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旋律!当那些诗被唱出来,传承的气息在不经意间流转……

最美的旋律!当那些诗被唱出来,传承的气息在不经意间流转……

武侯共青团 内地男星 2018-03-27 13:21:40 315

武侯共青团
ID:wuhoutqw


来源:综合自中国青年报、文汇报、央视一套、网络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古与今交相辉映。一千多年前,王维在渭水北岸的咸阳城把酒送别自己的好友;李白“月下独酌”,只能邀请明月和影子对饮;而杨炯面临边关战报,愤而写下“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一千多年后,陕西歌手曹轩宾用陕西方言重新演绎了离别情;毛不易、廖俊涛共唱“独酌”,千年的孤独得到缓解;张卫健携手现代军人齐唱《从军行》,气势更显豪迈。


我们为什么仍然爱诗?因为诗的背后,都有人。穿越千年,先人们的叹息都在今天得到回应,哪些失落过的、激荡过的文字亦在今天打动无数人。



你被谭维维的新歌刷屏了吗?



为巫漪丽那双鸡皮斑驳却在钢琴上飞舞的手动容了吗?



曾经在传统佳节里被“诗词大会”点燃的观众,戊戌年第一天再次为诗情而沉醉。只是这一次,曾经背过的诗词,在《经典咏传流》里唱了出来。



流行乐填上古诗词,古诗词谱上新曲调,由一组经典传唱人献演,而后由专家与音乐人组成的鉴赏团普及传统文化背后的内涵——这是新节目的形式。


▲《明日歌》

表演者:王俊凯

诗词:(明)钱福《明日歌》


第一个出场的王俊凯,一支《明日歌》朗朗上口。百余个机器人的伴舞下,少年意气风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惜时名言,令荧屏前的少儿郎入了神。康震老师点评道:“人生就是这样,你越阳光,你就更阳光;你更阳光,你就是阳光。”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首沉寂了几百年的清代诗词《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孩子们的演唱重新激发出强韧的生机。小姑娘梁越群歌声一出,现场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孩子们清澈纯净的天籁之声唱哭了庾澄庆和曾宝仪,也让现场观众泪如雨下。



▲《苔》  表演者:梁俊 梁越群

诗词:(清)袁枚《苔》


曲虽扬,声不息,孩子的眼神中洋溢着向上生长的力量,“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就是这群孩子们最好的写照。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曾提到,节目制作中最打动自己的诗歌就是这首《苔》,“它在春节期间播出,可能一个晚上就会有超过一千万的中国观众记住这首诗。袁枚在300多年前创作了这首诗,可能如今一个晚上的传播效果就会超过它在过去300年传播的总和”。


▲《墨梅》

表演者:谭维维

诗词:(元)王冕《墨梅》


当经典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它会飞向更宽广更久远的地方——谭维维或许便是节目“立足当下,再造流行”的最佳代言。“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谭维维携元代王冕的《墨梅》登场,展现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风骨。歌里不仅融入了流行唱法,还有琵琶、古筝、戏歌等中国元素纷至沓来,使得短短四句诗有了更丰富的意境。


除《墨梅》之外,她还在现场完美演绎藏族哭腔、苗族水腔、陕西秦腔和华阴老腔等民族唱腔,希望借由自己的力量将传统文化精髓呈现给更多的年轻群体。



翻译大师许渊冲老先生在节目中说过:中青结合的方式和中西结合的方式能让中华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王俊凯作为青年代表推动了文化传承,而另外一组嘉宾——果敢Duplessy疯马乐队则是以极致的中西结合的方式传承了文化经典。他们将中国二胡,蒙古马头琴,印度萨朗吉和法国古典吉他融合在一起,在一首简简单单的中国诗词中呈现出了文化百花齐放的姿态。



▲《登鹳雀楼》

表演者:果敢Duplessy疯马乐队

诗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第一期节目中,最重磅的莫过于中国第一代钢琴演奏家巫漪丽老师的亮相。她是《梁祝》首位钢琴伴奏缩谱编写者与首演者。舞台上,已然88岁高龄的她,用一双刻满岁月沧桑的手向观众展现了磅礴的生命力。当指尖触碰到琴键的刹那,这位头发苍白的老人仿佛幻化为18岁的少女,灵动地穿梭于《梁祝》深处,如泣如诉。



▲《梁祝》  表演者:巫漪丽


老人家总说:“西方乐器中国情”,她常以贺绿汀老先生的话鞭策自己:中国的钢琴作品一定要演奏好,如果不演奏好,那就只能永远停留在纸上。正是出于这样的坚守,这位老人在钢琴的世界里,一走就是一生。


同样作为文化艺术的坚守者,杨洪基在现场和青年歌手王晰一起献唱这首历经传承的《临江仙》。杨洪基的美声唱法与王晰的通俗唱法相互映衬,这首经典的《三国演义》主题曲又在“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意境中激荡起一代人的三国情怀,这记回忆杀让鉴赏团击节:“陈年老酒,越酿越香!”


▲《滚滚长江东逝水》

表演者:杨洪基、王晰

诗词:(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经典咏流传》节目最新一期中,

经典传唱人王铮亮与已过世的王之炀老人

隔空对唱《长恨歌》,

令不少人当场落泪。

社交媒体随后也刷屏了……



这首刷屏的作品,

《长恨歌》



《长恨歌》(节选)

唐·白居易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隔世对唱!

当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声音出现,

无数人泪目了



这是《经典咏流传》的第一次隔世对唱。


当已经过世的王之炀老人的吟诵声响起,

不少人瞬间泪目……



经典传唱人王铮亮跟着老人的旋律轻声应和,

质朴干净的旋律带着浑然天成的意境,

让人神往,更让人感动。


万人网络接力,共同传承经典


这个动人场景,

不由得让人回想起

三年前那次暖心的网络翻唱接力……


看完节目,不少网友感慨:

“原来现在已经是2018年了啊……”




不少人想起当年那场翻唱接力,依然感慨不已。三年前,与晚期肝癌战斗的王之炀老人,在病床上写下了《长恨歌》的简谱。



外孙女顾盼把老人唱《木兰辞》、《滕王阁序》和《长恨歌》视频用手机录下来发到了网上,希望有人能为他唱一曲《长恨歌》。




千万网友被感动了。一时间,该信息迅速被接力扩散,不少大V也加入到这场网络接力中。而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王之炀老人重病缠身,却依旧不忘自己最爱的诗歌。躺在病床上的王之炀老人,即便拿着谱子手已经不稳,声音也有些颤抖,也依然坚持完整地唱出他心目中最美的旋律。



一切,只为能把这样的经典记忆留给年轻人。



在老人家人生的最后时刻

自小经典诗词埋下的种子

开出了如此繁茂美丽的花


这就是传承的传奇



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经典应是“此爱绵绵无绝期”。




往期精彩


 手绘解析团干部生存现状,扎心了……

 中美贸易战开启!团团为你整理这些你必须知道的新闻信息!

 收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