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勤勤《见字如面》: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蒋勤勤《见字如面》: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诗词世界 内地女星 2017-03-02 17:37:08 938
诗词世界,中国最大的诗意平台!
欢迎关注,微信号:shicishijie



演员蒋勤勤在《见字如面》中读了一封信,是著名才女柳如是写给丈夫钱谦益的,情深之处,令人感动。而柳如是作为一代才女,崇高的民族气节,也让人无比钦佩。


柳如是是“秦淮八艳” 之一。“秦淮八艳”有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柳如是八人。关于李香君,在清初传奇《桃花扇》里是作为主角出现的。陈圆圆,则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写过《圆圆曲》,记载非常详细。至于柳如是的经历及考证,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在目盲体衰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口述而由助手黄萱女士笔录完成《柳如是别传》,前后花十年之久,共八十余万言。陈寅恪先生是一位极有风骨的人物,而他肯花这么多精力去讴歌、记录柳如是,可见柳如是在他心中极高的地位。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柳如是本名杨爱,后来因为读到辛弃疾《贺新郎》有两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就改名如是。柳如是有诗才,且关心时局,十几岁的时候跟当时很多复社、几社、东林党的名士都有交往,并且经常著男子装,与众人诗酒唱和,纵论时局。柳如是跟几社名士陈子龙曾有过一段恋情。这个陈子龙,我要提一下。我认为明代写诗写得最好的有两位,一位是明初的高启,堪称明诗的冠军;另一位是明末的陈子龙,堪称明诗的殿军。


陈子龙有一个学生叫夏完淳,诗也写得极好,只活了十七岁,他的《别云间》还被选入了初中课本。不过,夏完淳的诗歌成就,比陈子龙要逊色不少。陈子龙的七律极为出色,并且他的词成就极高,是明末重要词派“云间派”的领袖。清代号称“词之中兴”,而清词的开端跟繁荣,都与明末“云间派”陈子龙的重要影响分不开。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南明建立。陈子龙在南明任兵科给事中。但南明太腐败了,陈子龙失望至极,辞职而去。



南明灭亡后,陈子龙与夏完淳的父亲夏允彝坚持抗清。兵败后,夏允彝投水死。陈子龙逃脱后再兴义师,没有成功。最后在吴县被捕,被捕后押往南京途中,投水而死。清军竟然捞起他的尸体,将其凌迟斩首,再弃尸水中。后来夏完淳也被捕,经过陈子龙曾经避居的细林山,怀念他的老师,写下歌行《细林夜哭》。真是长歌当哭,慷慨纵横,写得非常精彩。你想,夏完淳作为十七岁的少年,何以如此有才华,有气节,跟他的家庭环境与教育环境有很大关系。


陈子龙的诗词,或许跟钱谦益各有千秋,而他的气节,绝对能让钱谦益羞愧无地。柳如是跟陈子龙在一块时,两人情深意笃,极其幸福。可惜陈子龙有家室,他的妻子知道后,带人闹到柳如是居住的地方。柳如是不甘受辱,也就毅然离去了。后来她结识了东林领袖钱谦益。钱谦益在当时,是天下士人的楷模,学问之富,天下罕有其匹。他对柳如是极其礼遇,对柳如是也一往情深。后来柳如是就嫁给了比她大三十多岁的钱谦益。


南明灭亡后,钱谦益降清。这是柳如是感到很耻辱的一件事,她后来多次策动钱谦益反清。钱谦益确实也做了很多与前明将士像张煌言、郑成功联络、策应之事。



红颜胜人多薄命


公元1664年,钱谦益去世。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为了保护钱谦益家产业,用缕帛结项自尽,活了四十六岁。


柳如是的诗词成就,名篇似乎不是很多。她的诗词功力,在当时的女子中,算是翘楚。当然他的成就,不能跟陈子龙、钱谦益这样的泰斗级人物相较,而她的人格气质,却压过钱谦益一头,闪耀着异样的光彩,是一位极具魅力的女性。


她的诗词,最有名的是那首《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咏物之作,若只是极写物之精巧,纵然穷极笔墨,也只是皮相,难臻上乘之作。因而往往以寄托为要,能在体物之余,寓以真实而深远的寄托,则别具魅力,能臻佳作。这个我要提到王沂孙,他的《花外集》中,咏物词极多,而寄托深远,语极温婉厚重,水平之高,令人钦佩不已。柳如是这首咏物的词作,借寒柳自寓身世之感,既极为精准地捕捉到寒柳的特点,又深刻地表现了个人的身世之慨,故而推为绝佳之作。


何为寒柳?一般是指秋末或冬季之柳,萧疏憔悴,柳絮早已飞尽,其叶也已凋零净尽。清代纳兰性德有一首《临江仙·咏寒柳》,开头就说:“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写冬日之枯柳、寒柳,一下子就抓住了特点。这首词,我们看柳如是如何下笔。“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带着寒意的潮水阵阵袭来,好像满含着人的惆怅心绪。无情的落照,照着枯柳,投下惨淡的影子。在这萧瑟的南浦,你感到满目凄凉。以这样萧索的环境点染寒柳的凄凉,以寓托词人身世的凄凉。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前面是外在环境烘托,接下来正面写寒柳。这是写词布局的层次,可以见出章法的安排。萧索的冷风吹起经霜的柳条,摇曳着水边的孤影。这样的刻画,已极凄凉。但作者为了更深入刻画这种凄凉,又用反衬之笔,以乐景写哀。“还记得,旧时飞絮”,从霜条摇曳中,似乎让人想起了当初在满满春意的时节,那柳丝摇漾,柳絮飘飞的美好时光。这种写法,我特别喜欢。



像87版电视剧《红楼梦》在最后,写贾家彻底败亡,贾宝玉沦为落魄之人,甚至像乞丐一般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不断回忆着当初贾家全盛时那种富贵、美好的时光,这种对比去写,真的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更何况傍晚时分,茫茫烟水中,一抹迷离的斜阳映照着,这柳树如此的凄楚可怜。可是,当它见到行人经过,那瘦腰还会特地翩跹起舞。你看它,落寞、凄惨,可是它还含着希望,还有不甘,还愿意展示出自己最后的美丽。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而柳树现在的凄凉、憔悴,总归是不甘心,因而它又忆起当初文人骚客在柳树下诗酒风流、吟咏终日而留下的美妙诗句。燕台佳句,本义是指李商隐写的《燕台诗》,并由此还引发了李商隐与柳枝姑娘的爱情故事。《燕台诗》里有一句形容柳树:“絮乱丝繁天亦迷。”非常传神。柳如是在这里是借柳自喻,追忆当初与文人名士诗酒唱和的情景。


这上阕的结尾,仍是以“燕台佳句”的美好画面作结,反而为凄凉的底色更添了几分喟叹。上片的写法,是今昔交织,虚实结合,且环境的渲染与体物的描写,相应相衬,笔法多变,而词意不断翻进。下片开头“春日酿成秋日雨”,从春日之美好,跳跃到秋日之萧索。“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而它又不禁念起往昔的风流,充满了感伤、凄恻。你注意,作者写法,就是一会今,一会昔,一会昔,一会今,如此回环往复,让人咀嚼不尽。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先前有情人在这里兰桡画舫,乘兴游玩,最终却落得云散水凉,冷冷清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接下来又勾起了春日的回忆。那时候,东风袅袅地吹着,词人与情人陈子龙,携手芳堤,最后痛苦离别,两眉愁聚。那柳条,就像是垂下的重帘;那尖细的柳叶,就像作者当初的颦眉一般。咏物,就要做到亦物亦人,不粘不脱,方为高手。



太拘泥于物,则显得僵硬而不灵活,词就写得呆板,这叫“粘”;而撇开物,直接写人,则显得偏题,游离于主题之外,显得断裂,隔了一层,不够紧密、亲切,这叫“脱”。所以不粘不脱,是最佳的写法。“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最后这个结尾,有无限的意韵,耐人琢磨。在这萧条冷落的严冬,那柳树如此孤独、凄清,无人理解,无可诉说,只能等待梅花绽放,与梅魂约定,在淡月黄昏之时,与之轻诉满心的话语。


这里拉入“梅花”作陪衬,反而益发写出了柳树的孤寂、悲凉。而且“淡月黄昏”的点染,营造了极佳的背景环境。宋代晁冲之写咏梅词,结尾说:“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这“风流不在人知”就刻画到了神韵之处。柳如是这首也是,当夜阑人静,万物凋零之际,寒柳与梅魂相约,悄声低诉,那真是有无限的情韵,耐人去品味。


清代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里评论这首词:“居然作者,味其词,正有无数伤心处也。”我们要搞清楚,这里的“作者”是作手、能手的意思,也就是行家里手之意,是指在词方面卓有成就、极有水平之人。五代的贯休曾在《读刘得仁贾岛集》写道:“二公俱作者,其奈亦迂儒。”二公俱作者,就是指刘得仁、贾岛二人,都是写诗的能手。谢章铤认为柳如是这首词,借物托慨,写出了内心无数的伤心之事。


↓↓↓点击【阅读原文】报诗词写作班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