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汉,含秦朝、西汉、王莽新朝、东汉
起:公元前221年
止:公元后220年”
【时间轴】
【阶段特征】
阶段 |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 |
政治 |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郡国并行→七国之乱→推恩令); 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 汉承秦制并不断完善 | |
经济 | 重农抑商进一步强化; 农耕(小农)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西汉)丝绸之路出现 | |
思想 文化 |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秦朝焚书坑儒→汉初黄老之术→汉武帝时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中外文化交流 |
-------------------------------------
【基础知识】
001政治
—
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
(1)中央机构
①秦朝
皇帝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是其突出特征。
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务,彼此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便于皇帝专制集权。
②汉朝: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2)地方制度
①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
②郡国并行制:西汉初期在地方推行,酿成“七国之乱”,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3)选官制度
①战国、秦朝和汉初: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②两汉:察举制。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4)监察制度
①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②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
002经济
—
1.农业
(1)生产工具:汉朝以后,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继续发展。
(2)经营方式: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秦汉沿用
(3)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秦汉沿用
(4)租佃关系:战国时期产生,汉代较普遍。
(5)庄园制经济:汉代,随着土地兼并的不断发展,占有大量土地的豪强地主建立了自给自足的大庄园,庄园内的劳动者与庄园主形成强烈的依附关系,对中央集权形成一定的威胁。
2.手工业
(1)汉代:开始用煤作为冶铁燃料;东汉杜诗发明了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2)西汉丝绸远销欧洲;
(3)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3.商业
(1)秦代统一货币;
(2)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开通海陆丝绸之路。
4.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1)秦汉统治者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汉代出现了阶段性惠商政策,汉文帝变“抑商”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
003思想文化
—
1.秦朝:
“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儒学受到沉重打击。小篆成为官方文字,民间隶书。
2.两汉
(1)思想:
由“无为而治”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更加成熟。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法律、社会生活、科技文化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科学:
① 造纸术
②《九章算术》(数学)
③《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医学)
④《氾胜之书》(农学)
(3)文学:
汉赋代表了汉代文学的最高水平,司马相如、张衡等人是比较著名的赋作家。
-------------------------------------
【解读点拨】
一、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周至秦汉政治的多方面变化
项目 | 先秦 | 秦汉 |
政治体制 | 贵族分封制 | 中央集权制 |
地方单位 | 封国 | 郡县 |
地方基础 | 血缘 | 地域 |
行政特点 | 分权 | 集权 |
官员身份 | 贵族 | 官僚 |
产生方式 | 世袭 | 任命 |
选官标准 | 血缘 | 才能 |
任职时间 | 终身 | 任期 |
经济来源 | 采邑 | 俸禄 |
高度集权 | 尚未形成 | 专制集权 |
历史影响 | 地方分权,易成分裂 | 维护统一,地方缺乏活力 |
实质 | 贵族政治 | 官僚政治 |
二、从早期政治制度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理解制度的传承与创新
1.早期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具体包括:
(1)中国早期的“公共权力”到周朝的“天下共主”再到秦朝的“个人独裁专权”,反映了决策权不断专制的趋势。
(2)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的“分封制”再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反映了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3)商朝的“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到西周的“礼乐制度”再到秦朝“焚书坑儒”,反映了思想控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2.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在吸收前朝制度精华的基础上创立的,发展完善了前代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三、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时期 | 中央体制 | 地方体制 | 选官体制 |
西周 | 家国一体,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 分封制:地方具有较强独立性 | 世卿世禄制 |
秦朝 | 首次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实行郡县制,封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 推行军功爵制度 |
西汉 | 中外朝制首创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 由郡国并行到“推恩令”, 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 首创察举制、征辟制, 以儒传教, 选拔官员途径多样化 |
四、汉代制度的特点
1.政治上
(1)统治集团更新:①“布衣将相之局”形成,刘邦及其开国功臣大多出身低微,在汉初形成了“布衣将相之局”,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标志着春秋以来统治集团的更新大体完成。②士人政府出现,汉武帝时代,建立察举制度和旨在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学制度(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最终形成了“士人政府”的新局面。
(2)世家大族崛起:察举制的选官标准逐步从品德才能变为门第族望,大族大姓通过左右社会舆论,操纵选举,增强了世家大族的力量,通经入仕,形成了一批累世公卿的家族。
2.经济政策的调整
(1)西汉初年:商贾势力的迅猛发展。
原因:①汉初统治者政治上抑制商人、经济上不抑商业的政策;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③关梁无禁,不收关税;④吕后、惠帝时,弛商贾之律;⑤地方官和诸侯王优容商人;⑥汉文帝实行“入粟拜爵”,汉景帝废除商人不得为官的禁令,提高了富商政治地位。
影响:①商人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商人甚至以财力同朝廷抗衡;②富商大贾在致富之后兼并土地,造成大量小农破产,加剧了农民贫困化;③诱使农耕者弃农经商。
(2)汉武帝时代: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工商业。
典型举措: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影响:①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②抑兼并、摧豪强,削弱了地方私家势力,维护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③大大强化了国家对私人工商业的控制。
3.治国思想的调整:儒学成为封建王朝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官员的选拔以儒学为准,儒学成为统制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威。
4.法律建设:汉武帝后,逐渐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导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并对立法和司法活动起着支配性作用,其主要表现,是董仲舒倡导的“引经决狱”之风的兴起。
五、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1.长城:长城是我国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从战国时的秦国、赵国、燕国开始到明朝末年修筑的长城,历来是中原农耕民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手段。
2.地理环境:中国的地理环境具有封闭性,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端,因巨大山脉、沙漠与其他大陆部分分隔,有利于减少外族侵扰。内部地形相对平坦,利于国家统一与治理。
3.农牧区:以农立国是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基本国策。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口的增长,有利于农业区的扩大,从而扩大中原王朝疆域。
4.民族认同:众多部族逐渐融合在华夏族之中,到秦始皇统一时,华夏族已经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
5.文化认同
(1)西周时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到了秦始皇,刻石颂秦功德,把破灭六国的统一,看作空前的大业。汉初,公羊学派借助经典,把大一统的学说涂上神圣的光彩。以后,历代王朝都把统一的规模作为自己的政治追求,即使是分裂时期的正统之争,也是各个分裂势力都心向统一的反映。
(2)重史传统。中国史学的连续性和历史文化典型的丰富性,有力地促进了历史文化的认同。
6.移民与民族交流和融合:中原政权、汉族政权对周边地区的扩展成功与否取决于其移民政策的成效,汉族先进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吸引力是促进民族融合的重要因素。游牧民族的南迁不仅扩大了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而且促进更大范围的农耕化和汉化。
7.制度内聚力与辐射力:中原王朝实行的一些政策、制度,从历史的中长时段来看,起到了凝聚民心、形成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向心力的效应。如秦朝开始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书同文”政策、西汉的察举制、隋唐开始的科举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