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这冷僻的诗句,恰似为食堂外墙那簇倔强的生命而写。
在青砖与水泥的缝隙间,几茎细藤正以惊心动魄的柔韧,丈量着春天的深度。
初春微雨时,我首次遇见它。
三两根枯藤从墙缝挣出,灰褐枝干上缀着翡翠般的新芽。最令人心惊的是它的立足之处——排水管与墙体夹角处,仅有些许积尘,它却将根系化作银针,生生刺入混凝土的肌理。《花镜》中记载:“忍冬藤蔓缠绕,经冬不凋。”此刻方知,这“忍”字里藏着多少生命的韧性。
五月暴雨夜,我执伞探看。
水流如瀑的墙面上,它的枝叶像惊涛中的小舟。翌日拂晓,却见湿漉漉的藤蔓间,已萌出管状花苞,宛如无数支蘸满阳光的鎏金笔。“碎金凝冰魄,微芳寄断垣。”这簇墙隙间的生命,不正是以最柔弱的姿态,完成最刚强的宣言?
期末前夕,金银花进入盛期。
并蒂开放的花朵,一白一黄,恰似月光与阳光的盟约。“耐寒不似他花落,独占风情向小园 。”我终于懂得,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喧嚣的绽放,而在于像这忍冬般——在时光的夹缝里静默生长,最终活成治愈世界的模样。
一个清晨,晨露还未褪尽,柔光漫过墙垣。我瞧见老园丁弓着腰,手掌轻轻抚过金银花藤蔓,指腹顺势摘下成熟的种子,动作轻得像怕惊醒酣睡的婴孩。他裤脚沾着草屑,工具箱里摆着锈蚀的小铲,每一粒种子落进布袋,都发出细微的“簌簌”声 。听他说,这些种子会被撒在校园的花坛里。
我望着他手中的花种,眼前又浮现出藤蔓扎根水泥的执着,恍然明白:每一粒种子如同每一份微小的坚持,在未知的角落,终会顶开砾石、刺破黑暗,成为点亮世界的星火。
此后,每经此墙,总要驻足。看那金银双色在风中轻颤,花瓣上的晨露晃啊晃,坠成细碎的光斑。便想起“九秋风露越窑开”,这簇墙隙芳华,以最卑微的立足之地,把苦难熬成养分,在砖石的挤压里,淬炼出最动人的生命釉色。
风过时,藤蔓轻摆,似在诉说:生命从不是被环境定义的弱者,哪怕困于方寸缝隙,也能攀着时光向上,把每一缕挣扎的力量,都开成照亮他人的花朵。




期末前夕,金银花进入盛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