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涪陵没有铁路,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曾担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及《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的彼得·海斯勒曾在《江城》一书里这样开头。我特别喜欢这本对我影响极大的书,它娓娓道来的私人化笔触让我明白:有些时候,水、船、时间,是一个人“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最迷人的比喻。
(本期部分作品需横屏观看)
中国长江三峡瞿塘峡入口夔门。南岸最早的摩崖石刻追溯到1171年的宋朝。1996年9月。曾年摄
几乎在同一时刻,当过水手的旅法摄影家曾年收拾好行装,带着他从日本定制的第一台617宽画幅相机,坐上了去三峡的慢船。在三峡,他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他的镜头语言。对于拍摄器材和胶片,之前曾用过彩色135,可很多常见的相机都无法满足他想要达到的效果。他想到了宽画幅的617,当时120的617宽画幅算是最大尺寸了,拿着一直拍得挺顺,于是这617一拍三十年。他还记得自己在北京有一个老朋友当时开一家相机店,就在现在的平安大道旁边。在圈里都叫他“老金”,后来老金专门做莱卡相机,特别有名。
中国长江重庆涪陵段。江中的一块礁石,因白鹤得名,每当枯水期,这块石头才露出水面,为时极短。 在一千两百年前的唐代广德年间(公元763年),有人在江水最枯之时,将一条石鱼刻于白鹤梁之上。自此,每当这条唐鱼露出水面总令文人墨客和当地的官吏登临赋诗,感慨一番,以至于今天可以看见的石梁上有题刻一百六十三段,共三万余字。除唐代广德年间的第一条石鱼之外,另外还有大大小小十三尾石鱼。1997年3月。曾年摄
我通过法中艺术家协会找到一些难得的资料。曾年1995年底接受《纽约时报周刊》邀请去三峡摄影。20多年过去,曾年与长江三峡结下不解不缘。“他拍了很长一段时间长江三峡的变迁和生存状态,两岸生生不息的劳苦大众,传统价值在能源竞赛和全球化下的瓦解,而曾年也成为全世界拍三峡最出名的摄影师之一。”(引言来自法中艺术家协会 AFCA)
- 美国《纽约时报周刊》-图片版权:AFCA
可《纽约时报周刊》当时看到他拍回来的宽幅黑白照片并不满意,做版都做不了。可他当时很坚持,那毕竟是三峡,多难得的镜头啊!“过去就喜欢黑白,现在我倒是无所谓了。”几经周折,美国那边后来最后通过邮件回复他,说他的照片不但带来了明确的信息含量,还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眼光。我想起法国《艺术鉴赏》Connaissance des Arts 杂志总编齐柏叶(Guy Boyer)当初第一次见到曾年时回忆说,他沉静单纯,他的微笑毫无芥蒂,他的决心令人称奇。他流露出一种令人毋庸置疑的信念和分明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天真。他的这个另外的世界不是别处而是真正的中国,那个屹立于高处的中国,那个可以大道至简,放逸自然,可以用审视的眼光超越无碍,纵横无极的中国。“他戴着纯白的手套向我展示三峡题材的照片,那是《纽约时报周刊》十七年前的订单,而现在这个峡谷和她的遗产已经永入水下。……我看见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藏在一个新闻摄影师里。”
中国重庆码头的上游型蒸汽机车头。该蒸汽机车头自1959年研制,取名“上游”也有其时代印记。至1999年的最后一台上游型机车出厂,一共生产了1769台。2009年11月。曾年摄
在夺取对《纽约时报周刊》的“胜利”之后,曾年每次都背着那台定制的617旅游,越拍越喜欢。那时“摄影”、“照片”还不算值钱的玩意,满街都是柯达、富士之类的东西。后来有更多杂志跟他约拍。1997年,他为《德国地理杂志》(德国 Geo杂志)工作了数月,并连续刊登三期一共70多个页码。
十年间,他为法国、英国、西班牙、美国等等众多国家的杂志工作。后来他想,光是拍杂志,今后年龄大了也不是事儿。他的作品随后逐渐往艺术性、个人化的方面靠近。这等于是给他自己留了一块自留地。“从那时起,我拍片子就没有那么实用了,杂志看得上的拿去用,没用的话,我就自己留着。”
老挝琅勃拉邦郊区一座跨越南康河的人行桥。2010年2月。曾年摄
老挝湄公河边木船残骸。2010年2月。曾年摄
摄影家曾年走到哪儿拍到哪儿,路边青年、破船、木桥,什么都拍。那台宽幅相机,水平度变一点它就变形得特别厉害。他也坚持不换头,罗登斯德90mm镜头“一镜到底”,记录着中国正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与乡村,在过去的三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
也许,和彼得·海斯勒一样,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陆续淹没了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他有些伤感。“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贫穷、烂路、慢船。”(彼得·海斯勒)他的照片,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印象全本记,它们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走到路上,他只要看到有画面能进入他的617,他就拍下来。光是眼睛看还不行,还要照顾到光线等等很多因素,“一张宽画幅照片是否成功要拍出来才知道。”他很难说清拍摄过程中的感受:“要有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得到一张好照片。除此之外,胶卷还不能冲坏了……”。曾年面对这些年走过的路,拍过的照片,一定会想念当初第一次手持617进行拍摄的感觉: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中国贵州省黔东南从江县加榜乡梯田。2010年9月。曾年摄
中国云南省宾川州城的武庙大门。建于明弘治七年(1495年)。2010年5月。曾年摄
他镜头里的长江三峡、重庆涪陵、云南老城宾川、贵州加榜梯田甚至法国里昂古城区一栋文艺复兴时期的民宅旋梯……让观者学会了热爱这些黑白的沉默的孤独的结着冰又火热的镜头。
《海周刊》的洪海波说曾年的摄影特质是“一个后现代孤独者的乡愁。”说他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摄影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从对乡土、农业、自然的迷恋到对工业、机械、浮华社会的反感,反思与工业机械结合后社会的变迁、追循艺术立体化、平民化与解构的创作法则。
真是庆幸,此番太古里博舍九张画廊展出的九张照片都是这部传奇的相机与镜头拍摄的。这方便让我可以通过他的执着镜头,人眼一样体会他的“不想变动”,他只想展现他的视角。
法国兰斯附近的Faux de Verzy树林,2015年。曾年摄
法国里昂市古城区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民宅旋梯。2013年8月。曾年摄
成都今年下了雪,碎碎的,马上2月了,曾年决定飞往日本札幌拍雪。如今数码之风盛行,他也许是变懒了,前些年养护617要买胶卷、存胶卷、冲洗、存档、扫描、调图……而他现在琢磨的是用数码还是继续用617。他不是那种执拗的人,我突然有股“我心仍似火,君意已如冰”的感受。
这些年曾年的摄影作品颇受藏家接受,虽然他用135的也有人收,但他自己拿出来看都不太喜欢,“含糊得还不如现在手机拍的”。用617拍的作品,精度扫描出来后,调图,修脏点,然后再喷印。宽画幅作品调图要用一周,关键要把黑白的韵味做出来。“没有软件程序来做,就得慢慢来。这是很个人化的事。”
为了这次在太古里博舍九张画廊的展览,曾年发来一张他的肖像照。他在法国一位摄影师朋友拍的,十足的好。
我反复阅读曾年的艺术简历与获奖记录,“水手”、“崔健”这两个关键词一直挥之不散。曾年1954年出生在江苏,父亲是教师也是艺术家,母亲是药剂师。因受到文革影响,他从没受到过正式教育。少年时期,曾年从旧相纸开始逐渐掌握了底片冲洗与暗房技术。很快他就对在南京城纪念碑前拍摄照片的摄影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1年,曾年被派到南京工程指挥部,成为长江上的一名水手,并很快因他的摄影技术引起重视。经常受命以此方式纪录他所在工作部门的日志——纪录下婚礼、丧事以及模范工人庆祝典礼等——曾年掌握了旧化学药品和柯达D76显影剂配合使用的技巧。他同时也学习了绘画。
- 曾年自画像 -
1979年及1980年的夏天,曾年利用假期骑着自行车去了杭州和上海。第二年,由于受到了上两次经验的启发,他迫使他的工作部门允许他长时间离开他的工作,并到中国的西部去,最远到了西藏。这次旅行后,曾年举办了数次以《西部之旅》为题的摄影展,并取得了较大成功,电视与报纸头条等位置上也有曾年的报道。
1982年,曾年结束了自己的水手生涯,来到北京。
1985年,曾年第一次游览了法国。
1989年一张拍摄摇滚歌星崔健的照片被用作《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唱片的封面。
(点击图片,阅读深度报道)
从1990年到1993年,他关于北京的摄影作品在法国、德国、西班牙和美国的许多地方展出。
- 曾年的《肖像》系列在法国展出 -图片版权:AFCA
- 法国《艺术知识》杂志(Connaissance des arts) 是一本涵盖从考古到当代艺术、从园林艺术到摄影、从设计到建筑,多艺术领域不同时期的顶级艺术杂志。该杂志创刊于1952年,隶属于法国 LVMH集团,以月刊形式发行。2016年2月刊对曾年做了专题人物介绍。图片版权:AFCA
“曾年的艺术天赋,一半是家学渊源,其父曾以鲁擅国画,学生时代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是毛泽东的同窗,更同是新民学会的成员,辛亥革命后赴法国勤工俭学,归国后先后在北平艺术学院、山东大学艺术系、南京艺术学院等地任教授。曾年出生在无锡的华东艺专,青少年时光都随父亲在古城南京度过,到现在,他嘴里还经常蹦出十分地道的南京方言。而他后来娶了漂亮的法国太太,远赴异国定居,仿佛也在和老爸的青年时代遥相呼应着。他在法国会有意识地寻找父亲当年游历过的故地,并写下不少感人的散文。”
最后一段我直接誊抄了AFCA艺术家检索里对他的介绍,因为确实没有比这更舒服踏实的表述了。
曾年艺术简历:
1954年出生于中国。1971年在南京港任水手。
1981年骑自行车在中国境内旅行六个月,最远到达西藏拉萨。
1985年与西帕图片社(Sipa Press)合作,照片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发行。
1994年与联系图片社(Contact Press Images)合作。2000年与伽玛图片社(Gamma)合作。
作为摄影师,曾年经常与巴黎竞赛(Paris Match)、费加罗周刊(Figaro Magazine)、独立周报(The Independant)、纽约时报周刊(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法国地理(Géo France)、德国地理(Géo Allemagne)、时代周刊(Times Magazine)、玛丽嘉儿(Marie- Claire(法文版)、周五周六周日VSD、观点(Point de Vue)、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 édition française,National Geographic édition chinoise (法文和中文版))等杂志和图片社合作拍摄大型专题。
获奖:
1996年,以中国沈阳残疾人杂技团的故事获得荷赛艺术类系列二等奖。
2003年,得到法国国际记者独家报道节的两个奖项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scoop et du journalisme d’Angers,以表彰他在三峡工程报道中的贡献。
2012年获得法国festival-photoreporter报导摄影节奖项。
书籍出版
1990年,北京,由Studio Publication出版。
2006年,漫步巴黎,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2010年,世界最大的水坝——三峡,由法国édition Lieux Dits出版。
2012年,沉默的河流,由香港中和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收藏
2幅照片为法国FNAC画廊收藏。40幅照片为法国国家近代史博物馆收藏。
重要展览
寂静的大河—长江三峡,2010年展出于法国festival photo de Montiers en Der。
2011年展出于法国Cachan市。
2012年展出于卢森堡文化中心(Centre Culturel de Rencontre Abbaye de Neumünster (Luxembourg))。
2012年展出于中国大理摄影节。
2013年展出于法国Médiathèque de Chalons en Champagne
肖像——自中国四川傈僳乡至法国香槟阿登大区。2014年9月10月展出于法国戴高乐纪念馆(Mémorial Charles de Gaulle, Colombey les deus Eglises)。
10月11月展出于法国兰斯歌剧院。12月至2015年1月中国成都篮顶美术馆。
2015年1月2月展出于法国阿登大区橱窗(Vitrine de les Ardennes- Charleville Mézières)
曾年 宽幅摄影展
策展人: 迟阿娟
主办:博舍 都江堰江南忆美术馆
协办:成都画廊协会 艺术野疯狂 大来文化生活馆
承办:九张画廊
开幕时间:2019年1月19日 15:00
展览时间:2018年1月19日——2019年2月25日
展览地址: 成都远洋太古里笔帖式街81号 | 博舍
由四川浙商美术馆和都江堰江南忆美术馆出品的谢礼恒艺术随笔录《何不怜取眼前人》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封面书名由著名书法家刘云泉题写。书内收录17位巴蜀著名书画家的文趣雅好访谈、书画精品创作幕后花絮和生活情趣故事。套装另一册《乌鸦穿过玫瑰园》更由2018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获奖设计师许天琪担纲总体设计。敬请扫码关注、购买。
☟ ☟ ☟
(点击图片,阅读深度报道)
文:谢礼恒 部分图片资料取自AFCA法中艺术家协会
录音整理:张涵 美编:西子 特别鸣谢:黄诗益
● 四川和德儒2019迎春拍首推佛教专场:妙化菩提 墨影呈祥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