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放】对话 · 夏颖:我如何从哈佛发现非洲 AYLProgram中非未来青年领袖项目 内地女星 2016-09-01 21:05:21 155 创作不易,用心坚持,欢迎请BaGua喝几杯爱心咖啡!打赏并支持本文 打赏并删除本文 夏颖 哈佛大学法学院-在读博士作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Deborah Brautigam教授研究团队的一员,这个暑假来到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开展针对中国农业和制造业发展的调研。 “我如何从哈佛发现非洲” 最初,想研究有关“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的发展问题”,但由于这个问题研究的区域范围过大,所以最后决定找一个发展中国家或区域来进行研究。机缘巧合,在哈佛读硕士的时候认识了很多非洲朋友,尤其是一位来自厄立特里亚的朋友给我很大的启发。在认识他之前,我都不清楚厄立特里亚这个国家具体在什么位置以及她的概况,但是在认识他之后我惊讶的发现原来中国在这样一个国家也有很多投资,所有才慢慢的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后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所以博士就选择了这样的方向。博士论文选题之所以待定是因为,虽然已是博士第三年了,但是还是在不断的探索当中,一开始做的比较多的是法律与经济以及行为经济学的一些分析,关注比较多的是诸如,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领域。而最近关注的更多的是国家资本主义这块,具体的题目还有待开发。 中非发展基金:走出象牙塔 去年春季在中非发展基金法务部做了三到四个月的实习,接触到了很多他们在非洲的项目,对自己的论文思路的调整和提高很有帮助。对于一个从没有在企业或者律所工作的学生来讲,这样第一手的资料非常的可贵。同时,也有了来非洲实地考察的想法。 初到非洲:埃塞俄比亚 第一站来到埃塞俄比亚主要是因为导师在埃塞俄比亚要参加会议,所以只停留了大概3天。除了参加会议,也非常短暂的走访了一些主要源自东亚投资的当地企业。虽然来之前在书本、电视上了解过很多关于非洲各个国家的描述,但是还是受到了震撼。埃塞俄比亚虽然在东非是很大的国家,但其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从个人感觉来讲,可能还要过个三五年才差不多能达到中国中等县城的水平。不过,从参会情况来讲,至少埃塞政府就最近几年关于对外投资还有政府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的政策是非常清晰的。他们有一个清楚的逻辑:需要招商引资,需要哪一块的工业、什么样的行业。通过相应的定位,去寻找相应的投资者,和相应的国家。 从亚迪斯贝巴到内罗毕 有非洲小巴黎之称的内罗毕在中国人的眼中,是一个相对熟悉的非洲城市。就直观感受而言,首先,内罗毕基建要比亚迪斯贝巴好很多。另外,内罗毕在服务业方面,如,银行业在东非国家甚至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都算是比较强的。毕竟肯尼亚曾是英属殖民地。最后,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根据从肯尼亚投资局咨询得到的相关数据中我们发现,在过去五年里,制造业占肯尼亚经济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 在肯尼亚调研 来之前对于能否与当地人建立起一个相对顺畅的访谈关系、中资企业是否愿意接受采访,在这边工作是否能顺利展开等问题还是有所顾虑的。毕竟作为一个外国人,又是一个美国学习的人,大家对你可能会抱有各种各样的怀疑或者不相信的态度,这些就会导致的科研可能没有办法进展。但在走访过许多的中国公司以及当地的政府部门后,我发现,尤其是中资企业这一方面,对我们的态度很友好、很热情也都很坦诚。相对而言企业还是抱有一个开放的姿态,这我的调研有很大的帮助,我也非常的感激。而拜访肯尼亚的投资局的经历既有趣也给我留下了印象的深刻。在去投资局之前,我们并没有事先与之打招呼,就是顺道走访。到了之后,介绍说我们是做研究的,看他们有无相关的人员可以和我们聊聊。之后就有相关的人过来跟我们做情况介绍,然后让我们写邮件跟进,说是可以把相关资料发给我们。回来之后就很开心的给他们发了邮件,接着就是等回复。结果一晃两个周过去了,仍旧没有受到回复。这时我就在想,可能他们就平时接待的访客比较多,所以不会看邮件,之后就不了了之了。结果,就在两天前我收到了回复,并根据我的要求把相关材料发给了我。虽然我觉得非洲的节奏慢,但并不是持一个完全否定的态度。因为,这里的人都非常友好,非常诚恳平易近人。我非常感谢他们发给了我需要的材料。因为在其他的地方,你的邮件很可能就被直接忽略掉了。毕竟这只是学生做一个调研项目,对他们来讲没有利益的勾连。另外,在肯尼亚做调研时接触到了很多的伙伴,他们带给我最大的心理体验,也是我认为特别好的一点就是,大家的背景更加多样化,大家的想法和激情所在都非常的有差异。由于自己的经历相对单纯,在学校,不论是北大还是哈佛,身边的小伙伴虽然都很有意思,但是大家的思维方式,所受到的培训甚至教育背景,或多或少都有较高的重合度,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也都差不多,这点对比在非洲的体验,感受非常明显。 初到非洲:埃塞俄比亚 第一站来到埃塞俄比亚主要是因为导师在埃塞俄比亚要参加会议,所以只停留了大概3天。除了参加会议,也非常短暂的走访了一些主要源自东亚投资的当地企业。虽然来之前在书本、电视上了解过很多关于非洲各个国家的描述,但是还是受到了震撼。埃塞俄比亚虽然在东非是很大的国家,但其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从个人感觉来讲,可能还要过个三五年才差不多能达到中国中等县城的水平。不过,从参会情况来讲,至少埃塞政府就最近几年关于对外投资还有政府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的政策是非常清晰的。他们有一个清楚的逻辑:需要招商引资,需要哪一块的工业、什么样的行业。通过相应的定位,去寻找相应的投资者和相应的国家。 非洲与中国 中国人在这里作为一个逐渐壮大的一个群体,在与当地人接触的过程中,还是会有些磨合或者文化上的适应的过程。但对于自己来讲,最大的问题就是尽量去适应非洲速度。因为之前在学校还是属于非常自律的。每天有几件事情要做,就一定要按照时间来完成。但是到了非洲之后就会遇到很多意外的因素。比如你要访谈的对象今天出差了;你今天有几个不同访谈,却因为被堵在去其中一个访谈对象的路上一个多小时,而耽误了之后的形成等等类似的事情。除此之外,由于对于对跨文化的事情持一个比较开放的态度,所以其他方面的磨合对我来说还好。关于非洲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肯定是会有。从自身的经历来讲,比如我去超市买东西,或在餐厅,就会有人来问我:“你是在中国人嘛?”“你来自哪里?”“为什么你说英文没有口音呢?”等等。可能是因为早期来到这里的中国人,英文可能不太好,那当地人可能会形成一个“中国人的英语不好”的刻板印象。这肯定不是很准确,但是他们就是这样认为。不过,总体上在肯尼亚,当地人对中国还是很友好的,他们认为中国人过来之后,在基建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比如,修路。坐的士在市中心转悠的时候,司机就会跟我讲,“看,这条路是中国人修的,那条路是肯尼亚人修的,质量完全不一样。”其实,文化的适应和文化的磨合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觉得无论是你来这边旅游还是学术调研,你在这边都会有自己的一个答案和观点。 来非洲=玩儿命? 说到肯尼亚,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安全问题。在2007年肯尼亚大选后发生的暴力事件、索马里的恐怖袭事件的阴影之下,大家对安全问题都感到恐慌。自己来之前也有一段时间感到比较紧张,甚至还在美国亚马逊上还买过辣椒水喷雾。但是由于无法带上飞机也无法托运,就没有带,也就这么过来了。总体上来讲,我还是属于一个比较心大的人,可能无知者无畏,所以目前感觉还好。虽然大家耳边会经常听到一些安全事故等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果自己多加小心的话,总体来说还好。肯尼亚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危险,也没有那么安全,这也是一个安全意识和观念的。在这边,作为一种生存技能必须要了解当地的安全状况,要知道如何防范一些风险,怎么适应这样的一个环境,让自己感到自在。 男女比例 首先,我的承认,我对中国做中非研究的这个群体不是很了解,毕竟是到了美国这边才开始渐渐关注这个领域,所以这个我跟中国的学者接触的很有限。就美国这方面,以导师的黛博拉中心为代表。那里不论是长期的研究人员还是短期项目上的工作人员,可以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女生。虽然这点也让我很费解,为什么青年男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的感兴趣,但是我认为我跟其他人可能想的不太一样。我并没觉得女生在这个领域占得比重会更少。比如,在哈佛的时候我有一位研究人类学的导师,主要关注非洲研究。她今年已经九十二岁了,但依旧还在写书,并在这个领域非常的活跃。她是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做研究的。其次,那作为女生,确实比较辛苦因为会受到很多限制,比如穆斯林的国家和区域。而且,天然的,大家会认为女生可能在身体素质上、自我保护或者各方面,会跟男生在性别上有不同,但所有这些现实问题都是存在的。不过,从我这有限的一个月经验来讲,这方面的限制没有特别明显。最后,通过与肯尼亚中国青年小伙伴的接触,我发现中国女生可能有一个天然的优势。毕竟我们所处的社会的压力很大,对男生给予了更高的期望,有车有房才能娶到老婆。但是很多的这种中国年轻小伙伴,特别是男生,如果想在这边创业或想做点事情,那最起码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导致机会成本比较高。反而是说,中国女生更愿意去发展中国家,同时更加的自由,但是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观察。 中非议题:美国学术界vs 中非学术界 美国学术界对于中非议题的关注,可能要追溯到2000年以后,更确切的说是06年以后。06年之后,就会慢慢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导师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的,她就曾开玩笑说,“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我曾以援助为主题出版过三本关于中国在非洲的书。然而,出版之后就石沉大海,也没有人关注。”但是现在,她非常的忙碌,会接到各种会议的邀请,以及各种约稿。从我导师的经历来看,美国学界对这个领域的关注度是逐渐的提高。另外,在开始申请博士的时候,就感受到很多哈佛老师都表现出对这个话题的浓厚兴趣,也感觉很有意义。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了解的人很少,个人觉得,中非问题,可需要对中国和非洲这两个块都要比较了解,这样才能有比好的、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中国的学生或学者可能会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你会更了解中国,那么你在非洲的经验就会比较重要。同时,美、非、中对这一问题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就美国而言,主流媒体、部分学者更关注的是中国在非洲投资会来带来哪些可能的人权、环境上的负面影响?这样的影响对非洲意味着什么?而且,在中国在非洲投资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美国在非洲的国家利益将会受到哪些影响?这可能是美国对于这个问题越来越关注的主要原因。然而,这显然不是中国学者和非洲学者关注的问题。从中、非的角度来讲,大家更关注的应该是如何做到“双赢”。但大家双赢的出发点可能也会不同。非洲当然是尽可能地想从中国在非洲的活动当中得一些可以促进对当地发展红利。那中国呢,作为一个中国学生或者学者最关注的肯定是如何能够让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乃至中国在非洲各方面的利益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这里有我想要的机会吗? 在非洲,机会当然有,而且肯定是有很多。但通常机会与风险并存。如何决定你以后是不是真的想做与非洲相关的,不论是援建等各方面投资类的工作还是从事学术研究,最好的方法还是亲身体验。根据自己的经历,在做这个实地调研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波折。从博士第一年就想来非洲调研,但是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一直拖到第三年才过来。一个原因就是,我导师和法学院这边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不太一样,他们的态度是,“万一你去了非洲得不到你想要的信息怎么办呢?”来到这里之后发现,其实很多事情你不做的话可能你永远都不知道到底你能不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现在中国的学生也越来越有国际视野,可能前10年,我们更多的把目光投向美国或者欧洲,会去游学。但是大家现在可能会想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所以非洲东南亚包括拉丁美洲、南美洲,也都是中国学生的选择。就交流或互动的平台来讲,从以前的角度出发,自己的心态是,如果我要去非洲或者去哪里,我一定要找一个大的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这种很大、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平台。但是现在的感觉是,其实除了这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一些组织外,还是有很多其他的机会的等待并发掘的。很多的更年轻或者在成长中机构的项目会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创意,这些机会也很难一概而论说你在哪里可以找到,如果有心,多关注这方面信息还是有很多的。 人生就是要不断发现自己的热爱 去了非洲,然后呢?——人生就是要不断发现自己的热爱 其实对我来说,因为一直待在学校、象牙塔里,所以整个想法比较理想主义。如果你要用自己的一生来做一件事,那这件事情一定是你自己感兴趣,这样在你老了才不会觉得后悔。所以,对于我来讲,这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重新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从高考的经历来说,在高考前我们都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方向,比如,在高中就知道喜欢学法律我就去了法学院,好像是说我分数够北大的法学院,然后去了。“去了非洲,然后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如何把你在非洲的这个经历和你之后想做的事情,不论是你的工作也好,还是你的学习也好,结合起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据我所知,有专门给难民营建的公益性的学校的组织,假如你是建筑专业的,如果你有在这类组织工作的经历,那么这样的工作经历可能就可以和你以后申请去更高学府深造或者找工作等目标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样的话也会更有意义。所以还需要强调一下,要想清楚自己以后想要的是什么。在可预见的未来,我还是会关注中国在非洲的各项活动。不仅因为我的博士论文就与非洲有关。同时,也因为这个研究的这个问题很艰深也很博大,用短暂的3、5年就想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深刻的了解是不可能的,所以还会继续关注这个领域。再回到肯尼亚或是去周边其他国家做调研,也许出自博士论文需要,也许是因为其他的研究任务。再往后的话,可能会继续做学术,持续关注中国在海外的发展问题。文稿: 吴佩译编辑:liz aliciawu审核:Annie 中非未来青年领袖项目Africa Youth Leadership Program一个为未来青年领袖打造的国际公民教育项目。我们带你深入非洲,透过社区调研和学术讨论重新认识这片大陆,透过实践和反思成长为中非交流及国际发展的中坚力量。AYL小助手微信号想看录音整理文字版和音频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创作不易,用心坚持,欢迎请BaGua喝几杯爱心咖啡!打赏并支持本文 打赏并删除本文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文章地址:用户邮箱:打赏金额:USDT 请输入数字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夏颖 About the Author AYLProgram中非未来青年领袖项目 功能介绍:一个为未来青年领袖打造的国际公民教育项目。我们带你深入非洲,透过社区调研和学术讨论重新认识这片大陆,透过实践和反思成长为中非交流及国际发展的中坚力量。 Related Posts 【活动回放】对话 · 夏颖:我如何从哈佛发现非洲 2016-09-01 21:05:2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