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5
2016年推送文章阅读量前十
作者简介:刘涛,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讲师
本文原载于《地理学报》2015年第4期,转载已获作者授权,文字、段落有所调整。
作为中国城镇化的核心主体,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过程是理解中国特色城镇化模式的重要基础。
本文利用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利用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从三大地带、省、县等不同空间尺度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分布特征和模式演变;解读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对吸纳流动人口的独特作用;探讨人口流动格局背后政府和市场力量的消长过程和地域差异;评估人口流动对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变迁的多重影响。
1 人口流动性增速最快的十年
中国县际流动人口的总规模在2000-2010年间由7900.8万人激增至17056.1万人;流动参与率也由6.4%提高到12.7%,近乎翻倍。而2011年以来,流动人口的年增速和增量再未达到这一水平,且波动性越来越大。因此2000-2010年极有可能是我国人口流动性增速最快的十年。
2 特大城市是流动人口的稳定聚集地
流动人口高度集中于少数特大城市。约1/3的流动人口集中在上海(1085.2万)、北京(879.1万)、深圳(827.8万)、东莞(638.5万)、广州(507.2万)、天津(371.5万)、佛山(358.0万)、成都(285.8万)、武汉(276.6万)、重庆(255.5万)等十大城市;前1%的城市吸纳了全国45%以上的流动人口。上述比例在十年间基本没有变化(分别为34.1%→32.2%,45.5%→45.6%),充分体现了特大城市对流动人口持续高企的吸引力。
图1 2010年流动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分布
3 流动人口布局折射城市群的空间异质性
沿海城市群是流动人口的主要集聚区,但城市群内部的流动人口分布各具特色。长三角形成了规模上“一主两副多极”、空间上聚散结合的基本格局,京津冀地区呈现出典型的“一主一次”双极化格局,而珠三角则是规模上“多极并立”、地域上紧密连接的城市群。空间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的扩展趋势最为显著,珠三角和京津冀的空间扩散作用则十分有限。这种差异化的流动人口布局模式将深刻影响各城市群中流动人口市民化的难度、模式和路径。
图2 中国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关联特征
4 内陆地区的城镇化机遇内陆地区
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虽然整体弱于沿海地区,但仍显示出一些城镇化的机遇。
(1)流动人口并未向沿海地区加速集聚。东部地区在全国流动人口中的占比维持在2/3左右,略有下降(64.7%→64.4%);西部地区占比(19.7%→20.0%)高于中部(15.7%→15.6%),且增速最快。
(2)东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的结构性特征不断强化,而中西部流动人口则以省内为主,他们比省际流动人口有更强的留城意愿和能力,成为内陆地区城镇化的重大潜力。
(3)内陆地区开始涌现一批新兴人口集聚中心。省会城市的流动人口大多超过百万,且长株潭、郑州、成渝等地开始形成区域化的流动人口集中地。
5 流入地选择背后的政府和市场力量政府和市场力量
在塑造流动人口空间布局的过程中都起到了显著作用,市场因素已成为主导。相对而言,东部县市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更多源于非农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水平,反映了远距离流动人口在务工之外,对享受城市生活也开始有所考量。而中西部流动人口集聚地则多为行政等级较高的中心城市,体现了政府力量在内陆地区的经济资源配置和人口流动引导过程中仍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6 人口流动重塑中国城镇化格局
根据普查数据估算,2000-2010年间,人口流动对净流入地和净流出地城镇化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9.5%和20.0%。流动人口在地区之间和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偏好性不仅强化了特大城市的规模优势、带动了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规模分化、提升了部分县市的人口集聚功能,从而对中国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的重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推动了沿海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多元化、促进了内陆地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崛起、助推了城镇布局的空间均衡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模式。
编辑:崔红威、杨凡、王记文、葛琳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