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很冷漠。”
这是我近一年来,最经常从我妈嘴里听到的话。
从高中开始住宿算起,除了周末和假期,我已经七年多没有天天和我爸妈生活在一起了。
过年前几天我休息在家的时候,刚好碰上我妈的年休。
不晓得哪句话说得让她不舒服,总之以一个“我不知道是什么”为导火索,她开始了对我3D立体环绕全方位的指控。
这些指控包括“没事也不洗洗地板”、“整天就坐在那里抱着手机和电脑”、“也不懂得和我们聊聊天”等等。
七点钟新闻联播的声音从没变过,但和几年前不一样的是,现在再也没有伴着新闻的争吵声。
不知道是我love & peace了不少,还是觉得这些争吵一点意义都没有,在我妈几年如一日的碎碎念中,我从一开始的句句反驳到现在以沉默面对。
厨房里抽油烟机和高压锅的交响曲,隔着门飘到客厅,在我耳边形成了一圈保护膜,隔绝了我妈的唠叨声。
我知道这几年来,不论是针锋相对还是各自退守,我们都身心俱疲。
我妈转身打开厨房门,呼呼的声音突然变大,我却清晰地听到她说:“不知道你怎么了,整个人越来越冷漠。”
我一愣。
随着年岁一年年增长,我渐渐发现,我确实是一个相对冷漠的人。
我共情能力不强,同理心不多,难以和人很快建立亲密关系,对于“聚是为了散”深信不疑。
不过大过年的,被自己妈妈这样说,还是有种被刺到的感觉。
我突然想,我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样的呢?
小学的时候,每当母亲节或者我妈生日的时候,我都会去花店买一束花送给她,最经常的搭配是康乃馨、香水百合和满天星。纵使这样奇怪混搭,却还是可以收获我妈幸福的笑容。
甚至有一年,我在精品店看到一个小竹篮装着的五只小玻璃猪,就喜欢到毫不犹豫买下来想送给我妈,结果买完才发现没有钱买花了,回家还跟我妈道歉。结果打开小竹篮后发现因为我自己的不小心,有一只小猪的头磕破了一小块,我立马嚎啕大哭,反而要我妈来安慰我。
那样的我,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我的呢?
工作后因为上班时间的关系,我和朋友相约的时间越来越多,再也不是以前朋友口中“很难约”的人。
在我连着好几周周五晚上跟我妈说“我明晚不回家吃饭哦”之后,我发现我内心温室的门打开了。我终于可以自己掌控自己和爸妈的距离、相处的时间和温度,再也不用扮演一个“乖乖女”的角色。
这个角色包括一天要接5、6遍电话,周末就是要三个人坐下来泡茶聊天,甚至,大学因为在本地念书的关系也要每周末回家。
表面上乖乖生活在父母希望的家庭生活里,内心却在寻找着打破这层结界的机会。
我的成人叛逆期终于到来。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我爸妈都是情绪比较容易激动的人,经常一两句话不和就要亮出大嗓门,语气和用词都让人非常不舒服。
最初的那几年,不知道是不是受他们影响的关系,我情绪也非常容易激动,动辄拉高嗓门一起吵。
突然有一天,我极度厌恶这样的自己,以及我发现,父母对我的要求,其实是自相矛盾的。
他们教育我要好好说话,甚至在我语气不好时摆脸色给我看,却又一直把我置于一个互呛的环境里。
后来我意识到,既然无法改变家庭环境,那不如以一个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相处。
沉默,是我能想到的唯一一个安静的方式。
也许就是如此,在他们想要有争执的时候,我“云淡风轻”、“心平气和”的态度让他们不满了吧。
久而久之就成了“冷漠”。
可是,我并没有给他们了解我的机会。
我没有告诉他们我想要的家庭模式是什么样,没有告诉他们我的沉默不是冷漠而是逃避,没有告诉他们就算是骨肉血亲有些话说了还是会伤人的。
我什么都没有说,直接用一个沉默面对他们,却还期待他们会按照我的期待去生活。
这不公平。
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学会了在爱情里要有话直说,要勇于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不满,要开诚布公,两个人才会靠得更近。
怎么在亲情里却不会了呢。
我自以为成熟的沉默,却还是很幼稚,这种方式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只会让我越来越拒绝他们的关心,而他们越来越感受到我无法理解的冷漠。
可是,家庭环境会改变我对亲情的看法,却不会改变我们之间最真实存在的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感情啊。
在我心里,是想和他们好好相处的,我想抛开所有我心里的负面情绪,去拥抱他们。
我们作为亲人的情分,能像现在这样有说有笑的日子,还能有多少年呢?
愣了一会儿之后,我走进厨房,撸起袖子,跟我妈说:“我们一起准备晚餐吧。”
我妈一边佯装生气地说“都快煮好了才来”,一边侧身让我更好地走过去。
我趁着走到她身后的时候,轻轻地给了她一个拥抱。
配图:《请回答1988》
音乐:박보람 (朴宝蓝) - 혜화동 (惠化洞(或双门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