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佛光教科书》编辑内容的特色有:
第一
《佛光教科书》全套共有十二册,分别是:
第一册《佛法僧三宝》
第二册《佛教的真理》
第三册《菩萨行证》
第四册《佛教史》
第五册《宗派概论》
第六册《实用佛教》
第七册《佛教常识》
第八册《佛教与世学》
第九册《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册《宗教概说》
第十一册《佛光学》
第十二册《佛教作品选录》
每册含二十课,每课以两千字左右为篇,但这样的字数限制,对浩瀚无垠的佛法总有缚手绑脚的窘态,因此以注释做为补充,也是帮助研读学习者,减少搜罗资料的困难。
第二
这十二册《佛光教科书》前后的分类是以基本概念及多元化学习为目标。佛教以三宝为中心,因此将《佛法僧三宝》列为第一册,学者一旦对三宝建立信心以后,则佛法大海就能任其遨游。
第二册《佛教的真理》、第三册《菩萨行证》,是对三宝的延伸,因此前三册可以说是对三宝理论的架构。
第九课 菩萨
第十课 修行
第十一课 宇宙
第十二课 人生
第九课 菩萨
一、与我们娑婆世界最有缘的佛、菩萨有那些?
依佛教的宇宙观而言,十方三世有无量诸佛,其中最为人所知晓,为人所称念的有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三尊佛又称为「三宝佛」。在诸菩萨中,则有浙江普陀山的大悲观世音、山西五台山的大智文殊师利、四川峨嵋山的大行普贤王、安徽九华山的大愿地藏王等四大名山的菩萨以及当来下生弥勒菩萨,为娑婆世界所熟知,也是与中国最有缘的「五大菩萨」。五大菩萨的慈悲、智能、大行、愿力及包容的特质,一直是佛教徒修持的楷模,学习的目标。
二、佛菩萨的姿态样子为什么不同?
诸佛菩萨为了度化不同根机的众生,于是示现不同的形象。如佛像有坐像,表禅定义;立像,表行化义;卧像,表吉祥圆满义。至于手印,有接引印、吉祥印、降魔印及破邪印等。
菩萨的姿态有手持莲花、净瓶、如意及降魔法器等,更有骑狮子的大智文殊菩萨,骑大象的大行普贤菩萨,骑善听的大愿地藏王菩萨。而佛菩萨的庄严、圣洁、柔美、潇洒、自在,具有宗教淑世教化的功能,表达了生活中的真善美。除此之外,不同朝代的佛菩萨圣像,代表当代佛教信仰的虔诚恭敬,更展现艺术家对佛法的体证,保留了人类的智能、文化及艺术上的成就。
三、观世音菩萨是什么来历?
观世音又称观自在、施无畏、大悲圣者及圆通大士等。
依据经典记载,观世音菩萨早已修行圆满,成就佛果,是过去正法明如来,因以慈悲为本愿,倒驾慈航救济众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补处菩萨,阿弥陀佛的胁侍,常在娑婆世界普施教化。观世音菩萨的愿心,千处祈求千处应,凡受苦、遇难的众生,只要一心诵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令得解脱;若有所求,亦皆令得满足。观世音菩萨应机随缘度化,故有三十二应化身之说,如示现佛身、比丘身、优婆塞身、童男、童女身等,以慈悲方便摄化众生。
四、佛、菩萨、神明有什么差别?
「佛」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他觉知三世一切诸法无常,缘起性空;他已「三觉圆满,万德具足」,解脱自在,具足福慧,以自证之德,度化一切众生,令离烦恼苦,得涅槃乐。
「菩萨」是指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其修行层次共分为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一旦登上妙觉地,也就成就了佛果。就像学生要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的求学阶段,才完成了学业。所以只要发心,以智能上求无上菩提,以慈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均可称为菩萨。
「神明」,是指对民间有特殊贡献的人,往生后人们为其建庙祭祀。如王爷、城隍爷、仙公、妈祖、灶神、文昌帝君、财神爷。甚至对自然界不了解,产生山神、海神、雷神、电神等,不过他们尚存贪欲、瞋恚、善恶等烦恼,因此未能了生脱死,远离轮回之苦,一旦福德享尽,仍会堕入三恶道,非究竟的皈依处。
五、佛教有那些有名的护法神只?
护法,乃保护佛法,维持正法的意思。护持佛法的善神称作护法神、护法天,如梵天、自在天、帝释天;帝释即民间通称的玉皇大帝、天公。此外,还有四大天王、三界二十八诸天、十二神将、鬼子母等。
鬼子母是民间安产与幼儿的保护神,原本喜好窃食他人之子,经佛陀的慈悲教化,遂皈依佛陀,并且发愿生生世世保护天下的儿童。在印度佛教的护法神只有所谓「天龙八部」。经典中所提到的国王、大臣等,也都是佛教的护法。
中国佛教流传久远以来,檀那、功德主也称为佛教护法。而著名的护法神只则有伽蓝护法、降魔韦陀及天上圣母妈祖等。由于佛教具有宽大的包容性,只要对民间有利益,对佛教的正法发心护持,佛教均加以接纳、包容,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只。
六、佛教对民间神只的看法?
信仰是一种出乎本性,发乎自然的精神力,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有宗教信仰。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起初是缘于对大自然现象的不了解而产生敬畏的膜拜,或对特殊贡献者产生英雄式的推崇。如果将中国民间信仰的神明组织起来,就好像人间的政府制度。例如:为求儿女聪明,拜文昌帝君,如教育部长;为求出门平安,拜天上圣母妈祖,如交通部长;为求发财,拜财神爷,如财政部长;为求民生安乐,拜城隍爷,如县市长。其它还有土地公,如派出所主管;月下老人,是婚姻介绍所;注生娘娘,是助产士等。
佛教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宗教,虽然承认民间神只之说,但不以神只为信仰或皈依的对象,因为神只也是六道众生之一。
七、中国民间有名的神僧有那些?
出家修行者经过禅定修行,获得神通力量的称为神僧。
在印度,佛陀座下有许多弟子证得神通,尤以目犍连尊者,有「神通第一」之称。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有许多神僧,如竺法兰、迦叶摩腾、佛图澄、宝志、寒山、拾得、达摩、布袋和尚、济公、邓隐峰、金山活佛妙禅等。这些奇僧异士之所以称为「神僧」,是由于他们多是为了在乱世中行方便度化,警示世人于瞬息,挽救佛教于危急,因此,权巧运用神通,慈悲济世。例如:宝志禅师以神力使梁武帝亲见先王受地狱之苦,终于废除锥刀之刑;佛图澄善持神咒,示现神通,感化有杀人魔王之称的石勒、石虎;济公和尚于戏笑中频显神通,处处行侠仗义,扶弱济贫;金山活佛以其独特的医疗方式为人治病,救人无数,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神通必须与大悲心相应,若非有益于世人,这些神僧不会轻易示现神通,也不会以神通作为谋利、求名的手段。他们的行事风格固然异于常人,但是他们的菩萨行谊,却感化了众多的佛弟子。
八、佛菩萨圣像可以当艺术品、装饰品吗?
诸佛菩萨圣像的功能,一般可分为几种情况:?信仰上的功能:1.佛教信众供奉、礼拜佛菩萨圣像,以求净化心灵,解脱自在。2.旅行者皆将圣像戴在身上,视为保佑卫护,祈求沿途平安,一路顺畅。?艺术上的价值:1.艺术家将之视为佛教艺术品,表现真善美的意境。2.收藏家将其视为古董、装饰品,收藏或陈列家中,做为欣赏、装饰之用。
佛菩萨的圣像纵使未被供奉而当作艺术品陈列,只要不亵渎,也是佛教所许可。如敦煌、云岗、龙门石窟等优美的佛教艺术杰作,吸引许多人前往欣赏、研究;观世音菩萨庄严的法相,成为艺术家笔下的作品;弥勒菩萨的富态庄严、欢喜自在,更是广受大众的喜爱。佛法在恭敬中求,心净则国土净,只要心存恭敬,佛菩萨的圣像被视为艺术品或纪念品,难道不是菩萨百千万亿应化身之一!
九、破损的佛像如何处理?
破损的佛像依其材质,处理方式可分为:纸绘的佛像可于虔诚诵经后焚烧,泥塑、木雕者可沈于水中或掩埋,因为水火可以成就、清净一切,例如破铜烂铁经火一烧,都能成为钢铁。换言之,有情生命必经生老病死,无情事物必经成住坏空,大众不必忌讳以焚烧或掩埋方式处理破损的佛像,会蒙受灾难或重责,其实这就如同火葬、水葬我们的亲友,只要以虔诚恭敬的心处理即可。
第十课 修行
一、佛教徒有何必修的功课?
现代人生活忙碌,佛教徒在生活中必修的功课,主要不离福慧双修的范畴。佛陀被尊为「两足尊」,即为福慧圆满的象征。
佛教徒的必修功课内容,依其工作、家庭的需求不同,可有适当调整。如:早上静坐一炷香,用以省思观照,革新自我。晚上五分钟念佛,以佛号洗涤俗虑,契入佛心。日常默诵一卷《心经》,自然智慧增长,所行无碍。此外,诵念「佛光四句偈」,也是必修的功课之一。其内容如:「慈悲喜舍遍法界」,即为奉行四摄妙法;「惜福结缘利人天」,即为实践广大布施;「禅净戒行平等忍」,即为悟入诸佛密行;「惭愧感恩大愿心」,即为获得无量圣财。
二、修行的内容有那些?
虽然各宗各派的修行有其差别,但主要仍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修行的内容也因各人的根机因缘而有所不同,但仍不离以福慧圆满为标的。
一般的禅坐、止观、念佛、持戒、课诵、抄经、持咒、朝山等,当然是修行的内容,但推行慈善福利工作,参于社会教化活动,只要是淑世利人的事业,也都属于修行的内容。此外,大乘菩萨的助道资粮--六度,皆可做为现代人修行的眼目,如不悭吝而行的无相布施,护念有情生命的持戒,心甘情愿的忍辱,遍学无厌的精进,净秽一如的禅定,生佛平等的智慧。
三、共修与自修的差别?
「自修」是自我潜藏,从缩小自己开始,来长养恭敬心,乞求佛法。「共修」则为大乘佛教所提倡,是团体集会的活动,靠大众的力量彼此相互砥砺,福慧增上。
例如佛陀说的每一部经,都必须有「众成就」,有声闻大弟子、菩萨僧众及无量天人等众的参于、发问,令大众心开意解,悟入圣谛。又如诸佛净土,皆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共修共成,而得不退转。
自修容易流于自我封闭,退失精进向上的力量,而共修容易发掘自我短处,以维护菩提的种苗。自修缺少境界的考验,难免会贡高我慢,而共修则具足惭愧的美德,自然能成圣成贤。
古云:「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好逸怠惰是人性的本然,在大众中共修,可以时时警惕自己,不易退失菩提。
四、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有何差别?
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差别如下:
1.出家以出离心为本,割爱辞亲,一心慕道,有了淡泊的出世性格,再入世作利益众生的事业;在家以增上心为本,从家庭爱染中,渐渐培养出离心。
2.出家修行重于福慧双修,且依闻思修入三摩地;在家修行以修福为主,以慧为辅,依喜舍结缘培植福德。
3.出家以寺庙僧团安居、共住清净为主;在家则依家庭眷属、五欲和乐为要。
4.出家以弘法利生、自觉觉他为主;在家则以喜舍布施、护世护教为主。
五、修行者需要过午不食?
不一定需要。修行悟道与饮食无必然关系,因为饮食只是健康上的营养来源,而修行主要是在于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的身心净化工夫。佛法依中道而行,饮食以不贪求、不过饱为准,如蜂采蜜,不损花香。身体如芭蕉危脆,修行者应视饮食如药石想,藉此疗养色身,借假修真,成就佛道。
「过午不食」,是佛制生活规范之一,不是修行的主要条件,故不能代表修行高深的象征,如同佛陀是因为契入缘起法而大彻大悟,而非因修过午不食而成就佛道。佛道要在众生身上求,所以三世诸佛的菩提华果,皆从众生中而来,依众生为根种,悲心为雨露,方便为和风,忍辱为枝干,般若为花叶,成熟菩提道果。
六、修行者须求得当生成就、即刻神通?
一般学佛者最大的通病,便是要求当生成就和即刻神通,把修行当成一种魔术,满足其速成之心,却忘记修行是返求诸己,内观觉照的增长,以此降伏心魔,成就佛道。如一颗种子落地,若无阳光雨水,寒风霜雪等助缘,那里有收获呢?佛陀于人间成佛,亦是多生累劫头目骨髓尽舍,田园资产普施,满足一切众生所求,积集福德而成。以佛陀智慧德行,尚须六年的雪山苦行;惠能大师的利根,尚且在磨房中舂米八个余月;普愿禅师在南泉山挑水煮饭三十年;慧忠国师在党子谷扫地四十年。他们尚且需要养深积厚,培植福德因缘,天下那里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呢?
吾人一味贪求「当生成就」,犹如兔上觅角,了不可得;一味的妄想「即刻神通」,忘失本心,偏离正道,亦如水中捞月,徒劳无功。其实禅门的搬柴运水,吃饭洗钵,乃至扬眉瞬目,皆是神通妙用,只是吾人迷茫心智,无法会得罢了!
七、修行是要求别人,还是自我要求呢?
修行主要在于要求自己,协助他人。现代人修行的毛病,只会要求别人,却不懂得要求自己。例如有人去住山修行,别人就批评他不发心建寺,弘法度众;创办文教事业,接引青年,别人又议论他不发心从事社会福利的工作。老是拿著一把尺去丈量别人,无理的要求别人要忏悔业障,要持守净戒,要发心度众,要护持道场,自己却不知惭愧,不肯发心,不知改过,不明事理。
修行实乃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无人可以替代!真正的修行者,懂得要求自己,改心换性,对他人本著悲愍之心,给予方便的协助,才能契入无上心要。
八、如何加强自我修行的密行?
所谓「密行」,其实就是一种觉性的修持。觉悟五蕴不实,而能远离颠倒梦想;觉悟生命无常,而能发起救度众生的悲心。
如何加强自我修行的密行呢?如:行立坐卧,威仪自重;吃饭时称念三供养及食存五观想,举心动念,以慈悲利他为本;入众处事,以惭愧感恩为门。对三宝生起恭敬及难遭难遇之想;对众生生起尊重及平等忍耐之力,把修行与生活融成一体。这些都是增长福慧的无上密行。
密行,并非秘而不宣,故作神秘之举,而是视修行为本分事,不以修行做为沽名钓誉的手段,不贪求名闻利养。所谓「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心中有佛,此即密行的真义。
第十一课 宇宙
一、宇宙是怎么形成的?
佛教从各种角度来探讨宇宙的相状,计有世间论、万法论、本体论、缘起论、因果论等,然而根本思想仍然不离佛陀所证得缘起性空的道理。佛陀说一切法皆因「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由因缘和合而成立,同时也因各种条件的互相依存而有变化,故没有实在独立的自性,所以有成、住、坏、空的现象。现象界生起、消灭的原因条件,都不出缘起的法则。此法则也是宇宙、世界、社会、人生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的定规。这种世界观成为佛教异于其它宗教的最大特质。
二、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观,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系自色界的初禅天至大地底下的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一个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而称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所教化的领域,故又称「一佛刹」。宇宙中有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便有无数个佛刹。
三、天堂与地狱在那里?
天堂在那里?地狱在那里?
1.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狱在地狱的地方。佛教将宇宙分为十种法界,即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其中,「天」即指天堂,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分,地狱则有十八种地狱。所以,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狱在地狱的地方。
2.天堂地狱在人间。有的人生活富裕就像在「天堂」,有的人生活困苦就像在「炼狱」,有的人饱受饥饿冻馁如处在饿鬼,有的人遭逢炮火焚烧就像生活在鬼域。
3.天堂地狱就在一念之间。许多人习惯与人计较、比较,心中充满猜疑忿恨,整天在贪瞋愚痴,或被烦恼忧伤系缚,就像生活在地狱。反之,如能时时保持一颗明净的心,开阔胸怀,包容一切,使人心趋向正道,人间天堂的完成必定指日可待。
成佛希贤端赖一心,堕落轮回系乎一念。《维摩经》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天堂地狱不在他方远处,即在当下一念。
四、人生会轮回吗?什么是六道轮回?
世间万象离不开轮回的道理,举凡宇宙星球的运转,春夏秋冬的更替,昼夜六时的推移,善恶六道的轮回,身体的生老病死,以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流转等,宛如车轮回转的现象,都证明「轮回」的道理。
众生由于善恶业力的牵引,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种不同的生命轨道,因果相续,无始无终,受无穷流转生死轮回之苦,故称其为「六道轮回」。
信仰佛教的目的在解脱生死的束缚,因此在了解轮回的真象之后,进一步要勘破轮回,超越轮回,进而要不畏轮回,虽处于轮回中而不为轮回所困,效法菩萨倒驾慈航救度众生的悲愿,最后必能在无尽的轮回之中超越轮回而成就菩提慧命。
第十二课 人生
一、人,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生从死来,死又从生去,一切众生皆因十二因缘而生生灭灭,在轮回中牵系著过去、现在与未来。有如时钟一般,无始无终,不断循环。
有情生命流转的主体是业,业由无明之惑所造,由业又生苦,而苦又从无明(指观念不能通达)而来,由此而招感生、老、病、死的生命现象。
因此,人为什么会有「老、死」呢?因为有「生」。生又从何而来呢?从善恶行为的「有」业而来。而行为的有业是因执「取」而生;「取」又因为贪「爱」而来;爱则因感「受」外境的苦乐所起;受又因接「触」外境所生;触则源于完具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而有;六入则由「名色」所形成,名即受想行识,色指色身,名色即构成有情的身心部份;名色又由业「识」投胎所招感;而识之所以投胎,则由过去种种善恶业「行」的力量所驱使;而各种的行为造作,则归于无明烦恼,缺乏智慧而来。
因为欠缺智慧的光明,所以生生世世轮回生死。因为开发般若自性,所以解脱烦恼,超越三界。生从何处来?从个人的业力或愿力而来。死往何处去?也是因个人的业力或愿力而去。
二、世间为何有贫富、贵贱、智愚、美丑的不同?
这些问题常常使人误解世间不平等,甚至怨怪老天作弄人,因而愤世嫉俗或偏激行恶。其实在佛教的因果观看来,一切都很合理,每件事都有其因缘。主要的原因,就是业力。古德有因果十来偈,可以简要解答上述问题:
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
高位者,礼拜中来;低下者,骄慢中来;
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
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
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行为是因,业报是果。业力可以左右人生中的穷通祸福。业报又分:引业、满业、定业、不定业以及共业与不共业。贫富、贵贱、智愚、美丑,皆由前业所感,属于「满业」,也就是人人不同的「别报业」。
三、善恶业能相抵吗?会影响子孙吗?
为善有如取用有益于健康的粗淡食品、饮料,甚感无味,一段时间之后,带来可贵的健康,方知粗淡有真味。
为恶有如取用美味的致癌食品与饮料,当下甚为甘甜可口,一段时间之后,却带来各种致命的并发症,方知美味的表相之下,隐藏了许多杀手。善恶业并非以相抵了之,罪业如盐,善业如水,一把盐放在一缸水中,自然可以把盐味稀释淡化,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日积月累,太多的恶业,会减损累世以来的善德。又积极行善,自然消弭往昔恶业。
无论是善业、恶业,都会影响到子孙,因为同业相招之故。行善则招感有德者为后代;行恶者,则招感败德者为子孙。
四、业力与愿力有何不同?
业力是因造作善恶之业,以招感相应果报而得。有部《毗奈耶》云:「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中阿含经》又说:「身、口、意三业,以意业为重。」意即心意。身、口二业皆由意业为前导,故心正则行正,行正则业善。
然而轮回转世的善恶条件,并非自由意志抉择,而是因业力的牵引,故《大乘义章》云:「业力如风,善业风故,吹诸众生,好处受乐;恶业风故,吹诸众生,恶处受苦。」
愿力则因强烈善念而发的誓愿,例如菩萨共愿皆以「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为本。《俱舍论》云:「以愿为先,引妙智起;如愿而了,故名愿智。」可见诸佛菩萨大愿皆以大智大悲为首。四弘誓愿是一切大愿的总愿,别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的十二大愿。愿力可以成就一切事业,净土宗也鼓励往生极乐的人乘愿再来。
星云自一九九八年起,撰写百种祈愿文,提供给各行各业佛教信徒作为佛前祈愿或当作早晚课诵的参考,希望人人能以善愿力共同来成就人间这一块净土,成为和乐安详的美好世界;更希望人人都能开发内心的能源,见到自己圆满清净的本来面目。
五、人生对生死应有什么看法?
人对于生死毋须害怕,只要以平常心来面对,自然而来,自然而去。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转换。生既未尝生,死亦未尝死,生死一如,何忧何喜?
人在有生之年,能够把握每一个当下,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人间乐意奉献智慧力量,把生命的过程当作一所大学,各人选修适合自己根性的科系,许多技艺、专长、学识、善根,可以持续到来生。因此,许多天才都是因为前生专精所学,累积善因善种,于今世现行所致。发菩萨心者,为普利群伦,每一行业,每一专长,均应修应学,因而有诸大菩萨化身千百亿的感应事迹。
人死后,受生投胎的业力有三种:一、随重业受生;二、随习惯受生;三、随意念受生。因此,除了业报之外,习惯与意念都十分重要。
六、人生与因缘果报有什么关系?
语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人心如地,播植善种或恶种,全在于我们自己,至于得到什么样的收成,也没有理由怨叹,所以说「心田事不同,果报分胜劣」。
因缘果报,在起心动念间,在日常生活间,重重无尽,比互联网的计算机还要复杂。常人可以什么都不怕,但不能不怕因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表示菩萨深知凡事都必然是有因果关系,所以慎于始,而凡事洞察于机先,不昧不滞,自然能掌握未来。凡夫众生往往糊里胡涂的昧著良心造业,心存侥幸,以为只要隐瞒住他人耳目,恶报就不会降临。一旦恶报来临,又往往忘记自己造恶在先,怨恨老天不公。如此恶果相缠,有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而不自知。
慈航法师示寂之前,曾作一首偈语奉劝大家:
奉劝一切众生,时时反省为要,每日动念行为,检点功过多少。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果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少,自作还是自受,谁也替你不了。
空花水月道场,处处时时建好,望尔广结善缘,自度度他宜早。
因缘果报,历历不爽,要有美满的人生,就要培植好因好缘,要怎么收获,就要怎么栽。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9-12课)完
光明佛坛【gmfotan】
已有50余万关注读者,为浅深得当、查询方便、体系全面、注重实修的佛学平台,文章已实现全部点击阅览,十余项实修内容即将陆续上线,敬请期待。衷心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帮助。
本刊所有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下是近期读者阅读或转发最多文章: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全新【实修殿堂】,潜心修持,福慧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