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演员李光洁

专栏|演员李光洁

大众电影杂志 内地男星 2019-03-04 19:27:16 537

一部《流浪地球》,火了整个春节档。然而,李光洁没有火,没有请人炒作。

 

群众的眼睛其实是雪亮的。那天我猫在UME影城看片,亮场灯时,几个大学生模样的观众议论得热烈。一个小“眼镜”说:“李光洁真会演戏,眼神、台词、动作,一样不输!”

 

一个戴花格围巾的小伙说:“谁是李光洁?”

 

穿着鹅牌羽绒服的女孩急了:“李光洁都不知道!老土!”

 

女孩很专业地说:“李光洁算不得明星,也没人设,但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好演员!演员!你们懂吗?又不是网红!”

 

我们都没有贬低网红的意思。但,我为演员鸣不平,为真正的演员鸣不平。

 

何为演员?演员不是每天晒图的、不是博流量的、不是哗众取宠的、不是不会演戏不会说词儿的、不是从韩国整容回来的。演员得是德艺双馨的!一句话:戏好,人好!

 

李光洁正是!

 

李光洁不算明星,更不是大咖。他身上守着一种精神:认“真”演戏,清“白”做人。从他身上,我能寻觅到当年王心刚、庞学勤、张勇手等人民艺术家的影子。

 

李光洁演过许多好戏,尽管他演的戏并没有赚大钱。与他合作过的导演,都夸他。

 

李光洁算是苦孩子。父亲是矿上的,矿倒闭了,失业了。父母蹬三轮,卖货,凭力气供李光洁和弟弟都读上书,念大学。

 

李光洁上中戏大二的时候,开始满世界发自己的小广告,各种招待所、小宾馆去跑剧组,时不时要看万恶的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的副导演的脸色。

 

20岁时,李光洁撞上了张黎,黎叔。一部《走向共和》,观众发现,“光绪皇帝”演得很好。紧接着,看了电视剧《特殊使命》,让我拍案。我就此盯上了李光洁。

 

一个饭局。李光洁来了,留个长发,文静地坐在一隅。我调侃道:“马瘦毛长的,有点像长征时的毛爷爷。”他憨憨地笑。

 

过不了几日,山西电影制片厂李水合厂长为电影《盘尼西林1944》码盘子,请我当托儿。李光洁看了剧本,没有谈价,只问:我演谁?

 

答:“一个新四军地下游击队员,男一。”

 

李厂长很坦诚:“木啥钱,一共150万,胶片电影。”

 

李光洁轻声说:“我演。”

 

半月后,李光洁、车永莉、刘小峰、吴樾等几个都进了组,没酬金,都乐意演,只因剧本有点意思。

 

跑龙套的老明星来了一堆:仲星火、牛犇、梁波罗、张莺、柳杰、徐才根。前辈把一句台词当一部大戏演,李光洁在一旁愣了神。有一天半夜,在野外拍,天寒地冻。表演艺术家郑毓芝穿着单薄,演个卖馄饨的阿婆。李光洁穿得更少,一套中山装。导演一喊停,剧组服装大姐递上军大衣。李光洁冻得直哆嗦,但一转身,却把它披在郑老师身上。

 

我正好去探班,看在眼里。

 

一部小成本胶片电影,民国戏,文武场面齐全,周期只有15天。可想而知,演员们有多累。

 

李光洁没叫苦。有一天,他却领头“罢工”。

 

“ 导演,咱能多拍两条不?”李光洁厚道地问。

 

导演答:“没钱买胶片,只能一比一点五。”

 

也就是说,基本一条过。

 

李光洁又问:“那能拍慢点吗?排排戏。”

 

制片说:“周期不能拖,没银子。”

 

李光洁真的拉脸了:“那我不拍了,太糙了,观众要骂的。”

 

车永莉、刘小峰、吴樾立刻附和,集体罢演。

 

李厂长赶到。“开工吧!以后每天干16小时。我认了。把戏弄好。”于是,全组每天睡四五个小时。

 

片子完成后,成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开幕式电影。

 

于是,李光洁、车永莉、刘小峰,从莫斯科到长春,到青岛,捧回好几个奖。

 

于是,顾长卫等一拨儿导演都看上了李光洁。他开始成为专家眼里最好的演员之一。

 

2016年,他演了电视剧《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流浪地球》正在筹备。导演、制片看了他的英雄照,定了他。李光洁成了此片第一个进组演员。

 

戏里的宇航服几十斤重。他穿了就不能脱,一脱一穿半小时,耽误拍戏。那就不上厕所,那就不喝水。100多天,他拿命换角色。

 

吴京也进组了。他们合作得很好,因为市场,吴京的戏必须加强。因此,李光洁的戏减去很多,包括和女主角的情感戏。

 

李光洁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他是演员,他懂。

 

李光洁的戏大大减弱,后来他依旧那么开心地屁颠屁颠地去路演。

 

我愧为总监制。这个戏与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我是因职务而挂名。

 

刘慈欣、吴京、郭帆、李光洁才是实至名归。

 

我欠李光洁一部戏!

——大众电影杂志——

popularmovies

可能是最会讲明星故事的公众号


如此精彩、惊喜与感动

长按二维码

关注大众电影杂志公众号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