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今天是我国第18个记者节,小编特意找来报社几位记者,请他们讲讲采访一线的故事,虽然这些事已经过去很久,现在读来依然令人感动。
刘晓星、邓佳、黄婷婷都是小编的同事。作为一名环境新闻的记录者,他们用一图一字见证环境事业波澜壮阔的大历史。晓星说“我会因为工作,常常在女儿熟睡的时候,亲亲她的小脸,背起行囊再出发”。婷婷说“去玉树采访的第二年,我收到一块石头,上面用中文和藏语写着—'玉树不会忘记'”。邓佳老师说“拍的那张照片,迅速得到几个部委的反应,也算是对灾区人民的一点贡献吧”。魏巍说“谁是最可爱的人?”,我想说:他们就是。致敬每一位奋斗着的新闻记者,节日快乐!
望着女儿熟睡的脸庞,我会情不自禁地去亲吻她,满满的幸福与感恩充斥着内心。女儿如今已有七岁了,在过去的2000多个日日夜夜里,更多的时候,她是带着爸爸的吻进入梦乡的。而我会因为工作,常常在女儿熟睡的时候,亲亲她的小脸,背起行囊再出发。
有一天,女儿忽然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选择做记者?要天天出差!”我告诉女儿:这辈子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成为一名记者,去享受和收获其中点点滴滴的快乐。
女儿的话不禁让我回想。多年记者生涯中,最难忘的事情,就是我作为环保系统的代表登上“生态环保”彩车,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展演。2009年10月1日,这一天注定在我的生命中被铭记,而当时,女儿还在我的肚子里。
为了迎接那一刻的到来,参与生态环保彩车展演的每一个人都是彻夜难眠,到了凌晨,大家干脆聚集在一起畅谈。参与展演的人员主要是来自环保和林业系统,环保系统除了我,其他4位分别来自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四川基层环保局和北京环境执法部门。
我是生态环保彩车上最年轻的一位,可谓是一名环保新兵。谈人生、谈理想、谈工作、谈生活,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环保人对工作的那份热爱。
结束热烈的交谈后,我们乘车前往彩车集结地。当我们登上那辆让我们所有人都热血澎湃的彩车,每个人都困意全无,不停地按下相机的快门,想让这一刻变成永恒。其中有一位来自环境执法系统的代表,担心相机耗电太快,甚至还带了两块备用电池。其实,从环境保护部到参加展演的每个人,都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
就拿服装的选择来说,我们5个人分别代表着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执法和环境宣传领域。在服装选择上,只有我的可选择性最大,经过几次筛选,最后选择上身穿白色T恤和红色摄影背心,下身配休闲牛仔裤,意味着作为一位环境记者,肩扛着责任和使命,时刻准备着记录着中国环境保护发展的历史过程。四川青川县环保局的岳奉均特意穿了一身崭新的工作制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傅强是白大褂,北京市环保监察队的吴琼则是一身笔挺的环境监察服装。岳奉均的一句话代表了我们所有人的心声:“我们心里想的都是,如何更好地把中国环保人的精神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自豪感油然而生!”
早上6点,太阳刚刚升起,包括生态环保彩车在内的60辆彩车便早早地在长安街道东侧集结。我们把荣誉奖章佩戴在自己胸前,走下彩车,到其他的彩车面前,拿出相机留念。此时此刻,面前的每个人都让我感动着,参加彩车展演的有院士、劳模、专家,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他们胸前挂满了各种荣誉奖章,这些奖章在阳光下变得格外耀眼。不知不觉,我已经泪流满面,这是激动、喜悦和自豪的泪水。
前方受阅部队铿锵的步伐在耳畔变得愈加响亮,如雄鹰翱翔的空中梯队依次在头顶飞过。彩车上一位展演人员拿出早早准备好的移动电视设备,大家聚集在一起观看,和着远处音乐的节拍,掌声、欢呼声、国歌声充满整个彩车,我不停地摇动着手中的国旗,不停地高呼“祖国母亲,万岁!”
中午11时49分,天安门广场东华表。在2400多名环保志愿者的簇拥下,生态环保彩车整装出发。我们要展现的是环保人的一种风貌、一种精神和一种气势。我们要表达的是对祖国的那份忠诚和对环保事业的那份热爱。此时此刻,流在血脉中的爱国之情变得如此炙热,直白,强烈,心中激荡的情绪喷涌而出,一次次喊出:“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经过天安门广场的7分11秒,每一秒都让我热血沸腾。这一刻,泪水在眼眶中闪动;这一刻,有一种爱在内心激荡。这一刻,有一种感动充斥着我的内心深处。这种感动,叫“平凡”,在环保战线上涌现出了像田洪光、孟祥民等众多环保卫士,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一名环保人的“平凡”。有一种感动,叫“良心”,无论是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四川汶川地震还是渤海溢油现场,无数环保人用良心和生命捍卫人民利益,那一份无私奉献,照耀着我的精神家园。有一种感动,叫“承诺”,在氧气稀少的雪域高原,在荒芜人烟的深山戈壁,在黄河长江边,他们为了保护环境安全,常年承受着远比劳累更难忍受的寂寞与思念。
这些平凡人的坚持与执著,让我深深懂得环保人的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早已扎根在我的心灵深处,成为我砥砺前行的动力。
我自豪,我是一名平凡的环境记者,但是我每天都收获着幸福,收获着感动。
照片背后的故事
◆邓佳
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按报社统一部署,5月13日下午,我临时取消去西藏采访的行程,改飞成都进行采访。
晚上在机场,我碰见好几个媒体朋友,新华社摄影部的记者带上了海事卫星电话,中国经营报的摄影记者则穿了一身迷彩服,还有几个国外通讯社常驻北京的外国记者。候机楼屏幕上,不断滚动播出四川地震新闻。所有的人都心系灾区,紧紧盯着屏幕屏息观看。
因成都机场受地震影响,雷达系统出现故障,加上运输灾区各种物资,成都机场每50分钟起降一架飞机,起飞时间无限延长。当广播终于通知准备登机时,已经是凌晨4点,我们候机整整8个多小时,好多乘客都在长椅上睡着了。
到达成都后,我迅速联络环保部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了解情况,随后直奔德阳、绵阳重灾区采访奋战在抗震一线的环保干部职工。
抵达第一天,我将时任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环境保护部汶川地震工作组组长李干杰看望北川环保局受伤职工的新闻图片及时传回报社,向全国环保系统以至全社会传递了环境保护部的声音和行动。据了解,环境保护部是中央部委中第一个到达四川地震灾区的部门。
5月19日,绵阳市环境监测站将新装备的环境应急监测车开进了北川县擂鼓镇,在采集水样时,河边已经有妇女在洗衣物,人们的生活在逐渐恢复,不时有村民来问水质情况。当环境应急监测车监测大气时,连驻扎在旁边的部队都来观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环境监测车成为灾区民众的定心丸。在环境监测站的同志采完水样和大气监测后,我再次进入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城。
第二次进入县城,道路在部队抢修下好走了许多,可以让我更加近距离地接近这座小城。北川,大禹的故乡,一个美丽的城镇,在那次特大地震中几乎被夷为平地。
经过7天的救援,发现生还者的几率越来越低。最高决策层仍将救人的任务摆在重中之重,一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对遇难者家属和国民精神上的援助。
大灾过后防大疫,随着受灾地区不间断的降雨和气温的升高,救援工作的重点,后来很大一部分放在灾后防疫上。大街上到处都是疾控人员打药,防化部队穿着全套防化服消毒,空气中弥漫着高效杀毒剂的味道,人人戴着口罩。
在一个街口,一群疾控人员在路边休息,地上放着肩背式打药设备,而放在旁边的药箱,上面白底红字写着“敌敌畏”,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东西不是不让用吗?在我当时的印象中,敌敌畏好几年前就被禁止使用了,但这是非常时期,是不是破例了?我不敢肯定。敌敌畏作为强力杀虫剂,曾经被广泛运用,其良好的杀虫作用,也曾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科学研究发现,敌敌畏的降解周期很长,它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给人类以及地球上的其它动物,会带来永久性的伤害。
看着那白底红字的药箱,我凭着职业习惯迅速拍了几张照片。
5月21日,我在成都遇到环境保护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专家,于是我赶紧将在北川发现敌敌畏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并将照片给专家看,他们听到后,感到很惊讶。
5月23日,夜里11点多,时任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副司长罗毅给我打电话,让我速将照片传过去。司长亲自打电话,我一下感觉到事情的重大。
5月25日,各大媒体报道, 卫生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昨天紧急通知四川灾区,禁止使用敌敌畏,以及国家明令禁止的666农药进行杀虫,防止对环境和水源进行污染。
后来,报社同在前方采访的记者告诉我,我提供的北川地震灾区使用敌敌畏的情况引起了环境保护部前方指挥部的高度重视,专家们迅速制定技术报告,并得到了3部委的认可。一张照片、一条信息引起了有关部门的迅速反应,让人们看到了政府部门对人民负责,迅速、准确、果断地处理危机。
回忆起那张照片,我不敢说起到了多大作用,但作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环境新闻记者,凭着专业、敬业的精神,起到了桥梁作用,成功地处理了一个污染隐患,也算是我对灾区人民的一点贡献吧。
烛光下的特别采访
◆黄婷婷
思绪回到2010年5月,青海玉树结古镇,海拔3600米的震区帐篷里。在那里,我完成了人生中最特别的一次采访。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为了解灾后环境隐患和重建计划,5月1日,我和报社其他4位同事主动请缨赶赴地震灾区。
从玉树机场到震中结古镇的路上,看到的是美丽的高原风光。天蓝水清,牦牛成群,仿佛天堂。然而车子驶进震中,便是另一番景象。结古镇满目疮痍,一片废墟。花花绿绿的房子都倒塌了,绘着民族图案的窗户残骸散落在路旁。
按照安排,我们那几天住在青海省环保厅救灾指挥部,与青海省环保厅同志同吃同住,跟随采访。我的主要任务,是对时任青海省环保厅厅长赵浩明做一个专访。
车开到了一片山坡中央。山不高,光秃秃的,土黄的颜色透着苍凉。五六顶蓝色帐篷树立在这里,上面挂的横幅很显眼:环境保护部 青海省环境保护厅抗震救灾现场。这就是我们要住的地方。
“欢迎你们来到救灾指挥部,我是赵浩明。”眼前这个头发凌乱、脸色憔悴,但带着暖暖笑容的人,就是赵厅长了。听厅里的人说,赵厅长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了。
“有两位女同志啊,你们住这个带炉子的帐篷吧。”
这个细节今天想起来依然让我感动。原来,这里的帐篷只有一个是安了炉子的,用作会议室兼厅长卧室。玉树当时早晚温差大,晚上特别冷,一旦感冒容易引发肺气肿,威胁生命。但是赵厅长看到报社来了两位女同志,就把带炉子的帐篷让给了我们,自己搬到另一顶帐篷去了。
这五六顶帐篷中,有一个用作厨房,其他的都是住宿用。水是紧缺的,我们住在这里的3天都没有洗脸洗澡换衣服,走的时候每个人都蓬头垢面,鞋子上全是泥。幸好来的时候我和同事带了一些湿巾,这在当时是很宝贵的物资,我们用的时候都很节约。通常是没有电的,只有急需的时候才用发电机发一点电。吃的除了土豆就是萝卜,因为储存比较方便,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吃到饭菜已经很好了。听当地的人说,那片山上有狼,所以我们是不能随意走动的。
我对赵厅长的专访,就是在这个安了炉子的帐篷里,在烛光下完成的。在这里,赵厅长给我讲述了环保部门在地震发生后是如何第一时间消除环境隐患、防止次生灾害的,也谈到了对以后三江源保护的看法和建议。一篇5000字的专访报道《三江源保护应与社会工程结合》,就这样完成了。这几年,三江源保护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并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与当年包括中国环境报在内的媒体的呼吁是分不开的。
专访做完了。第二天,我和一个同事就申请跟随监测人员老李去采水样。那是我们第一次坐上环境应急监测车,看到里面大大小小的仪器,都觉得很新奇。
车行驶了半小时,到了一条河边,老李说,下车吧。
这条弯弯曲曲、波光粼粼的河流,叫巴曲河。老李拿出一个取水桶,将水打捞上来,然后装进几个干净的水瓶里封存,就完成了一次采样。
由于一路颠簸,我开始有了高原反应,头疼、呕吐,呼吸困难。拗不过老李,直接把我送到方舱医院吸了一点氧。我们只参与了一次采样工作,而当时监测人员为了保证环境安全,每天都要出去好多次。一天夜里12点,我和同事还没有睡着,就听见帐篷外面的监测车,又启动了。
一群默默工作的环保人,让环保精神在高原熠熠发光。这些故事,随后都被刊发在中国环境报上,成为永恒的记忆。第二年,我收到了一块石头,上面用中文和藏语写着,“玉树不会忘记”。
我们也没有忘记玉树,经常在网上关注玉树的消息。重建后的玉树,今非昔比。玉树撤县建市,市政设施更加完善,管理不断加强,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游客慕名而来。但在我们心里,玉树永远是圣洁的,离天很近,离尘世很远。
又是一年记者节。
7年前去玉树时,我还是一个见习记者。后来,作为记者我去过许许多多的地方,再艰苦的条件也没觉得苦过。见证历史、记录时代,本就是记者的使命,也是记者的荣耀。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胡秀芳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苹果版
安卓版
中国环境新闻投稿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