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后何香凝回归母校,用画笔呈现了一代人的气节和风骨,

百年后何香凝回归母校,用画笔呈现了一代人的气节和风骨,

前线 日韩男星 2017-09-28 21:50:59 297

何香凝一家合影


何香凝

是中国近现代集政治家和艺术家

为一身的伟大女性。

她以刚健挺劲的绘画风格

为20世纪的中国女性绘画树立了典范,

其艺术创作图像和活动史料

也成为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何香凝《松·菊》,设色纸本,173×273cm,1931年


百年之后,

何香凝的艺术精品

终于回到了母校!

日本女子美术大学美术馆展览前厅的海报


9月20日下午,

何香凝艺术精品展览

在日本女子美术大学美术馆隆重开幕。

工作人员为嘉宾做作品导览


何香凝是谁?


在时代变革与进步中,20世纪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诞生了不少精英人物。但同时在政治与艺术两界都具有杰出贡献的却屈指可数,这样的女性更是凤毛麟角,而何香凝便是其中一位。


1962年,画家傅抱石、潘天寿在杭州观看何香凝作画。


1878年,何香凝出生在香港。


何香凝出生后,母亲汲取自己的教训强行给她裹脚。但何香凝却坚决反抗,一次次用剪刀将束了一圈又一圈的裹脚布剪成碎条。在那个以小脚为“美”的年代,何香凝的一双“天足”无疑打破了社会给女性定下的伦理规范。


何香凝不同于一般富家千金,她爱读书。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她不能进私塾,只能到“女馆”读了几个月书。后来,她又找来哥哥们的读本自学。就这样,她认识了不少字,并接触到一些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的妇女解放等新知识。

何香凝《枫》,设色纸本,129×65cm,1929年



何香凝《月下小景》,设色纸本,80×38cm,1920年代



求学走他邦


何香凝的革命生涯与艺术生涯都起源于日本。


洋务运动时期,在清政府“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下,廖仲恺产生了去日本留学的想法。为了帮助丈夫实现留学梦,何香凝拿出私房钱并变卖了自己的嫁妆首饰。1902年冬,何香凝追随廖仲恺来到日本,在东京女子师范学校上预科。而在当时,赴日留学的中国女性还不足10人。

廖仲恺、何香凝夫妇与子女的合影


1905年7月,孙中山来到日本组建中国同盟会,何香凝成为首批会员。她与廖仲恺在东京租住的寓所成了革命党人秘密聚会的场所。出于保密需要,出身富裕之家的何香凝不得不辞退女佣亲自下厨。


1908年9月25日,何香凝在东京生下儿子廖承志。在此之前,由于羸弱多病又怀孕在身,她无力应付繁重的课业,只能被迫退学。但在生子半年后,何香凝便复学转去日本私立女子美术学校学习画画。

何香凝与儿时的廖承志


据廖承志介绍,何香凝之所以改学绘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孙中山要组织武装起义,需要起义的军旗和安民布告告示的花样、军用票的图案等,因而需要人设计,把它画出来”。


在学校里,何香凝除接受老师端馆紫川先生讲授的山水、花卉画外,还每周两次向日本帝室画师田中赖璋学画狮、虎等动物。在之后的革命生涯里,美术成为了何香凝的斗争武器之一。她不停地拿起画笔,表达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敌人的无情鞭挞。

何香凝《菊》,设色绢本,99×31cm,1913年(孙中山、廖仲恺、何香凝在日本期间得到宫崎寅藏等日本友人的帮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幅画是何香凝为宫崎夫人所绘,已成为了中日友好的历史见证。)


雷厉风行的“欧巴桑”


自从进入同盟会后,何香凝便成为了组织的大管家,成员们都打趣地称呼她为“欧巴桑”。孙中山手头没有钱时,就会对她说:“欧巴桑,给我几十块钱。”何香凝娘家补贴的钱财,大部分用在了革命事业中。

1916年4月9日,孙中山、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等在日本举行“帝制取消一笑会”。前排左四起:宋庆龄、孙中山、何香凝。后排左二起:廖仲恺、胡汉民。其余的为日本友人。


何香凝《绿梅》,设色纸本,57×36cm,1943年


何香凝《马》,设色绢本,111×41cm,1914年


1928年年底,何香凝为反对国民党清共而毅然发表声明,“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她说:“我是遵守孙中山的遗言,吾宁以画笔栖迟,维持清苦生活,不愿同流合污,做国家民族的罪人。”


1929年,何香凝与友人组建“寒之友社”,每日以绘画、吟诗和读书为事。那年秋天,她漂泊欧洲潜心画艺,排遣心中郁结。在此期间,她的儿子廖承志和女儿廖梦醒先后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

何香凝《虎》,设色绢本,26×30cm,1910年


1931年,何香凝从法国巴黎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上海发表《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宣言》,并集海上名家举办救济国难书画展览。自此之后,何香凝便走上了以画笔抒情明志的道路。

何香凝《为谁来补破河山》,设色纸本,132×55cm,1934年


笔尖聚国魂


何香凝遵从孙中山的临终嘱托,成为宋庆龄身边最可信赖的至交。她曾在上世纪30年代初绘《菊石图》赠予宋庆龄,激赏之情溢于言表:“唯菊与石,品质高洁;唯石与菊,天生硬骨。悠悠清泉,娟娟明月;唯菊与石,品质高洁。


1938年后,迁居香港期间,为支持宋庆龄建立的中国保卫大同盟,她向海外华侨宣传抗战,并将自己所做山水花鸟赠送或出售给了华侨,为八路军、新四军募捐筹款。

何香凝与宋庆龄


其子廖承志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热爱绘画艺术,善画人物。工作之余,何香凝与廖承志母子以画抒情、以画自娱,共同创作了许多绘画作品。

何香凝与儿子廖承志共同作画


母亲何香凝刚劲厚重而笔法自由的山水、花卉,配上儿子廖承志风格诙谐造型结实的简笔人物,常常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廖承志的人物画注重动态刻画、敷色艳丽、不拘程式而灵动精到,与何香凝大胆而自由的画风非常协调,画面极富艺术感染力。

何香凝 廖承志 徐悲鸿《倚松读书图》,设色纸本,131.5×64cm,1951年


晚年,何香凝担任过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还担任过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真可谓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受到的推崇也是当世无几。


何香凝的生命经历了94度春夏秋冬,大多数岁月都是在严酷险恶的环境中度过的。她曾在一幅《梅花水仙图》上题诗言志:“一树梅花伴水仙,北风强烈态依然。冰霜雪压心犹壮,战胜寒冬骨更坚。

何香凝晚年


1972年9月1日凌晨,何香凝魂归道山,与廖仲恺合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墓地。这一对革命夫妻分别了将近半个世纪,尽管天上人间早已非复旧观,但他们相知相爱的灵魂永远都不会变得陌生和疏离。

何香凝《梅·石·牡丹》,设色纸本,146×45cm,1940年代


画中风骨


何香凝早期的作品有浓厚的日本画风格,后来又以梅花和老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享誉海内外。她擅作花鸟猛兽,偶作山水。笔致圆浑细腻,色彩古艳雅逸,意态生动。

何香凝《狮》,设色绢本,63×49cm,1914年


何香凝的画作立意讲究,一反传统女性绘画的柔媚习气,体现出她刚烈的个人性格。她钟爱猛兽题材,常以狮、虎等形象寓意国家的崛起和强大。她一生的艺术创作,无疑是其革命精神和救国理念的延续。

何香凝《虎》,设色纸本,147×61cm,1934年


由于何香凝与岭南画派创始人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同为广东籍画家,又曾有过相似的日本求学经历,画风也都受到日本的影响,且又与这三人有过交往,不少学者认为可以将何香凝归为“岭南画派”,甚至认为“二高一陈”应改为“二高陈何”。

 何香凝与周总理


但从上世纪30年代后,何香凝的画风开始有了明显转变。在题材上,其已由之前的狮、虎等动物画,转化为历代文人所钟爱的梅兰竹菊。当时国内局势动荡不安,何香凝就把对时局的满腔悲愤发泄在画纸上,“专画寒冬不谢、冷而弥香的梅和百岁长青的松”。

何香凝《梅》,设色纸本,40×77cm,1953年


此时何香凝的画风已经与岭南派诸家宣扬的折衷中西大为迥异了,列为同一阵营显然不合适。据廖承志介绍,在“解放战争”时期,何香凝绘画的风格又有所改变,题材虽依然是梅、松、菊、山水,“但不似前期的悲愤,而是豪放开朗”。这种画风一直维持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直至她九十岁以后。

何香凝《高松立海隅》,设色纸本,135×140cm,1960年


在辛亥前后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的女性中,有姓名可查的有380多人,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有180多人,实际参加同盟会的有54人。但在这54人当中,能够把革命与参政贯穿始终,并且跨越国民党与共产党两个时代的,只有何香凝一人。


何香凝具有多重身份,既是孙中山夫妇的友人、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的妻子,也是中共高干廖承志的母亲,还是女界领袖、丹青圣手和诗坛“一枝梅”。她傲骨铮铮,终生不改其高洁。她的艺术创作不仅是中国革命的缩影,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人的气节和风骨。

百年之后,

何香凝的艺术精品终于回到了母校!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嘉宾有2015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获奖者、韮崎大村美术馆馆长、日本女子美术大学名誉理事长大村智先生、女子美术大学原校长、同窗会永久名誉会长佐野缝女士、公益社团法人日中友好协会会长代理宇都宫德一郎先生、公益社团法人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冈崎温先生、公益社团法人日中友好协会事务局长宫嶋刚先生、一般财团法人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女子美术学校顾问入江观先生、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会长廖雅彦先生、一般社团法人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先生、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代会长代理户村美绪女士、御茶之水女子大学副校长猪崎弥生女士、日本女子大学成濑纪念馆文艺人员岸本美香子女士、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蔡涛先生、上野之森美术馆事务局长佐川保志先生、以及主办方代表:一般日本女子美术大学校长横山胜树先生、何香凝美术馆副馆长乐正维女士。

相模原市市长加山俊夫先生发来贺电,祝贺何香凝艺术精品展览开幕式顺利、圆满举办!

开幕式现场


何香凝于1909年至1911年入日本私立女子美术学校(现女子美术大学)学习绘画,开始早期创作。日后何香凝成为中国近现代集政治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她在日本学习工作生活近20年,和众多日本友人结下深厚情谊;她的学画经历与创作体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及中日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何香凝艺术精品展览”在日本的巡展,以期冀日本民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可近距离欣赏到何香凝的艺术精品,了解中日文化融合的源远流长与百年不衰,进一步促进中日之间的友好往来与民间交流。

日本女子美术大学校长横山胜树先生致辞


今年恰逢中日两国恢复邦交45周年,明年将要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在这样值得纪念的一年当中,女子美术大学艺术博物馆有幸能够举办“何香凝艺术精品展览”,对此我感到无上的光荣。何香凝先生的作品通过对动植物的刻画与描写,表现出了极具震撼的艺术效果。先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杰出领导者,其作品及其生涯也同样在日本获得了最高规格的评价。何香凝先生于1911年自本校日本画高等科毕业,这可以说是本校历史上的光辉一页。中国文化融合了多地区多民族的不同文化并不断发展壮大,这是女子美术大学今后也需要学习的。我们将继续珍视与中国这一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大国之间的缘分,并为中日两国的学术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何香凝美术馆副馆长乐正维女士致辞


我们在日本举办“何香凝艺术精品展览”的巡展,乃是对何香凝和她的时代中日友好往来的纪念盒延续。女子美术大学时何香凝先生的母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美术教育机构,尤其在二十世纪初期,为东亚各国的美术人才培养和美术交流贡献了力量。我们期待日后能与女子美术大学以及日本其他的艺术机构有更多的学术交流。欢迎大家来中国深圳,来何香凝美术馆进一步感受何香凝先生的艺术魅力。


2015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获奖者、韮崎大村美术馆馆长、女子美术大学名誉理事长大村智先生致辞


何香凝女士不仅是一位女性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在中国有以她个人命名的美术馆。2011年,女子美术大学的原校长佐野缝女士在何香凝美术馆举办展览,记得我当时也一起去了深圳。在我记忆中,那是一座美丽的美术馆,非常荣幸能亲临其馆参观何香凝的艺术精品。自从那次,我就一直梦想能否在女子美术大学美术馆举办一次何香凝艺术精品展览,今天,终于梦想成真了!我感到非常荣幸!我相信女子美术大学的毕业生、在校生也会为这位伟大的学姐而感到骄傲,希望更多的观众来到这里观赏何香凝先生的作品。同时,也希望本次展览能够推进我校与何香凝美术馆之间的友好交流,以及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友好交流。


开幕式嘉宾剪彩,左起:公益社团法人日中友好协会会长代理宇都宫德一郎先生、何香凝美术馆副馆长乐正维女士、日本女子美术大学名誉理事长大村智先生、日本女子美术大学原校长佐野缝女士、日本女子美术大学校长横山胜树先生


日本女子美术大学美术馆馆长浅野晃成先生致祝酒辞


继上野之森美术馆之后,本次在女子美术大学美术馆举办“何香凝先生艺术精品展览”,对此我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由衷的喜悦。借此机会,我要诚挚感谢何香凝美术馆、日本中国友好协会等大力支持此次活动的相关机构。

在欣赏何香凝先生的作品时,我被先生的构图之灵动、描写之纤细所深深折服。画中描绘的主题包罗万物,有在自然当中的人与动物,植物,更有河川瀑布,大地天空。而画中景色是没有国别之差、民族之差的祥和之景。由此我们不难感受到先生的无疆大爱与博爱。通过此次艺术展的成功举办,我衷心希望中日之间的友好发展能够更上一层楼。

 祝愿中日友好能够进一步发展,祝愿今天在座的各位幸福安康,让我们举起酒杯。大家干杯!


现场观众参观展览

现场观众翻阅以往何香凝艺术精品巡展的文献





百年之后

正在展出


展览:“何香凝美术名作展”

艺术家:何香凝

展览时间及地点:2017年9月6日-9月15日 日本上野之森美术馆

2017年9月19日-9月29日 日本女子美术大学美术馆



前线现已开通留言功能

快点右下方跟我聊聊


喜欢就转发分享吧!



此文前线(ID:artedge)原创,禁止转载。

20万人瞩目的一个独立、自由、开放的艺术交流平台

www.artedge.cn

关注【前线】公众微信,每天阅读世界上顶级艺术家资料库

 点击阅读原文,用艺术点亮山区孩子!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