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重塑一个让百姓满意的县医院——2015年12月16日...

郭静:重塑一个让百姓满意的县医院——2015年12月16日...

人民医院 港台女星 2015-12-24 18:39:13 212

11月2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城乡对口支援督导组一行在新疆卫生计生委巡视员王小燕的陪同下,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督导检查工作。汇报会后,督导组组长、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尚裕良对自治区人民医院多年来积极主动支援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挖掘出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郭静:重塑一个让百姓满意的县医院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吉木乃县人民医院纪实


基层卫生是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薄弱环节。而在新疆边境线上,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医疗状况往往捉襟见肘,更加窘迫。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与哈萨克斯坦国接壤的吉木乃县人民医院曾经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该院长期以来业务发展停滞不前,纪律、财务没人抓,骨干人才流失殆尽,医疗能力大踏步倒退。10年来,县委县政府走马灯一样换了 10任院长,依然未能扭转颓势,农牧民群众怨声载道。

在这时,有3个人挺身而出,以为祖国边疆负责、为人民卫生事业负责的精神奋起改革,呕心沥血重塑县人民医院。他们是:吉木乃县委书记李君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王发省及该院医疗专家郭静。

面对使命的召唤,郭静在老人患病、孩子需要照顾、自身健康状况欠佳的情况下,毅然开跋赴任。在她的励精图治、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下,今天的吉木乃县人民医院彻底换了乾坤、变了天地,拥有了端正的风气、严明的纪律、齐全的设备、优秀的团队、精湛的医技……

缺医少药

  连止血钳都是“豁豁牙牙”的

“吉木乃是国家边境县,总人口 3.9 万人,其中哈萨克族占62%,有141公里长的边境线,曾经发生过十分悲壮、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几十年前,为了保卫祖国领土,这里的牧民们曾躺在对方气势汹汹进逼来犯的铁甲链轨前面,用血肉之躯让土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吉木乃县委书记李君霞介绍。

然而,在这片农牧民曾经用血肉之躯捍卫的领土上,医疗卫生事业严重滞后,因病致贫的例子比比皆是,就医条件差,看病难,缺医少药,甚至连止血钳都“豁豁牙牙”的,李君霞痛心地说。

各种条件制约着吉木乃县人民医院的发展,而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则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李君霞说: “县医院是保障全县群众生命健康的关键,但‘龙头’却出了问题。10年来,县委县政府年年更换新院长,期望有人能够带领县人民医院走出困境,但是没有成功过一次,医院一年不如一年。”

李君霞下定决心,一定要为百姓办好县人民医院。她意识到,必须借助外部力量、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和理念,才能实现愿望。李君霞为此四处奔走,多方联系,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李君霞的努力感动了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委里决定动用新疆最好的资源帮助吉木乃县,并将这一任务交付给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王发省在医疗卫生对口支援方面有着卓越的实战经验和丰硕的成果,接到任务后,他和医院领导班子拟定了一个针对吉木乃县人民医院“要什么人给什么人、缺什么设备给什么设备”的无上限援助方案。具体执行该方案的则是自治区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二科副主任郭静。

革故鼎新

  奋力扫除十载沉疴积弊

由于衰败的时间太长,吉木乃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在漫长的绝望中习惯了等靠要,也习惯了朝九晚五一成不变。2013年9月,当郭静从乌鲁木齐空降吉木乃县,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兴奋,对他们来说,这不过是“10年10任院长”的又一个开始和轮回。10任院长折戟沉沙、铩羽而归,而这次竟然来了个文质彬彬的“老太太”,大家更不放在心上。然而,正是这个文静得近乎内敛害羞的知识女性,在1年时间内雷厉风行,改变了一切。

在吉木乃县人民医院郭静的办公室里,这位已经在当地成为传奇的院长保持着和刚来时一样的内敛,满怀深情地回忆起她这1年来的艰辛和不易。郭静说: “来之前知道这家医院困难,但实际情况还是让我意外,最不能接受的是医院没有账目,药品、耗材、资金等进出往来都没有正规记录,医疗安全和质量没有保障,人心和纪律涣散,老百姓宁可多花钱跑远路到别的县看病,也不来这里。”

郭静坦诚: “我不是三头六臂,也没有神通广大,能够发挥作用离不开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县委这两个大本营的支持。王发省院长对这里的支援‘无上限’,要什么给什么。我一来就提出了需要财务人员,先把医院的家底和账目理清,为业务开展扫清道路。”

“李君霞书记把我当亲姐妹。”郭静的工作得到了县委书记李君霞的鼎力支持。郭静看中了吉木乃县疾控中心财务刘玉玲的工作能力,李君霞立即将刘玉玲调给郭静。 “当时我一点都不想来,医院的审计从来没完成过,固定资产都查不清,一团混乱。”现在已是县医院财务科科长的刘玉玲说。在郭静的推动下,刘玉玲等人通宵达旦工作,和自治区人民医院前来支援的财务人员共同努力,硬是把这家医院多年来理不清的财务给理清了。刘玉玲说: “我们查清了所有固定资产,还在各个科室选定资产管理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以此辐射到后勤物资管理、药械中心管理、医保农合管理等领域。”

在郭静的努力下,自治区人民医院帮助吉木乃县人民医院开通了病理、心电、放射远程网络建设工作,大大方便了患者就医,同时解决了医务人员短缺的困难。在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的积极协调下,筹集320万资金为吉木乃县医院购买医疗设备,其中自治区人民医院出资105万元。县医院副院长张艳玲告诉记者:“自治区人民医院还给我们捐赠各种医疗设备,一个70余万元的高压氧舱已投入使用。”

高血压在吉木乃县是常见病、高发病,自治区人民医院不但派出巡回医疗队,更派出了医学博士来到这里。如今,高血压病综合防治工作在吉木乃县已全面展开,现已完成高血压病宣教32场,完成了托普铁热克乡高血压普查工作 2457人。王发省院长先后 5次派医疗队来吉木乃县义诊,诊治群众3000多人次,免费发放价值3万余元的药品,免费手术 29人次,免费接收了县医院选派的 40多名业务骨干来乌鲁木齐进修。

吉木乃县医院一直没有单独的儿科病区,郭静在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支持下,成立了儿科病区。马兰红是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儿科医生,2014年4月在郭静的邀请下来到吉木乃县人民医院工作,与她一批同来的还有院感、妇科、骨科、外科等专业的医生。这些年轻热忱、专业精干的队伍展开工作后,迅速为县人民医院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纲举目张

  悉心培植标本兼治 

在革除吉木乃县人民医院沉疴积弊的同时,郭静意识到必须为该院培植不因院长更替而良好发展、标本兼治的新气象,这才是长久之计。这种新气象涉及管理理念、医疗核心制度、绩效考核等,可谓千头万绪。

在这些影响长远的要素里面,如何提高医疗质量,让县里的老百姓满意是郭静要做的头等大事。她从规范病历书写入手,定期让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考核,逐步完善临床路径,实现单病种规范化诊疗,并逐步延伸到严格执行各种核心制度工作。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专家的协助下,县医院完善了供应室和手术室的各项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逐步规范了院感质控体系、院感监测指标,以及院感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等,确保医疗护理等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

郭静结合吉木乃县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从周边阿勒泰市、北屯、福海等地引进了高年资专业技术人才7名,从疆内外各大院校引进优秀大中专毕业生25名,极大地加强了县医院的技术力量。为了引进人才,郭静4次光顾福海县,用真情打动了现任县医院业务副院长宁毅,最终如愿以偿。

1年的时间里,郭静完成了医院全员双向选择定岗工作、绩效改革工作、同工同酬工作。为优化中层领导队伍,医院先后开展了护理单元组长、护士长、科室主任竞聘上岗工作。县医院成立了效能办公室,重新修订了绩效考核方案,成立了考核小组,明确分工,每月定期对医疗、护理、医技、行政管理质量等进行考核,财务科根据考核分值发放绩效工资。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郭院长最大的贡献是给我们留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管理模式”,如今,副院长张艳珍已经在多个层面学习到了郭静的管理真经,即使郭静不在医院,管理层也能按照新制度把医院管理得井井有条。

固边安民

  听诊器和武装一样重要 

郭静的付出和成绩得到了全县的认可和支持。县委书记李君霞感慨万千: “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帮扶细致到什么程度?连止血钳都被换掉了!财务管理指导、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加强班子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说起吉木乃县人民医院的变化,李君霞如数家珍,对医院的熟悉程度不亚于院长。

李君霞告诉记者,“有了郭静这样的好院长,我们对县医院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县委将出台政策维护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李君霞认为,在边境线上,听诊器和枪炮武装对于固边安民的作用同样重要。

郭静上任仅半年时间,吉木乃县人民医院累计完成门诊量 39395 人次,同比增长58%;住院患者2271人次,同比增长56%,经济、社会效益大幅提高。 “以前阑尾炎手术都不在县医院做,现在大手术都放心地在县医院做。”刘玉玲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木乃县人,见证了县医院的巨大转变。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巡视员王小燕告诉记者,将县级医院做大做强,对新疆的稳定、发展及完善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千军万马支持县级医院都不为过。近年来,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下、在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援下,新疆县级医院的医疗水平大幅提高,80%的县医院开设了重症医学、急救、肾透析、新生儿、ICU等科室,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已逐渐成为现实。

王发省告诉记者,支援基层卫生工作,一直是自治区人民医院多年以来的光荣传统,已坚持了60年。医院常年在全疆各地基层派驻医疗队和医疗骨干,很多人一去就是1年。本来计划让郭静支援1年,但县委书记向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报告,向自治区人民医院请求,最终又留了郭静1年……

站在吉木乃县与哈萨克斯坦的国界碑上眺望这方水土,记者感到,正是无数像郭静这样优秀儿女的无私奉献,换来了边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换来了百姓的健康,换来了边陲的宁静与幸福。

(转自《健康报》)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