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我爱洋芋

黄玲:我爱洋芋

昭通创作 内地女星 2018-07-04 15:19:50 363


作者简介:      彝族,昭通人,现居昆明。云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出版有研究专著《高原女性的精神咏叹》《李乔评传》《海男评传》,小说《孽红》《四季流云》,长篇散文《乡之道》《故居遗韵》等多部。作品曾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女性文学奖”、“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精品奖”等奖项。

我从不避讳自己对洋芋的喜爱,它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我和故乡保持联系的精神纽带之一,它让我不会忘记自己来自何处。

洋芋有很多名字,就像人有学名、小名、绰号一样。在它的诸多名字中我唯独喜欢叫它洋芋。叫它马铃薯、土豆、山药蛋,觉得太正经了点,和土地的关系有疏远之感。不信就比较一下,一个昭通人说“我爱吃洋芋”,和“我爱吃土豆”“我爱吃马铃薯”,哪句听起来更顺耳一些?还是第一句更像昭通人的口气。

一个昭通农民会说, “我今天要下地去种洋芋”“我今天下地去挖洋芋”,一般不会说“我今天下地去种土豆”“我今天下地去挖马铃薯”,后者听起来多少有点文绉绉的怪异感。一个称呼,其实代表着一种植物和一方土地的关系。洋芋,虽然有个“洋”字,但是代表的却是乌蒙大地的地气,是一种土里土气、简单质朴的食物。在贫困年代,它还代表着生活的底线。如果一家人穷得天天吃洋芋,那就真的是到了贫困的极致。除了洋芋,往上才是包谷、大米、麦子之类,它们代表着不断往上提升的生活品质。洋芋,永远是处于最底层的位置。

大约因为位置低,保持着和土地的密切关系,才让洋芋更接地气,拥有更多喜爱它的人。喜爱洋芋,差不多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正宗昭通人的标志。每个昭通人的生命,都是在洋芋扑鼻的香味中苏醒,绽放。每个昭通人的味蕾,都会被洋芋的香味熏陶得独特而固执。就算你离家千里万里之遥,洋芋的香味都会唤起你对那片土地的思念,回忆起那些带着泥土气息的久远往事。

思绪往往会穿越时空。每当洋芋香味穿过距离扑鼻而来,我就会想起自己一生中吃洋芋最多的时间。那是下乡当知青的日子:1976年秋季。六个初中、高中生,被命运带到洒渔河东畔一个叫巡龙湾的村庄,等待我们的是一间生产队临时腾空的房子,原先是牛厩。墙壁上残留着牛屎的痕迹,屋子里弥漫着怪异的气味。几个村民站在门边笑着说:“不要嫌臭哦,没有牛屎怎么种得出大洋芋!”墙角堆着一堆洋芋,那是村民的慷慨馈赠,也是我们六个人一个星期的食物。没有油盐,没有煎炒,只有一锅清水煮洋芋,和我们的青春猝然相遇。没有选择,没有退步,一堆洋芋,养育着我们年轻的生命。

虽然有句话说,再好的东西也架不住天天吃,吃鱼吃肉便会如此。但似乎只有洋芋是个例外,它是一种永远不会败坏胃口的植物。在我17岁的花季,连续吃了一个星期没有油盐的洋芋,竟然没有对洋芋生出任何抵触,反倒增加了对它的信任和依赖。是它在艰难的生活中,无言地给予人生存的力量。

后来一起下去的知青,还是忍耐不了这种寡淡的吃法,跑到地里偷摘了农民的一把辣椒,用火烧熟拌上盐下洋芋吃。其实此时如果能有一碗昭通酱,才是吃洋芋的绝配。可惜我们人生地不熟,和当地人还没有建立起亲和关系。后来和一些当过知青的朋友说起此事,他们的经历和我竟然出奇地相似。当时昭通的多数下乡知青,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都得先吃几天洋芋,才能办好一应手续,到街上粮管所买来粮食。我们吃的洋芋,都是当地农民的馈赠,包含着几分同情几分怜悯和几分纯真的善良之意。或许也有几分好奇,想看看这些城里下来的娃娃,能不能坚持住这种以洋芋为食的艰苦日子。

洋芋,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很多同龄人的生命中留下印记。后来开始了两年的知青生活,对洋芋的了解更是深入骨髓。过年后不久便要开始播种,种下一年的希望。春天淡紫色的洋芋花绽开花蕾,大地上弥漫着朴素的诗意。夏季挑着箩筐去地里挖洋芋,体验那种辛苦并快乐着的收获。

洋芋和我的生命,曾经如此亲密无间!

后来我辗转来到洒渔河北面另一个叫米田的村庄,继续我的知青生活。那里也是外婆家的村庄,是一个彝族人的村庄,同样对洋芋有天然的热爱。只是这里的人对洋芋似乎更加挑剔,他们喜欢来自凉山的气息,每年冬天村子里的男人们都会挑着一担担大米,翻山越岭到山那边的“凉山”去换洋芋种,他们说凉山的洋芋好吃。我觉得食物的“好吃”是一种个人体验,米田的彝人可能觉得凉山洋芋带来了一种族人的气息,还有一种亲切和信任感。

这么好吃的洋芋,在那个年代除了人吃,还要给猪吃。记得舅母家的火塘上时常有一个煮着猪食的大铁锅,里面装着洋芋,上面盖一层猪菜,再盖一层米糠。揭开锅的瞬间,那种热气腾腾的场面让人怦然心动。里面散发出的是粮食的气味,洋芋和米糠混合的香味。忍不住会从锅里随手抓起一个洋芋,一掰两半先吃为快。嘴里唏嘘着,却又感觉烫得痛快。这种跟猪争食的吃法,简单而质朴,只是恐怕乡间也已经见不到了。

和别的食物不同,洋芋拥有一种天然香味,可以俘获人的味蕾。尤其是昭通人最爱的烧洋芋,用柴炭火烤出来的洋芋,那是一种可以让人沉醉其中的体验。记得从前的西陡街两旁,就摆着很多烧洋芋卖的火盆,曾经是昭通一景。烟雾缭绕中卖家用铁皮刮把烧黑的洋芋,刮出焦黄的卖相,真正是色香味俱全,让人一步三回头。即使是外地人来昭通,最怀念的也是这种原始古朴的烧烊芋。

我曾经听过有人声称可以用洋芋做出数十种食物,花样多多,听得人连声啧啧。可我固执地觉得,还是清水煮洋芋和炭火烧洋芋,才是吃洋芋最为上品的两种方式。前者自然天成,保持了洋芋的淳厚天性。后者烟熏火燎,开发激活了洋芋的内在品质,升华出更丰富的醇香。

生活在城市,能吃得到烧洋芋的机会越来越稀少,偶尔遇见一个卖烧洋芋的,用改良后的铁皮炉子烤着些焦黄的洋芋,便迈不动步子了。那香味独特而神秘,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之间四处飘浮,撩拨着人的味蕾。深吸一大口香气,让它进入肺腑,散发于身体和灵魂的深处,恍惚中似乎又回到了故乡的土地上,回到了知青岁月天天吃洋芋的日子里……


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是中共昭通市委宣传部下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是昭通党委、政府联系昭通和外界作家、艺术家的桥梁和纽带,是宣传和展示昭通文学艺术的平台和窗口。创作中心位于昭阳区城南凤凰山麓,占地11亩,院内花木扶疏,鸟语花香,环境清幽,建有昭通文学陈列室、昭通书画展室、《水墨暖乌蒙》中国著名作家和诗人书画展室、创作室36套及其他配套措施,主要职能是培训的基地、创作的中心、交流的窗口、展示的平台。开办官方《昭通创作》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刊登昭通和昭通籍文艺家优秀文艺作品,或其他文艺家关于昭通题材的优秀作品。本平台所发文章不代表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的观点,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微信号:ztcz6699   QQ群:367953025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办: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    昭通文学研究院     昭通书画研究院

        顾问:曾令云    陈孝宁

        主编:吕       副主编:胡永坚   

        编辑:余贵林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