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刘欢力荐的中国口琴第一人杨乐,61岁发首张专辑,举重若轻,自言自语,自得其乐

崔健刘欢力荐的中国口琴第一人杨乐,61岁发首张专辑,举重若轻,自言自语,自得其乐

世伟八音盒AMUSICBOX 内地男星 2018-02-01 00:17:39 764

杨乐:举重若轻,自言自语,自得其“乐”

/卢世伟



我们这一代人,童年时期都还生活中物质非常贫乏的时代,精神层面的追求就更是简陋,就拿音乐来讲,别看我现在工作在音乐行业,高中以前,我唯一接触过的乐器,就是口琴了。口琴真的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普及度最高的一件乐器了,简单,便宜,易携。


而据说是那个时代全中国吹口琴最好的一个人,30年后在一档名叫《中国之星》的节目里我才第一次见到他的尊容,已然是白发苍苍的一花甲大叔,他是杨乐。


很多人应该也都是在这档综艺节目里,听崔健那么隆重而又执着地推荐,才真正认识了杨乐,才知道,他其实可以说是中国口琴第一人,才了解到他曾经那么牛逼闪闪的音乐过往。


刘欢就曾说,“他是中国最优秀的口琴演奏家,我们录音想到口琴第一反应就是他。”



老狼的《同桌的你》,郑钧的《赤裸裸》,尹吾的《出门》等一批内地流行乐坛早期的经典作品,当中的口琴SOLO都来自杨乐,近些年他也担任了诸如电视剧《父母爱情》音乐原声中的口琴演奏,而他与法国口琴大师JJ的斗琴视频,在网络被业内人士疯狂转发。

来听一段杨乐的布鲁斯口琴独奏表演《情深意长》


并且杨乐还不只是专注于口琴一项,长笛才是他真正的专业,先后任北京歌舞团,北京交响乐团的长笛首席多年。

他的布鲁斯口琴硕士学位是之后在法国获得的,除此之外也是爵士萨克斯和吉他演奏的高手,但他的吉他却不是跟任何人学来的,可以说是无师自通,跟同为北京歌舞团的老友文博一起弹着弹着就会了,甚至因此才认识了崔健并引荐他加入了北京交响乐团。

杨乐自己其实并不愿意别人在这个时候总拿什么“第一人”来给他冠名,总拿什么崔健田震什么的给他背书,总说他曾经如何如何,俱往矣,对于曾经被忽略的过往,在这个年纪的人,大多数人其实可能都已是这种心态了。

2017年即将关上大门的时候,已经61岁的杨乐悄悄地发表了他人生的第一张音乐创作作品集《自言自语》(分上下两集推出)。

 

只是奇怪的是,在杨乐年过60后才发行的个人第一张原创音乐专辑时,他却撕下了他身上这个最著名的口琴标签。



《自言自语》上下两集共20首作品中,完全听不到任何一段杨乐的大段口琴或者长笛SOLO,而担任主角的,却是杨乐的吉他和歌声。从始至终,吉他成了聆听杨乐几十年音乐心情的索引,也成了撩拨听者万千思绪的主弦。

杨乐的专辑分享会上也曾谈到,当他在筹备个人的首张音乐作品集时,很多人跟他提到应该如何着重表现一下他的口琴技艺,但杨乐最终还是放弃了,他不想把这张专辑弄成一个专门用来证明自己什么或炫耀自己什么的标志或者手段,活到这个年纪,他应该是觉得已经没有这些个必要了。

是的,通常人们会想要证明或者炫耀的,往往都是自己还并没有真正得到和拥有的东西。智者的生活态度,是举重若轻,所谓那些在人生中通常承载的重量,诸如名分荣耀,成就使命,可以放在别人的传说里,却不必背在自己的身上,这或许是在内地乐坛先驱如杨乐,却并没有像与自己一起同组七合板乐队的老伙伴崔健那样把自己活成了大众口中的先锋,而是活成自己生活里的闲云野鹤的原因吧。



人生无法活得闲散,大抵皆因有一大堆的过去舍不得抛不下,但杨乐显然就很舍得,譬如20多年前他在《东方时空金曲榜》里初试啼声的那首《雨季》,以及后来也曾在电视上好评如潮的《从那以后》《那是谁》《无糖的咖啡》,再譬如他在七合板时期翻唱的那些欧美经典,甚至是他为田震而写的那首堪称内地流行代表之作的《怕黑的女人》,

这些其他人生怕别人记不住的光荣历史,杨乐一件也没有带进自己的作品集里。

这些不是不重要,想来应该已经不再是他当下的生活,当下的心情,于是,他只从自己多年的创作中,挑出了闲云野鹤般的16首,就像他在专辑内页的最后写的那段话:“对我来说,音乐原本是生活中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各种和声,旋律,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妙不可言,乐在其中,加上些想说的话,成了现在的样子,但这只不过是个人感受,算是被记录下的自言自语吧。”


闲云野鹤,没错,《自言自语》上下两集16首歌,让人听到的就是一种闲云野鹤的状态。



吉他的弦三两声轻拢慢捻,不急不缓,杨乐的歌四五句浅唱低吟,不焦不躁,轻飘飘的,慢悠悠的,听的人舒舒服服又恍恍惚惚的,如同信步在寂静的胡同小巷,偶遇一桌闲棋,一壶清茶,掬一缕清风,晒一脸阳光。

它不像我们所熟悉的绝大多数流行音乐,没有什么旋律的起伏,也没有什么情绪的高潮,更没有什么演唱的花式,甚至没有什么所谓的风格,就是一把低沉温实的苍老男声念白式的感性吟唱,连编曲都是极为简略的方式。


担任专辑制作人的崔健在分享会上说:国内国外没有谁像我们这样录音,他就坐在那里弹,我什么都不管,直接录完就完了。


这样说,是因为崔健对对杨乐的弹奏技术有着完全的信任,作为制作人的他,很希望能以自己的经验和审美为老友的人生第一张专辑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他也尝试在这张专辑里加入了b-box和电音元素,但大多数时候,他还是选择尊重老友自己的音乐特性和想法,保持其简单的原貌,甚至在下集里专门放入了四首歌的纯吉他弹唱版本,因为,他在初次听到杨乐的demo时,就已经深受感动震撼不已,也相信大多数人都在渴望这样的震撼与感动。杨乐自己创作的歌词也是如此这般,字数稀少,词汇简单,读起来似乎什么都没说,都是日常司空见惯的那点东西,既没有煽情的泪点,也缺乏犀利的金句,很像一个老人在唠唠叨叨地自言自语,温水一般。

但简单的东西,做起来却往往最不简单,尤其是要把简单的东西做出美感来,难上加难。无招胜有招,并不是说让你什么都不用做,而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将全身的功力融汇一炉,化作涓涓细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言自语》里,看似杨乐完全放弃了JazzBluesFolk这些音乐元素的形式主义束缚,但他的一个弦音的弹拨,一声轻缓的吟哦,却无不让人感受到他那深厚的古典音乐熏陶与艺术审美素养敛在指尖喉头的强大内力,而他在旋律的创作、吉他的编配、和声的运用上更是体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可以明显感受到它们是挖掘于古典、爵士、流行和民间音乐的素材,却又迥然自成一派

杨乐的歌词更是如此,看似文字非常简单,但细细读上一遍,便有瞬间感受到杨乐在文字格律与结构上的讲究与工整,譬如说,他会用到很多叠字,看似简单的意象一层一层地叠加起来,便是一道层次分明的绮丽风景(《自言自语》);

他更喜欢用重复的句式,一段一段的同词重复,不断累积加深,便将一种简单的情绪深化到极致(《无奈》、《没什么》、《未来》、《冷冷的》、《原来》、《因为所以》);

他还很擅长使用类似回文首尾相联的方式,仿佛把一个简单的道理掰开了揉碎了,人生看似一个个简单的面相,但每一个面相拆开来,都可能指向下一个面相,而人生就是如此关联回还,环环相扣,才看出真谛所在(《糊涂》等),杨乐就是这样看似不经意地把人生中的无数个简单,用简单到让你感觉不到的方式串联在一起,听着听着,你就听出,人生原来真的这样不简单啊,而这些不简单,就这样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走过的路上。


这又是一种举重若轻,如此诡谲复杂的人生,经杨乐这么轻轻地一唱,你那些稍稍一沉吟,就会在心头洞若烛火了。



而且你也不要觉得他的文字浅显和无谓,固然杨乐说过,音乐当下于他来说,就如一盘菜,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你听听他开篇的第一首《脸》,再听听他的《上帝》,《因为所以》,你就知道,对于音乐,对于表达,他其实还是心有所寄,意有所持,这是艺术家的一种秉性,也是对自我有要求的人甘于平淡却不甘于平庸的一种自矜。


应该说杨乐本身就是一个不受招式拘束的音乐人。

他的吉他本身就是无师自通的,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悟性就摸索出了令当下吉他高手都叹服惊艳的和声与弹拨技法。

而像他这样的低音歌手,很多都只刻意在强调自己音色上的饱满圆润,低频的下潜能力等硬件指标,漂亮的音色只含在喉咙里,唱着千篇一律雷打不动的漂亮旋律,但杨乐更宁愿保持着自己声音里的那些粗糙的颗粒感,一张口就是经历,就有故事,就有沧海桑田化为一粟,万水千山且只等闲的大彻大悟之感。


这是一种大美,是那种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美,你说不出它到底好在哪里,只能感受到不动声色的皮层之下,有些血液开始汩汩涌动,过尽千帆的脑海之中,有些思绪又在死水微澜。


这一切,都可以用杨乐的那首《音乐响起》来做一个注脚:每当音乐响起,总是身不由己;每当音乐响起,情愿身不由己;音乐响起,看到真诚的脸,音乐响起,看到善良的脸,音乐响起,看到美的脸,音乐响起,不觉泪流满面。


而从我进入音乐行业的这十几年里,显然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的脸了,这个行业也似乎早已经不时兴这样的脸了,不时兴到乍然看到它时,有些出格,有些陌生,有些惊奇,有些欣慰,若有所思,此时音乐响起,不觉泪流满面。



八:有时八面来疯,有时八卦生风

音:从音乐起,很多种音乐,很多跟音乐相关的人、情、物、事,但不止于音乐
盒:乱七八糟,都装在一个盒子里,是马卡龙还是鹤顶红,随机品尝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欢迎进入"世伟八音盒"

若您非常喜欢这篇小文,请扫描下面二维码,随意打赏为谢!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