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五一档电影市场的最大赢家,非《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莫属。
首映当天票房超1亿,三天超3亿。
独领风骚。
不过想看《北京遇上西雅图》续集的观众们可能要失望了。
因为本片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片中既没有北京,也没有西雅图。
新的剧情设计更是饱受广大网友的吐槽——
在智能机高度普及的今天男女主还用写信交流。
写信时间不过一年多却爱得死去活来。
其实这种创作思路可以理解。
毕竟与面对面交流相比,使用传统书信的方式显得更有逼格。
大段大段的画外音,抒情散文式的独白——
处理好了是文艺,弄砸了则是另一个极端,矫情。
不巧的是,《不二情书》刚好踏入了矫情那一列。
所以尽管片中古文、金句齐出,在我看来却是刻意又装逼。
原因很简单,满满文艺腔调的台词与人物、情节、时代背景既不契合又不贴切。
不过这样的设定倒是让我想到电影中比较特别的一类——书信电影。
顾名思义,就是影片中的主人公利用书信来交流的电影。
从《街角的商店》《情书》到《海角七号》,
《海角七号》
很多爱情电影都喜欢用这招来为影片营造别样的浪漫感。
当然了,鸿雁传书向来不是情人们的专属。
我最中意的一部书信电影就与浪漫的爱情无关,而是一部讲述友情的动画——《玛丽和马克思》。
影片于2009年8月在澳大利亚上映,在当年拿下的奖项包括但不限于——
法国昂锡国际动画影展最佳动画长片奖
柏林国际电影节水晶熊奖
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最高奖
烂番茄新鲜度95%,IMDB8.2。
而在以国内观众为主的豆瓣,分数则飙升到了8.9。
名列高分榜第65位。
媒体和观众有口皆碑。
《帝国》杂志说“它的非同寻常与迷人气质一定会让本片成为cult经典。”
网友则认为本片甚至比同年皮克斯获得奥斯卡的《飞屋环游记》还要出色。
到今天,本片上映已7年有余。
从《头脑特工队》到《奇幻森林》,好莱坞用电影工业带来的技术飞跃不断让我们感到惊艳。
而现在再看这部质朴又有些另类的黏土动画,却也丝毫不觉得寒酸。
相反,更感动,更喜欢。
故事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
她叫玛丽。
年龄8岁,生活在澳大利亚,长着一双泥巴色的眼睛。
她喜欢听雨声,吃炼乳,最中意的动画片是诺布利特。
幻想着未来可以嫁给一个叫伯爵的男人。
他叫马克思。
年龄44岁,生活在另一个半球的纽约。
喜欢吃巧克力,每周参加一次暴食者交流会。
他喜欢买彩票。
读的书太多以至于完全放弃了信仰。
曾有过6份完全不同的工作。
让他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在第五份工作的时候可以假扮星际机器人。
影片一开始就用黑白与彩色为观众分割出了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以及生活在两个世界中,无论年龄还是生活方式都有着巨大差异的两个人。
当然,他们也有着惊人的共同点——
孤独、自卑。
玛丽的父亲从不关心她,母亲更是终日酗酒。
马克思的父亲抛弃了母子俩,母亲在他6岁的时候举枪自杀。
他们都没有朋友。
玛丽因为自己脸上的胎记被嘲笑。
而马克思患有亚斯伯格症,即认知障碍,只能通过自制的表情小册子识别人类的表情。
对于情感交流更是一窍不通。
毫无疑问,按照现在的说法——
两个人都是现实世界里的loser。
他们都厌恶自己。
只不过一个厌恶自己的肉体,一个厌恶自己的灵魂。
玛丽的孤独是孩子式的孤独,没有玩伴,缺少父母的关爱。
而马克思的孤独则来自于他与世界的无法和解。
他的悲惨童年经历让他对这个世界本能地不信任。
他无法识别表情、难以与人交流的病症,其实更像是无意识驱动的与外界隔绝的一种手段。
没错,本片带给观众的第一层共鸣——
正是影片中弥漫着的孤独感。
孤独感作为人类的一种主观情绪体验,与其他情绪相比往往更隐蔽。
当然,也更致命。
孤独就像人的影子,你不能真实地看见它,它却无时无刻不在。
无论是寂静的街角还是狂欢的派对,无论是岑寂的远古还是喧嚣的现代。
于是当看到马克思抓了一晚上蚊子时,我们能想到自己百无聊赖时候的孤独。
当看到玛丽和公鸡一块玩耍时,我们能看到自己无人陪伴时候的孤独。
孤独、疏离是一种状态,有时甚至没有原因。
孤独就在每周捡100多个烟头这样的细节里,
就在一个从来不会哭的人,把别人的泪水涂抹在自己的脸上的动作里,
而不是看似唯美忧伤的故作姿态。
没有人会拒绝拥抱,每一个漂泊的灵魂都渴望着可以靠岸的心灵港湾。
玛丽和马克思也不例外。
甚至对于马克思来说,此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就是这样两个同样孤独又同样渴望爱的人,由于机缘巧合成为了笔友。
他们不停地向对方倾诉着自己生命中的有趣故事。
他们交流彼此对于世界的理解与看法,不断地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喜好和生活。
他们诉说着自己平时无法说出口的一切并且互相安慰。
一段友谊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升温,尽管外面的世界依旧灰暗、寒冷,
但就像马克思帽子上的彩色绒球——
友谊成为他们生命中一抹夺目的亮色。
信一封接着一封,等信成了两人每天最期待的事。
不过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友谊一样,玛丽与马克思之间也免不了碰撞摩擦。
当然,也正是这些摩擦让两人开始重新面对自己。
日渐长大但未经世事的玛丽,总会问马克思一些敏感问题——
“你被欺负过吗?你做过爱吗?”
毫无疑问,这是马克思的痛处,
也是他一直想逃离的现实生活。
但充满好奇的童真就像一把裹着糖果的刀。
挖出了马克思一直隐藏在记忆深处的痛苦。
终于,当玛丽把马克思当做病例写进自己的书里的时候,他爆发了。
并一气之下中断了通信。
愧疚的玛丽陷入人生低谷。
她开始走上母亲的老路,颓废到终日饮酒。
毫无疑问,这段不知不觉已经长达20年的感情对她来说太重要了。
甚至早已超越亲情和爱情。
以为从此失去马克思的玛丽开始绝望。
甚至准备自杀。
当然,马克思最后原谅了她。
他说——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你并不是完美无暇,而我也不是,人无完人。
这也是影片带给我们的第二层共鸣——
关于友谊和自我。
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探讨友情的价值,很多人不断追问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友情。
很多人感慨酒肉朋友身边到处都是,但就是没有一个懂自己的知己。
很多家长会时常站出来说“那谁不是好孩子,别跟他一块玩儿”。
按照现实世界的逻辑,玛丽与马克思本来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能拥有完美友情的人。
但偏偏奇妙的化学反应在他们身上发生了。
两人的相似性固然是一个因素,
但更重要的是——
他们开始袒露最真实的自我。
这个袒露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我接纳的过程。
有时候我们不敢向别人展示最真实的自己,除了怕被恶意伤害,
有时候也是出于自卑。
影片用两个边缘人物为我们展示了友谊的真谛——
接纳自己,相信别人。
首先要爱你自己
不得不说的是,书信在这段友谊的建立以及影片的美学表达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剧情上它弱化了两个人初识时候的尴尬,同时也弥补了马克思表情识别的缺陷。
信的延时性也让剧中的人物时刻有所期待。
对于观众来说,通过书信的交流无疑也让这段感情始终带着单纯、神秘而缺憾的美感。
而这种神秘、单纯而缺憾的感情,在我看来也正是书信电影的魅力所在。
本片是关于友情的,其实爱情也一样。
它代表的是剥离了肉体欲望的纯粹灵魂交流。
它唤起的是柏拉图式的精神快感。
《触不到的恋人》
多年以前,书信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电影中出现通信是对现实的还原,而文艺、逼格是随之而来的附属品。
《街角的商店》
而随着旧式生活方式的渐行渐远,书信也渐渐演变成为一种情结。
一种与日常相背离的近乎高贵的存在。
于是人们习惯了即时通讯的快,反而开始崇拜书信的慢。
所以木心的那句诗开始疯狂流行其实我并不意外——“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没错,玛丽与马克思一生的挚爱也只有对方。
只不过这种爱与我们平时理解的不太一样。
它无关陪伴,只求共鸣。
影片最后,玛丽终于鼓起勇气来到马克思家。
然而此时马克思已经死去。
他身边放着玛丽最爱喝的浓缩牛奶,还有玛丽送给他的眼泪。
胸前挂的是那个识别面部表情的小册子。
很明显他为这次相遇已经做足了准备,
却不知两人来不及相见便已阴阳两隔。
这时玛丽一抬头,发现天花板上满满的是马克思精心保存的全部信件。
没错,这不是迪士尼,没有Happy Ending。
导演将这份缺憾保留到了最后。
不过也正是这份缺憾此刻带给观众巨大的情感冲击力——悲伤、悲痛,但更多的是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