对着明珠,心里却一定百感生起了吧,但见他仰起头来,轻叹长吁,他终于转过身来,缓缓走近明珠,伸出手去,缓缓抹抹明珠额头的雨水,绕他身走个圈子,走到门边,背对明珠道:“雨停了,你可以回去了。”明珠嗫嚅欲言,背对他的康熙仿似能看到他的举止和心思似的,举起右臂轻轻挥挥,意思一切不必说了:“回去吧。”雄才大略、果于决断的一代大帝康熙,真到了要对朝夕相伴几十年的重臣下手的当口,面对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不能无所犹豫,也不能无免故旧之情,他这时最恰当的面对也许就是不以面对,最恰当的言语也许就是无语——只是赐一碗热姜汤,只是挥手止住明珠要说的话:“回去吧。”
《楚汉传奇》41集:武安侯刘邦兵进咸阳,秦王子婴率秦朝百官拜伏于地,陈道明让刘邦全程不发一言:他走到秦王子婴面前,一把拉起了跪拜于地的子婴,脸上仍是挂着痞气,他不露表情地接过了子婴低头递过来的降书顺表传国玉玺,递给一旁的萧何,然后,伸出手去,拉着子婴胳膊,并排走向自己的车驾,然后“请”,请惶惑不知所措的子婴先登车,然后自己再登车——作为战胜者的楚武安侯刘邦,站立车驾雄赳赳进入咸阳城;作为仁者的刘邦,并未凌辱这个虽失其国却罪不在己的悲剧人物子婴,给予了他应有的尊重(请其登车,并驾齐驱);但这个尊重恰如其分,并不卑下,刘邦脸上还是挂着那抹若有若无的难以挥去的痞子气质,斜昂着头傲娇着脸,对秦王也几乎“无语”——就一个“请”!
《楚汉传奇》49集:汉王刘邦明日要拜韩信为大将,今晚想单独见见他,认识认识自己帐下这位众口交赞的人物。汉王听到韩信报名“见过大王”,搁下了手中在读的此人兵法,手执烛台慢慢走近微带不安的韩信,左看看,右看看,不露表情,看了有顷,末了只一句:“下去吧。”临兵斗者算无遗策的韩信,遮莫是第一次摸不着头脑吧?次日拜将,汉王同样毫不絮叨,在宣布拜韩信为大将之王令后,看着下面众将嚷成一锅粥“韩信我不服你”的局面,他不动声色不发一言离去,然后在营帐里撩开一角,静看这个还是新兵蛋子的新大将军,是否名副其实,能不能收拾眼下的局面,他渐渐面露微笑,终于放心放下帐幕。
——以上三场戏,骨子里如此相似,必然是“演什么都是自己”的陈道明自出手眼、匠心深运的处理啊。陈道明的“演什么都是自己”,确然不同于某些谬论所谓“全没看出演技,只是在演自己”,他首先是合乎人物行为逻辑地在塑造这一个角色,这个人物塑造首先是成功的;其次,在某些戏份的处理上,他往往会灌注一些自己的深度思考和理解偏好——最后塑造出来的这个人物就具有深刻耐嚼的“陈氏深度”,“非陈莫属”。艺术重独创,陈道明确然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国内来电,大总统令,要求签字。前线将士正在拼死抵抗,后边老巢倒自己乱了阵脚反了水。前后夹攻,压力空前,已是暮年老境、不复壮岁血气的陆总长顶不住了,他把国内刚来的电报给顾维钧看,低头沉重道:“还是要我们签字。”抬头迎着顾维钧的目光:“少川,如果现在我要离开巴黎,你能理解吗?”顾维钧万没料到一向跟大家站稳立场的代表团团长、他一向敬重的陆总长,竟要当逃兵!
且看陈道明的演出细节:脸侧向一边,牙关咬紧,鼻子重重喷气,一个令陆总长也令所有观众意外的动作——抬手猛地一扬臂将手中电报稿往桌上用力“啪!”地一摔!身体扭到另一侧,满脸挂下来,不言不语。之所以说意外,是不论是中国官场传统的规矩,还是年辈资历为人上陆总长都是年轻的顾公使敬重的人,这一下“无礼”犯上真够出其不意的。
这个细节生动地体现了顾维钧年轻气盛锋锐迫人的做人特点。跟他初见克里孟梭坚持不坐、在和会首次发言气似奔雷相似一贯,少川实为一西化甚为彻底的新式年轻官员啊。不屑国内传统的温良揖让是其一,其二,则是顾维钧内心也久久郁积的憋屈和郁怒,再也摁捺不住了,哪怕当着他的上司当着他敬重的“长者”,他都不能不爆发了。而这一爆发,竟引发了室内小型核裂变——开片以来从没发过火、一直也摁捺着内心纠葛和痛苦的陆总长,竟也情绪迸发岩浆冲天了!
吾辈观众万勿忽视演陆总长的老演员修宗迪老师,他是北京人艺戏骨里我最钦服叹赏的一位,个人感觉,就浓烈情感酝酿蓄积爆发的充沛饱满感染强度而言,他甚至比话剧界推为泰山北斗的“南焦北王”(上海焦晃,北京王冰)两位老爷子都稍高一线,如果说《雍正王朝》中焦晃康熙(戒得居斥众阿哥)、《走向共和》中王冰李鸿章(威海卫斥北洋众将)在表演艺术上已是“管乐有才真不忝”,修宗迪老师在《东周列国春秋篇》中申包胥(哭秦廷)、央视《笑傲江湖》中刘正风(金盆洗手)更可以算是“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嗟乎好戏,于斯为极!且看他此处与陈道明的对手戏:
愧痛交集的陆总长转过身来正对顾维钧,语声发颤他也爆发了:“我不知道我留在巴黎还能干什么!”说这话时他伸出食指用力地短促雨点般点击顾维钧的前襟胸口,细听,“我不知道”、“我留在巴黎”、“还能干什么”三个音阶明显增强,便如是长江浪奔钱塘潮涌,三叠浪头浪浪更高,整场戏,不,整部片,顾维钧与陆总长的对手戏,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迸发高潮了!
顾维钧沉默不语,陆总长继续道:“‘我是个’(仨字带哭腔)软弱的人(这句平缓低弱)……我没有勇气去拒绝签字(这句沉痛自责),但是我的良心不允许我去签字(这句又陡地拔高,怒海惊涛)!”很妙的一点是,修宗迪说这句台词“但是我的良心不允许我去签字!”时,又是用食指短促雨点般点击自己前襟胸口,善品戏者可知——这是与前边伸指点击陈道明胸口前呼后应啊!
一语道毕,修老师的形体表现是迈着沉实有力的步伐走开去(如裹卷着一团火似的),小绕个圈子(陈道明的配戏是随之侧身,原地打转),然后绕回来,如裹挟着一道疾风似的,伸指指向顾维钧,一声饱含愧痛的霹雳:“不能成为‘民族的罪人’!(单引号内重音)”陈道明的配戏是:顾维钧也“一触即发”,反应激烈,他翻起手臂摊开手掌:“不对总长!”然后迎向总长走去,总长退后退进内室,顾维钧继续高声:“我们还有!”然后声音放低放缓(克制情绪),“我们还有机会再争取……”总长扶着椅背倒骑椅子坐下,一下老了十岁似的衰弱颤声道:“我老啦……你还年轻……”
——上述这场戏修老师形体表现“迈着沉实有力的步伐走开去(如裹卷着一团火似的),小绕个圈子,然后绕回来,如裹挟着一道疾风似的,伸指指向顾维钧,一声饱含愧痛的霹雳”是典型话剧舞台表现手法,运用空间内的大步走动制造渲染剧烈动荡的场景气氛,同时步伐形体的有力表现会“带出”、增强铿锵激昂的台词的表现力。另一个绝佳的例子是焦晃先生在《汉武大帝》中所演汉景帝开篇一场戏:
十万火急,边关急报,殿内的景帝忧色深重。他猛地伸臂,取下架上之剑,回转身来,缓步凝思,骤然拔剑,“啪”地扔鞘,双手握剑,大力挥臂扭身,一道弧线划过,烛台断为两截。大汉皇帝英武勃发之气,虽皱眉苦脸、愁容忧色而不能掩。挥剑同时,大汉天子爆出一声雷霆怒喝:“是可忍!”然而停顿之后,又不得不降低音调,续完下句:“孰不可忍。”天子心腹重臣、御史大夫(副宰相)晁错轻手捡起被扔在地的剑鞘,切谏皇帝眼下还不得不忍,当今比匈奴袭边更可怕的,是藩王坐大的内忧。
本已以边患为深忧的皇帝,闻之眉头益加深锁,内心的烦躁郁怒愈来愈盛,不可遏抑,他振臂持剑,开始绕殿疾走,步速愈来愈快,步伐劲健大气,如一股龙卷风从宫殿里卷起狂飙……这个气势真正是帝王气势。话剧大家焦晃先生刚劲大气的形体表现和瞬间爆发,在这个类似话剧舞台的古装剧宫殿内的场景里,虽只片段戏份,已彰显散发得淋漓酣畅。
回到影片。然而感谢修宗迪老师为我们奉献了如此经典一场戏的同时,还要感谢陈道明——据修宗迪在受访中提及,可以说是陈道明的“聪明”,触发、“促生”了这场戏。《大众电影》2001年第11期载徐如中专访修宗迪《与修宗迪一席谈》,摘其中《我的1919》部分:
修宗迪:在《我的1919》里,我演外交总长陆征祥,陈道明演顾维钧。有一天,他对我说:“你不能老去表现在和约上签不签字的矛盾、痛苦心情。我们俩的戏演到现在还没有亮点。我要发火了!”什么时候发火,他自己也不知道。
徐如中:陈道明是跟着感觉走的。到该发火的时候会发火的。这是先给你打个招呼。
修宗迪:我收到北京政府要我签字的电报后,召见顾维钧。他进来:“总长找我?”我慢慢抬起头来看他,把电报送过去。他看了电报后盯着我看,突然举起电报啪的一声拍在桌上,火了。
徐如中:陈道明这一拍,你不爆发不行了。
修宗迪:太出乎意料了。他刺激了我,我也一拍桌,把压抑在心底很久的话哗哗地倒了出来:“我的良心告诉我,我不能签!”“我不能做时代的罪人,民族的罪人!”“我没有办法去抗争,只能如此。”我一下子跑到里屋跪倒在基督像前了。他追过来:“总长,我们现在还有别的办法。”我说:“我跟你不一样!”这两个人虽都不同意在和约上签字,但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阅历和性格不同,对世界的看法也不同,这么多不同在此发生碰撞,使得本来很沉闷的戏,出现了亮点。
徐如中:跟徐秀林摸你脸一样(《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徐秀林演张大妈,修宗迪演刘大爷),陈道明的突然刺激,你的及时反应,形成了你们之间异常真实的交流,这戏看起来特别鲜活。
修宗迪:我特感谢陈道明,他聪明,他的火发得好!
回到顾维钧。陆总长离开巴黎后,出席和会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会议——签字仪式的,是顾维钧和王正廷。细心的观众须记得,前边戏出席和会初次会议,也是顾、王二位,陆总长也以身体不适为由推故没有出席(这也是一个前后呼应~)。小跑个题:扮演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的是李建义,熟悉94版剧集《三国演义》的观众必识得此公——他是该剧主力配音演员,配过剧中大大小小角色不下七八个。有意思的是,本片中的陆总长修宗迪和王正廷李建义,在同一部剧《三国演义》中演了同一人物——李建义演陈宫,修宗迪也演了陈宫(二人在不同集中分别演,老三国就有这点问题,换演员太多,赵云也是三个演员杨凡张山侯永生……);更有意思的是,修宗迪演的陈宫,还是另一个陈宫李建义配的音!
各国次第在和约上签字,分赃完毕,最后到最后一个战胜国中国。万众注目之下,顾维钧挺身不让,起身离座。但见他表情凝肃,缓步走上发言台。凝定,面向主席台一众心怀鬼胎的大佬,还是中文,他发言了:“尊敬的主席阁下,”旋即一个原地大幅转身,面向台下全场,整个会场的气场便如是被他这一个原地转身旋动而起了,“尊敬的各位代表,”看此刻陈道明的表情,顾维钧是目中烁烁,已有波光,却不泛出,他开口,“我——”,却是一个面对如此屈辱结果不知说什么的开口,所以他一个停顿,目光收回,随着摄影镜头缓缓“旋转”回来,低头,泪光在眼中粼粼,抬头,重音,“我很失望!”底下开始交头接耳,顾维钧一个长停顿,然后以平缓沉痛的语调道:“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他说这句批评主席台大佬们的话时,是背对主席台的,任凭这几位在后边或是低语或是咳咳掩饰,他身如标枪般直身挺立,气势沉稳峭拔,面向全场,正气凛然,“我很愤怒!”自顾自轻点点头,重复一句“我很愤怒”,低头,摸摸台面上这份肮脏的所谓和约,他终于转过身来,正面直斥“你们”,“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一个停顿,转身过来,锋锐利剑般的目光射定台下日本代表,字字沉实,怒而藏锋,“送给‘日本人’(单引号重音)!”情绪层层蕴蓄,“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了(单引号重音),”说话时眉峰纹路在凝聚扭结,“我想问问,”稍转头,向着台下另一侧,“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
——接下来是最精彩的瞬间,陈道明前边一直控制着语声并无发颤,都是为了这一刻的蓄势“爆发”——压抑的爆发,但见陈道明脸部纹路肌肉是硬生生压抑下去的凸露虬结扭曲痉挛,但闻这一声是如此硬生生地把哽咽摁在了喉咙底下,“谁,能,接,受?”——他内心是有多痛!祖国和人民的屈辱是有多重!!他终于把这段波生澜起又硬生生熨帖下去,平复了情绪和声气,清晰而坚决道:“所以,我们拒绝签字。”然后单手合上封皮,半侧身对着主席台大佬们,“请你们记住,”
然后又侧转身来对着全场,提高声量重复,“请你们记住!”在交头接耳声中顾维钧以沉稳笃定的声音发出全场最雄亮的一声呐喊和宣告,“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他脸上神色愈加凝肃,提起右手,“这沉痛的一天!”握成拳头重重落在那份屈辱和约的封皮上。旋即侧身朝会场外走去,甩也不甩主席团那帮鸟人,看也不看那些轰然围上来的各国记者,面无表情、眼神坚定、甩手大步,如同武侠片里的大侠,竟是带股气场般,记者堆不挨他的身破浪分波般散开去……这一幕简直是地动山摇……
——引黄健中、陈道明的两段话结束全文:
黄健中:他(陈道明)一再向我强调,影片结尾的发言绝对不慷慨激昂。他在和会的第一次发言我都是一次拍两条,一条比较慷慨陈辞,一条比较平和处理。他说黄导你最后选择什么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告诉他全部选择都是慷慨激昂的这部分。他说,如果你选这部分,我希望“拒签”的发言我要冷静些带有比较沉痛的低调,这是陈道明跟我提的,我说可以。他说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剧本的台词就没有力量,必须有相当的感情化的台词,我说你写。所以结尾的这段台词是他自己写的。我一个字都没改。他说黄导能不能给我一个镜头一气呵成拍完,我说可以,这个镜头从他离开桌子一直到发言完,是一个镜头下来的。(p272)
陈道明:第二次演讲完全是虚构的,史实是中国代表团在最后签字的时候是全体缺席。顾维钧两段发言,一个是踌躇满志,一个是无可奈何。剧本提供的第二段演讲的台词跟前面的雷同,也是特别的冲。当时看完以后我跟导演说,写得情绪不对。
第一,谈判结果大势已去;
第二,心态也不是那样了;
第三,中国代表团,也就是说顾维钧所处的位置也不允许他这么激昂了,所以说写得不对。
导演说,怎么办,我说,我写。一天晚上,组里的其他演员,修宗迪、许晴等人在一起喝酒。我就给他们演了一遍。然后大伙就提意见。我当时写得非常长,我说我按情绪写出来,你们觉得哪不好就删。那天晚上我一共念了六七遍,改一遍念一遍,包括“凭什么”这段台词,等于是大家帮我修改的。最后交给导演看,导演看了后说可以。所以不是我一个人写出来的,这些演员作为第一观众,他们的修改是很重要的。(p225)
P.S.作者还写了一篇《史记.陈道明传》,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关注微信公众号:二十四帧(frames-24),最新最热门的电影,最酷最有趣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