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拿着一辆小车,那个小男孩带着一架小飞机,他们都想玩对方手里的玩具。这山望着那山高,别人的永远比自己的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天性。
可此时的他们,仍然犹如小婴儿一般,觉得自己才是世界中心,所以礼貌分享这个品质,在他们身上依然难以成形,于是两个小孩开始了争抢。
作为一个“很懒”的妈妈,我总是期待孩子在同龄人冲突中自己解决问题,因为这是锻炼社交能力的好机会。也由于我早先从书上得知,两岁孩子的“自利主义”,是自然发展的天性,假以时日即可改变,所以并没有出手帮忙,或强制他分享。
而且两个孩子并没有哭闹,只是一来一往地进行对抗,所以我就在一旁饶有兴趣地观察他们。
然而,小男孩的奶奶立马不淡定了,伸手过来抢过孙子手里的小飞机,塞到了我家宝宝的手里,一边回头嗔怪孙子是“不懂分享,自私的坏孩子”。
被抢走心爱玩具的小男孩懵了一下,委屈的小脸挤成一团,接着开始嚎啕大哭,我这才明白什么是“断了线的珍珠”。尴尬之余,我把小飞机从宝宝手里拿过来还给了小男孩,和宝宝一起蹲在他身边安慰。
可是这个奶奶正如我自己的妈妈一样,一点也看不得小孩子哭,一听到哭声,就立刻低头开始数落孙子:“这么自私还哭,再哭,我就扔下你不管了”。
也许是被奶奶恶狠狠的语气给吓到了,小男孩哭得更凶了,小手背不停揉着眼睛,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听得我这个旁人都心有戚戚焉。
我想带宝宝和他说“对不起”,可转念一想,小男孩哭并不是因为抢玩具,而是因为被奶奶强迫分享和威胁抛弃,如果这时候让我的宝宝道歉,又有替罪羊之嫌,对他好像又不太公平。
所以犹豫再三,我就带着宝宝讪讪地离开了,回到家后内心还是有些不安,和宝宝聊了聊不应该抢玩具的事。
这之后几天,我们再次在小区看到了那个小男孩,他看到我们,第一反应就是紧紧护住自己的玩具,还把玩具放到了身后,用警惕的眼光打量着我们,时不时还小心翼翼地瞟一眼和别人聊天的奶奶,可能是生怕奶奶再次抢走自己的玩具。
在一个两岁多的小男孩心里,留下这样一个不好的印象,让我十分愧疚和尴尬。
争抢玩具,在两岁前的小孩子身上,再正常不过。因为他们尚且没有发展出足够的同理心,也没有能力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更不懂礼让和道德为何物,他们是完全自利、自我中心的小生物。
哪怕有的孩子愿意在大人迫使下分享自己的东西,也是因为避免被惩罚,或者取悦身边的大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内心就想分享。
相信你我都有小时候被强迫分享玩具,或者被亲戚小孩拿走玩具,还不被允许生气的经历。虽然当时还小,但彼时内心的委屈和不甘,到现在都留在心里。
人类生来自利,但在他们成长过程中,随着认知能力的增强,以及亲子依恋关系的促进,就会自然拥有分享的能力,再加上父母刻意引导,还是可以成为一个慷慨分享的人的。
这只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大人不必心急,更无需这么早就担心孩子的品质问题。
可很少有大人了解这个客观规律,大人的大脑,早已被植入了各种社会准则和道德理念,我们会理所当然地用大人的视角看待孩子,贬斥自私行为、唾弃自利主义。
虽然我们的心智和大脑已经成熟,也尽管我们自己就是从自私的小婴儿成长而来,可我们依然无法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孩子的“不愿分享”,还给他们这种合乎年龄的正常行为扣上“自私、任性、坏”的大帽子。
试想一下,你会把一个还不会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的孩子,叫做“坏孩子”吗?如果不会,可为什么很多人,会把因为认知能力、大脑功能和道德观念尚不成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自利行为的孩子,叫做坏孩子呢?
没学会分享,和没学会吃饭上厕所,其实是一样的性质啊。
可见,依然有很多家长,还不明白孩子道德感成熟的自然过程。所以今天的文章,就是来填上一篇文章中挖下的坑——“怎样帮孩子成为一个道德的人”。
至于为什么要从“分享”这件事谈道德,其实是因为,分享连接着同理心程度、自控力强度、识别他人情感的能力,还有对自我牺牲的理解性,以及慷慨、关心他人和利他主义等道德范畴内的行为,属于一种“高智能行为”。
无私分享,是一件连大人都不容易做好的事情,更不是人类天生就具备的能力。
所以,“分享”这件事,在大脑尚未发育完全、尚不知站在他人角度权衡利弊的小孩子身上,是一件天然的难事,需要后天学习。
而根据我们的研究,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关心他人、换位思考,并能慷慨分享、品德高尚的人,光凭家长以身作则还不够。
这个能力的学习,更需要家长清楚孩子对道德的认知发展过程,并根据他们在各年龄段对道德的理解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切不可揠苗助长、操之过急。
如果不了解孩子正常的道德感发展规律,就会出现“强迫分享”,以及用大人的标准强求孩子,从而让孩子失去主动向善的兴趣。
有研究显示,有25-50%的关心他人、乐于给予、慷慨大方的人格品质,是由先天基因决定的,这就给后天教养留下了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父母的了解和引导,道德观念是孩子可以学会的。
这期文章,就是来帮大家弄清楚其中门道的。为了避免让大家在长文中耗费过多脑细胞,这个主题的文章会分成两篇来呈现。
首先,在了解孩子的道德感发展过程之前,我们需要仔细想想,我们为什么希望孩子成为一个道德感强的“好人”,以及在这个时代,成为一个“好人”究竟有多重要。因为只有了解这个问题,家长才能不至于被功利目的迷昏了头,从而发自内心地重视孩子的道德培养。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会谈谈儿童道德感发展具体过程,以及家长可以怎样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
为什么做一个“好人”很重要?
也许在70、80以及90后(95后以前)的童年中,《三字经》、《弟子规》和各种颂扬传统美德的古典故事,都占据了启蒙教材的大半江山。
礼义廉耻、尊老爱幼和克己复礼,通常成为父母对我们行为标准的基本要求。
可以说,传统道德教育,在90后以前的人身上,还是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不过到了现在,人们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尤其95后),是信仰缺失、价值观颠覆的一代。很多人关注成就多于关注道德,于是催生了一大批光明正大标榜利己主义的年轻人。
我还没找到中国的有关调查,但在美国一项2012年针对青少年的调查显示,57%的青少年表示,如果在追求成功的路上,需要做一些有违道德的事,他们是愿意去做的;24%表示,生气时威胁或殴打他人是无妨的;75%坦陈自己抄袭过作业,52%表示自己曾有过至少一次考试作弊。
另有一项哈佛大学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让10000名青少年对“关心他人”、“取得高成就”和“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三项人生目标排序以后,研究者发现,有48%孩子将“取得高成就”排在价值观的第一位,22%孩子选择了“关心他人”,有30%的孩子则选择了“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更有孩子不加掩饰地说,“比起做一件帮助他人的好事,我妈妈更会因为我得了第一名而高兴”。
毫无疑问,家长、学校、社会对成功浓墨重彩的提倡,让孩子们也开始重视成就高于重视道德。
美国很多媒体人、学者,都在批评美国是一个“SAT痴迷的国家”,成年人对名校、阶层和地位的功利心态,让青少年们越来越缺乏同理心、不在乎道德,变成了功利主义者。
而相比之下,中国人对高考制度、更高阶层和成功人生的追逐程度,也应是不相上下。因此不难想象,关注“高成就”多于“关心他人”的中国人,理应也会占据最大比例。
这种社会风气,不得不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开始纠结:
到底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重要,还是做一个善良大方、乐于助人的人重要?
在这个“一个人进步,就得有一个人退步”的时代,如果取得好成就需要孩子冷酷拼杀,那么你会选择让孩子“更加成功”,还是“成为一个礼让慷慨的好人”呢?
或者,更高成就和做个好人,能不能同时兼得呢?
也许有人会说,我希望孩子首先成为一个好人,其次是个成功的人。
不过,先别高估自己言行一致的程度,下一篇文章,我们就会呈现当今很多父母有多么言行不一,嘴上要求孩子关爱集体、关心他人,关键时刻依然是成就当先、美德居后。
看看那些为了让孩子当班长,不惜带着孩子作弊送礼,以及为了孩子不吃亏,而不惜放任孩子侵犯他人的家长,你就知道这样的父母有多普遍了。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他们之所以关注成就多过恪守道德,应该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成就有时候要和道德产生冲突,所以如果要只选其一,追求高成就会给自己带来更高回报”。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就需要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看为了成功违背道德,和恪守道德、秉承同理心,到底哪个回报大。
自从科学家开始研究道德,就有无数研究结论证明,如果父母重视道德修养和同理心培养,不但不会耽误孩子前程,还会非常有利于他们取得高成就。
同理心使人获得权力、更加成功
所谓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同理心是拥有道德的基础,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道德感培养时,会以同理心为衡量标准。
首先,对于一个人来说,拥有强烈的同理心、善于关注他人感受,并能够慷慨给予、理解他人、与他人合作,能够让他在一个集体中获得认可和权力。
无论在哪个年代,无论年龄大小,能够敏感地关注他人情绪、在意他人需求,就是长期掌权的关键。
所谓权力,其实并非以权威来控制人、以暴力来谋私利,权力就是影响他人。而让别人发自内心授予我们权力的途径,只能是通过善待和关爱他人,关注他人需求,帮助集体实现利益来实现的。
激励两岁的孩子心悦诚服地吃蔬菜,鼓励固执的同事把工作做到最好,或者说服他人为自己提供帮助,其中都蕴含着权力。
所以,只有你诚心诚意对别人好,他才能心服口服地让你追随你,让你获得权力。
根据研究,一个5岁的小女孩如果有很强的理解他人的能力,那么在她8岁的时候,就会有更密集的社交圈,和更多好朋友。同样,理解力强、善于分享的青少年,也会有更广的社交圈,获得更多他人信任,学习成绩也会更好。
当一个同理心强的孩子进入大学,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会更加优异,也会更容易在一个组织内担当领导角色,进入职场以后对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同时其工作表现、谈判能力更强,升职几率也更高,自然获得更高权力。
当一个同理心强的人做了领导,他所领导的团队就会拥有更高效率、易于创新,享受工作过程,也不易于陷入焦虑和劳累。
同理心让人自信和坚强
其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道德感强、同理心强,能够拥有强烈的、积极的自我认知,也就更加自信。他们会明确自我与他人的边界,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感知他人感情,不会随意侵犯他人私人边界。
一个拥有强烈自我认知的人,是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或者生活逆境,而随意陷入不安情绪的。一旦生活遇到不顺,这种人自我管理的能力就会比自我认知弱的人强一些,同时也能进行有效的自我安慰,自然就可以积极地处理负面情绪,避免长期遭到巨大挫折的控制。
因此,同理心强、道德感强的人,陷入抑郁和焦虑的几率就更小,也就因此能成为内心坚强的人。
同理心让人自控力强
再次,对于一个人的成就来说,同理心强、关爱他人、善于分享,自控力也会比较强。如果你了解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以及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提及的“非认知能力”,你就会明白,自控力是一个人取得高成就的关键。
虽然自控力强并不能保证一个孩子成绩好、未来佳,但这是帮助孩子坚持做一件事、不轻易在枯燥时刻放弃努力的重要因素。
还有研究表明,自控力强的孩子,自我驱动力强,对于未来成就的理想抱负也更高,在这种精神驱动力下,他们会做出有利于达成目标的明智选择,做出的行为自然也会更有进取性,获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也就不难了。
同理心让人幸福感强
除了在个人成就上有帮助,道德感和同理心强的孩子,能更少参与霸凌,极大程度地提升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在友谊和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做得更好。
这很好理解,一个善于理解他人、感知他人感情的人,自然能给朋友和爱人给予更多切实有效的关怀,他们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很差。
而人际关系的优质,已经被诸多研究证明,可以预示人的幸福感。
如果综合上面关于“同理心强对一个人的影响”,我们就可以总结出:
道德感强、同理心强、理解他人、善于分享的人,不仅更容易获得他人喜爱和尊重,而且更加懂得尊重他人,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也就不容易失去友谊和爱情。
同时他们内心更加强大和成熟,不太容易陷入糟糕状态。而且,这种人自控力更强、自我驱动力更高,因此也就能在学业、事业上取得好的成就。
这样看来,其实“道德感强”和“成就高远”两者,是可以相辅相成、同时兼得的。历史和研究也都证明,同理心是成为伟大领导者、创业者和管理者的关键因素。
有社会心理学家,对于各领域的长期掌权者做过研究,以探查为什么有的人能顺利升至高级管理职位,并获得多数人的认可,成为一个有能力的领导。
结果发现,这些人都具有五大性格特征:
外向(主动与人交往)、亲和(合作、分享、付出)、尽责(专注于集体目标和规范)、情绪稳定(冷静、全面),以及开放(接受他人的观念和感受)。
相反地,什么样的人得不到权力和他人认可呢?
就是那些回避社会交往、利用他人谋一己之利、忽视集体目标和规范、喜欢抱怨又心存戒备,以及不理会他人想法的人。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昔日美国总统林肯,就被形容“思维冷静、想法实际,洞察力十足,倾听所有人的声音,与大家平等交谈,重视每个人的建议”。
要知道,他出身于贫困家庭,身材瘦如竹竿,也没有接受系统完整的教育,在身材相貌、学历水平和阶级地位中,没有一项占优。但他有高超的语言技巧,极强的沟通能力,他通过关注他人需求、提高集体利益来获得权力,并通过以同理心赢得人心、巩固集体利益来维持权力。
在中国,能够长期获得权力、维持权力的人,在同理心和道德感方面,也不会太差,也许你就听过这样那样的故事。
所以,现在你应该知道了,仅仅期待孩子未来成功,而忽略对孩子的同理心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这无法让他们走得更高更远。
道德培养使集体更加高效
除了上一部分说的“道德培养对一个人的好处”,注重孩子的同理心提升、道德感加强,对于一个集体,也是好处不少。
早有研究指出,如果一个学校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适度进行美德教育和人格培养,那么学生的学术成绩更高、出勤率更高,同时管教问题更少、校园暴力更少,学生的毒品滥用也会更少,教学管理也更加高效。
这种学校的孩子,会感受到更多安全感,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同学善于尊重他人,拥有责任感和同情心。
如果举个例子,用国民幸福感排名第一的丹麦,是最为恰当的案例。
丹麦人民的幸福度之所以最高,并非仅仅是因为国家有钱、气候宜人,这与国家教育系统对孩子的同理心培养,是分不开的。
从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丹麦政府就会在学校实施各种各样强制性项目,教会孩子关心他人、识别情绪,提升同理心和道德感。
在一个叫做Step by Step的项目中,老师会给孩子们展示表达不同表情的照片(悲伤、恐惧、生气、失望、快乐等),然后孩子们会讨论这些图片,读懂面部表情背后的真实情绪,并将合适的形容词放在图片旁边,从而学习如何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概念化。
同时,孩子们还会学习如何尊重他人,因为无论看到什么表情,老师都会提醒孩子们,学会识别就已经足够,不应该随意评价这些表情,要学会尊重他人情绪。
在另一个叫做CAT-kit的项目中,孩子还会被引导学习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感觉和想法,过程也会用到各种情绪的图片。老师还会让孩子们判断情绪的激烈程度,并通过量词表达自己的心情。
此外,孩子们又会被要求画出家人、朋友、老师和陌生人,以便学会更好地理解他人,在关心自己熟悉的人同时,还能关心遥远地区正在遭受厄运的陌生人。
那么,丹麦教育者怎样教会孩子与他人合作呢?他们会有意识地鼓励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优劣势的孩子一起玩耍学习,比如成绩好的孩子带着成绩差的孩子学习,害羞的孩子跟着开朗的孩子玩。
这个方式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需要在相处过程中一起合作、相互学习、彼此尊重,从而让一个集体达到更好的状态。
诸多研究表明,这种混龄学习的模式,能让弱势孩子迅速提升,优势孩子也能通过帮助他人学习、讲解相关题目,从而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习惯于帮助别人的孩子,还能更加敏锐地觉察到同学何时需要帮助,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同理心。
要知道,能把知识讲解给别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在识别他人需求的同时,给予有效帮助,这是让一个人通用一生的好技能。
针对这种模式的研究也证实,孩子们通过合作学习,能从更深层次习得同理心,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他们的大脑也会在获得满足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智力提升。
合作不仅使他人获益,也让自身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升能力。
相信有意提升孩子同理心的家长,也能从丹麦的教育模式中获得启发。
如今的中国,可能还无法从政策层面上主导如此人性化、针对性的教育,但在家庭教育的环节,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相关培养。
同理心培养,使家庭更和谐
说完了同理心对集体效率的提升,我们再来说对一个家庭的好处。
相信你已经理解,同理心强会使人更加亲和,也更容易体察他人情绪,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就会帮助人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长能够在培养孩子同理心的同时,顺便锻炼自己的耐心,提升自己关心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有了孩子以后,我发现了很多隐藏在自己性格深处的问题,比如缺乏耐心、略微冷血、有些自私(捂脸)。
亲子关系这面照妖镜,让我看到了更加不完美的自己,也让我意识到,如果不从自己这一环做出改变,将很难真切地教孩子做一个慷慨、热心、善良的人。
毕竟,孩子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家长的言行,一个嘴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的家长,必然会遭遇教育的滑铁卢。
也有社会学家证实,成年人对孩子的影响,并非简单的、单向的、线性的,而是复杂的、双向的、螺旋的。也就是说,在家庭这个复杂的动态环境中,不仅仅是父母教育孩子,孩子也在一点点影响父母,两者在互相影响中,共同获得道德和情感的发展。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会发现自己更柔软、更敏感,也会发自内心地想为孩子做一个好人,从而获得更高程度的同理心、牺牲能力和道德敏感性。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教育孩子,其实也在提升父母自己的道德修养。当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理解他人的能力,那么婚姻中的很多问题也就可以避免了,所以家庭和谐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学习成为一个好人,是一件持续一生的事情。
孩子提醒我们赏识他人、慷慨豁达,监督我们做事公平、诚实正直,也让我们内心成熟强大,遇事镇定不慌。
用一句鸡汤来说,孩子让父母成为更好的人。相信你我都有同感。
结语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教孩子做一个好人?
因为做一个秉持道德、关爱他人的好人,只会让我们拥有更好的性格、更高的成就,收获更好的人缘,世俗点来说,还有更大的权力和更久的掌权。
教一个孩子成为好人,只会让一个教育系统更加高效、更为人性,使一对父母更加柔软、更加自律,家庭也愈加和谐。
用一句伟光正的话来说,这是一件让整个社会都获益的事情,只不过我们是通过科学研究来论证这个结果,相信会比鸡汤更加有力。
不过,有的人可能会对于“教会孩子善良”这件事有所纠结,我知道你的疑虑在哪里。
诚然,在中国,完完全全做一个好人,很可能是吃力不讨好,或者有风险的一件事。
因为帮助他人而惹上麻烦,甚至丢掉性命的事件屡见不鲜,好心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上的事情,也令我们在他人需要帮助时迟疑再三,更不要说罗尔之辈利用群众善良赚钱的丑恶之事了。
现在的社会,恪守道德有成本,做个好人有代价。
这也是为什么,家长们在传递价值观时有所纠结的原因。到底应该教育孩子乐于助人,还是先教会孩子识别骗子和坏人呢?
当孩子受到欺负时,教他们以牙还牙很解气,但也同时默许了孩子“你可以使用暴力”。孩子尚且无法控制住行为,这种开绿灯很可能就让他们习惯性使用暴力,正如很多国家不敢将安乐死合法化,因为人性在善恶之间跨越的尺度,你我从来无法估量。
在我看来,教会孩子基本的道德观念、引导他们做一个大方向上的好人,是一定有必要的。但同时,我们可以在他们年龄合适的时候,适度让他们了解人性的丑恶之处,帮助他们学会识别骗术、觉察恶意。
同时,大事上为善,小事上谨慎;原则上守道德,底线上不作恶。
以最大诚意对他人和世界温柔相待,以最恶揣测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如此以往,应该可以在确保孩子做好人的同时,不主动作恶,也不会轻易受伤。至少未来我会这样教育我的孩子。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继续挖一个坑,下一期谈谈“孩子在不同年龄,如何逐渐形成道德 感”,以及方法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道德感”。
下期见~
References:
Paul Barnwell. Students' Broken Moral Compasses. from The Atlantic.
Sandra Crosser. Emerging Morality: How Children Think About Right and Wrong. from Earlychildhoodnews.
Jessica Lahey. The Benefits of Character Education. from The Atlantic.
Rick Weissbourd and Stephanie. THE CHILDREN WE MEAN TO RAISE:The Real Messages Adults Are Sending About Values.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2014
Darcia Narvaez.Does Reading Moral Stories Build Character?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Vol. 14, No. 2, June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