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衣橱灵感机
看完《戏台》首轮口碑,第一反应不是“牛”,是想摔手机。陈佩斯,71岁,两次落泪。不是装,不是作,是那种过了大半辈子还在较真的心气。你能想象吗?杀青那天,他站在片场愣住,问自己拍的啥电影?????这不是健忘,这是太入戏太认真了,脑子里全是戏--戏比命大,真不是一句废话。
1
这事说出来,多少有点荒谬。陈佩斯,春晚台柱子,和朱时茂组合封神那种级别。十年压轴,笑点全在他身上。后来呢?一纸官司把央视告了,直接被踢出娱乐圈。资本不高兴,观众没得选。他带着老婆去郊区种地,一过就是十几年。你看他在戏台上哭,看着像演技,其实是心酸。
2
再回舞台,已经是头发花白,膝盖都跪软了。《戏台》这剧本,他等了60年,听清楚,是60年!!!!!!一开始资金没有,搭档换了好几轮,连自己演啥都拿不准,甚至想演包子铺伙计,结果被人劝回班主。执念有多重?一年几十场,剧本一遍遍改,一点错都不肯放过。别人眼里叫精益求精,在他心里是要命的较真。
3
《戏台》不是普通的喜剧。军阀逼着底层伙计上台扮霸王,戏里戏外全是荒诞。——但你好好看,台上的演员,台下的观众,全都不只是来乐呵的。黄渤那种“市井烟火气”演得跟真的一样,姜武演军阀,滑稽得让人牙痒痒,最狠的,是最后炮火轰塌戏园子,演员还唱最后一句。戏比命大。你说现在还有谁信这个??
4
陈佩斯拍这戏,真的是拿命换的。撞柱子戏份,真撞,打自己巴掌,手都抖。谁还用替身?谁还抠图?都别提。片场两次崩溃落泪,第一次杀青,傻了;第二次看自己演的片段,哭得像个孩子。黄渤和尹正想劝,都不敢靠近,让他自己冷静。大家都懂,这眼泪不是演的,是几十年心结,一下子绷不住了。
5
口碑爆炸,票房反转。点映那天14万票房,真够丢人的。结果两天破亿,豆瓣9分,观众全靠自来水刷出来的。带爸妈二刷三刷的,全家哭笑混着来。有人说这是情怀绑架,不服,试问你见过哪个流量明星能让90后自发买票陪家长?这不是情怀,这是补偿,是观众在给陈佩斯“接风洗尘”。
6
别以为全是好事。有人说,《戏台》叫好不叫座,“高级喜剧”没人看。票房预测3.6亿,确实不算爆款。理由?现在短视频时代,观众喜欢段子,喜欢快感,没人愿意慢慢品味人生哲理。但你不能说票房定义一切。陈佩斯坚持不用流量,不讲段子,不教育观众,姿态摆得低到尘埃里。他要的不是市场,是尊严,是骨头里的那口气。
7
最绝的不是戏,是人。你想想,多少老艺术家被资本玩残,多少“真演员”被流量淹没。陈佩斯是最后还敢站着挣钱的人。所以看到他哭,真不是演。那是几十年被戏台、被现实、被观众、被自己,逼到绝路的眼泪。
有时候觉得,他其实就是在演自己的命。
衣橱灵感机要说:“戏台上有多少荒诞,戏台下就有多少无奈。陈佩斯哭的不是戏,是一代人的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