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中的狠,恬淡中的艳,文艺中的性感,疏离中的亲近。
像是初恋的那个人,不在眼前,却是去年明月夜,今夕彩云归”
形容汤唯的一段话,恰到好处。
汤唯是一个很恰到好处的人。
恰到好处的容貌,恰到好处的气质,不多不少,不徐不疾,不卑不亢。
多一分造作,少一分失味。
她的拿捏,恰到好处。
百度打开汤唯,映入眼帘的是“温暖而不炙热,明亮而清爽”
很诗意的形容词,放在这个性感又纯情的文艺女神,却一点也不为过。
她性感妩媚,将《色戒》的一袭旗袍穿出不俗的气质。
她温暖隽永,将《晚秋》的文艺风演到了韩国。
她随性自然,将《西雅图》的唯美爱情打动都市。
她敢爱敢恨,将《黄金时代》的萧红演绎得深动人心。
但是她走过来并不是一路风顺的,说她大器晚成也不为过。
汤唯出身书香世家,父亲汤余铭是知名画家,母亲施西凤年轻时也曾是演员。
文艺感镶嵌其中的生活方式,让她有种静逸出尘的大气,安之若素归于平淡的自持清醒。
但是汤唯高考时考了三年还是考不上中戏的表演系,最终曲线救国进了中戏的导演系。
后来有主持人打趣她说:两次都没考过,挺打击的吧。
汤唯神经大条的说:没有,一点都没有。
其实跟后来李安说的一样,她确实不是典型性美女,“她的脸在大陆是没有人喜欢的。”
在锥子脸的世界里,她凭着一张六角脸四处寻找机会,却处处碰壁。
在中戏的时候,台湾戏剧之父赖声川做客席讲座,
院里选中了几个学生参与排演,汤唯只能跑个龙套,演五号病人的妻子。
她的表现和踏实作风赢得了赖声川的喜爱。
他走的时候托付戏剧制作人袁鸿好好关照她。
后来汤唯回忆这段经历:
每次不管角色大小,我都会要求自己赋予她生命感,所以我会尽量投入自己的感情。
她各种小角色都演,自律吃苦连班主任都吃惊。
“只要是表演方面锻炼的机会,汤唯都不会放过。”
也正是这种磨砺自己的机会,让汤唯有了超乎年龄和阅历的深刻领悟。
她在台上从容不迫,台风稳健的令人惊叹。
后来话剧《切·格瓦拉》复排选角时,袁鸿就把汤唯带过来给导演杨婷看。
杨婷认定汤唯“身上很干净,就有那么种正气,特像革命女战士”。
后来杨婷带着汤唯去韩国演出《切·格瓦拉》,
不幸汤唯的脚扭伤了,咬着牙把几场戏演完,
还一个人静静的把戏剧节的所有节目看完了。
拍《武侠》时,陈可辛第一次约汤唯见面。
当时,汤唯刚从唐山回来,穿着随意,踩着一双像木头的鞋就来了。
可就是这双鞋, 让陈可辛觉得她能演好老百姓:
汤唯的一个优点在于,虽然盛名在外,但仍然保持了很多很朴素的特质。
我这十几年来碰到的演员里,很少有人能保持这种单纯。
她很能融入当地的环境,让你看不出她是一个明星。
最终确定戏里汤唯演一位山野村姑。
为此,她留长了指甲,在片场偷偷地抓起泥土,往指甲缝里塞土。
被摄影师发现,她解释,“你见过哪个干活的村姑,手指甲是干干净净的?”
《武侠》中的汤唯
通常,女明星因为年龄带来的压迫感,在汤唯这里更加显著。
她一直都没能成名,直到28岁遇见了李安,遇见了《色戒》。
那部让她声名鹊起,却又遭遇全面封杀的成名作。
李安初见她时,就说她具有民国气质和风范,
像我们小时候的国文老师,这在两岸三地的年轻人是再也没有见过了的。
有一些人说汤唯美的很高级,她不是烂大街的锥子脸,
反而是肉嘟嘟的,有一种若有若无的少女感,
她的脸,没有女明星自带的侵略性,没有征服感,
甚至还有一点点怯生生的,好像怕惊动了别人
就像一枝低调淡然的清雅牡丹,不疾不徐的生长在这个行色匆匆的娱乐圈。
但李安不会冒险,魔鬼训练三个月,
苏州评弹,打麻将,穿旗袍,穿高跟鞋走路,习上海口音
她每天重复着十小时,才成为他眼里风情万种的王佳芝
《色戒》播出之后她声名鹊起,风头甚至超过了梁朝伟。
李安说她:“汤唯之于色戒,不仅仅是女主角,是影片的所有”
《色戒》开拍118天,其中114天是在拍汤唯,
可见她的重要和压力,但她确确实实活生生演出一个风情万种的王佳芝,
斩获威尼斯影展金熊奖,金马奖获最佳新人奖。
恰到好处,她成名了。
汤唯与李安
但是《色戒》带给她的不仅是突然的成名,涌来的代言和广告。
还有无数的质疑和谩骂,影片带来的争议迟迟不休。
一脱成名,运气,没实力,数不尽的声音滚来。
更突如其来的是,全面封杀。
所有的代言撤掉,广告禁播,她从闪闪发光的新星,一眨眼变成无人问津的禁演。
从峰顶到谷底,她这一脚,摔得是很重。
就像她自己说的“我就像上证A股,疯狂地冲到了历史最高点后,稀里哗啦地崩了盘。
但是她始终是特别的汤唯,不带任何纠结,也没有怨气,
收拾了片酬50万和代言费,只身一人出走英国进修,
躲开国内流言蜚语,躲开媒体追问。
她在英国,就像个学生一样,搭地铁上学,去咖啡馆泡,去书店冥想。
友人透露说:她的状态很自在,就像个学生,每天都要上课。
文艺又充实,不在意眼光的她,逃离得恰到好处。
她希望自己“内心强大,像不死草一样,倔强的生长。”
但是,异国向来不易。
在语言不通的国家,他们排剧本,演莎翁的舞台剧,
晦涩的古英语对英国人来说已经很难。
何况对人生地不熟的汤唯来说。
语言阻力是让她很难过的一处。
“我在英国游学时读莎翁的舞台剧,英文根底很差,甚至被其他同学嘲笑,我之后疯狂锻炼英文。”
后来《亚洲周刊》采访她为什么那么拼,
她认真的回答:我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我不想停,
未来谁知道呢?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有戏拍的时候,好好表演。
没戏拍的时候,好好读书。
汤唯的标准,恰到好处。
《色·戒》剧照
一部文艺片《晚秋》归来,汤唯迅速的打开韩国市场,成为文艺女神。
还一举拿下当年韩国百想大赏最佳女演员,成为韩国三大奖得主的第一个外国人。
汤唯很本色的那种疏离感和漂泊感,像一个流浪女诗人。
在西雅图街头,裹一件慵懒随意的卡其色大衣,快散架的丸子头掉在后脑勺,
乱糟糟,但释放出性感。
汤唯拿捏的恰到好处。
一对异国男女的短暂邂逅与恋爱,
她有故事的脸,演的让我们心醉。
一个是弑夫保释的女犯,一个是专门“吃软饭”的情场骗子,
他们在短短三天的邂逅中渐生情愫,谈了一场简单却曲折的恋爱。
可惜情正浓,无奈秋萧瑟。
他们说:“汤唯的眼睛里有一股水色。”
游清源说;是那种对望时,眼睛看得到过去故事的演员。
眼里有雾,多美啊。
有故事的,有经历的,眼睛里会有很多东西,阅历千帆的平静和简单。
眼睛漂亮的人不少,但是眼里有风情的实在不多。
张曼玉,林青霞,这些美丽有味道的女人才有。
不是嘟嘴瞪眼卖萌,而是含情脉脉,一笑百媚生。
汤唯她有,会说话的眼睛。
《晚秋》剧照
即使已被认为是成熟的演员,谦逊的汤唯仍称自己没有表演天赋。
她总是下一番苦功夫,用最笨拙的方法,把心里面最真实的东西放在角色身上。
如果不是每个细胞都浸润到戏剧氛围中,她演不出感觉。
拍《黄金时代》时,汤唯一本本地啃萧红的作品。
用繁体字抄书,研究17岁萧红与31岁萧红面相的变化。
发现年轻时候,萧红的嘴是嘟嘟的,要演出嘟嘴,她在嘴唇上下各放一片海绵。
最有画面感的一个细节是,去萧红故居的时候,许了个愿,剪下一撮头发放在萧红床下。
记者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回答,太想演好这个角色了。
《黄金时代》中的汤唯
为了让自己更接近萧红当时饥寒无助的状态,
即使在东北零下30度以下拍戏的时候,还经常故意让自己挨饿受冻。
而在拍《北京遇上西雅图》时,为了体验孕妇的生活,
她基本上24小时都背着个大书包,里面装铅球,
甚至有一次冲进浴室洗澡,才发现忘记把肚子摘下来。
她信奉“平凡一点,踏实一点,演员这份工作可以做得久一点。”
她执行“我没有技巧,没有捷径,我只能走到人物的内心世界里面,感受她的喜乐,所以我每天都渴望能够进入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让她的灵魂在我身体里。”
她坚持“我喜欢‘疼痛’,否则我觉不着‘真实’。一部电影、一个角色、一件事在完成中,总是疼痛的。没有疼痛,就没有现场。疼痛是因为太专注。爱一个人爱疯了,爱到骨子里,才会有疼痛。疼痛,是我热爱的方式。”
《北京遇上西雅图》海报
也因为这部电影,她遇见了爱情,结识了导演金泰勇,开始低调恋爱结婚。
他们去瑞典的法罗岛旅行,拜访了岛上电影大师英格玛的家。
为了纪念这次神圣的旅行,两个人临时决定举行小型婚礼。
婚礼时长20分钟,全程就只有瑞典歌手Andreas唱了歌,发了文,其他一无所知。
随性自然,简简单单过完自己的婚礼。
朴素神秘,这是汤唯的大众形象,
不开微博,不上综艺,不需要团队发宣传通稿,炒话题上热搜。
除了作品的宣传期出来跟大家见个面,汤唯就真的不出现在公众视野。
她的机场街拍,随意自然,素面朝天,还会跟路人打招呼微笑卖萌,
不像其他流量小花忙着上综艺增加曝光度,在时尚带货的机场街拍上寸土必争。
但她是美的,美在高级,美在气质和风韵。
之前在知乎上有个神问答,问说:为什么汤唯成得了文艺女神
回答说:中国的女明星,就只有汤唯看起来像个读过书的。
她的气质,确实是独特的。
她坚持艺术归艺术,生活归生活。
巴黎时装周,单枪匹马,一个行李箱就走了,无需助理,无需团队,
同样可以一席长裙在红毯上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之前演完《色戒》,有人评价她为:张曼玉第二
她回应;Maggie永远只有一个,每个人都只能做自己,谁都重复不了别人。
平时没事的时候和丈夫逛逛街,看看话剧。
她喜欢并享受这种恬静。
“我就喜欢一个人呆着。不管我做任何事情,一个人都会有更多的心得体会。就好像这个屋子里无数的人在吵吵闹闹,空气中所有的灰尘都已经升到了半空,只有这些人全部走光之后,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些尘埃才会一点点落在地上,平静下来。你才看清,哦,原来变成这样。”
在当今时代,做自己越来越稀缺,很多人的自己迷失在繁忙之中。
在这个人设不保的时代,做自己才是最没有风险的。
率真又妩媚,可爱又坚定,
随性又倔强,英气又文艺,
淡定又沉稳,自信又洒脱,
这个汤唯,美的恰到好处。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惟书有色,艳于西子
每天8点,伴你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