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中摸索是探究的本质,阴天里前行也应当成为我们的本能。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李炜
1
个人风采
我是一个阳光开朗,十分爱笑的男孩子。我在班中担任团支书,兼任学校广电部的干事。我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总是会想新花样,去让自己策划的活动别开生面,也因此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我学习认真,成绩稳定。学业之余,我涉猎广泛,参加了篮球队、商赛社、文学社、推理社,以此丰富自己的经历。我也曾在学校艺术节闭幕式上表演小品,在全校师生面前多次演讲,以此练就自己全面的身手。不过,我最大的爱好还是科创研究,我的课余生活也因此而变得格外充实。
发明创造出一件新事物,哪怕很小,都会让人成就感满满,这就是我做科创的动力源泉。我很有幸成为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的小研究员和杨浦区“双进入”学员,能够在科研院所的指导下做课题。在今年,我先后参加了多场科学素养培训,并共计完成了4个课题,在各项大赛上一展身手,荣获了创新大赛市一等奖,明日科技之星提名奖的荣誉。这些成果肯定了我的努力,但我认为这段经历才是最为弥足珍贵的。
2
创新故事
去年3月,我走访了上海几大中医院和社区,了解如今上海对中医的传承;去年4月,我发现茶水表面漂浮着一层薄膜,于是着手去探究普洱茶膜的神奇;去年暑假,我对活蚊子进行实验,提出了一个相对简单的预测蚊子数量的模型;去年10月,我走访上海、江苏、山东,并在网上发放调查问卷,了解高中生对“3+3”新高考政策的看法。这4个课题都很有意思。涉及的领域各有特色,着实让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高中之前的一些探究活动,我更多的是浅尝辄止。而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体验了四遍完整的课题研究过程,科学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杨浦区少科站和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给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我也竭尽全力去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一青睐。从开题报告开始,我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科研热情,积极推进自己的项目。项目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挫折和迷惘,对独自摸索的孤独和无助也偶有感触。但我注定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前进者,在不断改良、探索、努力后,最终将那些曾经的茫然一一化解。写好论文最后一个字的时刻,总是令人沉醉。
这一年里,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参加“明日科技之星”的复评活动,考验我们的是完成一项生物实验探究,而我因为之前生物学得不扎实,又作为非生物等级考生,已经与生物课阔别一年之久,导致自己面对显微镜和几片叶子全然不知所措,最终也在比赛中遗憾止步。沮丧是自然的,但我更应当深刻反思自己:平时每一门课都很重要,我们应该用心去学习,而不是有选择性地去忽视其中某一门。作为学生,只有全面地吸收知识,练就自己扎实的功底,才可能在未来厚积薄发。我也以此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