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BOYS王源妈妈后悔儿子成名:如果重来,我不会让他当明星.

TFBOYS王源妈妈后悔儿子成名:如果重来,我不会让他当明星.

娱乐最爆点 内地男星 2018-12-02 20:00:28 898

来源:书单(ID:BookSelection)



TFBOYS的爆红,让三个小朋友们迅速进入到公众视野。像小仙女这样的80、90后老阿姨,确实会抱着一颗姨母心,喜欢着三个才年满18岁的超级童星。但他们的父母,可能和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心情。


去年《人物》杂志采访了王源,以及他的母亲、老师,试图从几个视角还原那个,一夜爆红小孩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


母亲李咏芳在采访中曾经哽咽着坚决地说:


如果可以重来,我绝对绝对不会让他走这条明星之路。


她看着儿子在公众视野中的越来越坚强独立,却从13岁起就没有像普通男孩子一样,在父母跟前撒娇嬉闹,心里不是滋味。



但是同样的问题,王源却回答得坚定果敢,义无反顾。


如果重来一次,我还会选择走这条路,为什么要平凡地过完一生呢?


即使再苦再累,王源始终内心饱含斗志,期待着让自己的人生充实有趣。这看上去和母亲期待的安逸平稳多少有些背离。



一方面是做母亲的心疼自己的孩子,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教育体系最重要的亲子关系,似乎一直存在着这样的矛盾。


父母与孩子之间因为许多原因缺少沟通,他们彼此不了解对方,却喜欢用“为了你好”代替一切解释,从而武断地为孩子做决定。


就因为一句“为了你好”,多少孩子被扼杀天性与喜好?


  

01


前段时间,芒果台做了一档综艺节目《少年说》(第二季也开播了),当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说哭了无数中国孩子和家长。



这是一台现实版的“真心话大冒险”,每一期会有8个左右的孩子登上“勇气台”,冲着台下的同学们、老师和家长,喊出真心话。


有一些孩子做法委实荒诞不经,被爸妈一通教育到哑口无言;


有一些则不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对孩子的不了解,真实地伤透了孩子们初临世事的那颗懵懂心。


才上初一的小姑娘袁璟颐,是一个漂亮大气的女孩子。在登上勇气台的时候,她活泼地跳上楼梯,然后欢快地和主持人打招呼,“姐姐好”。


她丝毫没有忸怩之态,非常懂礼貌。就是这样一个漂亮的姑娘,在自己妈妈的眼里,却永远比不上那个四项全能第一的“别人家孩子”。



她咆哮式的控诉,赢得了台下许多同学们的尖叫和助威:


压在我身上的那个别人家孩子,恰好是我的学霸女闺蜜。

妈妈常说,你看你学习这么差,她怎么就和你做朋友了呢?

妈妈,我才是你的孩子,我也很努力。你怎么就看不到呢?


活在别人家孩子阴影下的璟颐,无论怎样解释,都只能换来母亲在台下“我是为你好”的“终身指导方法”。


母亲的理性说教,让璟颐崩溃跑下台。


当主持人陈铭请璟颐的母亲不加思索地说出自己孩子的三个优点时,母亲犹犹豫豫才数出第三个。



母亲眼中女儿的好,竟然还不如璟颐的学霸闺蜜了解的多。



小编挺同情这个女孩的,她完全没有办法说服自己的母亲,让她更了解自己一点。而母亲也永远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一厢情愿的自以为是,觉得打压式教育方式非常适合自己的孩子。


这直接导致她二人关系一瞬间几乎完全崩溃掉。


在上节目的时候,主持人采访璟颐:

你觉得自己上台喊话之后,妈妈会做出改变吗?


璟颐无奈的笑了一下:

她大概会怼死我吧。



女儿并不期待母亲可以听到自己的诉求,可还是抱着一丝希望上台去。结果换来的是成倍的失望。


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良性的交流和沟通,他们只是一味的修剪花草,却不知道用爱的方式说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


父母有效地陪在孩子身边,观察他们的行为以后,用含有爱意的方式进行沟通,是行之有效的法则。


了解,才是沟通的前提。


在《少年说》这档综艺节目里,许多父母很难做到“有效陪伴”并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有些人虽然一直陪在孩子身边,却非“有效陪伴”。


看似日复日的黏在一起,却从没有听过孩子的诉求,强行为自己的孩子决定需要做的事情。


比如杨雨辰,他的妈妈认为儿子是男子汉,就要求他学习拳击。所以还在长个子的杨雨辰,就和很多大叔一起PK,从小到大一直“被打”,可是自己最喜欢的不是拳击是街舞啊。



有些父母干脆做“隐形父母”,能不出现就不出现,忙到已经和自己的孩子几周不见面。上初二的徐雅雯甚至直接在勇气台上问妈妈:


你是不是没有那么爱我了?




02


是枝裕和的电影《如父如子》,为我们画了两幅“父子”画像。


第一幅画像是传统父子关系,爸爸良多告诉我们父爱是有要求的:你必须足够优秀可以继承我的家业,你必须足够像我。


这些要求让良多从不觉得不陪伴、不了解自己的儿子有多过分。在得知儿子不是亲生子时候,甚至得出结论:怪不得你不像我一样优秀。然后抛弃他。



另一对父子的相处关系则甚是亲密。做自己杂货铺小老板的雄大总是带着宝贝儿子一起出去玩,有时甚至推掉朋友的邀约,只为了更好的陪伴儿子。



当有一天良多突然看到,儿子偷拍自己的各种生活细节,才终于明白,自己从未了解过儿子。


良多所谓的陪伴与要求,在儿子看来,不如简单地坐在一起聊聊天。



扑克脸良多终于哭了,他第一次认识到父子的意思是什么:那些比血缘更宝贵的,是朝夕相伴后的了解与期待。


他终于明白做父母的应该如何陪伴孩子长大。



在中国,像良多这样的父母并不少见。《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的数据记录了真相: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47.6%的家长会兼职做家务,38.4%的家长会刷朋友圈、刷微博打发时间。



孩子缺少了父母的有效陪伴,父母也很难了解孩子的性格与喜好。



“我一切为了你好”,就成了情感表达时杀伤孩子的武器。父母从对孩子施加控制时,孩子对自己的服从程度中,来判断与自己的感情是否深厚。有效陪伴的缺失,是造成不了解孩子、暴力沟通的罪魁祸首。


拿破仑曾说:

孩子的性格是父母塑造的。


了解自己的孩子,陪伴他们长大,是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做的事。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由来自《南方周末》、博雅天下等媒体的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筛选好书、过滤烂书,打开知识边界。授权请联系出处。 


往期精选
张韶涵被亲妈造谣吸毒,卷走1亿资产,沉寂10年,她又站起来了
强吻张国荣、调戏林青霞,这个乐坛“老流氓”凭什么被爱了30年?
这份日本熟女明星排行榜,让多少中国女性集体沉默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