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干电影,和被电影干的这一年

致:我们干电影,和被电影干的这一年

大德圆融 港台男星 2017-02-02 20:24:13 223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虽然2月份都要来了,但是我还是习惯上觉得这才是马上要进入新的第一天。

 

我不喜欢过年,总觉的过年对我来说就是需要停下原有的一切,去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欢做的事情,去应付各种各样的问答(没错,我是单身狗,所以很累…)。但时势使然,任何人没得选择。

 

当然,我其实对影视行业能“真正过年”保持怀疑,比如我还在码字,比如在横店的那些照常运作的剧组,比如各地的影院,还有和大年初一上映电影的各个公司,估计现在忙的也是如热锅上的蚂蚁。

 

但不管你是在休息,还是在忙碌、急躁,亦或期盼新年的到来。2016年终究是即将过去了,也希望你能够回首看看这一年。

2016年有好有坏,但是至少从呈现出来的趋势看,看到了属于希望的黎明。票房什么的就不多说了,大家对于票房关注太多了,从大大小小的电影节,到行业间的关注焦点,都离不开“钱”。但,其实除了“钱”,这个行业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聊的,比如说新的一代青年电影人。


2016年我们开始看到许多刚刚“站立”起来的行业新人,比如拍了《八月》的张大磊、拍了《路边野餐》的毕赣、拍了《七月与安生》的曾国祥、拍了《黑处有什么》的王一淳、拍了《谁的青春不迷茫》的姚婷婷....这些是我们能够看到的人,还有许多不被我们知道的摄影师、剪辑师、灯光师、编剧、制片....等等。他们开始在发出声音,去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从自己的角度和观众沟通。


虽然市场对他们还不够认识,这个行业也没有完全的接纳他们。他们自身也有很多不足,还学习也成长,但他们代表了这个行业的未来。影视行业的发展,就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力量,我们不能用“票房论”来衡量和包装一切,除了钱之外,总有一些还是我们所需要和迷恋的吧。有些人天生就有商业元素,怎么躲,都避不开。有些人,或许不能带来太多的商业回报,但是他会带来一种新的探索。再说,我们已经拥有了超过美欧规模的银幕数量,该要培养一些美欧那样善待独立电影的市场与观众了吧?


其实现在去看电影人的作品会发现非常有意思,新一代的电影人总是在怀旧,在向父辈、童年致敬,而我们所熟知、更长一代的电影人在求变。


冯小刚导演协同摄影师罗攀拍摄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带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圆形画幅,也很讲究了去表现了“中国风情画”的特色,电影在场景设计上不去拍有纵深感很强的东西,没有摇镜头,全景为主,绝对不拍中景、小中景以上的镜头,等等。


程耳导演伙同摄影师杜杰带来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也是一部不得不提的电影,电影充满腔调和风格,带来一种有品质而”朴素“的影像效果,在器材上选择了 ALEXA XT搭配MA镜头,在呈现出的人物上使用居中构图,让演员直接面对摄影机去表演,在呈现上减少和观众的距离感。


大环境的变化,带来市场新一轮的洗牌。2010年电影市场规模超越100亿,2年后跨越200亿,3年后接近300亿,4年后直接跨越过300到了440亿,电影市场呈现出加速的迹象,而哪些公司能够抓住这个趋势,相信在明年会有更加明显的区别。


在2012年前,华谊一直是行业领头羊。比如2012年,票房过亿的21部电影中,华谊占了7部,总票房远远超过第二名光线,而今年的电影业务并没怎么赚钱,甚至可能是亏钱。并且华谊和万达展开了撕逼大战,2017年且走且珍惜。


相比之下,光线最近几年主打类型片制作,喜剧、青春、动画等,从11年到15年,光线的票房分别是5.6亿、16.1亿、23.3亿、31.4亿、55.8亿,总票房排名分别为第三、第二、第二、第一和第一,一步步迈向高峰,迎接白富美。


IP、特效、大明星、大制作,不再是票房的保障,《封神传奇》汇聚了李连杰 / 范冰冰 / 黄晓明 / 杨颖 / 古天乐等,诸多一线大牌,最后还是落得口碑、票房两失败的余地。


而郭敬明导演过去一直是商业案例的典范,但是今年带来的《爵迹》在口碑和票房上一样没有太好的结果。这部电影也是汇聚了诸多一线明星,在制作技术上也采用纯CG模式,这是一次好的尝试,但是因为故事本身的缺陷,以及制作周期太短,导致电影短板太多,并没有为电影带来更多的空间。


这一年大家都在期盼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但是因为市场和制作能力的限制,这一年并没有突破性的发展,但我们也知道了,《三体》出现了失踪状态,而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和张小北的《球状闪电》在筹备之中。


这是考验大陆电影制作能力的时候,也是制作人员证明自己的时候。这些年,制作人员为这个行业背了太多锅,因为前期筹划时间不够,或者制片公司能力欠缺,所有负担都推给了制作人员,是他们不行,还是你不对,有的时候还是需要自己有个足够的认知。


当然,这一年也有另外一些趋势开始明显化:政治正确大于一切。2016年7月15日戴立忍因遭指为台独而被《没有别的爱》剧组撤换男主角,以重拍取代之,引发各界震惊;当晚,戴立忍发表长文解释过往参与理由,却引发网友极端反应,一份声明各自解读。而与7月29日公映的《六弄咖啡馆》,也将剪掉了戴立忍片段,就连导演吴子云过去脸书上的发文,其态度、政治立场此刻都被拿来放大检视。还有,“禁韩令”,虽然传言空穴来风,但其作用确非常强大,这一切都说明了:一切电影文化都与政治有关。


所有的选择衡量之下,恐怕对投资方、观众、演员本身都没有益处。从商业角度来看,中国大陆影视市场有许多尚未开发的观众与题材,所以未来拥有巨大的可能性,但这个市场有一个巨大的特征,那就是电影审查。审查除了带来作品的直接删减,在这个创作背景下的创作精神与自由的畏缩度,才是最可怕的。一旦涉入政治风波,无论是导演、还是明星,以及IP,都睡迅速贬值,没有人在乎电影本身好坏。



除了国内,我们也看看国外这一年的趋势:


在美国,去年整体的电影票房并不如预期,不过迪士尼影业依旧票房火爆,去年的票房收入创下了新高,打破有史以来最高收益的记录。


2016 年北美票房前五名:
1.《海底总动员2》:美国 4 亿 8570 万美元,全球 10 亿美元
2.《美国队长3:英雄内战》:美国 4 亿 810 万美元,全球 11 亿 5000 万美元 
3. 《爱宠大机密》:美国 3 亿 6760万美元,全球 8 亿 7371 万美元
4.《奇幻森林》:美国 3 亿 6400 万美元,全球 9 亿6640 万美元
5. 《死侍》:美国 3 亿 6310 万美元,全球 7 亿 8261万美元


在影像上:

2016年第一响属于《荒野猎人》,奥斯卡金像奖上最热的一部电影,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摄影师连续第三次获奖,奠定了他在新自然主义中的头把交椅。新自然主义是一种源于当代的倾向,意在营造一种忠实于复杂现实的真实的观影体验,其中主要的几个因素包括:-尽可能地使用自然光;-利用手持或是基于稳定器材移动拍出复杂的长镜头;-允许一些意外。


 说完了自然主义,自然还有利用光影和色彩制作出的“人造的世界”,那就是影视表现主义。这种风格从伍迪·艾伦的《咖啡公社》中可以见到。该片摄影师为传奇的维托里奥·斯托拉罗,在他首部使用数字摄像机的作品中,维托里奥将夸张的强光以及鲜明的色彩插入了相对更加现实的场景中,展露了他在人像摄影上绝妙天赋。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导演的《霓虹恶魔》是当之无愧的佳作,并转而影响了音乐及时尚视频领域。摄影师娜塔莎·拜尔(Natasha Braier), 与导演配合创造了绘画般的片段、变幻的人像、高光或是黑暗填充的场景、以及跳动的色彩。


当然,今年也更加注意到几部作品都有尝试在更加“诗意地讲述故事”,其手段常常包括移动镜头或是非线性剪辑。在《圣杯骑士》中,富有节奏感的剪辑,使得电影片段与角色画外音的思绪交相呼应,构建出了眼花缭乱的摄影艺术。帕布罗·拉雷恩(PabloLarrain)导演的《第一夫人》:大师级的手法将第一夫人在以往关于肯尼迪被刺中的符号化形象与一些私下的场景做了大胆的融合,其中摄影师史蒂芬·方丹借助手持器材和泛光照明很好地渲染出了这些场景。在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沉默》中,摄影师罗德里哥·普雷洛将自然光照与其他手法融合的摄影备受赞誉。在沉思的片段中,罗德里哥灵感还受到了巴洛克式绘画以及日本屏风艺术的启发。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荣获本年度票房冠军,这部电影由加勒斯·爱德华导演,摄影师格雷格·弗雷泽则带来了饱满、多变、而带有失真的影像,其复古而扭曲的画风意在向原作致敬。格里格大胆地决定在这部大片中几乎完全使用LED光源,他使用的方案包括Creamsources、DigitalSputnicks、Arri Skypanels 以及LitegearLiteRibbons。 格里格相信四色LED可以带来革命性的精细光源,其可提供的色彩远超传统方式,例如镝灯(HMIs)、Kino灯, 钨丝灯或是滤色片光源。


《侠盗一号》中格雷格·弗雷泽另一个大胆的举措便是使用全新的Alexa 65拍摄,以及有50年历史的潘纳维斯Ultra 70 Panatar 镜头。


这种将老派的时髦镜头和基本的数字摄像机的组合同样是当下摄影技术的一个趋势。显然而然当今故事片都逐渐走向了中画幅或是大画幅。Alexa65在2015年末问世,而当今顶级的摄影师已经开始将它作为主机了,如下作品便是如此:


— 《刺客信条》
— 《奇异博士》

— 《夜色人生》
— 《太空旅客》

— 《萨利机长》

—《长城》


 今年最为颠覆性的电影或许就是 李安的《比例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以及摄影师约翰·托尔凭借各种新技术的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观影体验:120帧的拍摄及放映,4K、3D、以及高亮度。摄影师约翰用灯光技术营造了更加身临其境的观影效果,并且使银幕上的演员们更具表现力,由此可见未来的电影艺术将极为震撼。


VR是一种新兴的媒介,然而至今大多数作品都不太尽如人意。在过去的一年中有两部在笔者看来非常棒的作品,比如《MAASAI》,由VR大师菲利斯·兰瑞思( Felix Lajeunesse)以及保罗·拉斐尔(Paul Raphael )制作,由Headspace工作室负责音效。菲利斯和保罗华丽的3D VR技术成功地将我们带到了马赛部落成员的面前,临场感很棒。


-《NOTES ONBLINDNESS: INTO DARKNESS》,由 阿诺德·柯林亚特(ArnaudColinart)、阿莫利·拉波色(AmauryLa Burthe)、皮特·米德尔顿(PeterMiddleton)以及詹姆斯·斯平尼(JamesSpinney)四人构思,格里·弗洛伊德(GerryFloyd) 担任摄影。我们被带入黑暗中,周围的声音被可视化带来了失明的体验。完美的诗意。


不管这个行业怎么变化,我们是因为电影聚在一起,因为爱才有了动力,2017年,大家一起加油吧!


也祝愿你,新年大吉吧!


注:文章有参考《ASC摄影师博客》


北京大德圆融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宁波大德圆融影业有限公司

大德娱乐(美国)有限公司

感谢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