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鸡年大吉的休息日最后一晚,我与父母携手走进电影院,准备用一个120分钟的故事给春节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虽然《大闹天竺》的差评已经沸反盈天,但为着豪华的演员阵容与对王宝强的一贯信任,我们仍旧义无反顾地为他的处女作贡献票房。
后来走出电影院,原本温柔善良的妈妈开口就是一句,“这都是些什么玩意r啊。”
说实话,我是一个尚未脱离低级趣味的普通群众,一个尚未成熟的小知识分子,但整部片子展现的主旨立意与笑点设定都让我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尴尬。
一而再再而三的荤段子,大剌剌的香艳场景,和反派秘制东北口音就像一锅煮糊的饺子让人难以下咽。作为春节贺岁档的电影,呼之欲出的俗气淹没了王宝强首次执导的诚意,反倒是一遍遍提醒着观众他出身武林没念过书的身世。
首先,无可否认王宝强的武术功力,片中武打场景确实精彩。也许作为导演的王宝强是想学习成龙的武打风格,所以在短短10分钟内出现刀扎裤裆、双乳撞头等“精彩纷呈”的“幽默”片段。遗憾的是,我并没有为王宝强与举着红缨枪的薄纱轻曼的打斗咬牙攥拳,也没有为这期间的一两个插科打诨的喘息扑哧一笑。无松无弛,我只在各色彩绸间不停地看着各色美女,并将那个紫色的“老鸨”认成《爱上超模》里的MISS J,并实在忍不住对柳岩的蜘蛛精妆点评了一句“哎呦我去”。
打斗的场景让我一再想起星爷在《济公》中夜闯夜怡红院。不同的是,星爷是降龙罗汉下凡拯救九世恶霸感化九世野鸡,在《大闹》中,吴静(柳岩饰)作为一个明显会为了感情改邪归正的手无缚鸡之力除了被男主装疯卖傻吓得嗷嗷叫就是拿一块铁钳要给男主烫烙反派被大boss派来杀害男主(此处我的心里有很多个逻辑死结,很多个)。在《济公》的怡红院中,我起码知道自己盼着谁赢,星爷赢了之后我不自觉长舒一口气,浑身觉得温暖。在《大闹》中,我也不知道该盼着谁赢,因为明摆着花拳绣腿赢不了少林宝强,大boss疯了找这群花拳绣腿里最弱的一个傻白甜小女孩r来对付男主???
郭德纲曾满腔嘲讽地说过一席话,“我们讲相声就要教给观众道理,好不好笑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朋友们学会了什么。”
事出有因。当时,姜昆公开批评郭德纲的相声过于三俗,老纲子当然不能容许这类评论发生,立刻写了一个段子回应姜昆。
姜昆作为一个老艺术家自然端着老艺术家出淤泥而不染的价值观,但谁也没有忽视德云社对相声继承与传播作出的卓越贡献。话说回来了,哪个广为流传的相声段子还不批评点社会现实?听众又不是多少年不沾荤腥的穷凶极恶,拿茶馆当窑子逛。
电影也是同样的道理。星爷的荒诞派喜剧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不都是因为他有着一个正正直直的价值观?男屌丝追求白富美,白富美真心为其倾倒并打倒邪恶势力两人终成眷属,星爷始终为中下层阶级放声高歌。徐峥也自不必说,先塑造一个顽固的中产阶级形象,后被朴实无华的身边人所感化。高歌与感化点燃了电影的温度,之后的幽默与笑点才成了锦上添花。
看得出来,王宝强得以导成这部电影靠的就是自己从前拍戏攒下的经验。明眼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大闹》脚踏实地地延续着《泰囧》的风格。公路电影前有宁浩后有徐峥,“疯狂系列”狂刮黑色幽默风潮,“囧系列”狂抒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豪迈。可是,我们逐渐发现,《大闹天竺》脱去喧闹的外衣,给观众展现的内核竟然是空的。
《大闹》中,原本处在矛盾最尖端的两位主角毫无痕迹的握手言和,两人在地球上跑了这么一大圈却什么都没有改变。孤独的富二代仍旧是孤独的富二代,不想被拆的小楼除却一个找不回的弟弟就没有别的原因,里面住着一群不知道为什么缘故宝贝得不得了的猴r。没有情感纽带为内核,那一丁点刻意的笑点就成为了雪中送炭。可惜这款炭还不是什么好炭。
抛却已被观众诟病了又诟病的笑点与立意,电影的画面美感还是全程在线的。虽然颜色热闹非凡,但毕竟是新年贺岁档,倒也喜庆地应景。
演员阵容也是深得我心。从老到少,大大小小的名演员荟萃一方。六小龄童、朱时茂、陈佩斯、刘昊然、林永健、王祖蓝......以及我帅气潇洒的渤哥。王宝强在娱乐圈的好人缘可见一斑。
感谢宝宝,让我们能在新年再一次见到个人心中的偶像。
虽然导演王宝强比演员王宝强的差距有些远,但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我一向不忍批评他,无论他塑造的形象多么千篇一律,在我心里,他都是哪个朴实无华有点傻,傻傻惹人爱的傻根。
我批的都是编剧而已。
都是编剧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