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季《歌手》基本没看,直到被民谣歌手赵雷的《成都》刷屏,才看了元宵节的那一期,赵雷唱了一首原创歌曲《理想》。作为七十年代生人,听80后唱理想,还是被清澈而真诚的声音打动。
(崔健,中国摇滚乐教父。那次在温州体育场看他摇滚,他最后一个上场,人已走得稀稀落落,而我在看台上把他听完了,包括他的《红旗下的蛋》。)
理想,是最美的一个词,伴随着自己成长。邓小平讲做“四有青年”: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是放在首位的。那时候讲个人理想,还讲终极理想,当然终极理想是共产主义。那时还很穷,政治老师讲共产主义社会往往靠想象,就概念化的说,想要啥就有啥,每个人想有一辆直升飞机都行。课堂上的我就天真地想,每个人开一辆直升飞机,是不是会像夏天的蜻蜓一样,不小心就碰到一起。不过,在连自行车都还买不起的年代谈直升飞机,当然就觉得这理想很遥远,觉得会不会是个空想。反而,现在只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少谈共产主义,倒觉得,共产主义其实也很近了。再说了,有时候开开车就行了,何必非要直升飞机呢?
(《一切》,北岛的代表作之一。最牛是的是《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现在都还能和现实对得上号。)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后来的网络语言。不过,我们早就有体会。那个年代,考上大学包分配,等于有了铁饭碗。但是当我们高高兴兴去上大学,在出租车上就被现实骨感了一次。出租车司机说,他一天嬉嬉就能赚100多块钱。而据我所了解,我们毕业出来后月工资才100多。读书不是无用吗?那是个脑体倒挂严重的年代,读书无用论很盛行呢!
(汪峰的《北京北京》,同一个味)
在那个年代,人们还穷的年代,诗人是最受欢迎的人!北岛,顾城,食指。。。。。。痛苦出诗人,饥饿出诗人!那个时候,我也写诗。所以,有一次我把钱都花光了,也不去借,在寝室里饿了一天一夜,最后没有写出伟大的诗来。住在出租房的赵雷,还能唱出清澈的声音,以后住到自己的套间里去,就很难说了。就像西单女孩,在地铁通道唱,就比较清澈,那天在北京现场看她唱,就比较普通了。玩摇滚的汪峰,早期的《春天里》、《北京北京》比较有价值,后面的《怒放的生命》之类的,就比较一般了。这就好比《诗经》里,《风》是价值最高的,《雅》次之,《颂》就一般了,或者说没什么价值了。
(罗琦,中国第一女摇滚。)
除了诗人,就是摇滚乐。中国的摇滚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崔健,一首《一无所有》开启了一个时代。接下来的一串名字黑豹乐队、唐朝乐队、指南针乐队、高旗和超载乐队、汪峰和鲍家街43号、轮回乐队等,都有惊喜,直到窦唯、何勇、赵楚,达到高潮。后来,中国经济慢慢上升,摇滚乐队渐渐末落。不过,要重重写上一笔的是,香港的BEYOND乐队,从听一个盗版磁带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这个乐队,而且觉得用一种陌生的语言——粤语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很美妙的事情。虽然我初中上台唱的是《我的中国心》,高中上台唱的是《信天游》,大学上台唱的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和《九万九千九百九》(电影《摇滚青年》主题曲),后来,我首选唱的就是BEYOND的歌。
一个没有摇滚乐的年代,感觉有点庸俗。这感觉就像看春晚。幸好,还有从地下蹦出来的民谣。
(我现在依然唱着他的歌,没有人替代。)
青春说走就走,理想不知几岁了,是否还在路的那头?
活过半辈子,放下什么,留住什么,似乎已了然。不过,心中依然有个梦想,
不知哪天启航!?
你心中的理想
还在吗?
慢生活摄影:带着文青情绪旅行,带着乡土情结摄影,带着诗人情怀行吟。
作者:慢生活自由行,国家高级摄影师,POCO摄影红人,POCO技巧撰稿人,POCO影像圈人文纪实圈主。2013、2014、2015年度POCO网站全国十佳实力纪实摄影师,2014年度POCO网站优秀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