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你还会教孩子做个好人吗? 研究:善良让人更成功

这个时代,你还会教孩子做个好人吗? 研究:善良让人更成功

壹块钱 日韩女星 2017-01-01 19:03:21 486


有一天,我带两岁半宝宝下楼玩的时候,遇到另一个一般大的小男孩,由奶奶带着出来晒太阳。两个孩子由于经常见面,一碰到就很熟络地开始一起玩。

我家宝宝拿着一辆小车,那个小男孩带着一架小飞机,他们都想玩对方手里的玩具。这山望着那山高,别人的永远比自己的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天性。

可此时的他们,仍然犹如小婴儿一般,觉得自己才是世界中心,所以礼貌分享这个品质,在他们身上依然难以成形,于是两个小孩开始了争抢。 

作为一个“很懒”的妈妈,我总是期待孩子在同龄人冲突中自己解决问题,因为这是锻炼社交能力的好机会。也由于我早先从书上得知,两岁孩子的“自利主义”,是自然发展的天性,假以时日即可改变,所以并没有出手帮忙,或强制他分享。

而且两个孩子并没有哭闹,只是一来一往地进行对抗,所以我就在一旁饶有兴趣地观察他们。 

然而,小男孩的奶奶立马不淡定了,伸手过来抢过孙子手里的小飞机,塞到了我家宝宝的手里,一边回头嗔怪孙子是“不懂分享,自私的坏孩子”。 

被抢走心爱玩具的小男孩懵了一下,委屈的小脸挤成一团,接着开始嚎啕大哭,我这才明白什么是“断了线的珍珠”。尴尬之余,我把小飞机从宝宝手里拿过来还给了小男孩,和宝宝一起蹲在他身边安慰。

可是这个奶奶正如我自己的妈妈一样,一点也看不得小孩子哭,一听到哭声,就立刻低头开始数落孙子:“这么自私还哭,再哭,我就扔下你不管了”。 

也许是被奶奶恶狠狠的语气给吓到了,小男孩哭得更凶了,小手背不停揉着眼睛,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听得我这个旁人都心有戚戚焉。 

我想带宝宝和他说“对不起”,可转念一想,小男孩哭并不是因为抢玩具,而是因为被奶奶强迫分享和威胁抛弃,如果这时候让我的宝宝道歉,又有替罪羊之嫌,对他好像又不太公平。 

所以犹豫再三,我就带着宝宝讪讪地离开了,回到家后内心还是有些不安,和宝宝聊了聊不应该抢玩具的事。

这之后几天,我们再次在小区看到了那个小男孩,他看到我们,第一反应就是紧紧护住自己的玩具,还把玩具放到了身后,用警惕的眼光打量着我们,时不时还小心翼翼地瞟一眼和别人聊天的奶奶,可能是生怕奶奶再次抢走自己的玩具。 

在一个两岁多的小男孩心里,留下这样一个不好的印象,让我十分愧疚和尴尬。 

争抢玩具,在两岁前的小孩子身上,再正常不过。因为他们尚且没有发展出足够的同理心,也没有能力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更不懂礼让和道德为何物,他们是完全自利、自我中心的小生物。

哪怕有的孩子愿意在大人迫使下分享自己的东西,也是因为避免被惩罚,或者取悦身边的大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内心就想分享。

相信你我都有小时候被强迫分享玩具,或者被亲戚小孩拿走玩具,还不被允许生气的经历。虽然当时还小,但彼时内心的委屈和不甘,到现在都留在心里。 

人类生来自利,但在他们成长过程中,随着认知能力的增强,以及亲子依恋关系的促进,就会自然拥有分享的能力,再加上父母刻意引导,还是可以成为一个慷慨分享的人的。

这只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大人不必心急,更无需这么早就担心孩子的品质问题。

可很少有大人了解这个客观规律,大人的大脑,早已被植入了各种社会准则和道德理念,我们会理所当然地用大人的视角看待孩子,贬斥自私行为、唾弃自利主义。

虽然我们的心智和大脑已经成熟,也尽管我们自己就是从自私的小婴儿成长而来,可我们依然无法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孩子的“不愿分享”,还给他们这种合乎年龄的正常行为扣上“自私、任性、坏”的大帽子。 

试想一下,你会把一个还不会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的孩子,叫做“坏孩子”吗?如果不会,可为什么很多人,会把因为认知能力、大脑功能和道德观念尚不成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自利行为的孩子,叫做坏孩子呢? 

没学会分享,和没学会吃饭上厕所,其实是一样的性质啊。 

可见,依然有很多家长,还不明白孩子道德感成熟的自然过程。所以今天的文章,就是来填上一篇文章中挖下的坑——“怎样帮孩子成为一个道德的人”。 

至于为什么要从“分享”这件事谈道德,其实是因为,分享连接着同理心程度、自控力强度、识别他人情感的能力,还有对自我牺牲的理解性,以及慷慨、关心他人和利他主义等道德范畴内的行为,属于一种“高智能行为”。

无私分享,是一件连大人都不容易做好的事情,更不是人类天生就具备的能力。  

所以,“分享”这件事,在大脑尚未发育完全、尚不知站在他人角度权衡利弊的小孩子身上,是一件天然的难事,需要后天学习。 

而根据我们的研究,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关心他人、换位思考,并能慷慨分享、品德高尚的人,光凭家长以身作则还不够。

这个能力的学习,更需要家长清楚孩子对道德的认知发展过程,并根据他们在各年龄段对道德的理解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切不可揠苗助长、操之过急。

如果不了解孩子正常的道德感发展规律,就会出现“强迫分享”,以及用大人的标准强求孩子,从而让孩子失去主动向善的兴趣。

有研究显示,有25-50%的关心他人、乐于给予、慷慨大方的人格品质,是由先天基因决定的,这就给后天教养留下了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父母的了解和引导,道德观念是孩子可以学会的。 

这期文章,就是来帮大家弄清楚其中门道的。为了避免让大家在长文中耗费过多脑细胞,这个主题的文章会分成两篇来呈现。 

首先,在了解孩子的道德感发展过程之前,我们需要仔细想想,我们为什么希望孩子成为一个道德感强的“好人”,以及在这个时代,成为一个“好人”究竟有多重要。因为只有了解这个问题,家长才能不至于被功利目的迷昏了头,从而发自内心地重视孩子的道德培养。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会谈谈儿童道德感发展具体过程,以及家长可以怎样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 

为什么做一个“好人”很重要?

也许在70、80以及90后(95后以前)的童年中,《三字经》、《弟子规》和各种颂扬传统美德的古典故事,都占据了启蒙教材的大半江山。

礼义廉耻、尊老爱幼和克己复礼,通常成为父母对我们行为标准的基本要求。

可以说,传统道德教育,在90后以前的人身上,还是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不过到了现在,人们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尤其95后),是信仰缺失、价值观颠覆的一代。很多人关注成就多于关注道德,于是催生了一大批光明正大标榜利己主义的年轻人。 

我还没找到中国的有关调查,但在美国一项2012年针对青少年的调查显示,57%的青少年表示,如果在追求成功的路上,需要做一些有违道德的事,他们是愿意去做的;24%表示,生气时威胁或殴打他人是无妨的;75%坦陈自己抄袭过作业,52%表示自己曾有过至少一次考试作弊。 

另有一项哈佛大学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让10000名青少年对“关心他人”、“取得高成就”和“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三项人生目标排序以后,研究者发现,有48%孩子将“取得高成就”排在价值观的第一位,22%孩子选择了“关心他人”,有30%的孩子则选择了“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更有孩子不加掩饰地说,“比起做一件帮助他人的好事,我妈妈更会因为我得了第一名而高兴”。

毫无疑问,家长、学校、社会对成功浓墨重彩的提倡,让孩子们也开始重视成就高于重视道德。 

美国很多媒体人、学者,都在批评美国是一个“SAT痴迷的国家”,成年人对名校、阶层和地位的功利心态,让青少年们越来越缺乏同理心、不在乎道德,变成了功利主义者。

而相比之下,中国人对高考制度、更高阶层和成功人生的追逐程度,也应是不相上下。因此不难想象,关注“高成就”多于“关心他人”的中国人,理应也会占据最大比例。 

这种社会风气,不得不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开始纠结:

到底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重要,还是做一个善良大方、乐于助人的人重要?

在这个“一个人进步,就得有一个人退步”的时代,如果取得好成就需要孩子冷酷拼杀,那么你会选择让孩子“更加成功”,还是“成为一个礼让慷慨的好人”呢?

或者,更高成就和做个好人,能不能同时兼得呢? 

也许有人会说,我希望孩子首先成为一个好人,其次是个成功的人。

不过,先别高估自己言行一致的程度,下一篇文章,我们就会呈现当今很多父母有多么言行不一,嘴上要求孩子关爱集体、关心他人,关键时刻依然是成就当先、美德居后。

看看那些为了让孩子当班长,不惜带着孩子作弊送礼,以及为了孩子不吃亏,而不惜放任孩子侵犯他人的家长,你就知道这样的父母有多普遍了。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他们之所以关注成就多过恪守道德,应该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成就有时候要和道德产生冲突,所以如果要只选其一,追求高成就会给自己带来更高回报”。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就需要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看为了成功违背道德,和恪守道德、秉承同理心,到底哪个回报大。 

自从科学家开始研究道德,就有无数研究结论证明,如果父母重视道德修养和同理心培养,不但不会耽误孩子前程,还会非常有利于他们取得高成就。 


同理心使人获得权力、更加成功

所谓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同理心是拥有道德的基础,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道德感培养时,会以同理心为衡量标准。

首先,对于一个人来说,拥有强烈的同理心、善于关注他人感受,并能够慷慨给予、理解他人、与他人合作,能够让他在一个集体中获得认可和权力。

无论在哪个年代,无论年龄大小,能够敏感地关注他人情绪、在意他人需求,就是长期掌权的关键。 

所谓权力,其实并非以权威来控制人、以暴力来谋私利,权力就是影响他人。而让别人发自内心授予我们权力的途径,只能是通过善待和关爱他人,关注他人需求,帮助集体实现利益来实现的。

激励两岁的孩子心悦诚服地吃蔬菜,鼓励固执的同事把工作做到最好,或者说服他人为自己提供帮助,其中都蕴含着权力。

所以,只有你诚心诚意对别人好,他才能心服口服地让你追随你,让你获得权力。

根据研究,一个5岁的小女孩如果有很强的理解他人的能力,那么在她8岁的时候,就会有更密集的社交圈,和更多好朋友。同样,理解力强、善于分享的青少年,也会有更广的社交圈,获得更多他人信任,学习成绩也会更好。 

当一个同理心强的孩子进入大学,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会更加优异,也会更容易在一个组织内担当领导角色,进入职场以后对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同时其工作表现、谈判能力更强,升职几率也更高,自然获得更高权力。

当一个同理心强的人做了领导,他所领导的团队就会拥有更高效率、易于创新,享受工作过程,也不易于陷入焦虑和劳累。 

同理心让人自信和坚强

其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道德感强、同理心强,能够拥有强烈的、积极的自我认知,也就更加自信。他们会明确自我与他人的边界,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感知他人感情,不会随意侵犯他人私人边界。 

一个拥有强烈自我认知的人,是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或者生活逆境,而随意陷入不安情绪的。一旦生活遇到不顺,这种人自我管理的能力就会比自我认知弱的人强一些,同时也能进行有效的自我安慰,自然就可以积极地处理负面情绪,避免长期遭到巨大挫折的控制。 

因此,同理心强、道德感强的人,陷入抑郁和焦虑的几率就更小,也就因此能成为内心坚强的人。

同理心让人自控力强

 再次,对于一个人的成就来说,同理心强、关爱他人、善于分享,自控力也会比较强。如果你了解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以及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提及的“非认知能力”,你就会明白,自控力是一个人取得高成就的关键。

虽然自控力强并不能保证一个孩子成绩好、未来佳,但这是帮助孩子坚持做一件事、不轻易在枯燥时刻放弃努力的重要因素。 

还有研究表明,自控力强的孩子,自我驱动力强,对于未来成就的理想抱负也更高,在这种精神驱动力下,他们会做出有利于达成目标的明智选择,做出的行为自然也会更有进取性,获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也就不难了。 


同理心让人幸福感强

除了在个人成就上有帮助,道德感和同理心强的孩子,能更少参与霸凌,极大程度地提升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在友谊和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做得更好。

这很好理解,一个善于理解他人、感知他人感情的人,自然能给朋友和爱人给予更多切实有效的关怀,他们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很差。 

而人际关系的优质,已经被诸多研究证明,可以预示人的幸福感。 

如果综合上面关于“同理心强对一个人的影响”,我们就可以总结出:

道德感强、同理心强、理解他人、善于分享的人,不仅更容易获得他人喜爱和尊重,而且更加懂得尊重他人,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也就不容易失去友谊和爱情。 

同时他们内心更加强大和成熟,不太容易陷入糟糕状态。而且,这种人自控力更强、自我驱动力更高,因此也就能在学业、事业上取得好的成就。 

这样看来,其实“道德感强”和“成就高远”两者,是可以相辅相成、同时兼得的。历史和研究也都证明,同理心是成为伟大领导者、创业者和管理者的关键因素。 

有社会心理学家,对于各领域的长期掌权者做过研究,以探查为什么有的人能顺利升至高级管理职位,并获得多数人的认可,成为一个有能力的领导。 

结果发现,这些人都具有五大性格特征:

外向(主动与人交往)、亲和(合作、分享、付出)、尽责(专注于集体目标和规范)、情绪稳定(冷静、全面),以及开放(接受他人的观念和感受)。 

相反地,什么样的人得不到权力和他人认可呢?

就是那些回避社会交往、利用他人谋一己之利、忽视集体目标和规范、喜欢抱怨又心存戒备,以及不理会他人想法的人。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昔日美国总统林肯,就被形容“思维冷静、想法实际,洞察力十足,倾听所有人的声音,与大家平等交谈,重视每个人的建议”。 

要知道,他出身于贫困家庭,身材瘦如竹竿,也没有接受系统完整的教育,在身材相貌、学历水平和阶级地位中,没有一项占优。但他有高超的语言技巧,极强的沟通能力,他通过关注他人需求、提高集体利益来获得权力,并通过以同理心赢得人心、巩固集体利益来维持权力。 

在中国,能够长期获得权力、维持权力的人,在同理心和道德感方面,也不会太差,也许你就听过这样那样的故事。 

所以,现在你应该知道了,仅仅期待孩子未来成功,而忽略对孩子的同理心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这无法让他们走得更高更远。 


道德培养使集体更加高效

除了上一部分说的“道德培养对一个人的好处”,注重孩子的同理心提升、道德感加强,对于一个集体,也是好处不少。 

早有研究指出,如果一个学校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适度进行美德教育和人格培养,那么学生的学术成绩更高、出勤率更高,同时管教问题更少、校园暴力更少,学生的毒品滥用也会更少,教学管理也更加高效。 

这种学校的孩子,会感受到更多安全感,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同学善于尊重他人,拥有责任感和同情心。 

如果举个例子,用国民幸福感排名第一的丹麦,是最为恰当的案例。 

丹麦人民的幸福度之所以最高,并非仅仅是因为国家有钱、气候宜人,这与国家教育系统对孩子的同理心培养,是分不开的。 

从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丹麦政府就会在学校实施各种各样强制性项目,教会孩子关心他人、识别情绪,提升同理心和道德感。

在一个叫做Step by Step的项目中,老师会给孩子们展示表达不同表情的照片(悲伤、恐惧、生气、失望、快乐等),然后孩子们会讨论这些图片,读懂面部表情背后的真实情绪,并将合适的形容词放在图片旁边,从而学习如何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概念化。 

同时,孩子们还会学习如何尊重他人,因为无论看到什么表情,老师都会提醒孩子们,学会识别就已经足够,不应该随意评价这些表情,要学会尊重他人情绪。 

在另一个叫做CAT-kit的项目中,孩子还会被引导学习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感觉和想法,过程也会用到各种情绪的图片。老师还会让孩子们判断情绪的激烈程度,并通过量词表达自己的心情。

此外,孩子们又会被要求画出家人、朋友、老师和陌生人,以便学会更好地理解他人,在关心自己熟悉的人同时,还能关心遥远地区正在遭受厄运的陌生人。 

那么,丹麦教育者怎样教会孩子与他人合作呢?他们会有意识地鼓励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优劣势的孩子一起玩耍学习,比如成绩好的孩子带着成绩差的孩子学习,害羞的孩子跟着开朗的孩子玩。 

这个方式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需要在相处过程中一起合作、相互学习、彼此尊重,从而让一个集体达到更好的状态。

诸多研究表明,这种混龄学习的模式,能让弱势孩子迅速提升,优势孩子也能通过帮助他人学习、讲解相关题目,从而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习惯于帮助别人的孩子,还能更加敏锐地觉察到同学何时需要帮助,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同理心。 

要知道,能把知识讲解给别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在识别他人需求的同时,给予有效帮助,这是让一个人通用一生的好技能。 

针对这种模式的研究也证实,孩子们通过合作学习,能从更深层次习得同理心,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他们的大脑也会在获得满足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智力提升。 

合作不仅使他人获益,也让自身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升能力。 

相信有意提升孩子同理心的家长,也能从丹麦的教育模式中获得启发。

如今的中国,可能还无法从政策层面上主导如此人性化、针对性的教育,但在家庭教育的环节,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相关培养。 


同理心培养,使家庭更和谐

说完了同理心对集体效率的提升,我们再来说对一个家庭的好处。 

相信你已经理解,同理心强会使人更加亲和,也更容易体察他人情绪,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就会帮助人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长能够在培养孩子同理心的同时,顺便锻炼自己的耐心,提升自己关心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有了孩子以后,我发现了很多隐藏在自己性格深处的问题,比如缺乏耐心、略微冷血、有些自私(捂脸)。

亲子关系这面照妖镜,让我看到了更加不完美的自己,也让我意识到,如果不从自己这一环做出改变,将很难真切地教孩子做一个慷慨、热心、善良的人。 

毕竟,孩子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家长的言行,一个嘴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的家长,必然会遭遇教育的滑铁卢。 

也有社会学家证实,成年人对孩子的影响,并非简单的、单向的、线性的,而是复杂的、双向的、螺旋的。也就是说,在家庭这个复杂的动态环境中,不仅仅是父母教育孩子,孩子也在一点点影响父母,两者在互相影响中,共同获得道德和情感的发展。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会发现自己更柔软、更敏感,也会发自内心地想为孩子做一个好人,从而获得更高程度的同理心、牺牲能力和道德敏感性。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教育孩子,其实也在提升父母自己的道德修养。当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理解他人的能力,那么婚姻中的很多问题也就可以避免了,所以家庭和谐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学习成为一个好人,是一件持续一生的事情。

孩子提醒我们赏识他人、慷慨豁达,监督我们做事公平、诚实正直,也让我们内心成熟强大,遇事镇定不慌。 

用一句鸡汤来说,孩子让父母成为更好的人。相信你我都有同感。 


结语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教孩子做一个好人? 

因为做一个秉持道德、关爱他人的好人,只会让我们拥有更好的性格、更高的成就,收获更好的人缘,世俗点来说,还有更大的权力和更久的掌权。

教一个孩子成为好人,只会让一个教育系统更加高效、更为人性,使一对父母更加柔软、更加自律,家庭也愈加和谐。 

用一句伟光正的话来说,这是一件让整个社会都获益的事情,只不过我们是通过科学研究来论证这个结果,相信会比鸡汤更加有力。 

不过,有的人可能会对于“教会孩子善良”这件事有所纠结,我知道你的疑虑在哪里。

诚然,在中国,完完全全做一个好人,很可能是吃力不讨好,或者有风险的一件事。

因为帮助他人而惹上麻烦,甚至丢掉性命的事件屡见不鲜,好心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上的事情,也令我们在他人需要帮助时迟疑再三,更不要说罗尔之辈利用群众善良赚钱的丑恶之事了。 

现在的社会,恪守道德有成本,做个好人有代价。

这也是为什么,家长们在传递价值观时有所纠结的原因。到底应该教育孩子乐于助人,还是先教会孩子识别骗子和坏人呢?

当孩子受到欺负时,教他们以牙还牙很解气,但也同时默许了孩子“你可以使用暴力”。孩子尚且无法控制住行为,这种开绿灯很可能就让他们习惯性使用暴力,正如很多国家不敢将安乐死合法化,因为人性在善恶之间跨越的尺度,你我从来无法估量。 

在我看来,教会孩子基本的道德观念、引导他们做一个大方向上的好人,是一定有必要的。但同时,我们可以在他们年龄合适的时候,适度让他们了解人性的丑恶之处,帮助他们学会识别骗术、觉察恶意。 

同时,大事上为善,小事上谨慎;原则上守道德,底线上不作恶。

以最大诚意对他人和世界温柔相待,以最恶揣测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如此以往,应该可以在确保孩子做好人的同时,不主动作恶,也不会轻易受伤。至少未来我会这样教育我的孩子。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继续挖一个坑,下一期谈谈“孩子在不同年龄,如何逐渐形成道德    感”,以及方法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道德感”。 

下期见~


References:

Paul Barnwell. Students' Broken Moral Compasses. from The Atlantic.                                           

Sandra Crosser. Emerging Morality: How Children Think About Right and Wrong. from Earlychildhoodnews.

Jessica Lahey. The Benefits of Character Education. from The Atlantic.

Rick Weissbourd and Stephanie. THE CHILDREN WE MEAN TO RAISE:The Real Messages Adults Are Sending About Values.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2014

Darcia Narvaez.Does Reading Moral Stories Build Character?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Vol. 14, No. 2, June 2002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