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建筑有人文属性加成?

哪些建筑有人文属性加成?

麦子夕阳 日韩男星 2017-12-05 23:52:02 170

说到人文主义,在我更多是一种气氛,对于建筑来说是让人感觉怀旧熨帖、亲切、不陌生;对于人来说是不反感,无气场,懂体谅。自己做了个小小的汇总。




1.图书馆


图书馆应该是学生党觉得最有人文情怀的地方了。记得刚上大学那会,男生们最喜欢的就是图书馆了,电子阅览室去晚了都绝对没有位子,三杀、超神此起彼伏,但是对于我来讲更喜欢那里的藏书。学校性质尚武不崇文,图书馆即便装修的上下四层金碧辉煌的,也都无非是马原、苦难辉煌之流的居多,好不容易看到一本《青铜时代》,皮子是用旧报纸贴透明胶布粘的,书页都已经泛黄的和草纸一样,我一直纳闷这都传到第几代了啊?虽然在那一片文化沙漠里无书可读,但是依旧觉得图书馆是个可以让灵魂栖归的地方。


后来大三转院了,果然觉得不一样,新院地盘大顶什么用呢,每个人都活得严肃、紧张、辛苦,严肃是一种心灵疾病,因为人的自然属性没有被允许。老学院虽然小,但是精致翠绿,处处都是书香,麻雀都挺有文化的,在这不学习都觉得没脸见人。路上碰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子骑着自行车下班,后来发觉那不是某某特有名的教授都是可能的。夏天孩子尤其多,都是来玩的,还可以放烟花,心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了,觉得人情味十足。


老院的图书馆特别破,墙体还是水泥石灰的,大门是七十年代招待所式样的,即使如此,我在那里度过了大学最愉快的一段时光。折旧杂志随便买,文艺书刊随便看,图书管理员人热情得很,每次都尽量让多借一本。遇到选修课,立马去自习室,特别怀念下午,找个靠窗的好位置,看看夕阳在书页上洒这一道金黄,觉得时间都停止了。


有时候也感慨,人文这东西真是非要经历漫长的年月,用一代代师生的青春才能熬出来的,现在大学都搞扩建,无非是多了几幢水泥垃圾而已,一下课根本让人一点留恋的感觉都没有,反而倍感凄凉。厦大集美等五座楼,南洋的阳台,栏柱,一缕缕海风吹过,仿佛眨眼间又能看到鲁迅那消瘦的背影,回忆的确会自行美化的,但是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先辈的气息有什么不好。


据说人能养玉,玉也养人,时间长了玉会更细腻温润,人也会气韵天成,皮肤白皙。建筑也是一样的,书也是一样的,音乐也是一样的,他们之所以经典不朽,触发人的点点相思回忆,恰恰是因为人的参与。如果仅仅是教条的、敷衍的,把人视为上课即来,不上即走的“被管理者”,不允许他产生自己的自由意志,那么一切美和情绪都无从产生,人也不会为这幢建筑渲染一层美好的迷蒙。





2.电线杆


这个意象不太常见,通常是老旧的楼院,老城区会比较多,现在新小区几乎绝迹。之所以觉得它挺人文的,因为小时候放学没事,就一路数电线杆玩,黄昏时,还会拖出长长的影子,即便人再怎么变,事情再怎么变,还是有着默默伫立不变的东西存在着


关于这点,喜欢日系街景的人可能会有同感。据说昭和时代社会高速发展,立了很多电线杆,但是后来时代进步了,可以采用挖埋方式时,很多居民都不答应,因为这些紧紧毗邻房屋住宅的电线杆,以及上面交错盘杂的电线,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对于过去的美好回忆了。对于这点,我也是深深感触认同的,有个手游叫《昭和杂物店》,讲的就是这种情怀。


插个题外话,大和民族挺有意思的,木心先生说,日本人的文化秉承汉唐,但是有个误解,但这一误解,误解的妙。


在民俗传说中,如果一家主人不爱惜或者弃置物品,比如碗筷,榻榻米什么的,那么这个物品就会伤心,就会产生怨念,变成灵时时骚扰这户人家。所以好像对长期不用的杂物要清理,或者烧香祈求一下什么的。


我觉得这个真的太可爱。所谓的误解,就是这个民族似乎对生养自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共感,对于死亡有一种天生的迫近,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还是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对死亡、绝望、凄绝的追逐几乎是一种国民潜意识。看到白居易简浅的诗句居然如此洒脱飘逸,就有了俳句和歌。


但他们没意识到,中国人是相当自我的,所谓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都是惦记着仕途蹭蹬,壮志未酬一亩三分地呢。而日本的抒情,一切皆以“无我”为心要,加上对于“死亡”的敏感和酷爱,所以久而久之,我们这边还在嘻嘻嘻哈哈哈哎呦卧槽,人家的心识修为已经相当高了。中孝介在友人帐的一曲ED居然能听的我泪流满面,你说你们是有多不把作曲家当人,都快要烂大街了,这也说明人家在心灵意识层次甩了物质世俗的中国人不知道几条街。音乐无国界,但不要和我说现在国内电视剧古风的都是“原创”的,这个梗一点不好笑,因为某些人连前奏都懒得改。


奥修说禅这个东西,印度最先有的,但现在渣渣都不剩,中国次之,但也消亡了,也就在日本稍微有些影子,这里并无媚外的意思,而是说“自我”这个东西是全人类的大敌,谁越是汲汲于自我抓着有形的东西不放手,谁在灵性上的成长就越慢,就越无法看到那无形的美。





        3.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某萨拉热窝电影的映像,某个年龄段以上的人对于破坏特别感兴趣,都以为桥就是用来为了更高的目的来炸的,兰州曾有座木桥叫“握桥”,流线形的,就在现在七里河交界处,后来要拆,居然发现特别结实拆不动。也许桥就是走的,通车的,抬高周边房价的,总之你说它是用来看的,用来寻找“美”的,偏偏有人鲠着脑袋,鼻孔朝天哼你一脸。

        桥最美的一点,在于有水,水的灵动,和桥的刚健,相映成趣,水可以反光,可以补光,夕阳西下还是月上梢头,桥都是美得。水是空灵的精灵,有着夺人心魄的力量,上善若水,水可以洗涤人心头的埃尘。桥还是电影爱用的外景,因为桥隐喻着分离,但是又有一个跨越,连接两个世界,走在桥上,一步步,一遍遍数着栏杆,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兰州中山桥挺好的,钢铁工业风。据说真事儿,前一阵从德国寄来一份邮件,是当初造这个桥的公司的继任者发的,通知这座上世纪造的桥距今已经一百年了,而桥的使用寿命恰恰是一百年,要求以后要善加保养。什么是百年风度,百年责任,留不下一座桥的城市,用什么留下它的人文气息呢。





        4.天台


        有的单位自带天台,在那儿可以俯瞰一城风景。之前偶然一个机会,到天台的门没锁就溜了进去,一看豁然开朗,远处的山也看的分明,半山腰有云雾缭绕,月明星稀,照得亮堂堂的,要是赏月就是个极佳的地点。


        中学原先也是有天台的,后来年级组长发现学生偷偷在上面抽烟,就把门锁了。其实我觉得,大家更愿意上楼顶去,本来教室就太压抑了,能瞅一瞅蓝天白云也是一种莫大的放松。


        天台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在唾手就有一处地方,可以暂时忘却问题的环绕,静静的和自己,和自己愿意的人呆一会,让生命喘口气,这也许就是它最大的魅力吧。





        5.咖啡馆


        咖啡馆不纯粹是消磨时间,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可以全心全意的制作一杯喝的,可以放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可以晒到下午热乎乎的太阳,客人随意,主人也悠哉,这大概也算一个不切实际的梦吧。


        开咖啡馆的人必然不能以盈利为全部目的,因为等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为客人提供一个平衡重心的空间,也是一种情结使然。把日子熬成茶,清香四溢,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