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清净 无为
作者 | 苏瑾、清净 无为群员
网友分享:
两只眼睛
情感是我们心的眼睛。
智慧是其中一只,慈悲是另一只。
当我们过度行情的时候,一只眼睛盲了,因为钟情使我们痴。当我们生起怀恨的时候,另一只眼睛盲了,因为怀恨使我们嗔。
一个爱恨强烈的人、两眼就会处在半盲状态。
在我们从爱欲中得到菩提,有更广大的爱时,在我们连那些可恨的人都能生起无私的悲悯时,我们心的眼睛就会清明,有如晨曦中薄雾退去的湖水。
————摘自林清玄《情的菩提》
感悟:
在看不清事情真相时,心是我们另一双眼睛。心的眼睛只有在刨去执念时才能映照出事情本质。如我们对某事执着,这样处理起来就很可能带有人本身情感的影响,只有除去自我本身想法,明晰的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对事有如湖水般的映照,做出正确的判断。
图片来源 | 网络
苏瑾前辈:
心如镜,一个人的心充满了执着狭隘、贪嗔痴,镜子是脏的便映不出来事情真实的模样,只能是自己内心的投影。心如果干净,越干净,它映出来的越真实。
而且镜子还有一个特性,前面有物体时,它才会映出这个东西,而且无论是什么它都会如实映出来,不会更改,不会扭曲。而这个东西消失后,镜子里就依旧空空荡荡,不会留下任何印子。你根据这个特性想想,可以延伸出什么道理。
图片来源 | 网络
网友:
我们对事,因有如镜般的观照,无论映照如何,都要反应出最真实的样子,这样才能清晰的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若是自己心灵上有偏见,我们观照的事物就会扭曲它本来的形象,是我们想看到的,而不是它的本身。而在事物缘尽离开后,依然能够坦然面对现实。镜子不会为任何一个事物的离去而起波澜,依旧敞开心扉迎接下一个。
但实际上,镜子从不包含任何东西,一切都是照影。还有应缘,顺缘。
图片来源 | 网络
苏瑾前辈:
它可以容纳任何东西,并且照出其最真实的样子,但这些东西并不会因为映射在镜子中就给镜子留下伤痕。相反,它洁净如初,清明透亮,自性亦是如此。这就是佛法里的“无相”。再结合下自身想想。其实用语言说出来总会有偏差,心印才是最好的法子。但是都没达到那个境界,所以我尽力用最清晰、详细的语言说出来了,大家应该能理解。大家愿意学,我就会尽全力教,继续加油啊,都看在眼里呢。
网友:
这让我想到了身边的一些人,他们曾经历过创伤,所以就选择对这个世界冷漠,怀有嗔心。这就如同镜子。他们眼里所见所闻都是对他们冷漠的,这就是镜上污渍。经历过的伤也只是眼前的倒影,看到的冷漠世界上是对相的执着,掺杂着自己的想法。但人的自性是不变的,还是清明的,不过是对眼前,或之前的事过于执着,糊了镜子,忘了那也只是过眼云烟。
图片来源 | 网络
苏瑾前辈:
所以通过修正行为,修正心念,闻、思、修等方法慢慢擦拭这面镜子,污垢会越来越少。前提是真的拿抹布去擦,而不是只是嘴上说自己会擦,实际上任由它越来越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