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鲍鲸鲸的访谈,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闪光少女》票房扑街了

看完鲍鲸鲸的访谈,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闪光少女》票房扑街了

文娱后台 日韩女星 2017-08-04 18:05:24 1431

记忆中,《闪光少女》上一次引起关注还是因为主创集体下跪。


老实说,这片口碑不错。豆瓣7.5,在国产片中真的是挺高的分数了。但是票房却蜜汁惨淡,7月20日上映,到目前为止只有不到六千万的票房。



看来下跪求票房也不是很奏效……



下跪完没多久,《闪光少女》的编剧鲍鲸鲸又出来说话了。看完整个访谈,我终于明白了为啥这片空有口碑没有票房。


先是说“二次元不需要理解,也不需要体谅”。



然后开始解释,“因为我们自己玩得挺好的”,颇有点圈地自萌的感觉。



说着说着就开始放飞自我,diss起某些“工作很多年,浑身戾气的人”。这也是惹毛很多网友的一个点。你这意思是说我们污浊的成年人不配看《闪光少女》?



为啥?还是一个词,不!需!要!不屑式摊手.jpg。



然后可能是怕被人说自己代表二次元群体,又找补了一句是“我不需要这些人的赞同”。



但是下一句马上又跑偏了。敢情你写剧本拍电影就是为了自己爽?



可以说是相当自我了。创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需要自我一点,因为这样才能找到真实的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打动人。《闪光少女》也的确有很多真情实感在里面,不像那些打架堕胎式青春片般无病呻吟。



但是这种只顾自己爽,不管观众怎么看的行为恐怕也太中二吧。


当然,鲍鲸鲸表达的重点可能是“浑身戾气”,而不是“工作很多年”,想反驳的也只是部分成年人,而非全部。我在看的时候也并没有觉得被冒犯。但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和语气真的很容易让人误解啊。



不客气地说,翻译一下就是“爱看看不看滚”,非常的封闭。


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不仅是因为鲍鲸鲸不会说话,而是因为她本身的心态就有问题——至始至终都把自己看作一个二次元迷,而非电影人。


主创错误的心态直接影响了创作。所以鲍鲸鲸在电影中极力输出自己对二次元的理解,甚至弄了一堆五颜六色的COS服装。



这么做其实并不讨好,一来很多不懂二次元的人其实是比较抗拒COS的,这么做其实有点赶客。二来一些很懂二次元的人也会不满,他们觉得这是对二次元文化肤浅地标签化。



所以,真正会被《闪光少女》吸引的可能会是那些懂一点二次元的年轻人。他们不排斥二次元,也不会对片中所写的二次元有太高期待。


显然宣发团队并不知道怎么找到这批人。他们一直在到底是面向二次元群体,还是主流大众之间摇摆不定。片方在接受“娱乐资本论”的采访时就说过这个困惑。



宣传时也能看出团队的摇摆不定,一边宣传“青春”和“燃”,一边宣传二次元。结果又是一个两头不讨好。


圈外人一看是和二次元有关的电影,要么误以为是脑残中二片,要么以为自己看不懂。再一看这辣眼睛的海报,就更加不想看了。



真正愿意看的二次元群体,在了解到电影其实主要讲音乐而非二次元后,也不一定会去看。更重要的是,二次元群体喜欢看动漫,但不一定喜欢看讲动漫的三次元片。而且他们大多习惯在电脑上看动漫,不一定喜欢去电影院。



所以,最适合《闪光少女》的营销方式,其实是走大众路线的社会化营销,弱化二次元元素,突出“青春”和“燃”。其次是小范围的精准营销,完全对标音乐爱好者和二次元爱好者。


但片方偏偏要大范围广撒网地宣传二次元。鲍鲸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老喜欢提二次元,还会有意无意地把二次元和大众区分开,动辄“我们不需要别人理解”。二次元圈本来就有点“圈地自萌”的属性,这样讲更会给人一种不好融入的感觉。



对比之下,同样是小众片、没明星的《冈仁波齐》就要聪明得多。


《冈仁波齐》讲一个关于朝圣的故事,也很小众,但却能收获9900多万票房。它的成功不仅是因为电影好,精准的营销功不可没。



早在上映前,片方就进行了十多次测试,把《冈仁波齐》的受众细分为文艺青年,焦虑的都市中产阶级、对信仰有关注的人、喜欢藏文化的人和户外旅游的人群,后来还打通了创投圈。



更重要的是,《冈仁波齐》首日排片只有1.6%,远低于《闪光少女》首日的8.2%,之后排片即使有提高也最高不过5.6%。排片如此虐,他们也没采用下跪的方式求票房。对比之下,《闪光少女》有些太着急也太自轻了。


总的来说,鲍鲸鲸是很有才华的编剧,但作为电影人,但她无论是在创作时,还是在宣传时都一直站在二次元爱好者的立场上,这无异于是把主流观众拒之门外。


通过她的访谈也能看出她在片中有些“夹带私货”,比如饱受诟病的片名《闪光少女》,是因为她在听椎名林檎的《闪光少女》这首歌。写西洋乐vs民乐,也是因为自己上学时有这样的经历,还想通过电影让自己学音乐的同学更好找工作。



问题是,尽管自己很爱听《闪光少女》,但《闪光少女》作为片名并不够显眼;尽管“西洋乐鄙视民乐”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但观众不一定能感同身受。


任何一部电影能爆,都是因为它迎合了某种社会情绪。 比如最近很火的《战狼2》,就是触发大众的爱国之情。很显然,“斗琴”“二次元”这些元素并不能激发社会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主创和宣发团队在努力宣传“2.5次元乐队”时,就有点像“硬撩”了。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