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清醒的女人,最好命

海清:清醒的女人,最好命

十点读书 内地女星 2022-04-17 20:15:12 651


最近,海清的演技又一次上热搜了。



记得她上次引爆影视圈,还是3年前《小欢喜》里说一不二的“虎妈”。


而这次,她在剧里饰演的冯晓琴,却是个委曲求全,牢骚满肠的“怨妇”。


不少人看了《心居》后感叹:“冯晓琴太糊涂了!”


诚然如此,剧里的冯晓琴远嫁上海,丈夫窝囊,公婆强势,自己拼死拼活维系着家庭,却很少得到认可与尊重。



这个人物,和戏外的海清,可以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了解海清的人都知道,她可是少有的“人间清醒”——


知道自己要什么,更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如其名,海清骨子里透着一股“清冷劲儿”,克制、冷静、理性。


好友曾晖这样评价她:


“海清是特别早熟的那种人,她拎得清,目标明确,特别「要」,非常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生活中,不少女人活成了冯晓琴,辛苦一辈子却没为自己活一天。


但海清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另一种活法:


那就是,做个清醒女人,让人生通透而明亮。


看清现实,逼自己吃苦


民国时期,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当属南京的“甘家大院”。


甘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一直到清朝,它还是响当当的名门望族。



然而,在战乱频仍的时代里,甘家渐渐败落。


到抗战时期,甘家已经凋零地不得不把年幼的子女送去亲戚家寄养。


这其中,就有海清的母亲。


家族的盛衰离海清并不遥远,她从小就明白:


世事无常,凡事唯有靠自己。


这也就不难解释,她为什么比同龄人早熟,小小年纪就懂得逼自己一把。



四五岁学跳舞的时候,别的孩子喊疼喊累,但海清却忍着疼一直练,她说:


“疼是疼,但疼完之后,你这个腿就能到那儿。”


有一次去少年宫上课,教室里一个人影儿都没有,门上贴了张老师的请假条。


按理说,小孩子碰见这种情况肯定乐翻天,但海清却有点沮丧。


于是,她就在空荡荡的教室里,一个人练了俩小时。


小学六年级时,舞蹈学校来招人,海清积极报考。


顺利通过考试后,却不想爸妈极力阻拦,铁了心的海清不惜和父母争吵起来。


最后,还是外婆出面,支持海清去舞蹈学校。


结果,舞蹈学校的日子并不好过。


刚去的一个月最难熬,父母不在身边,老师不认可自己,同学有意疏远,海清仿佛一夜之间陷入了某种困境。


即使她目标明确,心劲儿很强,但不代表她不会受挫,不会失望。


那段日子,她特别爱哭,哭够了,还是会硬着头皮去上课。


那年,她才12岁。



和同龄人相比,海清最大的特点还不是能吃苦,而是对现实有很清醒的认识。


她受不了舞蹈学校的专科文凭,她要让自己读大学,她要考北京电影学院。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海清在练舞之余必须加紧文化课和表演课的学习。


那几年,她几乎是早上练舞,上午上课,下午排练,晚上啃课本。


她时常来不及吃饭,就边走路边啃包子;


晚上总熬夜,吓得爸妈都得拉电闸逼她睡觉。


多年后,海清回忆起那段日子说:


“当时觉得自己浑身是劲儿,一定能考上。”


果然,一年后,她去了北京电影学院。


这年,她19岁。



海清让我想起了作家宽宽的一句话:


清醒有追求的人,在哪儿都能过得滋润,只是更高的人生追求,需要更尊重自我的选择来成就。


其实,清醒的背后,少不了对生活的洞察和感悟。


一个人,唯有看清命运的难测与生存的不易,才会狠心逼自己成长,靠自己托举起明天。


保持清醒,不被名利左右


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的第一天,海清就陷入了巨大的失望中。


原来,她的班主任是黄磊,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小青年。



海清说:“当时自己的心里‘哐当’一下,心想完了,这四年,要砸他手里了。”


在她看来,黄磊不过是个明星,怎么比得了老教授。


于是,海清开始厌学,课堂上各种不配合,言行上吊儿郎当的。


这天,她故意在头上扎两个大花,站在台上抽烟。


黄磊一眼看到她,直接开骂:


“你干什么呢?你一女的,撇着个腿,头上扎一花,在那儿抽着烟,不许抽。”


海清先是一愣,之后她开始观察黄磊,半个学期下来,她发现黄磊认真严厉,很有师者风范。


于是,她一改前态,安安稳稳地学习、排练。


几个月后,她被一个剧组选中,可这个崭露头角的机会,却被黄磊直接拒绝。


没想到海清却高兴坏了,因为她也觉得:比起“赚钱”和“红”,演员应该先沉淀自己。


回顾海清的成名之路,她的确比别人慢半拍,她似乎一直不紧不慢地行走在自己的节奏里。


2003年,26岁的海清凭借电影《玉观音》正式出道。



四年后,她主演的《双面胶》热播,大家发觉:海清这个演员,挺会演媳妇的。


再后来,《王贵与安娜》、《媳妇的美好时代》等热播剧更是坐实了海清“国民媳妇”的形象。


这几部剧让海清名利双收,但很快,她就销声匿迹了。


等再回来,观众发现:海清变了。


最直观的变化是,她不再演“媳妇了”。


她成了《红海行动》里刚柔并济的女记者,成了《赵氏孤儿》中顾全大局的母亲,成了《小别离》、《小欢喜》里强势又可爱的中年妈妈。



尤其是《小别离》和《小欢喜》,让沉寂多时的海清,又红透半边天。



然而,这次和上次一样,海清在人气最高的时候,又销声匿迹了。


她似乎永远不懂趁热打铁,总选择在人生的高光时刻隐去。


究其原因,用她自己的话说,那就是:


“我要不断地重塑自己,打破自己,但又不追求刻意的突破。”


谈及名利,她又说:“你来,我接受,没你,我一样活得很好。”


常言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生活中,太多人被名利困住,被诱惑腐蚀,把人生活成一个逐利的过程。


殊不知,这样的生活可谓舍本逐末,只能让自己被欲望奴役。


低谷时向上攀爬不难,难的是,高峰处的理性与克制。


唯有在名利面前保持警惕,方能活得自在洒脱。


最高级的人间清醒,是看清自己的心


一直以来,我们对海清的了解,更多的停留在她的作品上。


有人说她是“爆款输出机”,有人说她是“收视率保障”,也有人说她是不可多得的“演技派”。


这些年,海清时刻保持着清醒,事业线脉络清晰,生活的步伐也有条不紊。


她很早步入了婚姻,丈夫是圈外人,为了不影响家庭,她很少对外谈及自己的家庭。


作为女演员,不少人生怕结婚生子影响前途,但海清觉得,一切只要遵从内心就好。


当年拍完《双面胶》,海清于风头正盛之际,选择回家生孩子。


儿子出生后,她时常因为拍戏缺少对孩子的陪伴,为此,她十分苦闷。



到底要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成了海清必须面对的问题。


既然怎么选都有遗憾,那就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


她的心在儿子那里,就推掉所有的戏,回家陪孩子;


如果遇到让自己蠢蠢欲动的好剧本,她就和家人商量好,出去接戏。


在家和剧组之间来回奔波,海清也有疲倦的时刻。


而这时,她会放下一切,去旅行,去放松,去独处。


海清每年都会去一趟普陀山,不带父母,不带丈夫,也不带孩子,全程只有她一个人。


她会在傍晚漫步海边,随心所欲地走走,吹吹海风,听听涛声的呼啸。


有时,她也会带上一本小书,找个安静的所在,静静地看上一天。



人到中年,海清渐渐退去年轻时的锋芒,顿悟了人生的意义,就是要找到真实的自己。


她看见了自己的心,循着内心的声音,在时光里走得更加从容。


她说:“女人,在这个社会上应该有很多身份。她不仅要面对子女、家庭,更要面对自己的人生和感情。”


女人,总要为自己活一次,不束缚于身份,不纠缠于名利,不执着于成败。


古语云: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真正清醒的人,从不刻意迎逢这个世界,她们永远懂得为心而活。



海清,曾客串过黄磊主演的《深夜食堂》。


她在里面出演一个60多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大婶。


虽然只有几个镜头,但这个角色却让海清有很深的感悟。


她明白了人生实苦,但恰恰是这些“苦”,让生命有所回甘。


或许正是这些微小的“觉醒时刻”,拼凑出了海清脑海里清晰的人生画卷。


生活里,我们见过太多人活得过且过,因此“清醒的人”,尤其可贵。


想清楚人生的路怎么走,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才算不负此生。


愿你也如海清一般清醒自知,不被困难击垮,不被名利束缚,不被俗事乱心。


作者 | 瑾山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主播 | 素年锦时,微信公众号:素年锦时FM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