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伴读哥特教堂旅行的十本中文书

王辉:伴读哥特教堂旅行的十本中文书

有方空间 港台女星 2014-12-23 18:30:13 406


到欧洲重要城市旅行,避免不了去拜拜大教堂,而多半的教堂大都是哥特式。从风格上说,哥特建筑并非千篇一律,既有纵向时间上的早、中、晚之风,也有横向地域上法语、英语、德语和拉丁语区的不同之色。这种区别,使看哥特建筑变成一种需要知识准备的享受。作为一个非希腊-拉丁正统根基上长出的欧洲艺术奇葩,哥特艺术对理解艺术史规律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它通过短短的四百余年的演绎,清晰地展示了一种艺术风格从发生、发展到衰亡的过程,并埋伏了在未来的艺术运动中的各种定时炸弹,它是个非常典型的艺术史教科书。近十余年来,随着中文出版业水准的提升,以及国内学者对中世纪研究面的拓展,随便上网查下,与哥特建筑和艺术相关联的中文图书有近百本。这使我们完全能够通过中文图书就可以比较完整地了解这门艺术,并能依此对之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研究。近几年来,我在一些高校讲授哥特建筑史,深感有必要推荐一个简明的书单,使更多的人能够更简捷地步入这个艺术殿堂,并在未来的实地考察中获得更大的惊喜,因此选择了如下十种图书,作为参考读物。




1《剑桥插图中世纪史》

(法)罗伯特·福西耶 主编 陈志强 崔艳红 李桂芝 李增洪等 译 ,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7



了解哥特建筑,手边要有一本关于中世纪史的工具书,这套三卷本的历史书应当是个比较理想的选择。其内容从350年写到1520年,正好是从西罗马帝国没落写到拉丁文化重新抬头、并开始走向世界。虽然哥特文化发生在这段历史的后半程,但只有纵读整个中世纪,才能知晓历史事件的因果。当然只是有这本中世纪通史是远远不够用的,因为几乎每个哥特教堂又与特定的时代故事有关联,尤其是那些因封圣或与国王有关的教堂。例如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礼拜堂的百年建设,经历了五个国王,其历史掌故,还需要用这套书做地图,引到各个有趣的断代史。





2《12世纪文艺复兴》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著, 夏继果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哥特建筑作为石头的史书,也揭开了它所在的中世纪时期的真相:这并不是个蒙昧黑暗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激情、智慧、创造力的时代。对中世纪的偏见止步于上世纪初这部书的发表。作者从拉丁文化在欧洲的十二世纪重新恢复,知识中心的形成,描绘了语言学、文学、法学、历史学、科学、哲学等诸学科的复兴,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文化图景。在这个图景中,就不难理解哥特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造形式,而且是那个时代文化的载体。





3《哥特建筑与经院哲学——关于中世纪艺术.哲学.宗教之间对应关系的探讨》

(美)潘诺夫斯基 著,吴家琦 译,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这本书是基于欧文·潘诺夫斯基在圣文森特学院举办的威尔玛(美国境内本笃教派创始人)系列讲座中的演讲,所以条理清晰(潘氏是最权威的艺术史家),语言通达(翻译也非常好),是本不可多得的把哥特艺术和当时的主导社会思想链接起来的好书。当我们走到教堂唱诗班的位置,看到那一排排雕刻精美的木座位时,除了想到礼仪时优雅的合唱,也能想象到教士们在这里的唇枪舌剑。中世纪是思辨的时代,而其思维方法与表述方式又有一定的格式,这就是经院哲学所要求的逻辑、修辞和文法。按潘氏的理解,这种逻辑又不可能不影响到教堂的设计。当我们从整体上纵观哥特建筑的历史变迁时,更能体会这种影响。哥特艺术发展史中有许多“合规律”的巧合,而这种巧合恰恰证明了人的艺术冲动不是非理性的,而是受形而上的精神原则引导。潘氏的这种解读 提供了一种读艺术史的方法论。





4《哥特形式论》

(德)沃林格尔 著,张坚,周刚 译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这本书写了有100年了,但在字里行间依然能读到作者当时作为一个年轻学者感悟到哥特建筑的历史价值、民族价值时的激情。在这本书里,沃林格尔放大了早先在他博士论文《抽象与移情》(有中译版)中的理论,认为审美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人面对外部世界的自然、亲近感,即移情;一种是人面对外部自然的疏离或异己感,即抽象。希腊-拉丁艺术属于前者,而属于后者的哥特艺术则代表了北方民族的意志。这个视点可以帮助读者找到一个对比于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艺术来认知哥特艺术的角度,是一个很好地梳理风格流变的切入点。本书从艺术心理角度来洞悉哥特建筑的内在本质,其根本目的是为当时德国表现主义在欧洲现代艺术之林中立足找到历史依据,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代研究哥特艺术总是有其当时的现实意义。





5《建筑的七盏明灯》

(英)约翰·罗斯金 著 张粼译 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



当工业革命开始颠覆人类从劳作中获得对人性的认同和尊重时,十九世纪中叶的一些知识分子在中世纪的哥特艺术中找到了救赎。罗斯金的这部经典著作是从后人的眼里看到了哥特建筑的巨大精神与道德价值,并希冀用这些价值来纠正一个被扭曲的现实世界。的确,走进哥特教堂,会有与尘世截然不同的感受,也有与进入巴罗克教堂不同的体验。这些莫名的感觉,通过读读这七盏灯,心灵是否会被霍然照亮?在今天这样一个浮华喧嚣的时代,献祭之灯、真实之灯、力量之灯、美感之灯、生命之灯、记忆之灯、遵从之灯,是否能一一开启读者,还是需要能够共鸣的心智。





6《视觉艺术的含义》

(美)潘诺夫斯基 著,傅志强 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这是作者的一部学术文章合集,其中第三篇《圣德尼修道院长絮吉尔》是一篇不可缺失的研究哥特文献,所幸它出现在文革后第一批美学译文中。圣德尼修道院教堂是法国王室墓葬地,其修院院长的地位可见一斑。1122年至1151年的院长絮吉尔(又译叙热)则把这个位置所扮演的角色推演到一个历史性的高度,不但实现了让君权和神权在道义上的统一,更是通过在1140年起的修道院教堂改造,开启了哥特风,使这个教堂成为整个哥特建筑坐标的原点。絮吉尔记录下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和思想,为后人研究哥特建筑的缘起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潘氏的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包含了诸如新柏拉图主义、西多教会等复杂的教义信息,即使这些不大为一般读者所理解,收藏这么一本关于哥特建筑起源的书也是很有必要的。





7《世界建筑史 哥特卷(上中下)》

王瑞珠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市面上林林总总有不少建筑史书,而王瑞珠院士的这套《世界建筑史》可以说把断代史做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或者更直白地说,拥有这套书,其他关于世界建筑史实的历史书也不用读了,至多可以再读些关于论点的书。“哥特卷”只是其中一卷,亦然。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这一卷几乎综合了国际上所有经典的关于哥特建筑的著述,是个集大成之作。对于有代表性的各国、各代哥特建筑,也一一细解,其内容之深、之广,在国外的同类出版物中也非常罕见。虽然这本书的配图量已无可厚非,但其文字量更是惊人,对于了解哥特知识,已经有些冗余。而文与图之间在排版上的错位(老先生没有助手,只用最原始的方式排版),以及文字描绘与实物之间也很难一一对位,使阅读还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准备,以及反复理解。此书的另一遗憾是没有注外文名称,使很多信息不利于在网络和外文书上拓展阅读。无论如何,此丛书的完成,把中文建筑史带到了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峰,非常值得收藏。





8《哥特艺术1140-1500年中世纪的视觉艺术》

(德)罗尔夫·托曼,阿希姆·贝德诺兹 著,李为尧 何泰桦 林翌仪 黄胜夫 蔡函岑 译,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



走进哥特艺术之门并不难,需要的是对它有实实在在的视觉了解,和简简单单的常识介绍。虽然在这方面已经有不少中文图书,但这本豪华、精致、收藏级的出版物,还是罕见的。哥特教堂的感人之处在于尺度,只有通过高质量、大开本的印刷图片,才能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哥特艺术的魅力。这本书可以有资格称为世界水准教科书的原因之一,是基于这种高水平的排版和印刷。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它全方位地介绍了从城市、城堡、教堂到绘画、陈设、器具等哥特艺术,使读者能够把握这门艺术的整体性。事实上,中世纪的艺术之所以如此发达,是因为绝大多数人是文盲,因此图像是传达意义的最有效和有力的工具。在我们今天这个读图时代,要想了解中世纪,可能最好的途径也是通过图像。而这本书恰恰是在这一方面达到了不可企及的高峰,虽然其价格不是一般的读者能承受(标价998元),但至少机构和图书馆应收藏。





9《哥特艺术:辉煌的视像》

(美)迈克尔·卡米尔 著,陈颖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关于哥特的书,往往是作为艺术史丛书中的一册,作者是某一断代史的专家,极尽描述这一段历史之能事,且力图让自己的观点不重复同行的专家,因为就艺术史丛书而言,权威的就有好几种系列。因而就不难看到,作者用“全新的空间视角”、“全新的时间视角”、“观看上帝的新视角”、“审视自然的新视角”、“看待自我的新视角”这样的写法来冠名各章的标题,还是希冀有新的观点。这些新视角对于古人来说是新的,而对于今人来说也是“新”的,因为经历了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信息时代后,哥特艺术早已物是人非,我们再难以站在中古人的视角上去理解那种创造。既然如此,这本书至少点醒了读者还有那样一个我们所不以为然的角度。卡米尔的另一本书—《中世纪爱的艺术:欲望的客体与主体》—也有中译本,从书名上也可窥视出一种中古的视角。





10《哥特式图像:13世纪的法兰西宗教艺术》

(法)埃米尔·马勒 著,严善錞 梅娜芳 译 曾四凯 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步入哥特教堂,就像走进一本打开的百科全书,她通过雕刻、玻璃画、建筑构件等等的图像方式,让人们(尤其是中世纪的文盲)通过自己的眼睛来获取历史、教义、美德、知识。阅读哥特建筑,假如忽略了这一“装饰”的部分,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在今天习惯了分析思维的人看来,这些“装饰”似乎可有可无,这是一个不能理解图像学价值的误区。这本书虽然成书于100年前,但它依然是哥特图像学的必读经典。作者观察到,即使是在他生活的年代,人们对哥特装饰的图像意义也是模糊和忽视的,于是他受13世纪博韦的樊尚写的《大镜》启发,把哥特图像分为四类进行描述:自然之镜、学艺之镜、道德之镜和历史之镜,上到圣经典故、下到花鸟鱼虫,都有解释,让人对那些图像一目了然。至少读了这本书,会让游客在教堂里再多驻留一小时。





文:URBANUS都市实践/王辉; 编辑:刘畅(有方)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需保证内容完整且在显著位置注明“转自有方(微信号:youfang502)”。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