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作品指数1.29电视剧、艺人、网剧新媒体表现//杂说进口小哥...

艺人作品指数1.29电视剧、艺人、网剧新媒体表现//杂说进口小哥...

影视业余户 内地男星 2017-01-30 23:13:30 375

电视剧网络播放量

电视综艺网络播放量

网络剧网络播放量

网络综艺网络播放量

艺人新媒体指数榜单

杂说

@公元1874:看了《功夫瑜伽》。成龙片子里直接说『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你没看错,这是台词。怎么讲,我觉得他应该是最后一个搞港独的。


@传媒老王:下午看了《百鸟朝凤》,当年在微博上也是炒翻了天,片方又是下跪又是又哭又流,呼吁大家关注并走进影院,结果还是无多少人问津,票房很是不佳。今儿看了,片子还是非常棒滴,只是这样的片子不知为何总是赶不上一些烂片,比如:(我不说,你说吧,那些部烂片?)

@HolidayH7:因为啊 大多数人 没那么多时间和想法 大家只是想在电影院那点时间 能放松开心一下 不去想也不去研究文化啊这些 烂片是大明星撑起来的 大多数人就是想去看明星 买个开心而已 所以这样很正常 没办法


@木匠要像少年啦飞驰:听声音好听的人好听地唱好听的歌是一种享受。每个字都是一帧画面,你却不忍心让它定格。

@亵渎电影: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电影的好坏,只要一开始传来一片好评和期待声,等片子来了,很多人就在盛名之下丧失了辨别好坏的能力。他们不知道那到底片子是不是真的就是人家说的那么好,反正人家都说好,他也不敢说不好,免得自己丢了逼格。你现在说【一个国家的诞生】不好,那【为奴十二载】如出一辙就算好?【月光男孩】就真有很多人写的心灵鸡汤般复述一遍故事的所谓影评那么好?【隐藏人物】那种命题作文算是好?作为影迷,我对黑人题材没有任何意见,我只是更关心电影是不是真的好。

@电视节目创新引擎:是的。很多人也没有鉴别一个电视节目模式是否先进、故事结构是否合逻辑、剪辑是否到位、人物是否立得起来……所以,像引擎这样的电视评论人,责任很重大。不把差节目说成好节目,是底线。

@传媒老王:新媒体神奇的新闻迭代速度,使宁波老虎咬人致死事件,瞬间将丽江打人毁容事件迭代而过! 


@能说的秘密:对于限韩,我是举双手赞成,很多观众可能不知道,但是了解过他们的人很多都不喜欢,首先就是他们对于邀请方的各种要求,比如什么吃的都要指定的品牌,每一项都罗列清楚,但是最后什么都不吃,走了后留下一脸懵逼的主办方。犹记得以前录制某节目,邀请某当红韩星,要求一个比一个克扣,比如当天往返,限定录制时间,不接受任何的采访等等,现场安保也有要求,就是如果录制期间有任何一个观众冲到他旁边,录制立刻终止,直接回国。最后为了避免问题,包括工作人员全部重新做工作牌,工作人员能少就少,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办法入场,然后观众区和嘉宾区都有隔栏,隔栏旁边还有保安随时注意,避免观众冲到台上。反正从始至终对于和韩国艺人的任何合作都不欢迎,所以希望一直限韩,这样才是对不合理要求的最大反击。

@电视节目创新引擎:这么可恶啊?没想到,看表面一个个都挺面善的,没想到心灵不美,不要脸!

@导演刘猛:20年前,我接触的资方老板,基本都是这样的:我想拍北洋军阀,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独特的意义!我想拍曾国藩!我想拍三大战役的电视剧版!我太想拍红旗渠了!我们能不能搞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戏,我是兵团子弟,想起来就掉眼泪......那时候我在劝他们,拍点年轻人喜欢看的戏。20年后,我接触的资方老板,基本都是这样的:导演,我们要搞个爆款!导演,既然是你拍,我们就要搭配XXX/XX,这样的CP组合!导演,不管多少钱,我们也得请个超一线!导演,这可不得了额,我帮你找来XXX!导演,你和XXX的组合肯定火!.......


@电视节目创新引擎:【意见领袖】意见领袖说某个节目好,推荐去看,这就有了类似情景喜剧“罐头笑声”的效果,会引导观众带着先入为主的看法去收看节目。这就是社交媒体上节目推广的逻辑,这会是以后节目树口碑的主要方式,电视节目宣传在推广上要向电影学习。


@梁欢:我恨《海边的曼彻斯特》。先是名字跟我正在写的电影撞了两个字,昨天看完全片,发现开头的拍摄手法也撞了,结尾的场景也很像。我根本没法向影迷群体解释存在这么多「巧合」(事实是半年前写下那些时,我确实不知道《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什么),只能把这两部分重写。我恨这部电影,就算它全片出现了三次波士顿凯尔特人的比赛我也恨它。

@导演刘猛:掌握资本的人其实很努力地希望与市场反馈沟通,但是他们年龄偏大,往往自己不上网,只是看送来的数据什么的。你要问这些五十多六十多的老板们看过什么国产剧,那完全是扯淡,我都不看,他们能看吗?有时间看吗?他们看得下去吗?我敢说他们喜欢看的绝对不是这些戏,他们只看见了所谓的网络数据。这就是水军的意义所在,花个几万几十万刷个好数据,老板们就真的误以为这是真正的市场反馈。微博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意义就在这里——可以刷热度啊。水军和水军公司,对中国影视剧的杀伤是致命的,至于能不能重生新生,作为从业者,起码我现在很悲观,就是这样。


@电视节目创新引擎:迪玛希才23岁,就被喊成了哈萨克斯坦国宝级歌手,有这么夸张吗?是不是捧得太高了,哪家的艺人?华晨宇在23岁时,取得那么大的成绩都没有被敢称国宝级,他怎么那么能呢?能有花花三分之一功力?问了一圈,没有人认识哈萨克斯坦人。《歌手》是受益者。

@唉特掌柜细菌:花花取得什么成绩就拿来比较了?开演唱会?录真人秀?登上晚会?这些事,其他当红的歌手都在做。如果真论歌唱的技巧和水平,花花不错,但并不见得比迪玛希厉害。毕竟歌手仅一期就让迪玛希名声大噪,一鸣惊人。可能说国宝级有点夸张,但是从童星到现在二十三岁,他确实在他的国家相当出名

@蔚然成记:虽然在亚洲品牌500强中HBS力压MBC、KBS、SBS,但频道的电视剧和节目包装还差别人一大截,青春进行时的丑绿logo+冠名商的廉价红+那片星空那片海的尴尬蓝,这画面简直了,审美哪里去了?

@柯少司:从亚洲看肯定比不了,毕竟人家经验多,但在中国还是数一数二的


@传媒老王:但凡一个比较专业的岗位都需要经过考核后持证上岗,但一个电影导演岗位什么都不要,谁都可以干!拿钱砸就可以了上岗了。嗯哼!


@paingod:过年发现,上初一的亲外甥女沉迷于阴阳师了,怎么形容,感觉生活被二次元被野蛮的入侵了……


@破破的桥:在杭州和创业园和大型创业公司谈的另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创业,只要政府肯因此而拨给你一块地。你的公司就已经成功了,哪怕主营业务压根没影。一些创业园,入驻率可能还不到20%。但依然在不停地造房子。失败了就变成房地产商,同样能大赚一笔。有时候赚得比创业项目成功了还多。





有时想想,独居斗室和天涯浪迹好像是一件事情,身处寂寞和身处喧嚣其实也没什么两样,身外的整个世界都是镜子,我们必须自己认得自己。——马良《人间卧底》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