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吴建飞:在毕业和读研之间,我选择退学 | 围炉 · PKU

对话吴建飞:在毕业和读研之间,我选择退学 | 围炉 · PKU

围炉 内地男星 2018-09-23 21:00:31 726


吴建飞,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大二学生。曾就读于东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大三时选择退学,回到高中复读一年,2017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


前言

我们一直以为,拿到录取通知书,便是做好一路向前的准备;我们也一直觉得,到了大三就该确定未来的方向:读研(保研)、出国或者工作。如果大学生活的主要方向只有以上三种选择,未免也太狭隘。不同于大多数人对大学以及未来的三元划分,吴建飞选择了退学复读。这一经历,并不会使他的成长进度条倒退回高中,反而给他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大学生活、去审视自己的职业道路,更重要的是,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他不是药神,但是渴望成为奋斗在前线的“白衣战士”。



林=林雨欣

李=李燕莹

吴=吴建飞


林 | 之前我们了解到,你已经在东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读完了大三。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你突然离开东北大学,选择退学复读呢?


吴 | 我一直以来最讨厌的就是物理,也是我成绩最差的一科。我一直想学医,但我第一次高考的分数是581,这个分数没有什么好的医学院可以选择。家里人觉得学物理就业好,我一直都不是特别想,但当时很多东西也不懂,最后也只能听父母的。又想到学医的时间太长,五年制临床,还要考研和读博,毕业后还有规培和专培,周期更长,想了想还是算了,所以那时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便选了机械制造专业。


大一接触到的专业范围不是很广,学起来还不觉得太吃力;但大二之后专业课涉及到声光电磁力等各个方面的物理专业知识,才觉得自己一点也不感兴趣。但那时没有太抵触,想着赶紧读完好出来找工作,养家糊口。到了大三发现这个专业确实容易找工作,但薪资低、技术含量不高,与维修工人无异,最多算个高级技工。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回来,提到工作方面都是诉苦,没有什么发展前景,也做不了其他工作。这样的情况很不符合自己的预期,不想继续走这条路了。

 

李 | 那当时大三的时候是怎样的一个契机或者说哪一个瞬间就让你决定了要退学复读呢?


吴 | 大三面临两个方向的选择:毕业,或者考研。我不喜欢物理,当然不考虑考研深造,于是开始准备毕业设计。和导师商量了一下毕设的题目,但感觉整个过程有点随意,像是在混文凭,我不想浑浑噩噩地过完大学四年,最后成为一个工人,这一点也不符合我的追求。当时有一个同学正赶上应征入伍,两年后回来可以转专业。但即使转了专业也还是在东北大学读,学校本身的高度不够,很难找到好工作。我退学回去复读,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能够进入更高的平台的话,我愿意冒这个风险。

 

李 | 你觉得学校提供的平台对于未来有很大影响吗?


吴 | 是的,现在社会太看重学校出身了。这算是教育界存在的弊病吧。我在的东北大学,在教学层次和排名上本来就不占优势,算是“985”中的末流。原来我只想着考试通过,拿到毕业证,找个工作。但我慢慢发现,在我的学校我的专业,就算你学业很精,平台如此,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这是很现实的。举一些例子,我有三个东北大学的同学,分别在京东方、通州汽车、同和核电就业,算是物流运输、汽车制造、机械设计三个行业都覆盖到了。他们刚刚进入公司,起薪和哈工大的毕业生比就有差别;公司组织人才培养锻炼,会优先考虑哈工大的毕业生,尽管能力和工作经验方面东北大学的这位同学都更胜一筹。另外一个例子是考研。一个同学考到了上海交大的机械物理,还有一个在北大的深圳研究所。同在一个导师手下,东北大学和浙江大学本科背景的研究生就受到了区别对待。我的同学只能做一些数据记录的工作,但上交的研究生可以做更核心的工作,比如说实验设计和实验原理方面有关的。深研院的那位同学的情况也一样。


我们这样的出身,要想得到晋升非常难。要做比别人多一倍的工作,付出两倍的努力,上级才会优先考虑你。我不能给出什么个人评价,但事实就摆在那里。以前我从来不信这些学术歧视,但现在我信了。虽然不像社会上的流言那样夸张,但至少是存在的,流言也不是空穴来风,这是我大三时体会到的。

 

林 | 那么你当时想通过复读重考来争取一个更高的平台,当时父母对于你做的这个决定是什么态度呢?


吴 | 他们一开始是不知道我退学这个决定。当时我办完手续,打包好行李,回家路上才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件事。以前自己总是听家里人的话,这次还是希望能够有自己的追求。当时算是是勇气大于忧虑吧。其实也不算年轻气盛,还是深思熟虑过的。我问过很多同学,他们都觉得我能行。只不过没有和父母商量,因为如果我是父母,我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还可以再参加一次高考。父母虽然很生气,但对于我的选择本身并没有太反对,他们生气的主要原因是,退学这么大的事我居然先斩后奏。另外,他们也担心再次高考成绩还不如第一次。其实我也很担心这一点,都已经高中毕业三年了,所有东西需要一点点拾起来。但我明白这个选择本身就代表着一定的风险,而我选择承担这样的风险。就想回去赌一把,看看能不能赌中自己想做的事,考得更好一些,以后能站在更高的平台发展。这对我来说很值得。


建飞平时的爱好:养鱼


林 | 从第一次高考结束到现在,你觉得这么长的一个过程中,哪一个选择对你来说是最艰难的?


吴 | 对我来说第二次填报志愿是最难的。第一次报志愿什么都不了解,只知道就业、薪资、热门专业,都是听家长的意见。退学的决定也不难做,一想到以后的工作可能是修车,就不想接着读了。和家长开口说出退学决定的那一刻还是有点难,小吵了一架,于是向父母立誓一定会考得更好,不会愧对这几年时间。最后运气比较好,属于超常发挥了,而填报志愿要考虑的因素就很多了。选择的专业要综合考虑个人理想和就业前景,同时不能给家里添太多负担。当时参考了老师、同学的建议,自己也找了许多资料,作出这个选择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不断研究、比较,最后报考了预防医学专业。因为明白这个决定会关系到自己以后多年的人生,便慎之又慎。

 

李 | 再一次选择的时候确实需要很慎重,最终为什么选择了预防医学呢?


吴 | 一方面考虑到时间和就业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和预防医学本身的学科性质有关。


其实我当时是可以报考临床医学专业的,但不敢报考。临床医学毕业以后还要经过8年的培训,才算是初入职场。对于我这个“上了年龄的老人”来说,这么长时间是很难承受得起的。培训这几年,虽然有实习工资,但完全不够开销,还需要靠家里,没办法养活自己。我已经拖累家里四年了,如果读了临床医学,就还要靠家里十六年,给父母的压力太大了。预防医学虽然也要七年才能毕业,但之后就可以直接就业了。


预防医学涵盖的方面是很广博的,既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专业课,也有社会人文和管理学的知识,所以就业时的可选择性相对于临床也会更高,就业面更广,可以进入医疗相关机构,疾控中心、卫健委、出入境检验检疫等等,还有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体系。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预防医学未来的发展,虽然现在形势还不明朗,但未来仍然可期。

 

林 | 已经学习了这个专业一年了,对于这个选择和现在的学习情况还满意吗?


吴 | 还是比较满意的。第一年学的都是基础知识,而大二这半个月,学了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一些课程。我觉得如果要学预防医学,你需要怀着三分理想,不然很可能会中途放弃。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学这些有什么用”,但作为一个医学生,即使以后不在医院工作,一些基础医学知识还是需要了解的。


预防医学是需要情怀的。与临床医学的实操性不同,我们预防医学其实并不能治好某一个人的身上的病,它的服务对象是人类群体,效能感会更低。打个比方,如果你学临床医学,家人生了病,你可以去治好他们;但如果你学的是预防医学,你只能利用自己的知识让家人尽量不要生病。如果家人还是生病了,你会开始怀疑自己算不算一个医学生。


但是预防医学对我的生活是有改变的。我学了预防以后,饮食习惯改变了,生活也变得规律了。我之前特别喜欢喝饮料,现在只喝水;以前我每天不出宿舍楼,窝在寝室画图,现在会出门跑步了;和家里人打电话时也总是提醒家人少油少盐。如果你真心觉得医学是有用的,它就会指导你的生活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生改变。

 

李 | 学习预防医学对你生活习惯上的影响还挺大的,而我相信从退学复读到现在在北大学习的这段经历带给你的影响更加深刻,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这些经历对自己最主要的影响和改变吗?


吴 | 主要是心态上的改变吧。从前我是一个特别浮躁的人,特别容易被身边事物影响,争强好胜。记得第一次高三的时候,对成绩、排名非常看重,波动一两名就会有很大的压力,做题时都希望比同学快,如果做不到就会很着急,会责备自己“我怎么想不到”。 但第二次高三时,我就觉得成绩、排名都不重要,只需要知道自己哪里有缺漏,得到提高最重要。本来复读这个选择就意味着很大的压力,复读过程更是煎熬,但一切都不能着急、不能心急,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目标没有设很高,没有给自己太多压力,抱着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态度就对了,渐渐地懂得了调整心态,所以现在心态更加平和了,可能是年龄和经历的积累双重作用吧。


同时我也明白了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己觉得是正确的事情,就去为之努力;如果太在意每个人的想法,又没有主见,就会反复犹豫,成了“拖延症”,这才是在浪费时间。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那就坚定地去做;自己觉得能做到,那基本就能做到。


建飞(左)和同学在专业课上


林 | 这段经历很宝贵。如果要从一个更客观的角度去看退学复读这件事,你是怎么看待、有什么想法呢?


吴 | 我觉得要看你当初填报志愿是怎么想的。如果你一开始就是被调剂来的,你对这个专业本身没什么兴趣,并且才刚刚在大学读了一年,高中知识还没有忘光,你想要追求自己的理想,真真正正觉得现在的专业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么你可以选择回去拼一次。


对于时间上的考虑,我觉得很多大学毕业生,工作三四年以后,和刚毕业时相比也没有什么优势。我这三年大学,再加上一年复读,也不过是四年。还是要看个人对四年的时间是怎么看待的,要衡量回去复读一次的结果,和倒退回去的这四年相比是否值得。对我来说是值得的,我不要毕业以后当一个电焊工。


想要复读又不敢的人,大多是担心自己考得不如上一次。一年了,知识也忘了不少,状态也松懈下来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高三时的紧张状态。其实这些主要看自己是不是真正想要回去复读,能不能做到不在意别人眼光。只要心态摆正,什么都不是阻力,因为压力大部分来自你自己。


如果要给有同样困扰的大学生一些建议,我一定会说,要慎重考虑。大多数人也才在这个专业读了一年,并不是很清楚这个行业的发展。你必须确定自己不想学这个专业,知道自己为什么不想学,还要铭记自己选择这个专业的初衷,你究竟能不能接受它。如果觉得这个专业还可以接受,也能达到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前景也不错,那么就没必要回去复读,毕竟心态的调整和高三的拼搏都不太容易。一定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慎重考虑。

 

林 | 有时候做出选择要付出的代价确实很多,但总归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了,那么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吗?理想是什么?


吴 | 有句话叫“学好预防,饿死临床”,当然这是做不到的。我们的终极目标,不过是全民参与预防、生活习惯保持、控制流行病患病率、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这些都是预防医学的主战场。真正有情怀的人,应当工作在第一线。去治病救人,去研发医药,去改革医疗卫生体系。我个人一开始的目标,是想当一个领导者,改变预防医学不受重视的现状。但我觉得个人性格不太适合做领导者,觉得自己不够正经,大局意识也不够。于是打算做一个好的执行者,贯彻落实上级的命令。我希望奋战在前线,去疾控中心工作。对我来说,这样的工作更接近自己治病救人的情怀。


结语

生活并非单行道,无论何时,你都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做出决定需要勇气,也需要多方面考量。现实问题需要考虑,但内心是否觉得值得,是一件同样重要的事。学医需要情怀,其他学科未尝不是如此。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然后坚定地去做,不在意他人眼光,方能跳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拥抱更广阔的天空。



欢迎报名围炉 · PKU:新声|围炉团队招募




文 | 林雨欣 李燕莹

图 | 吴建飞

编辑 | 林海慧

围炉 (ID:weilu_flame)

文中图片未经同意,请勿用作其他用途

欢迎您在文章下方评论,与围炉团队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

欲了解围炉、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公众号页面点击相应菜单栏目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